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云台山 沉醉红石峡

姜君

<p class="ql-block">【引语】云台山属太行山系,原是默默无闻、沉寂于太行之中。我记得大概在十多年前的2005年前后才被人逐渐认知,曾一度打造成为仅次于黄山与庐山,名列三甲的豫北名山、太行山的明珠。总之,在旅游宣传方面老感觉河南的宣传力度要比我们河北省的大些,中央台插播的“豫见中国 老家河南”可见一斑!云台山之美,兼有泰岱之雄、华岳之险、峨嵋之秀、黄山之奇、青城之幽于一身,更有红石峡全国独一无二,这一璀璨明珠的帮衬。这次登临云台山标志着我将踏寻河南的群山绿水、古寺名刹,与“豫见河南”相逢!</p> <p class="ql-block">云台山风景区,因山势险峻,峰壑之间常年云锁雾绕而得名。它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距离焦作市区30公里,总面积280平方千米,是一处以太行山岳水景为特色,以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和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科普生态旅游景区。所拍的照就是云台山的主峰----茱萸峰,海拔1308米,登临峰顶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去一个地方,首先要做的功课是选对出行方式,要不可就寸步难行了!我们选择坐火车到焦作,11:10分先从临水站,坐上去往邯郸的绿皮火车,到达邯郸后,不用出站直奔二楼等待傍一点左右去焦作的火车。三个小时后到达焦作,出站奔广场西北角有去云台山的3路车,我们比较幸运碰上一位揽住宿的司机,免费把我们拉到云台山脚下的岸上村。办好住宿手续后,外出感受一下山村的夜色,除了这美食一条街外没有多少可转的地方,<span style="font-size:18px;">你可以在此品尝到各式各样极具特色的当地美食,来到河南当然要品尝河南烩面了。</span></p> <p class="ql-block">这段视频你一定要有耐心把它看完,是我把游览云台山拍摄的照片汇集编辑在一起供你欣赏。我知道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长篇大论对于没有兴致的雅友是不会看完的,这样我写这篇旅游记就失去了意义。如您觉得了了草草看完视频不过瘾的话,就随着下面细说云台山景点继续观看下去吧!你认为我这次做的对的,请给我点赞!😁😁😁</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云台山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红石峡和子房湖,是云台山景点的精华,它集泉瀑溪潭涧诸景于一谷,融雄险奇幽诸美于一体,被风景园林专家称赞为“自然界山水精品廊”。这是我向大家重点推荐的,可以不登茱萸峰,可以不转玻璃栈道,但到云台山必到红石峡。红石峡谷全长约2000米,宽约数米至数十米,深为60余米;进入峡谷为单行线,只能朝着一个方向行走,不到二个小时就可游完全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观光巴士车把我们送到红石峡口处,通过验票才可以进入红石峡景区,首先要过一座石桥,在桥上峡谷的景色尽收眼底。峡谷深藏于地下68米,崖壁呈赤红色的红岩构成,属于中国丹霞地貌峡谷景观,两岸峭壁山石秀丽,仿佛鬼斧神工雕凿而成一个巨大盆景,又似名山大川的浓缩,素有“盆景峡谷”之美称,红石峡被誉为“华夏第一奇峡”。</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在石桥上拍摄的,当我倚栏向下张望时,顿时找到了感觉,这是多么熟悉的景色呀,我在火山小视频中介绍云台山就有这样的景色,已印在我的脑海里。桥是那样的精致,水是那样的妩媚,有许多人在桥上通过;峡谷中因水而桥多,因桥而通达,曲折通幽、环环相扣,像是在“放大了的盆景”里散步,<span style="font-size:18px;">尽情地欣赏着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石桥另一侧拍摄的照片,整条峡谷都处在地表之下,崖壁突兀出来的像是一具兽头,是龙头?或是蛇头?还是猪头?你说是什么头就是什么头!红石峡景区集秀、幽、雄、险、于一身,融泉、瀑、溪、潭于一谷,有“盆景峡谷”之美誉;游览这个景点,都要沿着一条弯曲的阶梯路,一步一步地下到86米深的谷底,穿过石桥下边建有的隧道,才能沿着曲折的小道,欣赏到深藏的奇景。</p> <p class="ql-block">视频是我进入红石峡谷中拍摄的美景:峰峦叠嶂,红石累累,或大或小的瀑布,激起一层层水花,水鸣不绝。峡谷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岩壁呈现出天然的绯红色,科学解释为:岩体中铁矿石含量较高,再加上由于地壳运动将地下岩石推出了地表,经过漫长岁月,才有如今的丹霞地貌,<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于铁的含量不均匀,导致砂岩的色调深浅不一,形成了各种美丽的图案。它</span>以“北方岩溶地貌”和北方罕见的“丹霞地貌”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p> <p class="ql-block">红石峡谷中最宽处不过20米,最窄处不到5米,这只是说的是崖底端不到5米,而上部山体相合之处仅能容一人,只留一线天地。这便是位于红石峡谷口南端的一线天,这里山体分切,绝壁高耸,崔嵬对峙(左图)。接着说云台山的水,素以“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而著称。导游是这样介绍的:红石峡以栈道、石桥相连,以赏石、观潭、听瀑“三步曲”为游览主旋律,真可谓是曲曲独特,幽幽惊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红石峡是整个云台山的核心景点,以充满特色的层叠状红色山石而闻名;山岩也有所不同,走一段路程,岩石上就会嵌有一个石牌,告诉人们这是什么种类的地质结构;沿着山腰开出来的小径,欣赏着两侧红石累累倒映在水面上,泛出奇幻的颜色。走着走着又望见一块方石侧卧在峡沟底中,看上去像是一块豆腐,小孩儿们说像宇宙魔方,我倒不怎么想,这么方正的石块,倒像是一部“天书”,是玉皇大帝下诏书:封此地为人间仙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红石峡之美不仅仅在于她的山岩,更在于随处可见的瀑布、幽潭、溪水,步步引人入胜,画境层出不穷,<span style="font-size:18px;">水深处湛蓝无比,水浅处清澈见底。简直是</span>扩大了的艺术盆景,我们夫妻俩犹如神仙步入仙境,陶醉在一副美妙的画卷之中,好不惬意!我不禁大喊一声:好一个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看客们摩肩接踵地前行,不断被新出现的瀑布所吸引,这组瀑布照是我在峡谷里所拍摄的,已记不清前后顺序,更不知道怎么称呼。只记得:有的瀑布冲泻而下,水柱飞溅后又变成了柔顺的乖摸样;有的瀑布纤细如同珠帘,沿着湿润且已长满青苔的石壁慢慢流下;这个瀑布立显眼前,漫天水雾如蒙蒙细雨迎面飘来;那个瀑布从空中悬崖绝壁处飞泻而下,水流溅起阵阵水雾或飞沫扑面袭来,感受那惬意的凉爽!条条瀑布状若飞雪玉龙,银光闪闪,好似一曲跌宕起伏的山水奏鸣曲,使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瀑布也是有个性和性别的。有的瀑布如雄性十足的男子,夹带着巨大的轰鸣声,从天而降;有的瀑布犹如婉约的少女,失落了水的力量,像飘柔的树叶落到潭中;有的小瀑布,远看像一条线,走近了,会发现阳光映照出五彩的虹;还有的瀑布转瞬就奔涌而下,似河堤决口,冲起滔滔白浪。<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转过长治的八瀑峡等不少峡谷,却从来没有在一条山峡中见到过如此丰富多彩的瀑布,让我领略到不同造型、不同规模的瀑布,都是居高临下地奔腾喧泄,造化出非常壮观的景致。</span></p> <p class="ql-block">视频显示我们来到了红石峡尽头,看到了峡谷内最大的,一条比先前每一条都大的瀑布,就像从“九天”落下,犹如万里长虹、天女散花,瀑布面宽非常之大,足有一个篮球场那样大。只可惜水流并不是太大。我们是错峰出行,是在“五一”假期后到此一游的,雨季未到,山水较少,没有看到波澜壮阔奔涌倾泻的场面。过了此处就要开始向上攀爬台阶了,沿着栈道拾级而上,轰鸣之声伴随耳边,结束了红石峡之旅。</p> <p class="ql-block">  回望地表面的观景石桥,是在峡沟中凌空架起的,桥下是赤壁丹崖,飞瀑如珠,青苔碧水,蜿转柔情。此处既可听涧内涛涛水声,又可看飞岩陡壁,“挂壁公路”横卧在山腰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峡谷里分布着无数与龙相关的潭:白龙潭、黑龙潭、青龙潭、黄龙潭、卧龙潭、眠龙潭、醒龙潭、子龙潭、游龙潭,这些龙潭构成了中国文化中最顶级的“九龙溪”。</p> <p class="ql-block">爬完石阶栈道,穿过一段悠长的假花长廊后,水库大坝就筑立在眼前。这座水库原名叫“马鞍石水库”,1966年兴建,于1982年竣工;坝体设八孔蓄泄洪闸,两个输水洞,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旅游和解决山区人畜饮水等多种效益的中型水库。大坝拦住水流蓄水成湖,起了个与汉代张良(字子房)有关的名字叫“子房湖”,明白人一听就不是那回事,82年才竣工成湖的怎与汉代扯上关系,太牵强了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子房湖,又叫“平湖”,碧绿的湖水静静地躺在群山的环抱之中,水是从泉瀑峡、潭瀑峡汇集于子房湖的。据说汉代张良曾在这里的沟谷西侧的山峰上日夜练兵,帮助刘邦成就大业后又隐居到此的。硬是把历史名人扯上,无非是想借历史名人的效应,来提高此山的知名度吧!一座威武的大坝修建在湖水和峡谷的中间,坝上自然成为行人所需的路途,站在坝上四处张望,一边是险峻深邃的沟壑,其实就是红石峡,一边是水势浩淼的平湖,看呐,<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膄快艇正向远方驶去。</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我们要去茱萸峰和凤凰岭,要换乘巴士才能到达。从红石峡到凤凰岭路途较远,要穿过14个隧道,每个隧道都不是直的都有弯道,甚至有时会在隧道里汇车,比较惊险。我们先去的是凤凰岭,山路很好走,大致走了半个小时左右,就到了目的地。凤凰岭上有两株千年古枫,一棵植于坡上一棵长在坡下两棵相距30米,树冠高约17米,被誉为“枫王”和“枫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两棵树竟是相向而生,雌雄相依,是</span>一对凤凰所化,凤凰岭之名也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凤凰岭顶上有座老君殿道观,白墙红柱青瓦,大门的两侧,悬挂青底绿字的对联: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大的院子清幽古朴,超凡脱俗,</span>正殿供奉着道教始祖“太上老君”,<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香客们烧香祈福的地方。</span>道观门口两座六层的铜香炉,通体挂满了红色的许愿符,<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块块红色的许愿牌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祈福平平安安、健健康康。</span></p> <p class="ql-block">重阳阁,位于凤凰岭峭壁之上,始建于唐初,原为全木结构,元末明初毁于战火,原址仅存阁基。现阁为2002年底依县志所载原貌而复建的。阁分四层,高17.2米,青石为基,汉玉作栏,白壁黑檐立于绝壁之巅,远至数十里可见;登阁凭栏远眺,四周景色尽收眼底,<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为矗立在高山峻岭之间而显得巍峨壮观,此阁是为纪念唐代大诗人王维而建的,</span>茱萸峰与重阳阁的名称,就是与<span style="font-size:18px;">千古绝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关联。</span></p> <p class="ql-block">站在重阳阁二层上,遥看玻璃栈道,游客清楚可数。玻璃栈道处在海拔1080米的半山腰上,栈道分为2段,一段直线,一段U形,宽1.6米,总长400多米,都是挂在山崖壁上,依崖而建。“恐高”说是病也不算是病,只要你勇于去克服心里的障碍,恐高所带来的恐惧就会迎刃而解。我已在保定狼牙山和武安的东太行登过两次,已体验过玻璃栈道的刺激,本想邀老婆一同前往再次感受一下,遭到老婆的拒绝,她不想让小心脏遭重创、受刺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重阳阁从二层开始,就有外廊可以四面眺望,每登高一层,所望见的均有差别,有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觉。但凡登山我都会选择坐着索道上山,徒步下山,对于像我这样的胖人是最佳绝配!来云台山门票120元+60元里已包含任意乘车这一项,何必再选坐索道上行,何况单程70元/人次,俩人多掏140呢!能省就省些吧,坐索道就是节约了时间,但退休生活富裕的就是时间。</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重阳阁是上一层,转一圈,拍几张照;再上一层,再转一圈,再拍几张照,直到第四层。这是在第四层拍照留念,越往上走越有凌空的感觉;凭栏远眺,远处的群山,近处的村庄历历在目;空气中多少飘些雾霾,不是十分的明朗,被一层灰雾所罩;往下观望,居临深谷,顿有飘然欲飞之意。我俩拍照的姿势,是我导演的,喻意是:盖了帽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第四层拍摄的茱萸峰远景。云台山有大小名峰36座,唯有主峰茱萸峰,孤峦秀矗,如同一口巨大的锅倒扣在群峰之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云台山古时候称为“覆釜山”。多么拗口!没有现在的“云台山”响亮,但是全国有好几个叫云台山的,所以,说起“云台山”来你必须注明是河南的,还是安徽的,或是山东的。</span>茱萸峰的名称,是因峰顶遍生芳香植物茱萸而得名,至于和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无关联,没有史料佐证,后人便可随意杜撰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凤凰岭到茱萸峰,一路上要沿着石台阶往上爬,有些费力。台阶一侧都是灌木,没有景色,还好有灌木群的映衬不是多热,边爬边休息;通过一段山梁时,太阳的直射有些酷热,也有点疲倦。这一路都是在爬台阶,爬着爬着我们来到了茱萸峰半山腰的药王洞,朝向东南,洞口高约10米,宽有11米,深约30米,相传是唐代药王孙思邈在此采药、居住、炼丹的地方。洞中有金代时期当地人捐资雕刻的药王像,还有其两位门徒的石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爬山登顶遇到的第一个陡直台阶,阶面窄小,最好扶着石栏或攀着铁链而上,爬山登顶是一个累与快乐并存的过程,爬累了,中途要休息一会儿,转过身来拍个照。想要看到绝美的风景,就要付出艰辛和汗水,继续往上爬,虽然登山之路颇费力气,但是越往上爬,风景越俊美,山峰越秀丽,云雾越缭绕,场景越稀奇,心胸越开阔。这时候老婆瘦柳的身材起了作用,捷足先登,把我远远地甩在后边。</p> <p class="ql-block">连续攀爬了两个陡直的石阶,累得我是气喘吁吁,腿肚子转筋,终于爬到了茱萸峰脚下的关帝庙前,有位“驴友”已沉睡在山门槛上,为避免惊扰他,我舍弃进庙参观,因为所有庙宇都是千篇一律的。站在山顶环视四周,群峰起伏,万仞层山,一眼望不到尽头;空中飘浮着几朵云雾,同时也飘浮着雾霾,所以景色总是灰尘尘的,大煞风景。只有山风吹来,吹散了疲惫,带来了凉意;俯瞰山峰顿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大有没有高度就没有深度的体会。</span></p> <p class="ql-block">前面的石砌小桥就是求仙桥,过桥还需再攀爬一条陡直的石阶,才能登上茱萸峰顶,看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巅的真武玄宫。</span>攀登主峰非常考验毅力,我对陡直的台阶已有阴影,再无攀爬的腿力,选择原地休息,等待我老婆的归来。茱萸峰自然是山上长满了山茱萸而得名,山茱萸是一种木本植物,开的是金黄色的花朵,果实是红艳艳的,象枸杞。唐代诗人王维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提到了“茱萸”,与云台山主峰茱萸峰有啥瓜葛,后人无法得知。</p> <p class="ql-block">无力登上茱萸峰顶,只能站在山脚下遥望山顶的雄姿。茱萸峰,海拔1297.6米,是云台山的主峰,在其上屹立着一座千年道观玄帝宫,宫中供奉着高3.45米鎏金铜像真武大帝;此处也被人尊称为“北顶”、“真武顶”,民间亦称“真顶”。正院主殿是真武殿,后殿是玉皇殿,东跨院是甲子殿,西跨院是老母殿,几乎占尽了整个峰顶,形成了顶既是庙,庙既是顶的奇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转完茱萸峰下山乘巴士回到旅馆暂作休息,晚上我们又去参观“灯光秀”的夜游,云溪谷夜游需额外掏钱,在售票处买票60元,旅馆老板找人买团队票40元,晚六点集合。坐车地点就在“岸上乡服务区牌楼”,我们按时到达集合地,原来牌楼就是云台山的山门,雕梁画栋的,中间写着“云台名山”四个篆字。山门前立着两块巨石,一块上刻着“云台山国家地质公园”,另一块上刻着“中国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呵!一个比一个名气大。</p> <p class="ql-block">云台山云溪谷夜游是我们游览的第三站,这里是重现千年前青龙的爱情故事,走进梦幻的世界。云溪谷是一处清泉与红岩锻造的美景,全长约1200米,步道幽长,水面开阔,以水叫绝,因峰冠雄,因峡显幽,小溪流水,山花烂漫,谷内风光怡人,虽是北国风光,但宛若江南的清秀,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云台山峡谷的极品代表,更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云台山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云台山云溪谷夜游,是景区打造的大型山水实景灯光秀,运用声、光、电、全息投影等多媒体技术,呈现云台山夜景,夜游包含了梦幻溪谷、海底世界、龙飞蝶舞、竹林光影、爱情走廊、爱的呐喊等景象。天地山水之间,划过夜空的激光,瞬间带你走入梦幻的萤火满天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在云溪谷里,山脉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宏伟博大,随着灯光电的波动闪耀,千古流传的民间故事在横亘的溪谷之间,幻化为一抹抹动人的柔情,让人产生置身于仙境之地的错觉。夜游为景区平添了几分律动与浪漫,吸引着大批游客慕名前来游览。该峡谷运用声、光、电、全息投影高科技手段,与自然山水深度融合打造成一场大型灯光夜色景秀。</p> <p class="ql-block">原本以为大山中的全息投影剧场效果会很一般,在山与水的撩拨下,这里的音效与画面美得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说起夜景云溪谷的来历,也让你出乎意料。实际上云溪谷与猕猴谷、潭瀑峡、泉瀑峡同属小寨沟峡谷内,云溪谷是小寨沟的前端。但云溪谷安装上多媒体、灯光技术后,摇身一变,从小寨沟分离出来,居然去创收,一位游客最少要掏40元,做到了利益最大化!就跟医院宰病人一样,能多宰点就多宰点。</p> <p class="ql-block">云溪谷原属云台山小寨沟,经过细化后衍生出“时尚新潮”的一面。铺设的橙色木质栈道在灯光的照射下,犹如一条彩练横亘在溪谷之间,脚下怪石嶙峋、绿树丛生,置身其间,好似来到了神秘的东海龙宫一般梦幻。我们趁明进入云溪谷的,走着走着夜色逐渐降下来,趁明来云溪谷夜游,目的是看一下白天转入黑夜的奇妙变幻,让你的体验昼夜不停歇。</p> <p class="ql-block">七点三十分,华灯璀璨,一部浩荡恢弘的《云溪夜游》正式拉开帷幕。云溪谷的颜值本就令人倾倒,在声、光、电、全息投影等高科技手段的装点下,“青龙再现” 、“陪嫁妆之恋”、“十步爱情走廊”、“水幕秀”、“创意喊泉”、“海底世界”、“荧光海”等一段段传奇故事轮番上演。</p> <p class="ql-block">夜色中的云溪谷,因为色彩变得更加柔情。蛙的低鸣、蝉的吟唱、水波的荡漾、月亮的透明,让人沉醉。云溪谷换了一种新方式、新姿态、新浪漫,让人犹如置身于仙境一般。<span style="font-size:18px;">随着夜色的深入,我们来到了一轮明月幻影处,随后即将到达“爱的呐喊”,这是年轻人玩的项目,喊的声音越大,水柱披着不同颜色就越高,喊声止住,水柱就地消失,十分有趣。随着水柱的消失,夜游也进入尾声。</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游览的第四站是小寨沟,它包含了三个景点:潭瀑峡、泉瀑峡、猕猴谷,这三个景点是在一起验票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云台山门票实行景点分别验票制度,且游览过的景点不能重复游览,所以一定要游完这三个景点在出来,否则就不能进去了。猕猴谷,属于当下最受欢迎的旅游项目,可惜的是,猕猴谷正在维修不开放,未能前往。</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去的是泉瀑峡,又名老潭沟,是纪念一位天河龙王不顾玉帝旨意,私自降雨受罚被贬,下凡人间栖身于泉瀑峡一个深水潭里,而称为老潭沟的。该沟全长约3000米,沟内高峰耸立,气势恢宏,花木繁茂,泉壑争流,沿沟上行400米,就可以看到华夏第一大高瀑,也是亚洲最高大的瀑布,它叫云台天瀑,落差达314米。</p> <p class="ql-block">云台山最让人欢喜的是水,而少水的季节景色又是怎样的呢?沿着沟畔的小道逆向行驶,一路上,溪流、瀑布、泉水一个也没看到,尽见些乱七八糟、大大小小的卵石堆满了沟底;个别深潭还存有一点水,你可以脱鞋赤脚,感受那由下而上的爽快。走着走着来到了一块标志牌,上面写着:幽潭。此潭深而狭长,水于沟涧,幽中之幽;只是水色过于发绿,有点混浊,不是水清得如染如滤,更不是清得人心爽目凉。</p> <p class="ql-block">继续沿幽潭侧边的栈道逆水上行,看到一股清泉从路旁的山崖上破壁而出,这就是长生泉,似水帘玉珠悬挂在崖壁上,水量不大不能用千丝万缕来形容。据说喝了“她”可以长生不老,不管它是长生泉,还是不老泉,先接一瓶,饮一口,既清凉又甘甜,驱散了燥热,那感觉真的是无以伦比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到泉瀑峡尽头,没想到看见一条瀑布从天而降,这就是云台山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云台天瀑,单级落差314米,是我国乃至亚洲单级落差最大的瀑布,被誉为华夏第一高瀑。我们刚进泉瀑峡时,碰上路人说:这沟里缺水,景色一般,回去吧!初来乍到的我们不知所措。黄天不负有心人,我们有幸见到了惊世奇观,虽然水量不大,但却是我第一次看到怎么高的瀑布,我不禁发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视频显示云台瀑布处在U字型山谷的顶端,瀑布飘下来就像是一条白带挂在山川,感觉水量少了点,水流跌落在岩壁上,散散落落成水幕飘向四周,使得水柱在半山腰散开。此时此刻,仿佛一切形容词都失去了生命,一切形容词都不足以形容它那磅礴的气势、超凡的姿态;我只有怀着一颗崇敬的心,默默地望着它,默默地赞叹着大自然这惊天动地的壮举,享受着大自然对人类的美好赐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云台天瀑位于泉瀑峡峡沟里的尽头,“她”<span style="font-size:18px;">时而有水,时而没水;“场面”时而大,时而小。</span>若遇多雨季节瀑布最宽瀑面可达十多米之宽,<span style="font-size:18px;">气势更为磅礴;</span>山洪暴发时,瀑布象脱缰之烈马,喷涌奔腾,声震数里,近听如闷雷轰响,远听似古钟长鸣。我们去的是恰逢其时,瀑布不大也不小,<span style="font-size:18px;">恰如擎天玉柱,蔚为壮观。为了能接住这幸运之水,我前后变换了好多位置,手势转换了N次,最终定影成相。</span></p> <p class="ql-block">落差314米的华夏第一高瀑,它上吻蓝天,下蹈石坪潭水;峡谷上端犹如壶口,白色水柱宛若银河飞落。我们看到高瀑下照样有一处水潭,照样是那么的绿;落下的水花形成漫天水雾,飘荡到很远。离“她”近,可深深地吸一口水气;距“她”远,却能越来越看得清楚。我们一步一回首地望着那瀑布,眷恋着那瀑布,直到山路即将转弯时,才在此处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潭瀑峡与泉瀑峡同在一条小寨沟里,同<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子房河的源头,处于云台山北部略偏西点。</span>潭瀑峡沟长2000多米,南北走向而泉瀑峡是东西走向,转完潭瀑峡的话需一个半小时左右。潭瀑峡主要是以水造景,在曲曲弯弯的峡沟内,潆洄着一条会唱歌、会跳舞的溪水,潭瀑峡内著名的景观有:龙蛇潭、情人瀑、金龙卧波、丫字瀑、清漪池、不老泉、洗砚池等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步入潭瀑峡,山谷两侧都是二、三百米的山峰,峡谷中就可以听到泉水和瀑布的天籁之音,这里的峡谷水流湍急,蜿蜒跌宕,富于变化。所看到的金龙卧波,银光闪闪,自由跌落的瀑布即为“银龙瀑”,瀑下深渊乃为“金龙潭”。潭瀑峡风光宜人,“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是潭瀑峡秀美风光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沿着沟槽继续往里走,看到一处有个标识“洗砚池”,这个地方没有什么特殊性,就是一池碧绿的潭水。然此地却有历史趣闻,名声之大:传说东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就在云台山百家岩寺隐居,他们时常泼墨挥笔,常在这个池子里洗砚台,所以得名“洗砚池”;现在传的更邪乎,在这里洗洗手、洗洗脸,就能染上“竹林七贤”的才气,成为北大、清华的学子,你信不信呢?</p> <p class="ql-block">走在峡沟里,水一直都在你的身边:有时是在乱石中穿行、有时是在浅滩上漫过、有时是在悬崖上跳跃,让人充满了凉爽和惊喜。走着走着来到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丫”字型瀑布前,它挂在两层山阶上,</span>瀑高有20余米,形成 “丫”字,形神兼备,巍巍壮观;这里成为潭瀑峡中众多游客休憩,合影留念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峰回路转,走到了唐王试剑石跟前,传说这块石头被唐王李世民试剑时一剑劈开的,什么样的剑如此厉害呢?这又和“竹林七贤”联系上了,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后代向李世民敬献的宝剑,名曰:嵇康剑。美丽的传说掩盖不了真相,事实上,石头是在山体垮塌时从高处坠落下来撞击地面,从较软的层理面断裂开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视频上是著名主持人孟非介绍的塔为孝女塔,它坐落在云台山深山里的百家岩寺内,就是当初竹林七贤居住的地方,魏晋南北朝时“竹林七贤”曾在此地谈论玄学,结社作诗。<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座保存如此完好的唐代砖塔,是全国非常少见的;来过云台山的人数不胜数,看过这座塔,甚至知道这座塔的人也非常少。听说此地还有叫“石门瀑布”的,落差高达180米,非常壮观!可惜的是没有仙人指路,未到此地游览。</span></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焦作市东北方向30公里的修武县境内,北邻山西省,东接新乡辉县市,西与方山对峙,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说起焦作的修武,周代之前此地称“宁邑”,商末(公元前1046年)改宁邑为“修武”一直用到现在,修武也和邯郸一样,是一座3000余年未改过名字的城市。再说云台山应改一下名称,改叫云台峡谷,是因红石峡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云台山也是因有了红石峡才红火起来的,还有泉瀑峡、潭瀑峡也可为是称奇的,璀璨夺目;而叫云台山的全国就有好几个,没有代表性。这也算是我的一次吐槽吧!同意我的观点,请点赞吧!</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