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在教育教学中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常常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点燃我们解决问题兴趣和欲望!</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国之大计,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我们敬畏课堂。 如何能上出有高度的复习课?杏花岭区教育局高位引领,提出复习课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有三个环节:练梳理、练关键和练素养。为什么要提出这三个“练”?练关键的重点在哪里?练素养的重点又是在哪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梳理的习惯和能力?想清楚这些问题,我们的复习课就可以以“多元一体”的崭新面貌,让老师们发挥自己的特点与优势,在各自岗位上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p><p class="ql-block"> 9月29日我们的“周结”展示课在众多老师的期望中,如期在杏花一中举行。杏花一中的王强老师和杏花四中魏予竹老师准时开讲,课题是《机械运动》!听课老师怀着好奇和希望,想听听两位老师的复习课如何上。</p> <b>一、来自杏花一中的王强老师的课例</b><br><b>(一)引课</b><br>国庆假期出游,目的地——北京。<br>生:谈所选的出行方式。PPT配合动画地图。<br>师:本节课我们复习《机械运动》 <p class="ql-block"><b>(二)课堂教学</b></p><p class="ql-block"><b>1.出发前的准备</b>——买车票。</p><p class="ql-block">学生完成练关键1:测量身高</p><p class="ql-block">总结知识点1:刻度尺的使用,观察,读数和记录。</p><p class="ql-block"><b>2.出发去火车站</b>——需要多长时间。</p><p class="ql-block">PPT: 仪表盘读数,路牌信息。</p><p class="ql-block">学生完成练关键2:利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两个同学上讲台板演,教师指导。</p><p class="ql-block">总结知识点2:会读速度表,标志牌,会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p><p class="ql-block"><b>3.火车站候车中</b>——观察候车站的环境</p><p class="ql-block">PPT: 候车室图片。</p><p class="ql-block">学生完成练关键3:估算长度和时间。</p><p class="ql-block">总结知识点3:会估测长度、时间、速度。会进行单位换算。估测时注意合理选择参照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4.动车行进中1</b>——复兴号和和谐号“飙车比赛”</p><p class="ql-block">PPT(视频): 窗外的景物,两辆列车的行进位置变化。</p><p class="ql-block">学生完成练关键4:(教师视频配合多次播放)</p><p class="ql-block">总结知识点4:参照物的选取,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运动快慢的方法(定义、图像)。</p><p class="ql-block"><b>5.动车行进中2</b>——测量复兴号过隧道的时间</p><p class="ql-block">PPT: 列车进山洞,出山洞,列车上显示的速度。</p><p class="ql-block">学生完成练关键5:看视频计算“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的长度。</p><p class="ql-block">总结知识点5:会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停表的使用,学会建立理想模型。</p><p class="ql-block"><b>6.动车行进中3</b>——设计实验估测火车的速度</p><p class="ql-block">PPT: 播放火车行驶视频,经过的电线杆,师讲解s=(n-1)s0.</p><p class="ql-block">总结知识点6: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技能,会测量平均速度。</p><p class="ql-block"><b>(三)结课</b></p><p class="ql-block"><b>7.到达北京</b>——</p><p class="ql-block">PPT: 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视频。</p><p class="ql-block">作业:1.估测“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的速度(练关键6)。2.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再次建构思维导图。3.完成练素养习题。</p> *【亮点】练关键:创设真实任务情境,在解决问题中对关键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进行提炼。练梳理:采用课前梳理和课后再次梳理,在对比中引导学生对机械运动章知识点提升一个高度。<div><b>二、来自杏花四中的魏予竹老师的课例</b><br><b>(一)练梳理</b><br> 师:本节课我们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br>学生回顾本章主要内容。<br><b>(二)练关键</b><br>1.学生完成练关键1-5题<br>师生交流习题答案,每道题说出理由。<br>教师点拨:<br>(1)刻度尺和秒表属于测量仪器,测量仪器使用时要注意观察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br>(2)长度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br>(3)秒表读数是难点,要有一定的方法,按照规则读数,可以提高准确率。<br>(4)单位换算,注意进制,注意规范表达。<br>(5)测量过程中有误差,误差不是错误。<br></div> 2.学生完成练关键6-10题<br>师生交流。<br>教师点拨:<br>(1)请你比划出60mm的长度。你觉得生活中的乒乓球的直径是多少毫米?<br>(2)如何比物体的快慢,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有控制变量的意识。<br> <b>(三)练素养</b><div>3.学生完成练素养1-5题<br>师生交流答案。<br>教师点拨:<br> 同样是考察对速度公式的理解。不同的提干条件答案不同。因为在分析问题时要关注问题产生的条件。<br></div><div><b>(四)结课</b></div> <p class="ql-block">*【亮点】(1)“周结”任务单分为三个部分,内容比较多,45分钟一节课的时间是完成不了的。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学情,精心挑选一部分内容。(2)“周结”练关键习题选择知识点全面,能起到保底的作用。优秀的教师直接使用时,发挥自己的讲解功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对后续学习有用的思维方法和主干知识。</p><p class="ql-block"><b>三、分享与交流</b></p><p class="ql-block"><b>1.主讲老师谈复习课</b></p><p class="ql-block"><b>王强</b>老师:让学生把旧知重新学一遍,而且学的有兴趣,教师就需要把精心组织学习内容。本节课在情境的创设,材料的选编都进行了创造性设计。另外在题型选择上,结合中考考点加工融入实践活动试题,科学思维试题。结课时还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些都是对复习课的一些积极探索,为复习课贡献自己的智慧。</p><p class="ql-block"><b>魏予竹</b>老师:教师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职业。有些传统的方法能让学生学会学好,需要保持。对于提倡的教学新理念,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我们也要努力研究如何有效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多交流,老师和学生共同成长进步。</p> <b>2.听课老师的点评</b><br><b>梁燕萍</b>老师:王强老师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情境,以国庆假期出游行程为线索,一个情境提出一个问题,梳理一个知识点,指导一个思维方法。这样的复习课能提高学生的能力,能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符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也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建议优化教学设计详略得到,再增加学生合作学习环节,这样的复习课就会更加有效。<br><b>张建军</b>老师:魏老师声音洪亮有力,课堂教学组织有序。教学内容选择难易恰当,针对学生问题精讲点拨,语言精炼。引导学生对本章进行了有效的复习提升。建议增加学生学习活动复习课效果会更好。<br><b>郭凤云</b>老师:各校的学生特点不同,教师擅长的也不同。例如王老师信息技术水平高,设计新情境的能力强,在课堂引进了大量的视频资源整合知识点,课堂新颖有趣。魏老师发挥讲解能力强的特点,采用传统的复习课教学方式,先讲解框架知识,再针对性练习。两位老师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传承有序改革有方,都有效完成复习课的教学。 <p class="ql-block"><b>任小玲</b>老师:知识整合度大,创设真实情境有利于对学生思维培养能力培养。</p><p class="ql-block"><b>班志萍</b>老师:课堂教学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注意控制难度。</p><p class="ql-block"><b>赵莉敏</b>老师:基础知识落实到位,难点有突破的策略。</p><p class="ql-block"><b>李国锋</b>老师:复习课可以有多样化的设计,关键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p><p class="ql-block"><b>邹晓朋</b>老师<b>:</b>以外出旅游贯穿了第一章的所学内容,使学生兴趣浓厚,复习课有新课的感觉。每题对应一个知识点,做到了“清”和“结”。</p><p class="ql-block"><b>岳彦伍</b>老师:真实情境贯穿始终,架构非常好。考点清晰核心突出。板书设计简单明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3.参加本次会议的有:</b></p><p class="ql-block">杏花一中:梁燕萍 任小玲 邹晓朋 岳彦伍 王宝萍 高俐 王文娟 刘海霞 张书贞 高强 王强 </p><p class="ql-block">杏花四中:张建军 魏予竹</p><p class="ql-block">杏花五中:曾智 袁家馨</p><p class="ql-block">杏花六中:李陇</p><p class="ql-block">杏花七中:赵莉敏 李国锋</p><p class="ql-block">杏花九中:郭风云</p><p class="ql-block">杏花十中:班志萍 王强</p><p class="ql-block">杏花十一中:王珂馨</p><p class="ql-block">杏花十二中:吕怀宇 </p><p class="ql-block">杏花岭区教研室:杨辉霞</p> 摄影:王强 王珂馨<br>记录:袁家馨 李陇 <br>编辑:杨辉霞<br>感谢杏花一中学校的大力支持! 今天是10月1日,祝福祖国繁荣昌盛!<br>恭贺杨振宁先生百岁生日快乐!敬重杨振宁先生和邓稼先先生在不对称的宇宙里,千里共同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