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元将军馆对社会开放,文稿杨永华 图片提供李英山

落日余晖

<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30日,湖北省英山县李少元将军馆,在英山县革命烈士陵园举行开馆仪式。英山县委书记郑光文、李少元长子李新春为开馆揭幕,县委副书记张春梅致辞,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李少元将军子女及亲属、县直单位负责人共100余人出席了开馆仪式,与会代表并参观馆内展陈,听取解说员介绍李少元将军成长历程,亲临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受到好评。</p> <p class="ql-block">  李少元(1915--1984),湖北省英山县葫芦盆村人,从小接受当地党组织的先进思想熏陶和英山革命先行者的影响,立志报效国家。土地革命时期,1930年在家乡参加赤色互济会、反帝拥苏大同盟、少年先锋队,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方家咀乡苏维埃工作。1932年春,调到红山县(今英山县)苏维埃工作,曾参加少共代表团出席皖西少共代表大会。后任少共英(山)罗(田)边区书记、少共红山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同年秋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25军独立营连指导员、75师直属队总支书记,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后随红25军长征到达陕北,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等战役。</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李少元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八路军第2纵队2旅6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1941年任新四军第3师8旅24团政委、独立旅6团政委,参加了东进冀鲁豫、南下豫皖苏、挺进淮海、解放无为等战役。</p> <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李少元任东北民主联军2纵队6师政治部主任、政委。1948年任东北野战军第39军117师政委,参加了西满剿匪、保卫四平、主攻锦州、收复沈阳、攻克天津等重大战役。后带领部队南下,参加了解放衡宝、湘西、广西、南宁等战役。</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李少元任中国人民志愿军39军117师政委,参加了第一、二、三、四次战役,在第四次战役横城大捷中,歼俘敌3350余人,击毁和缴获汽车、坦克200余辆、各种火炮100余门,创造了志愿军1个师抗美援朝歼俘敌最高记录,受到中朝联合司令部政治部通令嘉奖。1953年任39军政治部副主任、军副政委、军政委。1964年任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68年任沈阳军区副政委兼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二政委,后任沈阳军区顾问等职。1969年3月2日至17日,亲赴前线参与指挥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为保卫祖国领土,扬我国威军威,谱写了新篇。</p> <p class="ql-block">  李少元少将戎马一生,久经沙场,赴汤蹈火,身经百战,英勇善战,一往无前,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等荣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李少元少将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坚定理想信念忠实的践行者、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坚定的引领者、是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合格的指挥者、是参加革命事业重要的经历者,是勤劳质朴英山人民的代表者,是党和军队过硬优秀的领导者。</p> <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8日,开国少将李少元后人向英山县捐献了李少元生前遗物,为英山县开展光荣传统和国防教育,提供了宝贵厚重丰富的真实史料和文物展品。县委县政府极为重视,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担当作为,县老促会主动参与协调,腾出展厅、筹措资金,组织红色文化研究人员和专业设计人员商议布展事宜,移交陈列馆永久展陈。经过工作人员的努力,李少元将军馆以参加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保卫珍宝岛、革命家风、将军风采等7个部分展出将军成长经历,以图文并茂形式展示李少元将军光辉足迹,图片、文史资料200多幅(份),并设实物展柜13个,展陈珍贵的勋章、纪念章、证书、军服、书籍、行军箱等弥足珍贵的实物60多件,配有多媒体,线上展陈馆同时开设,史料真实、内容丰富,具有极强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为开展革命传统和国防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材。李少元将军馆已作为英山县重点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供各界群众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凝聚砥砺奋进的智慧力量,为实现英山绿色崛起、老区振兴发展的壮美愿景提供强劲的精神动力。</p> <p class="ql-block">  李英山对笔者说,我腰部刚刚做完手术一个多月,就和家人一起回到湖北省英山县老家,参加父亲史馆的开馆筹备。几天来,虽然很辛苦,但也很高兴,能够把父亲的遗物全部送给英山县家乡,让老家人民群众有了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基地,让青少年进一步了解革命历史,这也是我父亲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供稿:沈阳军区历史资料丛书编写办公室杨永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