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歌——《十送红军》

音乐之声

<p class="ql-block">十月,是丰收的季节,美丽大地稻浪滚滚,一片金黄;十月,是欢庆的时节,神州大地繁花似锦,祖国长空赞歌如潮。</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欢庆祖国72岁生日。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后的第一个国庆节,让我们在本月推送的每月一歌——《十送红军》中重温党史,用歌声为祖国母亲献礼,用长征精神阔步新时代。</p> <p class="ql-block">“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完。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半个多世纪以来,一首《十送红军》唱遍全中国,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反复吟唱、不断回味着。这首歌与长征密切相关,它表达了革命根据地人民与红军难舍难分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1960年,空政文工团接到重要任务,要求把中国共产党创建以来的代表性革命歌曲编排成大型歌舞,以鼓舞全国人民和全体指战员。</p><p class="ql-block">主创团队在编创中发现,由于历史条件所限,许多当年的歌曲并没有完整保留下来,尤其是红军从江西出发开始长征时,找不到一首合适的歌曲来表现。他们决定组成采风小组,亲自去一趟江西,在长征开始的地方汲取灵感。</p><p class="ql-block">多年以后,词曲作者张士燮、朱正本回忆采风创作的过程,依然感触颇深。张士燮曾经谈道:“革命老区人民对红军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在回忆往事、歌唱红军时期的歌曲时,常常一边唱一边流下泪水。”张士燮把自己搜集到的多首有关红军的江西民歌整理归纳后,写成了《十送红军》的歌词。朱正本一拿到歌词,就被其朴实不失深情的语言打动,他的脑海中回响着采风搜集的民歌曲调,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几乎一气呵成完成了谱曲。</p> <p class="ql-block">1961年,空政文工团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大型歌舞《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正是这场被称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前奏篇”的演出,将《十送红军》推向了大众。</p> <p class="ql-block">《十送红军》的歌词口语化,以叙事为基础,有很强的画面感,曲调在赣南采茶戏等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加工而成,循环曲式,唱半句、停半句,表达的是留恋不舍、深情祝福等多种情绪。</p> <p class="ql-block">“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十送红军》家喻户晓、传唱不衰,正是因为唱出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生动诠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让我们再次聆听这经久不衰的旋律,祝福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青春永驻,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祝福人民幸福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