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秋,天高云淡,凉爽舒心。在最适宜的旅游的日子,9.24-9.26,我们来到了慕名已久的会理古城。</p><p class="ql-block"> 会理古城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南端,自然也是四川省的最南端了。总面积4500平方公里,总人口40多万。县城四面环山,气候温和,四季如春,素有“小春城”之美称,距西昌市185公里。</p><p class="ql-block"> 会理,建县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已有2130余年历史。会理县,源于“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名。 会理古城,元代以前为土城,后被毁。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平 月鲁贴木尔乱,设会川卫。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重建土城。次年,会川卫指挥孙禧以砖石包砌土城,并设四门。古城南北长1770米,东西宽920米。城内有七条大街,23条巷道纵横交织,衔接有致,呈棋盘状,至今保留明代卫城格局。</p><p class="ql-block"> 会理城历来是川滇两省交界的军事和经济重镇,是川滇两省商旅物资的集散地。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从县境南北贯通达100多公里,会理县城是这条古道的重镇,也是重要驿站,素有"川滇锁钥"的之称。2019年11月8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同意将四川省会理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同意将四川省会理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理故而成为四川省第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理古城旅游景区还通过四川省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评定,被正式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走进古城,浓郁的历史沧桑感扑面而来。城墙、城楼,留下了深刻的岁月年轮。</p><p class="ql-block"> 钟鼓楼,在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十字交汇处。建于清雍正12年(1734年),由会州知州罗国珠主持修建,至乾隆年间完工。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兵燹。同治末年重修。总高22米。钟鼓楼雕梁画栋,朱柱挺拔,镂空雕花,做工精细,造型优美,气势壮观。故而又称凌霄楼。钟鼓楼楼台基呈梯形,青砖包砌,内填土石。门洞为拱形,四面互通。</p><p class="ql-block"> 钟鼓楼从2012年端午节开始,每天仿照古代礼仪,举行晨钟暮鼓仪式,坚持至今。</p><p class="ql-block"> 特别有意义的是,面对东西南北四门,有四条简洁明快的治城之道:东门兴仁,西门崇义,南门文治,北门武安。崇尚仁义,文武两手兼备。</p><p class="ql-block"> 还有意思的四门。洪武三十年(1397)建成土城,三十一年(1398)指挥李毅(另一处说是孙禧)将城墙包砌以砖石并设四门,惟北门建楼,以司更鼓。崇祯五年(1632年)游击苏迪建立东、西、南三楼,建昌道沈匾其门曰:扶桑、南纪、洗甲、望帝。至此,城内四楼具成。东日‘扶桑’,南曰‘南纪’,西曰‘洗甲’,北曰‘望帝’。</p><p class="ql-block"> 会理门楼 ,因历史的缘故,东、西、南三门俱废,为进一步提升古城的形象,增添古城文化元素,在东、西门入口处修建牌坊替代城门,科学合理的可行方法。没有大拆大建。如恢复东、西城门楼,因周边建筑空间环境,难度较大。东、西门牌坊严格按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求实施,门楼制式参照保存完好的北门城楼,其中东门牌坊宽7.84米(二层檐口处),长6.34米,高7.22米;西门牌坊宽9.04米(二层檐口处),长6.34米,高7.22米。均按照目前东、西街道路宽度格局布置。对于会理古城四门额匾,也根据历史,经过严谨的科学论证而决定。清乾隆版和同治版《会理州志》载,崇祯五年(1632年)重建城门时,“建昌道沈匾其门日:扶桑、南纪、洗甲、望帝”;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又重建楼,并“额其楼,东日‘来紫’、西日‘挹爽’、南日‘引熏’、北日‘拱极’”。这是目前可知的古城四门匾额题字,它反映了明清两代会理古城四门匾额题字的不同文化内涵。关于东、西门入口修建牌坊用何匾额题字,因会理古城格局的形成是在明代,古城四门的建成也是在明代,采用明代匾额名称较为恰当;其次上世纪九十年代恢复北门匾额时用的明崇祯五年(1632年)所题“望帝”,为保持古城四门匾额题字时代及文化内涵的一致性,东、西门入口牌坊匾额题字用崇祯五年(1632年)所题“扶桑、洗甲”当为是;再者“扶桑、洗甲”即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又含蓄的表明了方位,因此东、西门牌坊匾额题字使用崇祯五年(1632年)所题“扶桑、洗甲”。</p><p class="ql-block"> 扶桑:传说日出于扶桑之下,拂其树杪而升,因谓为日出处。亦代指太阳、东方。</p><p class="ql-block"> 洗甲:洗净兵甲,战事平息,社会稳定,国泰民安。</p><p class="ql-block"> 北门城楼,又名拱极楼,2004年8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此外,古迹还有赢洲公园,位于城内西街,原为明代邓指挥所设水牢。清末,由几省会馆辟为园林,1980年修复一新,新建驻鹤亭、金镜阁、藕香桥、玉华池等。 武候祠,位于城北老街子,明嘉庆年间建,清代两次重修,历经五百余年,迄今保存完好。该景点古朴典雅,雕梁画栋,美丽壮观。东岳庙,位于县城南门外,清镇抚周冕建,为四合院布局,以彩绘浮雕见长,主体结构至今完好。景庄庙,位于城西垭口小山岗上,重檐飞阁,古木参天,为明代永乐年间官吏李毅建,迄今风物犹存。 碑林,设于赢洲公园金境阁内,收藏有明朝状元杨升庵、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近代知名人黄炎培、郭沫若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聂荣臻等的墨宝31。文塔,位于城南,距县城约五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塔层九级、高约十丈,并有生活设施。 遗憾的是,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 一游览,只有留给以后了。</p><p class="ql-block"> 这些,都彰显了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2021.9.26.,就是我们离开会理古城这一天,会理县,正式撤县设市。我们祝福会理人民,健康幸福,安居乐业。</p><p class="ql-block"> 会理市,不虚此行。</p><p class="ql-block"> 后边两集,将介绍会理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石榴与绿陶。</p> <div>这是西街门楼。好寓意,洗甲:洗净兵甲,战事平息,社会稳定,国泰民安。我们由此步行进入会理古城。</div> <p class="ql-block">面对西街的钟鼓楼。崇义。好!仁智礼义信,缺一不可。</p> 钟鼓楼上看西街。 壮观凌霄楼 <p class="ql-block">武安。没有武力,岂可保平安?面对北街,北门门楼。</p> 钟鼓楼上看北街 永固北辰,拱极楼,北门门楼。 东门门楼。扶桑:传说日出于扶桑之下,拂其树杪而升,因谓为日出处。亦代指太阳、东方。 北街上的着汉服的青少年。 铜矿资源丰富的会理,家家有铜器。<div><br></div> 科甲巷,科举制度的受益人。 供奉的明太祖 洋教堂 北街的夜景 北门门洞 2012年端午节开始的晨钟暮鼓。早晨7:30一次,先钟后鼓;晚上7:30一次,先鼓后钟。 晚7;30,钟鼓楼的西面,敲响暮鼓。鼓手说,古时,鼓响,应该关城门了。 西街 钟鼓楼东边,挂着古钟。 鼓声结束,钟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