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p><p class="ql-block">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p> <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一年九月九日,我们全家踏上了西行之路。计划用半个月时间,环宁夏、甘肃、青海周游一圈。这是第二次举家出游。早上九点,我们从西安出发。像往常出远门一样,老伴准备了一大堆吃的用的,在断水断粮的情况下,估计能抵御两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跟儿子他们出去,我基本不操心,旅游线路、住宿、吃饭全听他们安排。为了不至于太累,今天跑的不远,目的地宁夏固原市。第一次到宁夏,一进入宁夏地界,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人少街道宽,过十字路口如果不小跑肯定要在路中央等红灯不可。</p><p class="ql-block"> 固原没啥转的,只在街上吃了一顿当地特色“手抓羊肉”第一天就这样结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早上九点半从固原朝银川沙湖方向开拔。有过几次自驾游的经验,最大的体会是,导航无疑是本世纪最大最重要的发明。在当下,如果没有导航,开车出门还不如无头苍蝇。听着导航不停的在连霍、福银、京藏之间转换,我有时候怀疑导航会不会弄错。</p> <p class="ql-block"> 其实我的怀疑才是错的,下午一点半,导航将我们准确无误的送到沙湖景区。</p><p class="ql-block"> 在景区门口不远的地方,一位非常饶舌的女老板给我们推荐了一道当地特色沙湖鱼,一边介绍菜品一边天南海北的喋喋不休,从她儿女的成就到沙湖的美景,再从如何不要听景区售票员的忽悠到“天下黄河富宁夏”道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尽管老板絮叨,有一点经过验证还真用上了,那就是我们完全没理会售票口的忽悠,没多花钱照样在景区玩的很开心。</p> <p class="ql-block"> 沙湖旅游景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境内,听说以前这里是部队的一个农场,后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逐渐演变形成了以自然景观为主体,沙、水、苇、鸟、山五大景观为主的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 沙湖很大,芦苇在湖面上形成一座座绿岛,我们先坐摆渡车逛荷苑、百鸟天堂,再坐游轮穿梭在沙湖芦苇荡中,时不时惊飞一对对在芦苇荡里悠然觅食的水鸟,面对此景,灵光突现,随改编李清照诗词一首:“初游沙湖日暮,许是不知归路。趁兴荡轻舟,偶入芦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p> <p class="ql-block"> 在沙湖游玩,最兴奋莫过于沙,上一次看沙还是两年前去新疆,沙湖的沙面积不大,气势赶不上其他地方的沙。虽然,沙没黄土对人有用,也没有树木能给人以清凉,但沙的粗犷、原始和苍凉却能给人另一番美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站在沙湖最高处一览整个沙湖,确实很美!大自然真的让人琢磨不透,在沙漠的一边居然有这么浩瀚的湖泊绿洲!</p> <p class="ql-block"> 今天,如期来到银川。如果不是跟儿子他们出来旅游,我们根本不知道银川还有个镇北堡影视城。这里离银川市约30公里,属银川市西夏区管辖。说起影视城,不得不说一个人,还记得那个叫张贤亮的宁夏作家吧?就是这位老先生偶然发现了镇北堡,颇具慧眼的他不知为什么就认定这里将来必成大事,于是乎在1993年9月将其改造成西部影视城。</p> <p class="ql-block"> 影视城由清城、明城、老银川一条街组成。这是清城,整个影视城以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基本风格。目前国内但凡拍西部电影,基本都把这里做为主要拍摄基地。这里有西部典型的门庭、院落、土炕;挂着幌子的寻常酒肆和格局威严的都督府;既有大户人家的深宅大院,也有普通百姓的贫家寒舍。</p> <p class="ql-block"> 原汁原味的西部风情街市使这里一时间名声大噪。各路影视大佬蜂拥而至,像“新龙门客栈、大话西游、红高粱、牧马人”等就在这里拍摄。景区内有些老物件总会勾起人无尽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 这是清光绪年间通缉逃犯的告示,悬赏五百银,一个不小的数目。看逃犯的模样也不狰狞,像个账房先生。</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三、四十年代常见的宣传海报,五十年代我们小的时候在街上也能看到。简单、质朴,很有时代感。</p> <p class="ql-block"> 游完影视城,接着来到贺兰山。贺兰山在宁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的记忆里对这个名字隐约有些印象,它不但是宁夏和内蒙的分界线,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座天然的屏障,阻断了来自内蒙的风沙,是银川平原得以富庶的基本原因。至于贺兰山岩画却知之甚少。根据银川世界岩画馆记载,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突厥、党项等游牧民,和中原大地先进文化比起来,他们算是没有文字的民族,岩画成了他们交流和表达的唯一一种方式。</p> <p class="ql-block"> 可惜经过时间的侵蚀,现存的岩画大多已模糊不清,依稀可见的轮廓加上岩画旁的注解,才恍然发现画里想要表达的意思。内容虽简单,却能体现先民的聪明才智。</p> <p class="ql-block"> 贺兰山上除了老祖先留下的岩画似乎没有什么其他东西,不能说寸草不生,毕竟隐约可见石缝中有植物生长。</p> <p class="ql-block"> 九月十二日,星期日,已经是出门的第四天。今天的目的地是西夏王陵。西夏王朝在历史上时间不长,只生存了二百多年。公元一零三八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脱离唐朝管理,占山为王自立门户建立了西夏,从那时开始,全部西夏男子都剃掉前额和头顶的头发,仅两鬓和后脑勺留少许头发为西夏人的特征标配。公元一二二七年,过了近二百年的舒服日子以后,西夏抵不过蒙古大军扫荡,随被元太祖成吉思汗打败。 西夏王朝从此销声匿迹。西夏王陵又称西夏帝陵、西夏皇陵,是西夏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以西,西傍贺兰山,东临银川平原,海拔1200米左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p> <p class="ql-block"> 在西夏王陵没转多久,当天下午六时许到达中卫沙坡头。对沙坡头印象较深,因为时常听人说过,去宁夏必须要去沙坡头,不然等于没去。</p><p class="ql-block"> 九月十三日,星期一。清晨的沙坡头格外宁静,或许是旅游淡季,游客中心只有我们两人,偌大一个大巴摆渡车破例只为我们两人开了一趟“专车!”</p> <p class="ql-block"> 沙坡头景区分黄河区和沙漠区。黄河在这里转了一个弯,由西向东在沙坡头脚下缓缓流过,岸边的绿树在黄沙的映衬下显得有些孤单。</p> <p class="ql-block"> 看到别人滑沙,好生羡慕,虽然有些恐高不免也生出一阵滑沙的冲动。当我兴致勃勃到滑沙处准备购票,被工作人员告知五十岁以上的人不能滑沙,好扫兴!</p> <p class="ql-block"> 既然不能滑沙,那就只好去沙漠区游玩。景区摆渡车在腾格里沙漠穿行,连绵起伏的沙漠一眼望不到边,长期生活在国土中部的西安,离海离沙漠都远,所以打从小对大海和沙漠就有一种近乎疯狂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 一行驼队在远处走过,这是一副经典的沙漠风情图,这个时机不容错过,赶紧跑过去拍下这张我拍照史上第一幅骆驼行进图,很是兴奋,拍完后看看好像很有成就感!我这个人容易满足,一点小小的心愿达到就很知足。</p> <p class="ql-block"> 在去张掖丹霞的路上,路过六十六号公路,听这叫法,好像和美国🇺🇸的哪条公路雷同。据说在年轻人中,这里还小有名气,儿子要来这里打卡,那就来吧!年轻人的事我们不懂,什么是打卡地?打什么卡?有什么作用?说不清楚。感觉真的老了,被时代甩下了一大截子!</p> <p class="ql-block"> 看到有年轻人躺在马路中间摆着各种pose在拍照,很享受很陶醉模样,感到“上车睡觉,景点拍照,”似乎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一样,只是玩法不同而已。</p> <p class="ql-block"> 张掖丹霞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闻七彩丹霞之名如雷贯耳,丹霞是怎么形成的,经过了多少年的地质变化,一切都是迷。据说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二百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面积约五百一十公里,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p><p class="ql-block"> 虽然不知道“金张掖、银武威”的由来,但确实是我们来到张掖的路上下起了出门后的第一场雨,有雨就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毕竟甘肃的雨贵如油呀,能下在张掖,说明此地得天独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久慕张掖丹霞之名,不得一见,如今来到丹霞,有一种眼睛不够用的感觉,几乎每一个初次看到丹霞的人第一反应是惊呼一声:“哇!好美!”那是一种震撼的美,一声惊呼是对大自然鬼斧神工发自内心的赞叹!即不可思议又欣喜若狂。大自然的神奇被七彩丹霞表现的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丹霞气势磅礴、场面壮观、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无不为之动容。</p> <p class="ql-block"> 丹霞之美,美在哪里?当我在内心问自己的时候,竟不知如何回答,思考再三,终于给出我的见解:丹霞之美在于“色、奇、峻!”丹霞以红为主色调,相间以黄、橙、绿、白多种色彩,在方圆数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各种色彩相互缠绕又层理交错、线条分明,形成一副副灿烂夺目的壮美画图。</p> <p class="ql-block"> 丹霞是红的,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红而不艳。丹霞是活的,婀娜多姿,充满流动的韵律。</p> <p class="ql-block"> 丹霞的美是娇艳的美,华丽的衣装,流畅的线条,美得让人目不暇接、不忍离去。</p> <p class="ql-block"> 丹霞的美是沧桑的美,从远古走到现在,二百万年过去,容颜依然不老,美得让人心潮澎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转眼到了九月十五日,不知不觉中一个星期过去了。过了张掖,前面就是嘉峪关。</p><p class="ql-block"> 嘉峪关的名号早已深入中国老百姓的心里。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以西5千米处,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所以有连陲锁钥之称。</p><p class="ql-block"> 嘉峪关还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p> <p class="ql-block"> 这雕像为谁而塑,不得而知。应该是守关将士的代表。想当年:金戈铁马守边关,几回征战几人还。但使雄关士卒在,不教烽火度阴山。</p> <p class="ql-block"> 悬壁长城是嘉峪关西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记载修建于明嘉靖十九年即一五四0年。悬壁长城在峡谷的北面,为南北走向,城墙陡峭直长,气势雄伟,垂若悬臂,有“西部八达岭”之称。</p> <p class="ql-block"> 长城第一墩,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它是明代万里长城从西向东的第一座墩台,是明代长城的西端起点,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距关城7.5千米,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80米高的悬崖之上。</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悬壁长城和天下第一墩看的我是一头雾水,一座土墩孤零零端坐在戈壁沙滩上,显得很苍凉。我们的先辈真的很不容易,眼下就在心里慢慢感受昔日雄关的威严吧!</p> <p class="ql-block"> 游完嘉峪关,再往西北方向走三百七十五公里就到了敦煌。</p><p class="ql-block"> 在去敦煌的路上顺便在大地之子、海市蜃楼、汉武大帝前打了一个卡。为什么要在这不毛之地打造这几个建筑,有什么意义,说实话不知道,也不理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天17.50到达敦煌,住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月泉村山与民宿。这里日落比西安晚,七点半了,太阳还没下山,站在名宿屋顶放眼望去,远处的鸣沙山在夕阳下一片金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出门的第八天。我们要去游览一个期盼已久的地方,它就是莫高窟。莫高窟,一个即熟悉又神秘的名字。关于它的历史,它的重要意义,这些年从电视上了解不少,尤其是敦煌研究院前任院长樊锦诗,可谓盛名远扬。几十年扎根莫高窟只为做一件事,就是让几千年莫高窟壁画、泥塑艺术重见天日,让中华历史瑰宝永久流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天,吃过早餐,我们早早驱车来到莫高窟景区。由于控制进入人员数量,我们只买到十二点的门票,意味着要在门口等三个小时,周边也没有可逛的地方。可是我们已经来了,总不能回去等吧!没想到当我问服务台景区周边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打发时间,意外的是服务员竟让我们现在就可以进去,有点“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喜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据导游讲,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它始建于前秦,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地。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导游只带我们看了四个经典洞窟,如三十四米高的国内第三大佛和十四米长的卧佛以及藏经洞。洞窟内彩塑栩栩如生,壁画色彩斑斓。飞天、反弹琵琶等著名壁画更是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虽然我对壁画艺术不太懂,但依然感受到了莫高窟历史的厚重和沧桑,感受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感受到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p> <p class="ql-block"> 若不是亲眼所见,还真不知道莫高窟有多厉害👍!听人说莫高窟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知名度几乎可与西安临潼兵马俑比肩,虽然看起来没有兵马俑那样霸气。</span></p><p class="ql-block"> 五个小时的游览结束了,仍然有些意犹未尽,遗憾的是洞窟内禁止拍照,所以没有留存下洞内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带着参观莫高窟的余热,下午接着游玩鸣沙山。昨天我们住在鸣沙山脚下一个叫山与的民宿,名字起的很别致,开始我还以为名宿的名字是:屿!真的跟年轻人有代沟啊!名宿是一对年轻夫妻开的,我们到的时候,大厅空无一人,小老板留言:外出觅食,打电话立刻闪现!感觉很温馨。</p><p class="ql-block"> 西部不但民风淳朴,也不缺乏幽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太阳依旧火辣辣的挂在天上,有一点西安七八月份的感觉,或许是兴奋的原因,逛了一上午莫高窟仍然没觉得疲劳。所以趁天色还早干脆把鸣沙山月牙泉一起看了,给后面行程留够充足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如果莫高窟让人感到严肃凝重的话,鸣沙山月牙泉则给人另一种感受。</p> <p class="ql-block"> 远处传来一阵阵驼铃声,一队队骆驼沿沙坡边缘走过,步履一致,不紧不慢,颇有绅士风范。像行进中的军队,在蓝天、沙漠的陪衬下给人一种深邃、粗犷的美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鸣沙山的中间有一潭月牙状墨绿色的湖面,像是从天上偶然掉下来的一面镜子,被沙漠和一种我叫不上名字的树捧在怀里。</p><p class="ql-block"> 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常年有水,从未干涸,月牙泉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p><p class="ql-block"> 至于在沙漠之中为什么会有一块不干的湖,相信专家给的解释也只是假设而已。</p> <p class="ql-block"> 月牙泉旁边有一个非常精致的小院,一座雄伟壮观的六角砖塔屹立在院子一隅。塔是干什么用的,不知道!站在塔上可以一览鸣沙山的浩瀚和月牙泉的玲珑精巧。</p> <p class="ql-block"> 远处不少游客艰难地向山顶爬行,为的是等待落日的余晖和欣赏沙漠的夜景,有些羡慕,依我们的体能只有眺望,不能如愿了!</p> <p class="ql-block"> 九月十七日,星期五。在去雅丹的路上路过玉门关,上小学的时候就学过那首著名的诗句说的就是这里:</p><p class="ql-block">黄河远上白云间,</p><p class="ql-block">一片孤城万仞山。</p><p class="ql-block">羌笛何须怨杨柳,</p><p class="ql-block">春风不度玉门关。</p><p class="ql-block"> 那一直存留在心底的记忆,呼唤着我要亲身感受一下昔日玉门关的激情与悲壮。</p><p class="ql-block"> 眼前的玉门关,只见一片孤城,不见万仞山在哪里,会不会是诗人王老先生搞错了?</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玉门关只剩下一座直径约三十米、孤零零的土围墙,四周是一片广袤的戈壁沙滩,这张照片就是玉门关遗址,很寂寞、很苍凉、又很悲壮。这一切让人很难想象这就是当年抵御匈奴的古战场,如今,我们只能从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这首诗里遥想当年金戈铁马的场景:</p><p class="ql-block">青海长云暗雪山,</p><p class="ql-block">孤城遥望玉门关。</p><p class="ql-block">黄沙百战穿金甲,</p><p class="ql-block">不破楼兰终不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活动是游览雅丹。对雅丹的概念略有耳闻,只是没见其真容。雅丹是一种地貌的叫法,是地质运动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地理形态。据说敦煌雅丹,土质坚硬,呈浅红色,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与青色的戈壁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初,一个外国人来此旅游,偶然发现这种地貌,询问当地居民,当地人说叫“雅尔丹”这位仁兄回去后翻译成了“雅丹”并在国外报刊发表,从此,地质学家把这种地貌称其为雅丹,天下人才知道敦煌有个雅丹城。</p> <p class="ql-block"> 存留在地面的凸状土质结构,形态各异,有的如石笋,有的似孔雀、金猴,还有的像埃及人面狮身,金字塔,最为可观的莫过于西海舰队,整齐排列,像整装待发的舰队,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敦煌雅丹地域广阔,像一座巨大的城池。摆渡车把我们每送一个景点只停留十多分钟。从车上下来,迎面而来的是大风卷着沙粒,打的脸上生疼。真是风声呼啸,飞沙走石,如鬼声嚎叫。尽管在蓝天白云之下,依然能感到些许恐惧,难怪当地人称雅丹为“魔鬼城。”</p> <p class="ql-block"> 雅丹魔鬼城整体像一座中世纪的古城堡,听专家说,这种奇特的造型是几千万年地质变迁过程中,被自然风雕沙割的结果,是大自然风蚀水蚀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九月十八日,星期六。从今天开始,甘肃行程进入尾声,马上就要进入青海。从鸣沙山到青海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冷湖,二百六十八公里路程,要穿过祁连山,越过酒泉市的阿克塞,最后到达冷湖。</p><p class="ql-block"> 祁连山海拔最高处3300多米,翻过祁连山,眼前又是一片开阔戈壁沙漠(自打离开陕西后,基本都是在戈壁沙漠穿行。)车过阿克塞时遇到一大片水面——苏干湖,隔着车窗,美丽的苏干湖在眼前掠过,随后消失在茫茫戈壁之中。过了阿克塞苏干湖就到青海地界了。晚上入住冷湖天府宾馆。</p> <p class="ql-block"> 这里唯一的特点是风大,所以,风力发电成了这里一道靓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这是在去海西冷湖的路上,公路两侧山体形态类似于雅丹地貌,很壮观。部分山体下面铺着一层细细的沙粒,远看如地毯一样,像水墨画,很美!</p> <p class="ql-block"> 九月十九日,星期日。冷湖不是湖,是青海省海西州的一个工业小镇,镇子不大,镇上宾馆倒是不少。因为离这里不远处也有一片雅丹地貌和一个网红打卡地——火星营地。夏天的时候,来这里露营的人络绎不绝。我们只是在这里住一晚,然后去大柴旦。从冷湖到大柴旦有一条九十五公里穿越雅丹地貌的公路,这条路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火星一号公路。火星一号公路穿梭在戈壁沙漠和雅丹峰峦之中。我们还看到一座五六十年代油田人留下的废弃油田遗址,出于好奇,我们开车进去转了一下,一排排已经十分荒凉的街道,摇摇欲坠的断壁残垣,有点阴森,它见证了油田人的艰辛往事。</p> <p class="ql-block"> 驶离颠簸崎岖的火星一号公路,走上平整的215国道,双色湖的美景让酸痛的腰背顷刻间烟消云散。为什么叫双色湖,是因为湖水被215国道一分为二,左边☜湖水呈蓝色,而右边湖水呈绿色,所以称为双色湖。</p><p class="ql-block"> 湖边的海鸥(应该是吧,叫不上名字,但不像其他我知道的鸟类)自由自在地在湖边嬉戏,每当有人喂食,总会引来一大群小精灵争相追逐。</p> <p class="ql-block"> 在去大柴旦的途中,有一处水上雅丹,就是乌素特。蓝色的水面像大海一样,一座座造型奇特的雅丹结构突出水面,这才真正的像一支舰队。</p> <p class="ql-block"> 它是戈壁滩上的水上乐园,它是上帝撒向人间的碧玉。放眼望去看不到尽头,留给你的只有无限遐想。</p> <p class="ql-block"> 大西北其实不缺雅丹,柴达木盆地千万年的地质变迁造就了大量的雅丹地貌。像乌素特这样由湖水冲刷而形成的水上雅丹却极为少见。蔚蓝的天空、碧绿的湖水、形状各异高低不同的小山丘,简直就是一件件大自然的艺术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九月二十日,星期一。出门已经第十二天了,昨天下午到大柴旦,这里应该是个镇子,比其他镇略大,青海这边的地名都有些怪怪的,说不上哪里怪,直觉告诉我,但凡地名怪的地方,必有令人意想不到之处。</p>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大柴旦,冷冷的,气温2℃。看不出这里有什么好的景色,殊不知一进入翡翠湖,才发现大柴旦并非徒有虚名,上帝偏爱大柴旦,将珍贵的翡翠撒向大柴旦贫瘠的土地形成大小不等的翡翠湖泊,一块块形态各异的湖面玲珑剔透,碧绿见底,不愧有翡翠之称。</p> <p class="ql-block"> 湖里不见有鱼🐠 游动,只见红嘴鸥在湖面上自由自在的游玩,这是些非常有灵性的精灵,见有人靠近会成群结队来到岸边翩翩起舞尽情撒欢,像是欢迎又像是讨好,只为讨得一顿丰盛的早餐。</p> <p class="ql-block"> 翡翠湖的美是恬静的美,羞涩的美!像小家碧玉,不着雕饰,淳朴率真!</p> <p class="ql-block"> 从翡翠湖出来,一路马不停蹄,往茶卡盐湖赶。对茶卡盐湖的期望值太高了,等到进了茶卡盐湖的大门才发现有太多的不如意一直伴着我们走完全部景区。好心情被茶卡盐湖折腾人的创意消磨殆尽。</p> <p class="ql-block"> 景区的创意简直就是为挣钱设计的。先是坐大巴车到二道门,然后要走好长一段路才到第二接驳点乘坐小火车,由小火车把游客送到景区最后一个景点,然后游客可以由里向外游览。火车不是随来随走,而是每隔二十分钟发车一次,火车的速度仅快于慢走。看还要等好久,干脆走路往里面走吧!又是二十分钟才到中间景点,这个时候已经累的再也不想往终点走了。</p> <p class="ql-block"> 说景区坏话我还是第一次,是不是有点不厚道。但确实这种坏心情一直影响到结束,应该是好的景区,却没有好的兴致去发现美。看来一个地方的风景好不好,有时候真的跟看景时的心情有很大关系。</p> <p class="ql-block"> 出景区的时候已经下午七点半了,太阳☀正缓缓的往下降落,夕阳照射在早地上,让原本不起眼又泛黄的野草平添一层迷人的金黄!</p> <p class="ql-block"> 昨晚在茶卡盐湖耽搁太久,站在游客中心外面冻得瑟瑟发抖。明天就是中秋节,一轮明月穿过游客中心楼宇框架的间隙探出圆圆的笑脸,在镜头里略显橘黄。但愿明天的月亮更圆更亮!</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离茶卡盐湖不远,第二天上午就赶到了。车进入青海平原,当青海湖映入眼帘的时候,我们都被青海湖的浩瀚、秀美惊呆了。宽阔、湛蓝的湖面,外加远处的雪山,美轮美奂,青海湖之美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 看到这如诗如画的景色,我想起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里的一句诗:<span style="font-size:18px;">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或许用这句诗才能恰如其分的表达青海湖的美!</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很好奇,一个水资源并不丰富的地方居然有这么壮观的湖泊,这么大的湖面是怎么形成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如果这个湖出现在西安,我可能一点也不觉得奇怪。</p> <p class="ql-block"> 九月二十二日,星期三,昨天中秋节,吃完晚饭后在湖边转了好久,一直阴天,等了一晚上的月亮也没有出来。今天早上起个大早,又来到湖边,想看看日出,结果再一次失望,太阳就是躲在厚厚的云层里不愿露出头来。</p> <p class="ql-block"> 老天不给面子,没办法,出发往西宁方向走吧。青海湖周围景色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消失在视野之中。远离而去的油菜花、雪山、牦牛、羊群总能激发一声声赞叹——美!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 本打算直奔西安而去,见天色尚早路程不远,临时决定去塔尔寺看看。</p><p class="ql-block"> 我不光对佛教不了解,对其他教派也一样不懂。所以在我心里,所有宗教都很神秘,尤其是佛教。</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是西北地区藏传佛教中心,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创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规模宏大,主要建筑依山傍塬,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宫殿、佛堂、习经堂交相辉映,气势恢宏。几代达赖、班禅都曾在这里传经做法事,有一个佛堂里竟然供奉着达赖和班禅的遗像,这在其他寺庙里是没有的。</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里,身穿袈裟的僧人随处可见,更常见的是烧香拜佛和磕长头的佛门弟子。</p><p class="ql-block"> 游玩塔尔寺,取道民和,真的该往回走了!</p> <p class="ql-block"> 终于回家了!</p><p class="ql-block"> 十五天,行程五千二百七十二公里。走宁夏、穿甘肃、过青海,三省十二景点。美是相同的,都能激发内心的愉悦;美又是不同的,不同的心境会有不同的体会。虽然天都是蓝的,水都是绿的:翡翠湖是小家碧玉,青海湖却是大家闺秀;沙湖是热情活泼的少年,莫高窟就是历经风霜的老者;七彩丹霞是待嫁的新娘,腾格里沙漠则是粗犷的新郎;敦煌雅丹是年迈的母亲,乌素特雅丹无疑是下凡的天女。</p><p class="ql-block"> 我常常被感动。面对青海湖、茶卡盐湖、水上雅丹、翡翠湖我会感动;站在沙湖、腾格里沙漠、张掖丹霞、鸣沙山我也会感动;身处莫高窟、嘉峪关、玉门关我还会感动。因为在那里,我仿佛能感受到自然的奇妙、生命的渺小!人不会像丹霞那样永远不老,也不会像青海湖那样永远被人赞扬。转瞬即逝的生命就像戈壁沙滩的骆驼草,虽然顽强,但终究不会太长。珍惜身边的人,不要奢望太多,能陪在你身边已经是最好的福报!</p><p class="ql-block"> 如果给这趟旅行做个总结,用两个字就能说完:“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