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来到塘边村

虫出江湖

1927年9月25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攻克第一座县城——莲花县,极大地鼓舞了接连受挫的工农革命军士气,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井冈山革命斗争。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主力在晋东北取得了平型关大捷,歼灭日军千余人,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p class="ql-block">  2021年9 月25 日,在全国人民为孟晚舟获释回国而欢呼,在全县人民为萍莲高速通车而欢庆之日,我和刘建华等几位身处草根,不忘党恩的地方历史发烧友驱车来到永新县塘边村,追寻伟人足迹,感悟革命艰辛。</p><p class="ql-block"> 塘边村座落在永新县西乡,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1928年6 月,毛泽东带领红31团一个营来到了塘边村,当时塘边村属于永新县夏幽区塘边乡管辖,有80多户,300多人口,耕地1300多亩,3/4的土地掌握在地主手里。</p><p class="ql-block"><br></p> 毛泽东在塘边村住了一个多月,亲自领导塘边乡开展土地分配试点工作,进行了社会调查,并撰写了《永新调查》,制订了分田临时纲领十七条,带领农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宣布废除田契债务和各种税利。当地干部率领群众在塘边村长房祠门前晒地上烧毁了封建族谱和田契纸,打了土豪徐美山,没收了其家产,分给了贫苦农民。 塘边村的分田标准是:以乡为单位,按人口下平均分配,军烈属和干部家属给了适当的照顾。分田的原则是:贫苦农民分好田,土豪劣绅分坏田。分田时田里插上分田牌,牌上写着得到这丘田户主的名字,当时禾苗刚成熟,分的是青苗,分完田后各家各户就到自家所分得的田地里去割禾。 为了保卫革命成果,毛泽东领导当地农民建立和发展地方武装,成立了塘边赤卫队,有40多名队员。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与贺子珍的离异,毛泽东与江青的结合,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政治走向,而塘边村真正引起坊间平民的关注,多为塘边村是毛泽东和贺子珍婚姻生活初始地。谭政回忆:毛泽东同志与贺子珍结婚就是在夏幽,是1928年四五月(古历),热起来了,穿件单衣,结婚很简单,没有仪式,没有证婚人,从夏幽退出以后,两人就是夫妻关系了。</p><p class="ql-block">  从1928年塘边相恋结合,他们的婚姻生活历经十年之久。这十年,恰恰是中国革命最艰苦的十年。这十年,毛泽东历经了政治上的起起落落,在他最艰难的时期,贺子珍始终伴随着他,同生共死,不离不弃,相濡以沫,共同面对政治上和人生中的风风雨雨。</p><p class="ql-block"><br></p>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停地置身于曾经烽烟遍地、尘满征衣之地,深临其境感受当年的人和事,看到越多,感悟越多……,说不尽的坎坷沧桑,道不尽的灿烂辉煌。<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