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症漫记》Ⅱ孤独

书林漫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越是接近尾声,我的心越是低沉,越是焦虑,似乎快到临界点了,只要再加一点点压力,嘭!我就要崩溃了。闭目深呼吸,平静平静心绪,我好像看到了作者狡黠的笑容。无疑了,他成功地俘虏了我,使我进入了情境,与之共情。就好像是一场梦,我明知是梦,但不想醒来,非一探究竟不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①那唯一能看见的女人,她是孤独的吧?万人皆盲我独明,与万人皆醉我独醒,不是一个档次的差别。小说家留一双能看见的眼睛,可能是为了讲故事方便,为了提高可信度吧?可是,客观上却把这个人放在了通红的炉盖子上了。她受到内心和外在双重的煎熬和痛苦,更可忧虑的,应该是那种孤独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②失明之后,最好剥夺了思考的能力。把人类的眼睛废掉,就把人从生物链的顶端拉到了中下端。狮子老虎狼固然可以换换口味,挑着肥的、嫩的或者白的、漂亮的人来吃,即或是野狗野猫也可组团围猎人类,还有小小的老鼠也能群攻欺负人类,来一场食人盛宴。论起生存能力来,人既不如狮虎狼,也不如猫狗鼠,甚至不如盲目的土拨鼠,没有眼睛的小虫子。只要稍加思考,这凶险的场面就会浮现得淋漓尽致,这无助的哀伤就滚滚而来。人类,要沦落到怎样悲哀的境地呢?我的天老爷,难怪有人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即然能剥夺人的视觉,我看,那冥冥之中的主宰者,不如把人类的思考能力也一起剥夺了去吧!不然的话,人,真的不如猫狗。(此时,我同时在读梁实秋的《不如做只猫狗》,我深以为然,且怀疑这种遇合并非偶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③到谷底了吗?会反弹吗?如果是一场噩梦,我们知道终会梦醒。如果是一场苦痛,我们知道终会有尽时。如果时遇悲摧,我们知道终会时来运转。这是谁规定的?确然吗?到了谷低必然反弹吗?不能湮灭吗?苦痛到极处,就不痛了?不能死灭吗?悲摧之极,就必然接以喜乐吗?不能麻木混沌吗?我们往往为想当然的公理所激励,以便不失去信心,不消极悲观。但那也只是一念之间的差别,正如一根细线拴着一块大石头出井,稍有磕碰,线断石落;胆战心惊地拉,也有拉上地面的可能。其间,哪里有什么必然呢?所以,回头看书里,失明的人们已经够凄惨了,但还没到头,可能还有更凄惨等着他们。人类的处境,没有最坏,只有更坏。当然,也可能向另一个方向转变,比如复明。我是说,可能。即然都是假设的,也没有必要太较真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本书里,小说家穷极了人性之恶,穷极了想像之远,穷极了痛苦之深。只要设身处地地想想,就觉到四周阴冷,凄凄惨惨,心中一片茫然。即使是夜读,也有凄凉无助之感,总有找个伴冲动。我想,小说家不会是热闹的,他该当也是孤独之极的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