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钢琴学派(之八):命运不公的玛丽亚-格林伯格

悉尼老李

<p class="ql-block">据2020以前唱片录音资料,历史上著名的女性钢琴家里录制并出版了全套贝多芬奏鸣曲的只有四位:玛丽亚·格林伯格、安妮·菲舍尔、H. J. Lim (韩裔:任弦正)和 Mari Kodama。 早年安妮菲舍尔的贝多芬奏鸣曲充满了诗意,以至于很难让人把这诗意的浪漫与她烟不离手的形象放在一起。她的贝多芬奏鸣曲刚毅,果敢,极具有穿透力。 当今年轻的韩国女钢琴家任弦正在她 24 岁时便挑战了贝多芬这部巨著,勇气可嘉。我还没有买她的唱片,因为总觉得以24岁的阅历挑战这部贝多芬的历史宏篇有点匆忙。在Youtube找了她弹的贝芬奏鸣曲听了几首,虽然技术可圈可点,力度不凡,有刚阳之力,某些段落处理的比较快,有年轻人的锐气,但不是我喜欢的那种经得起推敲和深思熟虑的风格。 她的视频点击量比当今活跃的同龄钢琴家差了几个数量级。</p><p class="ql-block"> 这不禁让人想起老一辈艺术家对作品的精益求精的态度,大提琴泰斗卡萨尔斯曾<span style="font-size: 18px;">1887年,他十三岁那年在一家书店</span>偶然发现了巴赫的六首无伴奏组曲,此后的每天,他都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用大量的时间对乐谱进行分析、研究和练习。直到过了12年之后,也就是在卡萨尔斯25岁的那一年,他才有勇气第一次登上音乐会舞台演奏了这套作品中的一首组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如今的不少年轻一代因为社会压力而变得功利心切、焦虑不安,希望可以早成名早收益,生怕刚起步就输在了起跑线上。</span></p> <p class="ql-block">最近发现格林伯格的贝多芬实属偶然。因为疫情封锁的原因,我和悉尼的钢琴家老朋友原来的定期见面变成了短信交流。有天我给他发了一张我刚淘到的Maria Grinberg 一张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的黑胶唱片,因为对这位俄罗斯的音乐家了解甚少,于是短信向前辈请教。老先生很快便短信回复,告诉我这是俄罗斯钢琴学派的重要人物,而且是俄罗斯钢琴家里第一位录制贝多芬奏鸣曲全集的钢琴家,触键清晰,和弦非常有力(他说是Powerful),演绎有自己的特点,非常推荐我去听她录制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p><p class="ql-block">于是上网去搜罗,终于发现有一套格林伯格的原Melodiya的34张CD全集,包括了她当年在俄罗斯Melodiya录的被封存到很晚才发行的贝多芬32首奏鸣曲全集,而且居然是现场版。这套录音是柏林伯格1950年至1973年期间不同年份的录音,据说当年这些录音母带一直被保留在苏联当局保管,格林伯格本人也被科克勃盯着,很少演出,唱片不让出版。</p><p class="ql-block">俄罗斯帝国时期的犹太人就经历了无数苦难;前苏时期,苏联和以色列有政治冲突,做为犹太人的她及家人因犹太人和某些政治观点问题在斯大林时代遭受了严重迫害。格林伯格一直被禁止演出和出国,具有极高的天赋却被政治迫害而让世界对她精湛的艺术孤陋寡闻,十分令人惋惜——她二十岁时的技术在当时的俄罗斯已经名列前茅,在艺术的盛年却长期被政府挡在舞台之外,不给职称,不让教学,做为钢琴家的她只能去做钢琴调音师,用微薄的收入勉强糊口,这不能不让人愤懑。</p><p class="ql-block">斯大林去世以后,她才得已恢复一些正常的演出教学,录制音乐,发行唱片。前俄罗斯钢琴学派里大师云集,而第一位录制贝多芬奏鸣曲的竟然是这样一位经历坎坷,被埋没了近半个世纪的不凡女性钢琴家,其父母因政治观点被苏联当局杀害,她的事业遭受长期打压,唱片录制完也被封杀,令人无比同情。</p><p class="ql-block">我一张张听了她的贝多芬作品,严谨的诠释,精湛的技术,极富表现力的色彩,让我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拿到这套CD后仔细阅读了玛丽亚·格林伯格( Marija Israilevna Grinberg)的资料,她于1908 年 9 月 6 日出生在乌克兰敖德萨一个犹太人家庭,奥德萨当时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 她的钢琴家的母亲是玛丽亚的钢琴启蒙老师,一直到 18 岁,后师从师大卫·艾斯伯格。 不久,她成为大师布鲁门菲尔德( Felix Blumenfeld)的学生。布鲁门菲尔德在俄罗斯钢琴界声望很高,他是涅高兹的叔叔,也是著名作曲家西曼诺夫斯基(Szymanowski)的侄子。布鲁门菲尔德的弟子里还有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 1935年,柏林伯格在第二届苏维埃全联盟钢琴家比赛中曾获得二等奖。</p><p class="ql-block"> 然而,演出生涯刚刚开始起步的她便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打击。 1937 年,格林伯格的丈夫和她的父亲双双被捕,不久被苏维埃政权定为“人民的敌人”而遭苏联当局处决。她也立刻因此被原单位解聘,只能在一个业余编舞小组中担任伴奏。 那段时间,她偶尔会参加演出,却充当定音鼓的鼓手。 后来,她逐渐被允许参加钢琴的独奏演奏, 很快,她就成为莫斯科炙手可热的钢琴家,随后,她开始在列宁格勒、里加、塔林、沃罗涅日、第比利斯、巴库和苏联各地的其他城市举办音乐会。</p> <p class="ql-block">格林伯格 50岁时,斯大林去世,她终于被允许出国旅行及演出。格林伯格去了欧洲总共进行了 14 次巡回演出——12 次在苏联控制的东欧国家,另外两次在荷兰,这些演出让欧洲的听众认识到了这位技艺超群的苏联艺术家,格林伯格也成了欧洲知名的人物。 评论家将她的表演与霍洛维茨、鲁宾斯坦和克拉拉·哈斯基尔的表演相提并论。但她的唱片一直只在前苏联的旋律唱片公司录制,却在很长一段时间被科克勃监视,唱片录音也被旋律公司封存而不能发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直到她 55 岁时,她才获得了她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迟到的俄罗斯苏联杰出艺术家的荣誉称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格林伯格61 岁时,她被授予格内辛音乐学院的教授职位,这已经是正常人的退休年龄了。在她本来应该有的职业生涯的黄金时代,她被苏联当局压制并剥夺了演出和教育工作。即使再她重新参加演出后,当局有意识地打压她的演出,不做宣传,不在报上刊登她的演出消息,她仿佛成了一个被国家抛弃的人。她的不幸是前苏联千千万万被迫害的普通民众的不幸。</p> <p class="ql-block">幸好当年她在Melodiya的录音被保存了下来,虽然她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LP不很好找,仍然有幸买到这套她在Melodiya的钢琴录音全集,封城期间CD寄到,一张一张拿出来听,如获至宝。无比感动。</p><p class="ql-block">她演奏曲目比较广泛,很喜欢她弹奏的巴洛克时期的不同作品,非常灵巧精致;浪漫时期的钢琴作品如格里格亦极为出色。</p><p class="ql-block">这些天听她的贝多芬32首奏鸣曲和5 首协奏曲,感慨万千。完美的技术无懈可击;触键稳健有力,乐句洗练又深思熟虑;大和弦饱满有力;乐句的强弱的转换及渐强的控制十分自然;左右手的平衡极好;在旋律的左右手转换时拿捏准确。在其钢琴家的录音中比较少听到的断奏的轻快的节奏和左右手交叉时乐句的灵巧的处理,左手较低的八度音异常清晰的触键。比如在 Moonlight 的结尾中,右手清澈的琶音与左手强大的和弦相互衬托。 但在乐章的其他地方,高音渐弱时,左手的乐句又自然接上。</p> <p class="ql-block">贝多芬奏鸣曲里复调的那种甜美在柏林伯格的指尖自然洒脱;聆听 她的锥子键琴(Hammerklavier )的赋格中最后一场风暴之前的迷你颂歌, 格林伯格的演奏得非常平静,让人不由忘记尘世的混沌与昏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套当年在前苏联很久未被出版的她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已经极少见到。</p> <p class="ql-block">这是旋律公司的另外一个版本。共十三张Lp. </p> <p class="ql-block">贝多芬奏鸣曲里复调的那种甜美在柏林伯格的指尖自然洒脱;聆听 她的锥子键琴(Hammerklavier )的赋格中最后一场风暴之前的迷你颂歌, 格林伯格的演奏得非常平静,让人不由忘记尘世的混沌与昏暗。</p><p class="ql-block">云起云散 ,世事多少风云;当苦难结束,云开雾散,一切终将归于平静. </p><p class="ql-block">这周恰逢国内国庆长假,我们是解封前最后10天。愿世界早日恢复平静,国泰民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2/10/2021</p><p class="ql-block">封城中的音乐笔记</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其他唱片公司再版的她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