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美篇背景音乐《八百》</b></p> <p class="ql-block">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简视(崔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xSiBOwX_VakkPv8N3JYSAg" target="_blank">北外滩滨江再度升级</a></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北外滩滨江公园视频(崔导)</span></p> <p class="ql-block">行程:</p><p class="ql-block">上午参观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午餐后,游览虹口滨江~北外滩绿地公园(海欧饭店滨江至白玉兰广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一座仓库,因为英雄的坚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而成为民族永恒的丰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一场战斗,因为先辈的热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而成为名族永远的记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山河重整,精神永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勿忘壮士,铭记英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勿忘历史,共铸和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z.mbd.baidu.com/r/t9MLF9jGbm?f=cp&u=977b1e67cd727e9c" target="_blank">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bd.baidu.com/ma/s/m3Am8ZvH" target="_blank">128淞吴抗战(1932年1月28日)</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bd.baidu.com/ma/s/qqYO2fJo" target="_blank">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bd.baidu.com/ma/s/vgiEReA6" target="_blank">卢沟桥事变(1937年7年7日)</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bd.baidu.com/ma/s/V4PNlFer" target="_blank">813淞吴抗战(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bd.baidu.com/ma/s/nlUGKP2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行仓库抗战(1937年10月26曰至11月1日,实战27日至30日四天)</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wrl5gRHjseNd1dMGAnbR2g"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八佰壮士撤离四行仓库后续情况</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n/2015/0505/c22219-26949983.html"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color:rgb(57, 181, 74);">四行仓库西墙八个炮弹孔和430个弹孔的含意</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r.baidu.com/r/v7LDBqqLAs?f=cp&u=1ca916f7e88769e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gb(1, 1, 1);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b>【1937年,九国公约大会讨论中日问题,会议结果让人气愤】</b></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vhsagj.smartapps.baidu.com/pages/wikisecond/video-flow?secondId=25730821&from=baikeswan&lemmaId=8979110&_swebfr=1&_swebFromHost=baiduboxapp" target="_blank">《八百》的选址和战斗…</a></p> <p class="ql-block">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西墙上有八个炮弹孔,象征抗战八年;子弹孔430个,象征守卫仓库430个壮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四行仓库抗战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 四行仓库,全称“四行信托部沪分部仓库”,位于上海市苏州河北岸、新垃圾桥(即西藏路桥)西北角,是由交通银行与北四行信托部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兴建的联合仓库。该建筑被用作金城、大陆、盐业、中南四个银行储蓄会的堆栈,故称“四行仓库”。</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淞沪会战”,时任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副团长的谢晋元带领“八百壮士”,与日本军队在这里鏖战了四昼夜,即“四行仓库保卫战”。 </p><p class="ql-block">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四行仓库被陆续改为商业市场和办公功能。2014年,上海确定对四行仓库进行整体保护修缮,其中4000多平方米空间改建成“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客车上下在国庆路与晋元路口(四行仓库西墙),旅客下车后,司机自行找停车场。</span></p> <p class="ql-block">四行仓库</p> <p class="ql-block">四行仓库门前北苏州河路</p> <p class="ql-block">游客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全程导览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在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序厅,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节选。讲话中专门提到,800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这是迄今为止党和国家领导人对800壮士的最新褒奖。</b></p> <p class="ql-block">一封家书:</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以中国传统的“家书”为线索,在不同展厅设置了“遗书明志”、“共写遗书”、“投书寄语”三个场景。序厅以一封谢晋元在赴淞沪战场前写给妻子凌维诚的家书开篇,展现了以谢晋元为首的八百壮士在国难当前之际,毁家纾难、舍家为国的家国情怀,展现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决心。中间的“同写遗书”通过全体守军共写遗书的悲壮场景,展现了由普通战士转变为抗战英雄集体的人格升华过程。尾厅的“寄语投书”,则通过观众撰写和平寄语、签名投书的参与,最终在对八百壮士家国情怀的深沉感受中,领悟反对战争、珍视和平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p> <p class="ql-block"> 序厅中央是大型艺术展,像遗书明志。当时800壮士都在战斗,最危急的时刻给家人留下了遗书。嘉信正中央展示的巨幅家书是谢晋元将军写给妻子的家。书信中提到,我神州半壁河山日遭蚕食,亡国灭种之火法之他人,曹之在我,为国杀敌,是革命军人素质也。其家国情怀跃然纸上。巨幅家书后面,是800壮士一封封遗书组成的爱国主义的精神长城,这长城与祖国的大好河山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937年7月七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有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span></p> <p class="ql-block"> 卢沟桥事变爆发的第二天,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响亮口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面对卢沟桥事变的爆发,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讲话指出,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并强调,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p> <p class="ql-block"> 813淞沪抗战自1937年8月13日始,历时三个多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第一场大规模战役。中国军队共投入海陆空兵力75万以上,伤亡30万左右,日军动用兵力25万左右,伤亡6万余种。广大爱国官兵前仆后继,同仇敌忾,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留下英勇悲壮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 下 图为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谢晋元和孤军四连长,中为谢晋元,后排自左到右为邓英、雷雄、上官志标、唐棣。雷雄,“八百壮士”之一,机关枪连连长。1944年,雷雄因患严重的胃病治疗无效,在湖北省老河口逝世。</b></p> <p class="ql-block"> 第二展厅通过一系列战斗还原场景,以时间线为主轴,让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四行仓库保卫战。813淞沪抗战后期,中国军队第88师262旅524团一营的800壮士,在中校团副谢晋元的率领下,于1937年10月26日深夜进入四行仓库,坚守800壮士,抱定为国捐躯的决心,以弹丸之地抗击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军,激战四昼夜,打退敌人十余次疯狂进攻,毙伤日军200余人。</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四行仓库保卫战,四行仓库及周边环境的等比例缩放模型,四行仓库攻防模型展柜的通电玻璃上可以看到多媒体影像,深度了解四行仓库的建筑情况和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攻防情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里展出的一组原始照片名为战火中的四行仓库,这组照片的拍摄者是美国人海蓝里昂。海蓝里昂拥有多重身份,他既是美联社的摄影记者,又是张学良的私人专机驾驶员、机械师以及张学良家族的保镖。凭借着特殊身份,在华期间,他拍摄了大量反映抗日战争的照片,并保留有底片。为筹建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馆方在2015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拍得这组照片与另一组照片撤出四行仓库的孤军。这两组照片均属首次问世,现为展馆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1937年10月26日,由于大场失守,淞沪战局急转直下,大军西撤迫在眉睫。此时,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召开在即,为了向国内外宣示中国抗战到底的信心和决心,争取国际社会的关注、同行、支持,南京国民政府统帅部下达命令,流质主力一部在闸北坚持战斗。第88师师长孙元良权衡再三,决定留下一个加强营,坚守闸北。中校团副谢晋元临危受命,赶赴88师师部所在地四行仓库,进行房屋交接。</p> <p class="ql-block"> 壮士800flash动画短片生动形象的解释了,明明只有420余人的四行守军为何被外界称为800壮士的原因。谢晋元所率的四行孤军口径一致,对外宣称仓库内有800人,目的是为了迷惑敌人,壮大声势。</p> <p class="ql-block"> 外围阻击的连环画讲述的是1937年10月27日,在四行仓库外围住房的蒋静班,九名战士与日军激战,最终因寡不敌众而全班殉国的事迹。负责外围阻击的蒋静班、殷班长、蒋静德名出色地完成了阻击任务。但由于敌军众多,蒋静般无法回到四行仓库,蒋静班九名战士在子弹、手榴弹打完后再与敌人肉搏。又消灭十余敌人,而自己多受伤被俘。凶恶而无人性的日军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将负伤的九名战士反复双手压到苏州河边,以刺刀全部刺杀。</p> <p class="ql-block"> 这是四行仓库保卫战中最令人感动的一幕。舍生取义,叶西仓库失败了。1937年10月28日,黎明前,不甘心的日军再次偷偷接近四行仓库,墙下埋设炸药,妄图用炸药炸回铁门和墙壁。四行守军发现后立即投掷手榴弹和排击炮,但狡猾的日军用两块大钢板护住头顶和身体,继续埋设炸药。千钧一发之际,年仅21岁的敢死队员陈树生生存数枚手榴弹,拉开导火索,从五楼纵身跃下,与敌人同归于尽。</p> <p class="ql-block"> 在楼梯间是就地取材,场景反映了四行孤军艰苦的战斗生活。四行仓库内弹药充足,但粮食只有黄豆,已经没有磨成面粉的小麦,所以四行孤军只能用水煮黄豆冲击。另一个场景是同油炒萝卜,当时一楼两位负责外围警戒的战士,偶然中发现了应该是老百姓来不及带走就一切的萝卜,于是。他们将萝卜带回仓库,用仓库油桶里的油进行烹炒。由于当时的战士大多数是文盲,不识字,不知道仓库里放的是桐油,桐油是用来做油漆的原料,不能食用。结果20多位战士出现轻度的食物中毒,幸亏后来都及时救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 一关,汤品新因故滞留在安全的租界内,但是他心系战斗,心系战友,义无反顾地回到硝烟弥漫的四行仓库,带领救护班全力以赴救治伤员。1937年10月30日11时许,敌人公然违反国际公约,相四行仓库投掷毒气炮弹和毒气罐头,不少战士闻到毒气后出现了头昏、呕吐甚至晕倒的症状。汤品心临危不乱,及时施救,使大多数中毒者转危为安。</p> <p class="ql-block"> 这是团附训话,用明决子动员场景。1937年10月28日晚八时许,谢晋元与杨瑞符在战斗间隙,先后召集各连官兵见面,像孤军们传达了死守四行仓库与最后阵地共存亡的命令,并勉励战士们要不怕流血牺牲,挽救国家民族危亡。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通过真人扮演、全息投影、人物雕塑等多种手段,还原了那个感人肺腑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一位女童泅水游过苏州河,勇敢护送国旗献给八百壮士的壮举。而这位女童其实是一位童子军,她的真实名字叫杨惠敏(1915年-1992年3月9日),上海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800壮士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在全国引起轰动,各大报纸竞相报道,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发往世界各国。这边是中文报纸,强大公报、申报等纷纷予以头版报道。本次建设纪念馆时,共搜集到当时相关的中文报纸、期刊670余份,这边是外文报纸,强英文字,林西报、北华捷报、法文时代、青年俄文真理报等实时跟踪报道,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战况。本次建馆搜集到当时相关的外文报纸、期刊159分。</span></p> <p class="ql-block"> 1937年10月31日凌晨,四行仓库守军奉命全部撤离,进入公共租界,被租界当局滞留在胶州路兵营。四行孤军坚贞不屈,继续进行抗日斗争,保持了不畏强暴的民族气节。日本侵略者使谢晋元等爱国官兵为眼中钉。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被日伪收买的叛兵刺杀,不幸身亡[流泪]。社会各界举行了隆重的追悼活动,以纪念和缅怀这位抗日民族英雄。</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时800壮士从四行仓库撤退尽孤军营的线路图。1937年10月30日24时许,800壮士开始撤离四行仓库,途经西藏北路、曲阜路口、碉堡与志军阻击。1937年10月31日三时许,800壮士到达中国银行仓库作临时修整,部分军官被送到河滨大楼做临时休息。10月31日八时许。800壮士,浙江路桥被租界当局送至公共租界跑马总会被租暂时局整。10月31日十时许,800壮士离开公共租界跑马总会,被租界当局送往胶州路孤军营。12时许,800壮士到达胶州路孤军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800壮士英勇抗日的战斗事迹,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充分肯定。这是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毛泽东主席把800壮士誉为民族革命典型之一的内容节选。</p><p class="ql-block"> 馆内还陈列有百联集团上海河岸商业开发有限公司捐赠的原四行仓库800壮士英勇抗日事迹陈列室的谢晋元将军半身铜像。</p> <p class="ql-block"> 813淞沪抗战期间以及上海孤岛时期,中共上海党组织坚决执行党的全面抗战政策,领导各抗日救亡团体和广大群众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运动暨动员市民、救护伤兵、慰问前线、募集资金,又组织了深入细致的抗日宣传教育活动,推动上海的抗日救亡运动向着更深入持久的方向发展。</p> <p class="ql-block"> 813淞沪抗战伤亡惨重,大批中国官兵牺牲,需要不断补充兵员。在四行仓库保卫战打响之前,正好补充了湖北保安五团的湖北省通城县保安大队的一三两个中队,所以800壮士中有200多人来自湖北省,诸如痒痒症,如宏信、樊城等。多年来,湖北省特别是咸宁市通城县挖掘、保存了大量有关800壮士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一堵英名墙:</p><p class="ql-block"> 在二楼展区,一堵“八百壮士”英名墙上,镌刻了323名“八百壮士”的姓名、职务和军衔。根据历史记载,坚守四行的“八百壮士”实际人数约在420余人,但长时期来,除谢晋元、杨瑞符等将领的姓名外,大多数名字并不为人所知。工作人员通过搜索、比对各种书籍,并赴上海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台湾国史馆、党史馆等地,以及到曾输出过200余名“八百壮士”的湖北省咸宁通城实地考察,整理出目前的这份名单,在纪念馆内首次披露。</p> <p class="ql-block"> 著名雕塑家蒋铁骊先生精心创作了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主题雕塑,头盔、军号、钢枪等战争元素演变成一只巨大的和平鸽。和平鸽的羽毛上生长出橄榄枝,同时孕育出小和平鸽,从而表达了告别战争、珍惜和平的美好愿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伟大胜利历史贡献时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伟大贡献,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万众一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后续</b></p><p class="ql-block"> 晋元被日伪收买的四个叛兵刺杀,不幸牺牲;谢晋元将军牺牲后,雷雄(“八百壮士”之一,机关枪连连长)接替了谢晋元的工作。同年12月,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公共租界被日本侵略者控制,“八百壮士”落入敌寇之手。</p><p class="ql-block"> 日伪势力妄图劝降孤军,但孤军官兵宁死不当汉奸。狡诈的日伪势力又生一计,将孤军官兵分散至南京孝陵卫、杭州南星桥,甚至是遥远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充当劳工,妄图分化、瓦解他们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1942年9月,约100名四行孤军被日本侵略者强行从“八百壮士”集体中分离出去,押至安徽芜湖裕溪口充当劳工。这些孤军官兵由雷雄带队。</p><p class="ql-block"> 日本侵略者掠夺性地开采淮南煤,大批煤炭从水路经巢湖转入裕溪河,在与长江交汇处的裕溪口转装轮船沿长江外运,有很多运往日本。</p><p class="ql-block"> 每天扛煤的劳工要二三千人,日本侵略者为防劳工逃跑,在河中的半岛上搭简易工棚,劳工睡在岛上,四周有八道铁丝网,严密警戒,劳工们上工收工都用船驳运,在码头扛煤时也被看管得很紧。</p><p class="ql-block"> 劳工们饭都吃不饱,处于半饥饿状态,每天扛煤不止,两个人一箩筐,重200斤,不分寒暑,从早到晚,天天不停地扛,累死饿死再调人补充。</p><p class="ql-block"> 在裕溪口的四行孤军一直在注意周围的情况,设想逃跑的方案,但是因为敌人看管严密,难以实现。</p><p class="ql-block"> 在码头一带活动的新四军游击队,派人联络孤军,愿意帮助。雷雄便开始布置,组成三人一组的战斗小组,随时准备行动。1943年春节,敌人戒备放松,除夕(这一天应该是1943年2月4日)下午四时提早收工,雷雄吹响了口哨暗号,孤军分头扑向日军哨兵,将日军哨兵打死,夺得一些武器,并和其他劳工纷纷向山上跑去。当日军追来,千钧一发之际,游击队在山上吹响了军号,日军不明情况,不敢穷追。</p><p class="ql-block"> 雷雄带领孤军战士卢鸿信、周福其、杨养正等29人到了桃花乡新四军驻地,拿出证明身份的谢团长纪念章和印有四行孤军工业社字样的毛巾等,受到部队领导的热情接待,其中一位姓白,孤军周福其一直记着他。雷雄因要汇报孤军情况,便带着十几个人继续北上。新四军给每个人发了一套衣服、500元钱和路条。</p><p class="ql-block"> 雷雄,“八百壮士”之一,机关枪连连长。1944年,雷雄因患严重的胃病治疗无效,在湖北省老河口逝世。</p><p class="ql-block"> 新四军对孤军战士们的解救和帮助,深深地镌刻在周福其(“八百壮士”之一)的记忆里,多年之后他回想起这段经历,当年的一切仿佛都历历在目。在周福其的口述史《关于四行仓库战斗和裕溪口暴动的回忆》里,年逾古稀的他述说起这段历史依然是非常细腻。</p><p class="ql-block"> “在裕溪口,我们总共呆了三、四个月,由于情况不熟悉,一直没有逃跑。后来,新四军游击队知道我们是四行孤军,并了解到我们的处境后,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帮助,多次派人同我们联系。他们告诉我们:如果想逃出去的话,他们愿意派人接应。最后双方约定了起事的时间和办法,雷雄等人制订了逃跑计划,这些事我当时并不知道,是卢鸿信(“八百壮士”之一)事后告诉我的。</p><p class="ql-block"> 1943年春节,除夕那天收工时,团长雷雄吹响了预定口哨。在他的带领下,卢鸿信与另外两名士兵打死了日军哨兵,夺取了他们的武器,卢鸿信夺得一挺轻机枪,其他两人也夺得两支步枪。之后,我们纷纷往不同方向朝预定的新四军境内跑去,日军发现后,急忙调兵追赶。卢鸿信等人断后,他们同敌人交上了火,掩护我们逃跑。当时他(卢鸿信)右脸颊受了伤。这时,新四军游击队在山上吹响了军号,日军不明情况,未敢穷追。到新四军境内,我们受到了新四军官兵的热情接待,其中有一位姓白的首长,我仍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新四军当时欢迎我们参加他们的队伍,但去留自由,我们中有一部分加入了游击队,受伤的卢鸿信就在新四军医院里治疗了一年多,直到完全恢复健康。我同雷团长每人一套衣服和五百元钱。”</p><p class="ql-block">同为“八百壮士”、同样是从裕溪口逃离日军魔掌的杨养正,在他的采访记录《血与火的记忆》中,也提到了新四军帮助他们的细节:“(在新四军驻地)休整了一段时间,临行时新四军给准备了御寒衣物和鞋袜,还专门派出部队,护送他们(雷雄等孤军战士们)过了日军的封锁线。”</p><p class="ql-block"> 此外,1942年7月,被侵华日军强行押至南京孝陵卫的部分孤军,其中的庞济凯、万连卿等8人,在当年秋天想办法探明路径,逃出日伪魔掌。他们到达句容县茅山集中,受到新四军游击队热情接待,每人发了路条和300元钱。后来,8位壮士遇到了从杭州南星桥成功逃离的陈祖谟(“八百壮士”之一),9位壮士后辗转去了重庆。</p><p class="ql-block"> 关于这段经历,万连卿(“八百壮士”之一,谢晋元将军的勤务兵)的口述史《四行孤军报国记》中,他的述说也是非常细腻生动:“在茅山碰到新四军游击队,他们问我们是哪里人,我们说是孤军营的,并拿出纪念章和毛巾等物,于是游击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游击队把我们送到新四军旅部。当时新四军旅部的政治部有当时上海的学生,知道我们的一些情况,对我们特别热情,还教我们唱游击队歌。在那里呆了两天,新四军见我们很想去重庆,也没强留,临行时给我们每个人都发了路条和三百元。”</p><p class="ql-block"> 新四军对四行孤军的解救和帮助,正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呈现。</p><p class="ql-block">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同年召开“瓦窑堡会议”,1936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同年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1937年7月8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中国军民团结起来,坚决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p><p class="ql-block">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为顾全大局、一致抗敌,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毅然捐弃前嫌,倡导和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最终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了全民族的全面抗战。</p><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不懈坚守和不断巩固,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团结一致、共御外侮中迸发巨大的精神力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所有抗日志士矢志不渝的力量源泉。</p> <p class="ql-block">下午:游北外滩滨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从外白渡桥至上海邮轮城(白玉兰广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邮轮城(游客在此处可离开滨馆,步行至公交车站等大客车来接)</span></p> <p class="ql-block">白玉兰广场</p> <p class="ql-block">虹口区的滨江岸线从秦皇岛路至外白渡桥,全长2.5千米,可分为四段。</p><p class="ql-block">一,国航中心段:(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p><p class="ql-block">从秦皇岛路至公平路。</p> <p class="ql-block">二,置阳段:</p><p class="ql-block">从公平路至高阳路。</p><p class="ql-block">公平路渡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网红打卡处(一滴水)</span></p> <p class="ql-block">三,扬子江码头段:</p><p class="ql-block">从虹口港至外白渡桥。</p><p class="ql-block">海鸥饭店观景平台</p><p class="ql-block">海鸥饭店二楼的观景平台已向公众开放,这里是拍摄陆家嘴及黄浦江景色的绝佳所在。</p> <p class="ql-block">上海大厦,原名“百老汇”(Broadway的音译)大厦,1934年由英商所建。地处北苏州路2号,南靠苏州河,东临黄浦江。大厦高76.7米,22层,气势雄伟挺拔。大厦原址是上海英商电车公司,民国19年动工兴建,民国23年竣工,1951年5月1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改名为“上海大厦”,现为挂牌五星级涉外饭店</p> <p class="ql-block">四、苏州河口</p><p class="ql-block">苏州河是虹口区和黄浦区的分界。</p> <p class="ql-block">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p><p class="ql-block"> 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建成于1993年,是为了缅怀自1840年以来为解放上海而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而建成的纪念性建筑。她位于外滩黄浦公园内,在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1.6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修建时间:1993年</p><p class="ql-block">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p><p class="ql-block">三根拔地而起的擎天巨柱,宛若无言的丰碑,追念着由1840-1921年、1921-1949年以及1949年为上海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驱。</p><p class="ql-block">具体介绍</p><p class="ql-block"> 纪念塔坐落在上海滩上第一家公园--黄浦公园内,是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黄浦公园原是英国驻沪领事馆前面的一块滩涂,园门口却挂出了一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这就激起了民愤。经过长期的斗争,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五卅运动后,殖民者才不得不将牌子摘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位于黄浦公园南大门内的大型青铜人像雕塑展现了一位身躯伟岸的工人,扬着风帆迎向袭来的巨浪,奋勇搏击。</p><p class="ql-block">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p><p class="ql-block"> 人民英雄纪念塔的三块枪状塔体,寓意鸦片战争、五四运动、解放战争以来光荣牺牲的先烈永垂不朽,内涵有深刻的概括性。并有大型花岗石浮雕位于黄浦公园的下沉式圆岛上,浮雕全长120米,高3.8米。</p><p class="ql-block">“架枪”的三支“枪”均高60米。</p> <p class="ql-block">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建成于1993年,是为了缅怀自1840年以来为解放上海而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而建成的纪念性建筑。她位于外滩黄浦公园内,在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p> <p class="ql-block">上海海鸥饭店1984年开业,2005年装修,楼高11层,客房149间。</p> <p class="ql-block">上海地标性建筑物⋯三件套前留影</p><p class="ql-block">开瓶器---上海环球中心(492米),打蛋器---上海中心(632米),注射器---上海金茂大厦(420.5米)。</p><p class="ql-block">另:东方明珠:468米(其中天线高118米)</p><p class="ql-block">三件套旁两座视觉是一样高楼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双字塔,建筑物分别高为260米和250米,它第三幢只有85米(国金中心共3幢楼)</p> <p class="ql-block"> 外白渡桥是中国上海市境内连接黄浦区与虹口区的过河通道,位于苏州河汇入黄浦江口附近,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梁,也是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p><p class="ql-block">1856年,第一代外白渡桥建成,名为“威尔斯桥”。1876年,第二代外白渡桥建成,定名为“公园桥”。1907年,外白渡桥建成并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外白渡桥南起于南苏州路,北止北苏州路,整桥长104.24米[3],桥面为三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40千米/小时,宽度18.4米。</p> <p class="ql-block">大客车在此处接旅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