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北坡坡均小环线徒步

白鳝

<h3>自从20多年前第一次来到梅里雪山,就被这座山迷住了。后来又被90年代末深圳年轻人中流传甚广的:“不去天堂,就去雨崩”所打动,这也是和梅里有关的传说。2019年终于圆了雨崩徒步的梦,那次和梅里雪山的近距离接触让我印象至深。从那以后,似乎和梅里的缘分似乎还没有尽,觉得总有一天还会再次走进梅里雪山。没想到这一天来的如此快,时隔两年,我再次来到了这座神山的身边。</h3><br><h3></h3> <h3>梅里北坡的坡均小环线是去年了解到的一条线路,也是近些年被发现的一条梅里雪山的徒步线路。虽然这条线路2016年才被众人所知,不过这些年已经是大热的徒步线路了。原本梅里北坡在我的计划之中,但是会在几年后再走,没想到今年的一场疫情让我8月份的徒步计划落空,于是9月份国庆节前的梅里北坡就成为替代之选了。</h3><br><h3></h3> <h3>这条以亚贡村为起点/终点的环形路线似乎并不难,5天徒步大约50公里,海拔最低2960,最高5200,除了最后一天要走15公里左右,第一天要走12公里,其他天的路程都在几公里远。2020年走过扎尕那-大峪沟穿越之后,自己觉得在长线徒步上也不算是小白了,通过六只脚分析了一些朋友的轨迹,觉得这条线路应该是一条十分轻松的线路。于是当“徒步中国”招募9月中旬的团员的时候,我想都没想就报了名。</h3><br><h3>因为徒步出发时间是9月20号,结束时间是24号,中间跨了个中秋节,因此这个团没有满员。到飞来寺汇合后发现徒步中国和西部印象的两个团合并起来也有26人,加上4个领队以及亚贡村的马帮,也是浩浩荡荡的一大波人了。团队照例在飞来寺住一晚,近距离观赏一下卡瓦格博的风采。</h3><br><h3></h3> <h3>和2019年6月份不同,这回我们遇到的天气十分给力,天上只有少量的云,卡瓦格博的上空出现了以主峰为中心的耶稣光,十分漂亮。这么好的天气也让我们对第二天早上的日照金山多了几分期待。</h3><br><h3></h3> <br><br><h3>第二天早上不到6点就起床了,到外面一看是晴空万里,于是马上到楼下吃了早饭,就守候在顶楼平台上等待日照金山。日照金山的现象实际上是在太阳还没有彻底升起来照射雪山之前,太阳的余光折射在雪山上形成的一种光影效果,因此要拍摄日照金山,一定要在日出前20分钟开始等待,到日出后10多分钟后,雪山上的金色就会逐渐消退了。</h3><br> <h3></h3> <br><br><h3>今天雪山顶上的金色不算完美,不过也十分靓丽了。十分走运的观赏了日照金山,我们就睡眼朦胧的在车上晃了两个多小时,来到徒步的起点-亚贡村,开始了今天的徒步。</h3><br> <h3></h3> <br><br><h3>上面的图是从六只脚上下载的我们这次徒步5天的全部行程。从亚贡村起步,步行2.5公里,来到坡均小环线的起点处,然后徒步9公里,到达今天的营地-竹林营地。</h3><br> <h3></h3> <h3>从事后的六只脚轨迹看,今天我们徒步了6个多小时(因为到达营地后没有及时关闭,因此计时多了近20分钟),总计徒步距离为11.43公里,累计上升684米,累计下降284米,从最低的2870米爬升到3503米的竹林营地。事后我对这段行程的评价是一般。对于一个长线徒步的第一天来说,难度不大,算是一个不错的开始。</h3><br><h3></h3> <h3>从里程高度图可以看出,我们首先从3000米下降到2700多米,然后爬升到3500多米。<br><br></h3><br> <h3></h3> <br><br><h3>小伙伴们兴高采烈的进山了,从第一天的行程来看,好像这是一次十分轻松的徒步。我在六只脚上,也把第一天的难度选择为“一般”。走了不远,远处的乃日鼎卡雪山就远远可见了,让我们对本次行程的期望也增加了几分。</h3><br> <h3></h3> <br><br><h3>第一天的营地在一片竹林里,地上是黑色的腐殖土,从感观上没有扎尕那在铺满鲜花的草地上扎营那么舒服。不过在商业开发比较成熟的线路上,能有一片平整干燥的营地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事情了。</h3><br> <h3></h3> <h3>到达营地后,能走坐在长桌旁边,享受西瓜和哈密瓜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事情,跟着旅行团走,确实比以前我们自己组织徒步要有更舒适的体验。</h3><br><h3></h3> <h3>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晚上的营地餐,四菜一汤有菜有肉,真的让我有点感到意外,大厨领队大雄的手艺确实不是盖的,比起以前徒步能吃饱就算好的待遇,这回真的算是星级享受了。</h3><br><h3>竹林营地周围的风景没啥可拍的,而且是第一天徒步,虽然强度不大,不过也是觉得有点累,于是不到9点,在火堆旁边烤了烤火,大家一起交流了一下今天的徒步心得后,就进帐篷睡觉了。第二天一早的早餐还是让我感到十分惊艳,居然是鸡汤米粉。大家风卷残云吃完早饭,就开始了第二天的徒步。</h3><br><h3>今天的行程十分轻松,轻松到领队决定给我们增加一点难度。从六只脚的GPS记录上看:</h3><br> <h3></h3> <br><br><h3>这个增加了难度的行程依然不难,总行程5.61公里,上升不到500米,用时4个多小时,实际上只用了4小时出头,9点出发,下午1点多就到了营地了,到营地后照例没有关闭GPS记录,上面记录了4小时20分钟的时间。</h3><br> <h3></h3> <br><br><h3>第二天的徒步总共行走时间为2小时43分,海拔最低3504,最高4048,从竹林营地徒步到达坡均营地。</h3><br> <h3></h3> <br><br><h3>第二天的行进途中都是对着乃日鼎卡雪山、芒框腊卡雪山等梅里群峰的,天气很好,只有少量的云,因此路上随时都可以看到美丽的雪山。对着美丽的雪山徒步,是一种十分美妙的享受。</h3><br> <h3></h3> <br><br><h3>山里不断有雨水,有些碎石坡的横切路段路不算好走,好在路途比较近,整个路程走的比较轻松。</h3><br> <h3></h3> <br><br><h3>为了增加今日的难度,不要过早到达营地,因此我们没有按照传统路线走半山腰的横切路线直接到达坡均营地,而是先走下河谷,沿着溪谷前往远处黑色的冰洞。然后再返回,从半路爬升一个大坡,到达营地。</h3><br> <h3></h3> <br><br><h3>前往冰川脚下的路上,领路的向导看到天气变化较快,就匆忙让我们返回,因此我们这批人并没有到达冰洞。上面的照片来自于一个同行的朋友,可以看出这个冰川的冰呈现出一种蓝色,这是长期被压在冰川底部,排出了大量空气后的冰的形态,说明这个冰川的年头很长了,这种蓝色还没有南极的冰山那么深。</h3><br><h3>到达营地的时候,就看到了旁边的乃日鼎卡和芒框腊卡雪山,整个营地是180度的雪山观景空间,十分壮观。</h3><br> <h3></h3> <br><br><h3>雪山顶上虽然云层很厚,不过雪山的峰顶都显露出来了。冰川脚下也有一支队伍扎营。</h3><br> <h3></h3> <h3>今天徒步十分轻松,营地里大家也比较惬意,坡均营地有牧民常驻,甚至有一个能买到可乐等饮料的小卖部。天色尚早,太阳晒得很舒服,大家也开始享受这下午的休闲时光,趁着太阳很好,赶紧把早上没有晾干的帐篷和睡袋拿出来晾晒。</h3><br><h3></h3> <br><br><h3>更多的人坐在长桌前,准备享受今天的水果点心,并且憧憬着今晚的中秋赏月。没想到山里的天是没准的,吃晚饭时候还艳阳高照,突然就风雨交加,下起了雹子。于是中秋庆祝活动提前结束,大家纷纷钻进帐篷躲雨去了。</h3><br><h3>第三天早上天气还不错,乃日鼎卡雪山的峰顶被雾气笼罩着。高海拔地区的天气就是如此,太阳刚升起的时候,水汽蒸腾,云雾缭绕,啥也看不见。等到下午的时候,云雾才会逐渐散去。不过我们只能早早出发,否则就无法在天黑前到达下一个营地。</h3><br> <h3></h3> <br><br><h3>从统计数据上看,这一天的行程看上去不算难,徒步里程不到6公里,爬升也不过600多米。不过我在六只脚上标注难度的时候,第一次标注了“难”这个级别。这是本次徒步我第一次感到有点累的一天。</h3><br> <h3></h3> <br><br><h3>整个行程我走了6个多小时,8点半出发,快3点了才到达营地。</h3><br> <h3></h3> <br><br><h3>全程的移动时间为3小时,平均时速1.7公里,从海拔4052的地方起步,翻越了4726米的次丁垭口,然后下降400多米,到达4200米左右的坡将营地。</h3><br> <h3></h3> <br><br><h3>从这张图上可以看的很清晰,前面的3.7公里左右是在一直爬升,而最后的1.5公里是急速下降。在今天全天的行程中,有几处十分陡的爬坡。这种陡坡是十分消耗体力的。</h3><br> <h3></h3> <br><br><h3>出发的时候雾很大,乃日鼎卡冰川露出一点点尾部,而整个雪山的上部完全淹没在云雾中。</h3><br> <h3></h3> <br><br><h3>从刚才那张图上我们还可以看出,今天一出门我们就遇到了一个十分陡的坡,这个坡给所有人都来了一个下马威,前两天休闲的感觉荡然无存。爬上第一层平台,看到对面雪山上的雾气逐渐在消散,比我们晚出发的马队也开始上坡了。</h3><br> <h3></h3> <br><br><h3>走的稍微慢一点的同伴仍在痛苦的爬坡。</h3><br> <h3></h3> <br><br><h3>次丁垭口下面一层的观景台是今天观看乃日鼎卡冰川最好的观景台,不过云雾较多,风也比较大。在观景台稍事休息,就继续前行了,并没有按照计划在这个观景台上停留一两个小时观景。</h3><br> <h3></h3> <h3>坐在半山坡上,望着云雾散开后的雪山冰川,眼前的风景还是十分震撼的。</h3><br><h3></h3> <br><br><h3>坐在山脊上真的不想走,不过我们还必须继续前进,再往上爬一个陡坡,才是真正的次丁垭口。经过一个令人绝望的陡坡,我们终于站到了4720米海拔的次丁垭口。</h3><br> <h3></h3> <br><br><h3>垭口上还残留着一些雪,有点冷,风也不小。从垭口往下看风景也没有半路上的平台角度好。于是稍作停留,就开始了下山。</h3><br> <h3></h3> <br><br><h3>下山的路是碎石的急下坡,下山的速度很快。很快就从4700多米的垭口下降到了4200米左右的溪谷。</h3><br> <h3></h3> <br><br><h3>今天的营地有两个惊喜,第一个是我们将在这里停留两晚,明天不用拔营扎营了;第二个惊喜是营地有手机信号了。对于已经和外界失联3天的我们算是一个不小的惊喜了。</h3><br><h3></h3> <p class="ql-block"> 这块大石头是手机信号最好的地方,于是大家搬着小板凳聚集在这个营地中唯一有信号的位置,拿出摆了几天样子的手机,愉快的发微信打卡了。<br><br></p> 暮色渐浓,吃完饭的小伙伴们要么顶着寒风继续刷网,要么就多进帐篷休息去了。坡将营地是藏民“牦牛”的地盘,他经营的小店除了卖一些饮料外,居然还经营着藏药泡脚。钻进温暖的木板房里,把脚泡进烫烫的水中,一天的疲劳都消散了。很快,得知这一秘密的团友纷纷前来,挺大一个木板房立即就显得拥挤起来。泡完脚已经9点多了,我立即钻进帐篷,一个好觉后,我们将面对这次行程中最难的一天-5200米的滇藏垭口。<br> 第四天的行程是本次徒步全程最为艰苦的,从数据上看,今天要爬升近1000米,下降相同的距离。整个行程大约8公里。<br> 今天的总行程为7.5公里,总共耗时近8小时。 从里程海拔图上可以看出,这是一张完全对称的图,因为往返都是走的相同的路。最初的一公里还是比较平缓的,随后就开始比较陡峭的爬上。其实刨掉2公里平缓道路,再2.75公里的单程里爬升1公里,很多地方的坡度都已经超过60度了。<br>因为昨天爬次丁垭口已经被陡坡吓到了,所以今天我们决定轻装前进,让陪我们上山的藏族小伙子帮我们背包,自己完全轻装上阵。也正是因为轻装上阵,所以今天相机都没有拿出来,所有的照片都是手机拍摄的。<br> 今天的行程完全理解了这个徒步路线为啥叫梅里北坡了,真的是走不完的陡坡。从坡将营地前往滇藏垭口先要走一段回头路,来到昨天经过的溪谷。到达坡将上方营地后往右走,开始爬坡。刚开始的时候坡上云雾缭绕,不知道有多少坡在等着我们。<br> 不过第一个坡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坡度与昨天的次丁垭口不相上下。爬上第一个坡之后,往前一看,又是吓了一跳,不远处经过一个碎石滩,一个坡度相仿,高度更高的坡在等着我们。 站到第二个坡顶往前一看,差一点要崩溃了,前面明明就摆着两个大坡,我们需要爬上前面的坡后再往上爬升,似乎才能到达垭口。 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准备放弃本次登顶原路返回了。不过一看GPS,目前已经接近4900米海拔了。最后的300米,无论如何都要拼一下了。看着前方似乎很绝望的路,我决定不再往前看,而只是看着脚下,每30步停留一下,喘匀了气继续前行。 我们终于到达了5200米的滇藏垭口,不过整个垭口被弄弄的云雾覆盖着,风也十分大,稍作停留拍照后,我们决定立即下撤。 刚刚下撤到第四平台,回头一看,滇藏垭口上的乌云已经消散,露出了十分美丽的蓝天。当时真的想再次爬上去看看我们今天玩命爬了几个小时的地方有什么样的美景,不过想想自己已经有点透支的体力,也就只能作罢了。 下撤的路依然难走,因为坡度还是那么陡峭,而且4500米以上的路大多数都是碎石路。 微信上看到了营地里没有上山的队友发来的照片,诱人的烤全羊让我对自己的灵魂发起了拷问,为啥要到这啥也看不到的山顶来找虐呢?在营地里休息一天,享受美食不好吗?<br> 不过路就是这样的,既然开始走了,就停不下来了。唯一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走的快一点,早一点到达终点。<br> 经过8小时的艰苦跋涉,终于回到了温暖舒适的营地。在牦牛大叔的泡脚盆和悠扬的藏歌之下,所有的痛苦都很快平复了。不过在六只脚上,我把今天的行程评价为“非常难”<br> 在我以往的印象里,最后一天的徒步是十分轻松舒适的,一般都是大幅度降低高度的下撤之路,而且路也不会太长,难度也不会太大。昨天晚上听大雄介绍今天路线的时候,最后说了一句“明天的路会比较虐”,这句话当时我还没太当回事。直到走了起来,才真正体会到,真的很虐啊。这也是这次徒步中,我第二次给行程打上了“非常难”的评价。<br> 第五天的行程总共13.1公里(为了降低难度,我们到达采石场后就可以坐车离开了,省去了来时走过的从采石场到亚贡村的2.5公里路程)。 从高度里程图上看,我们首先从4200下降到3900,然后经过几个陡坡爬升,到达4324米,再一路下降到2700米左右,最后再爬升100多米,完成了整个徒步行程。 第五天是移动时间最长的一天,整整5个多小时,累计下降了1746米,最低海拔2786,最高海拔4325。 和前几天一样,在浓浓的晨雾中我们出发了,刚开始是下坡路,大家走的都很快,也都觉得十分轻松。 看到这个标志之后,就感觉不对劲了。抬头一看,雾气中一个陡坡正在前方。当时一想,翻过这个坡,就是一路向下的坦途了,于是一鼓作气爬上了达拉垭口。 从垭口往下,路相当好走,雾也似乎散开一些了。心情大好的我们开始拍起照来。 没有想到的是垭口之后,我们面对的将是长达7公里的慢慢下坡路。这时候以前受过伤的后背有些隐隐作痛,膝盖也有点要罢工的意思,下山路变得更困难了。于是只能慢慢的走。 我们花了2个半小时登上了达拉垭口,而从达拉垭口到亚贡村口走了近5个小时。 当看到徒步起点的牌子的时候,虐的感觉突然消失了,突然涌上心头的是,就这样结束了吗?我这趟是干嘛来的,这么虐的线路是不是以后不要再走了。<br> 这种心情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当我们回到飞来寺,痛痛快快的洗了个热水澡之后,大家讨论的话题就变成了“明年再去哪走啊?”。<br> 回到深圳好几天了,才开始整理照片和编写此文。刚刚走完梅里北坡的时候还觉得和条线路的风景主要是围绕着几个冰川,似乎有点单调。不过这两天再次认真的看看这些照片,发现梅里北坡的美。可能是前些天主要都是在关注走路了,对身边额美景有些忽视。梅里北坡可能不是我走过的最美的风景,但是也足够美了。<br> 最后发几张我们团队的朋友们的照片,这回遇到了很多户外的大咖,实力强劲的刚戈、走过100多条户外线路的阿甘、时时撒狗粮的Mr zhao夫妇、老大哥安达和野佬等等等等,还有徒步中国、西部印象的领队以及亚贡村的马帮们,正是这些同行者,让这次梅里北坡之行变得更加有味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