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阳光,必将绽放”———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第六期113班临时党支部第四周学习活动纪实

螃蟹

<p class="ql-block">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美丽的师大校园绿树环绕,到处弥漫着馥郁芬芳。在“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的召集下,我们来自云南不同地州的50个学子,带着同一个教育的梦想,跨越千山万水相逢在D113班;在云南师范大学“刚毅坚卓”的引领下我们开启了逐梦之旅。</p><p class="ql-block"> 在过去的一周,我们把太阳揣进怀里,把月亮枕进梦里,每一天都温暖前行,慢慢成长……</p> 9月主题党日 <p class="ql-block"> 9月29日,我们开展了九月主题党日活动,首先全体党员观看了“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接着简文武书记对党支部的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布置,也对全体党员提出了学习要求。希望党员同志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增强四个意识,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多给党支部发展献言献策,为集体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p> 一日之计在于晨 <p class="ql-block"> “发虑宪,求善良,足矣謏闻,不足以动众……”———《学记》</p><p class="ql-block"> 伴着中国教育史上的经典精华,读着这位“博学长者”的谆谆教导,我们开始了一天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在专家名师的引领和听、说、读、写、看的交流学习实践中……</p> 名家讲座 <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26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尹少淳教授,为本期全体参训学员带来了第七场讲座——“美术作品的赏析与方法”,本次讲座的主持人是建水县青龙中学副校长——兰一峰。</p><p class="ql-block"> 尹教授于8:25准时来到云南师范大学国家教师教育实训中心214报告厅,8:30讲座正式开始。</p><p class="ql-block"> 尹教授的讲座分为两个部分。</p><p class="ql-block"> 尹教授带领全体学员了解了“美育那些事儿:政策、观念和行为”。他先对“美育”进行释义,接着讲述了“古代的美育”、“美育在汉语中的出现”、“美育在中国的发展”、“美育在中国未能真正发展起来的原因”等。从而引出他对政府提出的现行教育中相关于美育的政策及具体的刚性要求的列举。同时他也指出“中国迎来了美育的高潮”。之后,尹教授提出了“BIG IDEAS”大观念,具体给我们讲述了三个观念:第一,美育与德育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但存在不同指向;第二,美育需要社会主流的审美标准,但也要尊重审美标准和趣味的多样性;第三,享受美是一种高品质的追求,在经济条件改善之后,这一追求将益发强烈。最后,他给我们具体讲述四项“美育的行动”:第一,在美育的行动中,最好的策略是让学生进行体验;第二,学习和掌握形式美的法则;第三,通过环境的设置、改造和美化,以环境育人;第四,充分运用社会文化及艺术资源。</p><p class="ql-block"> 尹教授为我们讲的是“美术寻绎:从形式的角度”。他先从“一般人对‘美’的认识取向”讲起,阐述了“美是19世纪以前的美术创作的基本要求”。接着讲述了视觉文化的出现以及出现后形成的产物。之后,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学员们紧跟尹教授的脚步,学习了美术作品赏析的方法。最后,他教给学员们的是,如何体会美术作品中的语义信息和符号信息。</p><p class="ql-block"> 本场讲座,尹教授态度诚恳,用富有亲和力语言,引领学员们深入美的领域,让学员们对美育和美术都有了新的认识。学员们表示,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能更好的带领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p> <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27日上午,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第六期1000余名学员,以线上和现场相结合的方式,聆听了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陈文忠教授题为《传统文化的人文品格》的专题讲座。</p><p class="ql-block"> 讲座在“为什么要讲传统文化?”的思考中拉开帷幕,从20世纪三次“国学热”、传统文化的根源性经典、传统文化的人文品质、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国学的深远影响等五个方面作了讲授。结合多年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思考,陈教授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观点,如:“国学热”的实质是寻求“精神动力”;传统文化的人文品质即以人文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生命的学问”、“君子人格”、“心的文化”;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体现为“人类文明五千年,自然生命一百年;自然生命是重复,文化生命是重叠”。最后,陈教授用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与近代世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进行对比,让学员发现了很多想通之处,这正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也为学员们指明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陈教授在讲堂上激情飞扬,阐述的观点充满了智慧,深受学员们的喜爱和好评。学员们普遍反映,大家都非常享受陈教授带来的精神洗礼!</p> <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29日上午,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第六期专家讲座第九讲在云南师范大学国家教师教育实训中心214报告厅举行。80名学员代表在现场,其余学员在教室通过网络直播聆听讲座。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学校育人方式的变革的思考和实践”。由上海市格致教育集团总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张志敏主讲。</p><p class="ql-block"> 讲座中,张校长首先阐述了:“为什么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指出“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这个世界正在残酷惩罚不改变的人”。接着,为学员们讲解了“未来教育的五大变革”、“教改深化的发展路径”和“新时代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三大回应”。其中,他认为“面向未来必备的品格是道德力”,“最有价值的教学品质是学习力”,“适应未来的关键能力是创新力”。张校长重点讲到,中国社会现在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用知识创造强国,创造越来越成为信息化时代最具有生命力的劳动,在二十年前,中央就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说一定要有重大的科技发展与材料的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创新,张校长用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来阐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是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思维力);二是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实践力);三是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观察力);四是解放他的嘴巴,使他能谈(表达力);五是解放他的空间,能到大自然里取得学问(探究力);六是解放他的时间,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学一点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创新力)。最后,张校长还提出了创新力培育的三个层面,即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p><p class="ql-block"> 张校长在讲堂上自信、稳重、随和、从容,所讲内容显露着他对教育变革的深入思考,将学员们对新阶段教育变革的认识引领到更深的层次,学员们普遍反映,听了张校长的讲座感触颇多,深受启发。</p> 经典阅读—《教育家陶行知研究》 专家导读 <p class="ql-block"> 9月26日下午,罗正鹏博士引领我们对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研究进行导读。罗博士按推荐理由,阅读目标,阅读重点的顺序给我们进行讲解,细致地分析了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育人生,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陶行知的实践智慧等几方面体现了他的行知精神,即对教育的大爱精神。陶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将为我们教育人生指明方向,行知精神将是所有教育者在教育路上一生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p> 班级交流 <p class="ql-block"> 9月26日晚上,在华晓杰老师幽默风趣的主持下,113班对陶行知教育研究进入激烈的讨论,他们跃跃欲试,进行思维的碰撞。期间,罗正鹏博士来到我们班给我们细心耐心的指导。他建议我们每组讨论一个题,其余学员进行补充,这样才能得到全面准确深入的分析,让个人的智慧变成集体的智慧。</p> 大班交流 <p class="ql-block">  在D大班的《教育家陶行知研究》读书交流会上,大家对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都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整个交流会真是异彩纷呈,掌声不断!</p> 经典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 专家导读 <p class="ql-block"> 9月28日上午,在主持人别出一致的介绍下,迎来了我们美丽大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谭晓云教授,她通过课前调查学员读书情况来决定她的授课方式,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给我们梳理了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名著的内容进行梳理,对霍尔特这三天两夜的所经历的事进行归纳,并给我们提出了很多问题,让我们在读中去解锁,去反思。</p> 班级交流 <p class="ql-block"> 9月29日下午,在温柔而又儒雅的马青瑶同学的主持下,让我们走进霍尔顿,认识霍尔顿,剖析霍尔顿,以及对我们教育的思考。在导读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各抒己见,本着坚持自己的原则,表达自己的态度,对五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们都直面问题,集思广益,真诚的表达着作为教育者的观点,真正达到1+1大于2的效果。</p> 大班交流 <p class="ql-block"> 在D大班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交流会上,学员们准备充分,观点见解独到,把作者笔下的霍尔顿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去深刻的思考霍尔顿是谁,他怎么了……我们身边的霍尔顿又是谁,我们该怎样去守望……最后的最后,又该用什么样的情怀,什么样的勇气,什么样的姿态去守望自己应该守望的美好!</p> 班级活动 自主锻炼 <p class="ql-block"> 无论是迎着朝阳的清晨,还是伴着晚风的傍晚,在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甚至是校园的林荫小道,随处可见我们班同学身着运动装备在锻炼的身影。他们有的在慢跑,有的在打球,还有的在训练。</p>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同学们,本周学习已经结束,我们第四小组想说:我们来这里的目标很美,肩上的责任很重,学习探索教育之路很远很长,让我们抓住机会,直面挑战,以积极乐观向上的姿态去迎接以后的每一项学习任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编辑:113班第四小组(华晓杰 庞丽芹 文代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