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晨,我们迎着朝阳,闻着阵阵花香走进校园;下午,我们映着芳草斜阳在操场上漫步,校园生活多么美好!然而,和谐的校园里总有不和谐的音符——各种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p><p class="ql-block">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校园是一方净土,是学生们健康快乐成长的象牙塔,所以对于校园欺凌,我们要坚决说“NO!”</p><p class="ql-block"> 为了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少年儿童分辨是非能力,减少青少年犯罪,不断强化法治宣传,全面提高少年儿童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结合实际,我校于9月26日下午3点,开展法治教育活动,</p> <p class="ql-block"> 9月26日,二小法治副校长大同市云州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杨小东带领检察官们走进了云州区城镇第二小学校,为云州区城镇第二小学校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课堂。 </p> <p class="ql-block">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p><p class="ql-block"> 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p><p class="ql-block"> 主要表现</p><p class="ql-block"> ※主要表现为身体强壮的学生欺负弱小的学生,令其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p><p class="ql-block"> ※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的,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是集体欺负一人。</p><p class="ql-block"> ※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因此,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p> <p class="ql-block"> 二、校园欺凌有哪些危害?</p><p class="ql-block"> ※对于施暴者而言:</p><p class="ql-block"> 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的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的认可,最终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对于受害者而言:</p><p class="ql-block"> 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与伤害;厌学甚至辍学。</p> <p class="ql-block">三、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校园暴力呈现低龄化、群体性、网络化特点,女生之间的暴力逐渐增多。有专家分析,这其实是长期积淀的社会问题——家庭教育缺失的外露。</p><p class="ql-block"> 原因1:过分溺爱,孩子唯我独尊。</p><p class="ql-block"> 原因2:缺少关爱,心理灰暗。有些爸妈忙于生活,忽略了对孩子的沟通和心理辅导。 </p><p class="ql-block"> 原因3:学生法制观念薄弱。</p><p class="ql-block"> 原因4:对影视、动画、游戏的模仿。</p> <p class="ql-block">四、校园欺凌的角色</p><p class="ql-block"> 欺凌者----发动欺凌行为,还带领其他同学参与</p><p class="ql-block"> 被欺凌者----受到欺凌</p><p class="ql-block"> 协助者----跟随欺凌者,直接参与欺凌行动</p><p class="ql-block"> 旁观者----置身事外</p> <p class="ql-block"> 八、遇到校园欺凌,我们应该怎么做?</p><p class="ql-block"> (一)作为学生</p><p class="ql-block"> 1.保持镇定。</p><p class="ql-block"> 2.求救,上学和放学路上要尽量结伴而行,避免单独一人行走。</p><p class="ql-block"> 3.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如遇危险情况一定要以自身安全为先,尽可能拖延或者先满足其要求,事后再向老师或家长报告。</p><p class="ql-block"> 4.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同学之间保持良好互动关系,不要因为小事而产生怨恨。如遇矛盾,可寻求家长或老师的帮助。</p><p class="ql-block"> 5.及时报告。不管遭遇怎样的恐吓,一定要及时向老师或者家长报告。</p><p class="ql-block"> 6.拨打“12345”法律援助热线等咨询,有些学生担心被威胁,不敢向老师、家长报告,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向有关机构咨询和反映,寻求法律途径获得救助。</p><p class="ql-block"> (二)作为受害学生家长</p><p class="ql-block"> 1.直接与孩子讨论。孩子会因羞耻尴尬不愿谈论要适时鼓励,让他们知道可以信任你,随时可以得到你的协助。</p><p class="ql-block"> 2.及时与老师和学校沟通反馈具体情况,加强孩子的行为关注及心理疏导。</p><p class="ql-block"> 3.如果施暴情形发生在往返学校的路上,应安排较年长的学生陪同上下学,或亲自接送孩子直到问题解决。</p><p class="ql-block"> 4.如果孩子内向害羞而缺少社交,应多帮他安排兴趣相符的社团活动,培养孩子适当的社交技巧并且建立自信心。</p><p class="ql-block"> (三)作为施暴学生家长</p><p class="ql-block"> 1.清楚地告诉孩子你不能容许这样的行为,决不能接受孩子“只是好玩”之类的理由。</p><p class="ql-block"> 2.安排一个有效而非暴力的惩罚。</p><p class="ql-block"> 3.增强对孩子活动的掌控,花时间陪孩子并为他们制定规范。</p><p class="ql-block"> 4.与学校合作矫正孩子的攻击行为,经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p><p class="ql-block"> 5.避免让孩子收看有暴力的电视影片、卡通或是玩暴力的电玩。</p><p class="ql-block"> 6.确保孩子没有看到家庭成员间的暴力行为,家庭中暴力行为的模仿会导致他在学校使用暴力。</p><p class="ql-block"> (四)作为教师,我们承诺</p><p class="ql-block"> 1.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向学生普及基本的法律法规,教导学生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p><p class="ql-block"> 2.教育学生分清是非,慎重交朋友。要鼓励学生正确交友,交品德好行为正直的朋友,并及时掌握学生与同学交往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3.关注校园欺凌高发时段和区域,多注意,多监督,早发现、早控制。</p> <p class="ql-block"> 我校以开学第一课的法治安全教育为契机,使我校学生的法律、安全意识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纷纷表示以后要多学法、守法,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懂得自我保护。但此次法治安全教育不是终结,仅仅只是我校安全法治教育的开端,以后将会继续把法治安全教育长期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让法治教育长期有效地在我校深入开展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