诗学第十三篇——写诗的技术

聂瑞海

<p class="ql-block">1、为诗歌重续传承</p><p class="ql-block"> 任何文化形式都需要传承,没有传承的文化形式,就没有积累,显得肤浅,不够厚重、没有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一百年中国现代诗(准确来说应该叫自由体白话诗),逐渐没落。</p><p class="ql-block"> 用相声来做个类比:郭德纲走入大众视野前,相声界想要割接与传统相声的联系,侯宝林、马季等老一辈相声大师没后,相声差点就成了历史。虽然也有姜昆等这一代相声演员,但是他们更像是喜剧明星,享受着时代与明星的红利,而对于相声这一文化形式没有尽到传承责任。在他们的身上看不到任何传统的相声影子,连我们这些普通大众都看得出来,他们所谓的创新充满虚浮,一点都不真诚(吃自己的老本,然后又沦落到了抄袭网络段子等等),完全失去了活力。</p><p class="ql-block"> 而郭德纲出现后,在德云社的相声中,我们既可以看见相声一百多年的文化传承,也可以看见基于传承的创新。相声重新成为了有本之木。我看过视频,一位观众问郭德纲:你的太平歌词正宗吗?郭德纲的回答一下就能回到20世纪20年代最初的太平歌词,他用唱的方式还原了一段,然后又讲了为什么发展到了后来,太平歌词做了改进,而且郭德纲又唱几句改进后的20世纪30年代的太平歌词。人们就明白了,为了市场竞争,它变得更加好听了。郭德纲深深地懂得回到传承中去汲取营养,所以他给我们观感除了可乐,还有厚重的文化感。所以人们愿意花钱看德云社的相声了,当然,因为人们看到的除了笑点,还有百年传承</p><p class="ql-block">2、现代诗传承的横轴与纵轴</p><p class="ql-block">(1)诗歌传承的横轴</p><p class="ql-block"> 任何一个事物,都依赖时间与空间这两个维度而存在,诗歌也不例外。我在上文说过,中文现代诗准确应该叫做自由体白话诗。</p><p class="ql-block"> 说自由体,既是与格律诗、十四行诗、俳句等等这些中外传统诗歌的固定形式做个区别,也是为了说明中国的自由体诗,是全世界自由体诗的一个部分。也就是说,在横向世界中(横轴),我们可以与世界各国自由体诗歌建立横向联系,相互借鉴。</p><p class="ql-block"> 但是因为世界各国文化种类太多样了,我们也只能依据每一个个人的文化边界,自己去画一个大致的诗歌地图。第4节的时候,我按照我自己的现有的阅读边界试画一下,抛砖引玉。</p><p class="ql-block">(2)诗歌传承的纵轴</p><p class="ql-block"> 既然诗歌传承的横轴指横向的世界,那么诗歌传承的纵轴当然指我们自己的诗歌历史了。我相信中国诗歌的历史,每一个写诗的人应该都能轻松串下来。如果您已经很熟,可以跳过这节。</p><p class="ql-block"> 《诗经》与《楚辞》是中国诗歌两个源头,在孔子与屈原这两位先师的加持下,我们诗歌源头无比辉煌。然后秦汉魏晋南北朝,就进入到了潜流里发展,虽然这个漫长的时间里,诗歌还有成为主角,但是也沉淀出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比如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风歌》、汉乐府诗如古诗十九首、“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的诗”、《木兰辞》、《孔雀东南飞》、竹林七贤、谢灵云、陶渊明,等等,虽然密度不大,但是中国古代诗歌正在进行深厚地储备,而且发展出了五言诗等相对固定格式,为新的诗歌辉煌做好了所有准备。</p><p class="ql-block"> 经过几百年的战乱,民族融合导致语言、音乐、思想空前多样与繁荣。唐朝的强大、富庶又催生出的空前的民族自信,不仅孕育出了唐诗,而且在她的余波下,又催生了宋词。可以说宋词是我们民族在唐诗中意犹未尽后,继续倾吐而出的又一瑰宝。唐诗宋词虽然有时间先后之别,但是可以算一对孪生兄弟,哥哥唐诗阳刚、弟弟宋词柔美,但是可以看得出来,它们有相同的文化基因。</p><p class="ql-block"> 再到元朝,似乎唐诗的那股风劲还没有挥洒尽,所以又创出元曲。但是再深厚的积累也有用完的时候,元曲毕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明清以后,诗歌基本又一次进入了潜流。</p><p class="ql-block"> 所以,从我们民族的诗歌历史来看,这波诗歌的没落潮流,是从元末开始的,基本上14世纪晚期到现在,又积蓄了六七百年,与汉朝到唐朝的时间差不多。</p><p class="ql-block"> 清朝灭亡后,白话文运动中诞生了现代诗。诗歌是语言的孩子,语言这个母亲都被重启了,诗歌可能也需要在语言这个母亲的体内进行二次孕育。早期的现代诗,都可以看到古诗的影子,比如:采莲、油纸伞、长亭外、道别、杨柳、红烛等等,很多古典意象和语码都在新诗中继续发挥着作用。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表面写现代诗,其实骨子里还是传统美。这很好,就说明我们自己历史中的传承很容易续接。我们这个民族的现代诗,不应该脱离我们的古诗传承,这样我们在横向的诗歌世界中才不迷失。</p><p class="ql-block"> 纵轴对于我们的传承是确立文化渊源,那么横轴,对于我们的传承影响,则意味着,我们在横向世界诗歌海洋中鲸吞一切文化营养的能力。只有将全世界优秀的文化,吸纳到我们的诗歌中,我们才能够建立完整的诗歌传承,我们既要继承中国的古典传统。又要继承世界各国自由体诗的发展传统。</p><p class="ql-block"> 在此之前,我们先探讨一个关于我们母语的“有待提高之处”。在此声明,下面观点,不是我原创,但是我觉得很有必要探讨。不过,如果这个探讨伤及到了什么人的情感,我愿意为此承担相应责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汉语的容器</p><p class="ql-block"> 这一节的开头,我必须直接说出这一节的观点:用现代诗为汉语言注入灵性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林克先生翻译的《荷尔德林诗选》的序言,叫做《汉语的容器》由王家新先生写的,开头就引用了这样一段诗句:</p><p class="ql-block">因为脆弱的容器并非总能盛下他们,</p><p class="ql-block">只是有时候人可以承受神的丰盈。</p><p class="ql-block">——荷尔德林《面包和酒》(林克译)</p><p class="ql-block"> 文中大概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就是翻译家们在翻译《荷尔德林诗选》时发现我们自身的语言有一些匮乏,文中还又引用海子的诗句说明:</p><p class="ql-block"> 汉族的铁匠打出的铁柜中装满不能呼唤的语言。——海子《太阳》</p><p class="ql-block"> 还有另一位诗人的一首《沉默的呼唤》中,这样写——</p><p class="ql-block">一个民族的语言承载不了“神的丰盈”,</p><p class="ql-block">无所不在的神圣该如何通达?</p><p class="ql-block">伟大的“火中取栗者”——盗火之人呀,</p><p class="ql-block">你总嫌自己的“杯子”过于脆弱,</p><p class="ql-block">从不妄敢接受巴克斯(酒神)的馈赠。</p><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这位诗人的名字,向他致敬。我觉得他们说的很有道理。我们的诗歌语言中,不能避讳一些词汇,否则,我们的语言在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将出现断层。这是翻译家的建言,也是诗人的建言。所谓的“神”、“灵魂”,在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中,更多的是形而上的或者文学上的普通词汇而已。我们作为一个成熟、包容的民族,应该正视这些普普通通的词汇。</p><p class="ql-block"> 另外,作为诗人——今天,诗人已经成了一个又穷又酸贬义词,但不妨这样称呼自己——不能只是直白、生硬地使用这些词汇,我们应该在使用这些词汇的意义的过程中,为我们的母语,注入灵性。让诗歌充满灵动,而不是成为呆板、僵死、假大空的文字。否则,我们伟大的时代,用什么样的诗歌来匹配她!</p><p class="ql-block"> 对于写作的意义,就是说,写作的时候,不要过于直白。</p><p class="ql-block"> 怎么能够让诗歌充满灵性,需要我们充实自己,让自己充满灵性。诗歌不过是诗人的倒影而已。我们要在诗歌地图上,既做时间旅行,又做世界旅行,博采古今中外、天地之间文化与文字之灵,喂养我们的母语,直到她重新成为这个世界上最诗意的语言。</p><p class="ql-block">4、我的横向诗歌地图,第一版</p><p class="ql-block"> 上文我在历史纵轴上,简述了中国古诗到现代诗的发展之路,这个过程可能很多朋友比我更熟悉,欢迎大家写文章打通中国现代诗歌与古诗词之间的传承之路,我们的方向指导大家将来怎么写诗,而不是做又被束之高阁的无用之论。</p><p class="ql-block"> 下面,我尽量描述一下我眼中的世界诗歌地图:</p><p class="ql-block"> (1)如果诗歌可以分为格式体和自由体,那么自由体内部,我认为按照写作的偏好,可以再分为:意象派和情感派。</p><p class="ql-block"> 西方有一派诗人主张:提倡硬朗、实在,以呈现意象为主的诗。他们的口号:“意象即诗”(意象派)。</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派诗人主张:“诗歌是一场烈火,而不是修辞练习。”据说是海子说的,没有考证过。在一些书里把这一派成为浪漫主义诗人。我认为这个名字体现不了写作手法,在这里,我们重新将之概括为:“情感即诗”(情感派)。</p><p class="ql-block"> 我插入一句,我们中国目前为止的大多数文化创新,都还在抄袭或者致敬国外,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回到建设理论,用推导方法论,再用方法论指导实践,再根据实践修改理论,这样的循环工作中。没有理论就没有原创。我们各行各业都必须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学习一遍西方艺术史、西方音乐史以及西方的诗歌,是理论给了他们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我不敢说,这种创新动力,又滋养了他们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因为我没有调查。但是生活在这样社会中的人,应该会自然而然重视理论。我所写的这些文字,还算不上理论,只是经验总结和初级的思考。希望以后有专业的老师,去建立真正的理论。</p><p class="ql-block"> 回到正题,如果我们为自由体诗歌的世界,划定南北的话,是这样的:北方,情感派,情感炽盛;南方,意象派,意象温婉。</p> <p class="ql-block">(2)两种写法的优劣</p><p class="ql-block"> 用意象写诗,相对容易入门,而且经过短期训练之后,就能写得很美,不是难事儿,但是要写得深刻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进入高层次后,没有很高天赋的想象力和深厚的笔力,成为不了大师中的大师。</p><p class="ql-block"> 不过,世界诗歌历史上,真有这么一位大师中的大师,顶峰上的顶峰,那就是美国女诗人狄金森,我个人认为狄金森是世界上最好的诗人,即使有之一,能够比肩的也不会超过五个。而在用意象写诗这个路径上,肯定是第一的。今天的美国已经把狄金森捧到与莎士比亚齐名了。另外一个非常优秀地使用意象的诗人是英国莎士比亚时期的马娄,但是他因为英年早逝,诗歌数量有限。知道他的人不多,但是他对我影响很大。</p><p class="ql-block"> 这两位诗人并没有自称自己是意象派,但是他们是意象派的鼻祖和巅峰,那些高举意象派大旗的诗人,反而都写得不怎么样。但是至少他们为我们发现了诗歌写作的一个要素,那就是意象。在诗歌中意象很重要、很重要。这种写作方法,中文世界,可以参考顾城的诗,我前面文章里提过,顾城的诗,是中文现代诗入门必读书目,读完再练习练习,你就初步掌握怎么使用意象了。为什么要给我们的诗歌重续传承,就是把前人已经总结过的经验,拿来为自己所用,从而减少在歧途上的消耗,节省时间,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进行创新。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且每当我们的发展遇到瓶颈,我们就可以回到我们传承中。</p><p class="ql-block"> 用情感写诗,则相反,刚开始很难写好,但是一旦写好了,就特别精彩。不过,用情感写诗也分为古典派和现代派,这是作者自己分的,不代表学术界的想法,因为我们是研究怎么写诗,是从实战角度出发,而不是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所以也不用管学术上怎么划分,我看过一些专业论文,个人认为,除了毫无意义的罗列学术词汇,根本不能指导实践。毕竟学术研究者没有多少是真诗人,而且我相信,他们中间也没有一个像我这样边实践苦练、边总结经验的。当然了,以后如果看到特别好的学院派文章,我也会吸纳进来,转介绍给大家。</p><p class="ql-block"> 古典诗歌建立在古典哲学和古典音乐的宏大叙事的审美上,不够柔美,经过时间洗礼后,与我们今天的审美有点距离,所以我们今天读华兹华斯、拜伦、雪莱、普希金都没有那么美了。</p><p class="ql-block"> 我所说的古典不是一个时间概念,那些关心个体生命与灵性的诗,不管时间多久,都会越读越美,并不因为时间而变得乏味。</p><p class="ql-block"> 现代派,只是暂时给这样一个名字。在存在主义基础上,我们把那些更加关系个体生命体验,不论是信仰、爱、孤独还是生活等等,这一类的诗称为现代派。</p><p class="ql-block"> 用意象写诗,需要积累意象和运用意象的能力,而用情感写诗的人,需要要注意体验个体生命中那些最细微的情感波动,捕捉心中的每一份感动。经过训练之后,应该可以达到意识流写作。</p> <p class="ql-block">(3)世界上最美的现代诗长什么样子</p><p class="ql-block"> 这个世界上,最美、最顶尖的诗很大一部分是意识流。意识流运用于写散文,没有太大的价值,但是运用于写诗,与韵律和生命体验结合,就完全不同,诗歌天然属于意识流。但是用意识流写诗的人,首先要经过刻苦的训练,让自己达到运用逻辑语言也非常高超的水平,让自己对于生命体验的积累达到常人所达不到的境界,你必须是已经站在了世界之巅,这是因,写诗只是果而已。</p><p class="ql-block"> 意识流不是纯粹记录意识流动,经过训练的诗人,要授权让意识流动,适时采集流动出的诗句,然后将所有采集来的诗句,重新进行加工,编辑成诗。非上帝选召的诗人不能为。</p><p class="ql-block">(4)诗歌地图上的九个重要地点</p><p class="ql-block">《火:鲁米抒情诗》,伊朗,鲁米是13世纪阿拉伯世界的诗人,却在当今的美国翻火,因为他的诗意表达太现代了,我也是特别爱鲁米的诗。鲁米的诗就是意识流,读这样的诗,就是以心映心,不要去体会逻辑意义。他的诗里也会反复批判逻辑。</p><p class="ql-block">《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英国,莎翁生活在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享誉世界,就没有必要多介绍了。他十四行诗集,收录了他的154首十四行诗,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写给一个年轻男子和一个年轻女子,刚开始几首很有催婚的感觉,后面逐渐越来越多探讨爱、性、时间、衰老、生、死等人生问题。</p><p class="ql-block">《查拉图斯特拉》,德国,尼采首先是一位文学家,然后才是一位哲学家,但又因为他是哲学家,所以诗歌写得特别深刻,其中《夜之歌》,在我心中是世界上最好的一篇诗歌了,没有之一。整本《查拉图斯特拉》我刚开始基本是以梦游状态读的,但是读到《夜之歌》的时候,被这篇诗歌震到了,全身处于震颤中,读了一遍又一遍。如果世界真的有魔鬼,又可以像浮士德那样与魔鬼做交易,我愿意用未来世的痛苦,去换能写出这样一篇诗。《夜之歌》之后是《舞之歌》、《坟之歌》。因为尼采是哲学家,《查拉图斯特拉》肯定不是意识流,但是我有一定的理由可以认定这三篇“歌”属于意识流之作。</p><p class="ql-block">《狄金森全集》,美国,世界上最孤独的女人,艾米莉.狄金森,一生只单恋过三次,然后终身未嫁。也许是她嫁给了灵魂或者诗歌吧!她的诗歌更偏向运用意象的错置或者丰富的关联想象,制造一种奇幻的美。第一次读的时候,是一种麻酥麻酥的感觉。狄金森是诗人中对于死亡思考最深刻的诗人,大概是因为她像小龙女一样,生活在活着的棺材里吧!小龙女生活在古墓中,她生活在她的父亲留给她的小镇上一座不错的别墅和两三亲人组成的墓里,很难想象,在人生的漫漫长夜中,她经历了多少孤独和煎熬,然后汇聚出了1700多首诗。</p><p class="ql-block">《吉檀迦利》,印度,泰戈尔作为东方文学巨匠,可以说影响了东西方无数诗人,但是在中国影响更深的应该是《新月集》,而他最具代表性的是《吉檀迦利》,却很少有人读,《吉檀迦利》中的灵性呼唤,并没有影响和提高中文现代诗,我建议大家结合《奥义书》重新认识泰戈尔。全诗就是一个个体生命在与他的上主进行内心交流,非常感动。写过《当你老了》的叶芝,说他在公交车上读《吉檀迦利》,以至于泪流满面而忘了身在何处。这种灵性交流正是我们中文诗歌欠缺的,可是这种诗又不可能装出来,所以我们必须能够兼容诗歌背后的信仰。建议读萧兴政的译本。</p><p class="ql-block">《先知:我在上帝心中》,黎巴嫩,纪伯伦是和泰戈尔齐名的东方诗人,当然这个东方,是以西方为中心的东方。诗歌借由先知阿穆斯塔法之口,阐述人生哲理,包括爱、自由、孩子、法律、善恶等26个主题。另外,推荐看一下诗人的另一本书《沙与沫》。阿拉伯诗歌是全世界唯一能够与中国古代诗歌相并称的两大诗歌体系。阿拉伯蒙昧时代的悬诗可以与我们先秦的《诗经》媲美。鲁米为代表的诗人,可以代表阿拉伯全盛时期与中国的唐诗媲美。纪伯伦就像一面镜子,他在阿拉伯传统文化基础上又受了美式的教育,从而迸发出新的创造力。我相信中国诗人如果在横向世界里博采众长,融合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和古诗,中文诗歌,一定能够重新振兴。</p><p class="ql-block">《荷尔德林诗选》林克译本,德国,海德格尔那句“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就源自于荷尔德林。如果说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影响了现代世界,那么诗人荷尔德林就是影响了海德格尔的人。荷尔德林还通过影响海子,间接影响了中国诗坛。</p><p class="ql-block">荷尔德林就躺在第一张床上</p><p class="ql-block">经历没有收获的日子</p><p class="ql-block">那是幸福的</p><p class="ql-block">——“收获即苦难。”</p><p class="ql-block">——海子《不幸(组诗),——给荷尔德林》</p><p class="ql-block">可惜,荷尔德林37岁时精神错乱,而海子也是,海子在临近最末的时候,精神受着很大的折磨,不堪其扰,不能完全归结为自尽。</p><p class="ql-block">《荒原》,《四个四重奏》,英国,在诗歌领域,T.S.艾略特堪称晦涩难懂的集大成者,偏偏他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人们又不能怀疑他创作的真诚。但是我还是没有看见过一篇文章能够把艾略特的诗分析明白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荒原》这篇长诗的后面,备注比诗还长。不过,诗歌本来也无需明白,尤其是艾略特大量引用了宗教与文学典故。艾略特算是意象派,他的诗歌中的意象组合,就像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一样,一闪一闪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精神幻灭后的荒原世界。我们不要用语言逻辑去理解它,而是用电影的画面逻辑来理解,就好理解了。</p><p class="ql-block">比如《荒原》中的第一节《死者的葬仪》。抓住其中几个镜头,就能够串下来。</p><p class="ql-block">第一个镜头:两个讲述者在咖啡馆,主讲人玛丽,讲述她和表兄在雪山滑雪。</p><p class="ql-block">第二个镜头:讲着讲着她说:我要在一把尘土里让你看到恐惧。而看到的恐惧是……(……省略内容见第五个镜头)</p><p class="ql-block">第三个镜头:风信子女郎(好像没有必要重视她)、梭斯脱里斯夫人,重点是她手中拿着的塔罗牌。</p><p class="ql-block">第四个镜头:她的牌上有几个人:腓尼基水手、“贝勒多纳,岩石的夫人”、独眼商人……然后最重要的是最后一张占星天宫图。</p><p class="ql-block">第五个镜头:占星天宫图上就是第二个镜头里说的“看到恐惧”:“一群人流过伦敦桥,这么多人,我没想到死亡毁了这么多人。”从第一个镜头到这里,用了一个小时。</p><p class="ql-block">第六个镜头:在九点的最后一下,指着时间,玛丽外的另一个讲述者“我”,史丹逊,说了后面那一段,花园里埋尸体,狗刨尸体的话。</p><p class="ql-block">这是主线索,就游戏的主任务一样,作者在里面加了26个备注,分别代表26个辅线。可惜,我没法把这些备注一一读懂,但是从写作的逻辑上,理解了这些备注,就能够把主线解读任务补充齐全。这个解读对于想拿文学学术头衔的人很重要,但是对于普通读者其实也不重要,因为我们已经接受那种荒原上衰败、支离破碎、浮尸遍野、荒诞高于生命的感觉,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我说这么多,是想帮助大家理解,意象象征在诗歌中的运用,而且还有我们中国古诗中,为什么用典,每一个典故和备注,都是用最简短的文字,向读者传达一团语码感觉。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把一些近代诗,一下读懂,是因为我们对语码还没有形成共识。</p><p class="ql-block">举个例子“以梦为马”,这个词,有什么实际含义。海子写出这个词后,很长时间里,也没有什么含义,到今天查询,也查不出来。但是如果是“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很多人可能就能够大概理解什么意思。可是,跟海子诗中原本想表达的意思已经相去甚远了。但是这不重要,诗人贡献语言要素,时间后天再追加赋予它一个意义。通过阅读T.S.艾略特,我们应该建立起信息,诗歌只要真诚写作,又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做基础,当下无需被人读懂,时间自会赋予它意义。但是前提是通过韵律和一种超现实的幻境让人相信你的真诚,相信它背后一定有其价值,人们愿意为你去保留它。语意清晰而肤浅,不能打动人心,又有什么意义。</p><p class="ql-block">《死于黎明:洛尔迦诗选》,西班牙,洛尔迦在西班牙这个西方世界的没落一角,却影响了世界。他特别注重韵律,以至于他的很多诗都可以作为歌曲来唱。他在一个鼓吹不要韵律的时代,重新把诗歌拉回了韵律。戴望舒先生最早把洛尔迦翻译到中国,洛尔迦影响了徐志摩、戴望舒、郁达夫、北岛、芒克、多多、方含、顾城、海子等等整整一代诗人。</p><p class="ql-block">我觉得洛尔迦对于徐志摩先生的影响,不是简单影响,如果看看《徐志摩诗全集》,再看看洛尔迦,就知道他对徐志摩先生影响有多深。除了写作手法上,对于韵律的重视,还有写作视角,对于民间疾苦的重视。在各自国家,苦难深重的年代,出身上流的他们原本可以无视这些,但是知识分子的良知,让他们把诗歌的镜头对准了国家的灾难和民间的疾苦。而洛尔迦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p><p class="ql-block">洛尔迦被弗朗哥政府逮捕后,于一个黎明被抢决。这就是为什么我的诗《金色的洛尔迦的黄昏》的最后一句是:次日,却是一个痛苦的黎明。</p><p class="ql-block">我原本想写十位诗人,十个地方。第十个位置是留给海德格尔的,因为《存在与时间》以及存在主义,是一切现代艺术的奠基石,没有哲学上的这一基础,一切基于存在主义而创造的艺术的根基都不牢固。但是因为我现在的学习还不够深入,暂时放下,以后专门做一个章节介绍存在主义与现代诗歌。</p><p class="ql-block"> 再次感谢看这些文字的人,不是大家的点赞与评论,也许写完前十篇,我就不再更新了,是你们的鼓励,让我能够继续往下写。不知道,它们有没有价值,但是我真心期待,在我有生之年,能够看到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因为水平有限。这个诗歌地图,画得完全没有我想象得那么好,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重新画一幅。</p><p class="ql-block"> 最后,把一首诗献给所有历史上伟大的诗人,献给所有看我的诗,我的文章的朋友,献给未来为汉语诗歌做成任何星火贡献的人!</p><p class="ql-block">《金色的洛尔迦的黄昏》</p><p class="ql-block">面朝大海,向着落日</p><p class="ql-block">舒展金色的臂弯</p><p class="ql-block">拥抱每一位不幸的诗人</p><p class="ql-block">上帝用浓浓的色彩</p><p class="ql-block">涂抹装满灵魂的港湾</p><p class="ql-block">没有风,也没有帆</p><p class="ql-block">我在你的树下</p><p class="ql-block">我在洛尔迦的黄昏</p><p class="ql-block">海面上铺满金丝绒般的波涛</p><p class="ql-block">大西洋舔舐着你金色的内心</p><p class="ql-block">夜,一滴滴落下</p><p class="ql-block">如墨晕染苦难的清泉</p><p class="ql-block">繁华,在世界的彼岸</p><p class="ql-block">死亡,在遥远的清晨</p><p class="ql-block">安享落日下金色的静谧</p><p class="ql-block">用温暖撞碎夜沉沉的泪痕</p><p class="ql-block">我站在铺满玫瑰的沙丘上</p><p class="ql-block">静静地倾听、凝视</p><p class="ql-block">金色的洛尔迦的黄昏</p><p class="ql-block">次日,却是一个痛苦的黎明</p><p class="ql-block">——献给洛尔迦</p><p class="ql-block">作者:聂瑞海</p><p class="ql-block">配乐:《Our Future》</p><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