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烟雨

老丁2025

<p class="ql-block">麦积峰千丈,凭空欲上天。</p><p class="ql-block">最宜秋后雨,兼爱暮时烟。</p><p class="ql-block">——(清)吴西川《麦积烟雨》</p> <p class="ql-block">(晴天中的麦积山)</p> <p class="ql-block">近二十年里,走过了敦煌、龙门、云冈、大足等国内著名的几大石窟,四年前的秋天和今年春天,又分别再次去了甘肃的敦煌和河南的龙门。面对着那一个个巧夺天工的石刻雕像和绚烂的壁画,总是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和创造,以及超然于时代的审美水平。</p> <p class="ql-block">天水地跨长江、黄两大流域,陇山渭水与西秦岭西汉水环抱,处于甘肃陇南山地,山岭崇峻,河谷深陷,森林资源丰富,为麦积山石窟的开凿提供了丰富而可资利用的木材资源。</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烧香台和麦积山石窟介绍)</p> <p class="ql-block">2021中秋后,我开启了秋天的旅行,乘动车,从成都到西安,再从西安转车天水下榻。第二天便奔麦积山而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麦积山,首先是在图片和电视中被它奇特的外形所吸引。料想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这样巨大的“麦垛”——它高达142米,在一片郁郁葱葱的山峦环绕、群峰拱卫的缓冲地带孤峰突起,仿佛把秦川天水八千年的历史和收成摞在了那里。</p> <p class="ql-block">(雨雾中的麦积山,山下的佛教寺庙瑞应寺,山寺一体,瑞应寺与麦积山石窟发展紧密相联。)</p> <p class="ql-block">《太平广记》引《玉堂闲话》谈到了麦积山名称的由来——“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石块,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故有此名。”</p> <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最有别于莫高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从外形说,恐怕就是这全世界最大的“麦垛”了,那镶嵌在直立峭壁上的200多个窟龛,仿佛是一束束硕大的麦穗;那饱满盈实的7800多尊泥塑,便可看成是一束束麦粒;那崖顶郁郁葱葱的原始丛林,便很像那一丛丛麦芒了。</p> <p class="ql-block">对于麦积山石窟的开凿,民间有“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传言,不仅反映了麦积山在开凿过程中需用巨量的木材,还从中可见先辈们凿窟塑像的艰辛、虔诚与悲壮。而丰收后的农家,要摞一个麦垛,也要搭梯的,垛越高,梯越长。我在阶梯上往上爬的时候,不禁自问:这巨大的麦垛,这整整一座山,是在诠释“民以食为天“吗?</p>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麦积山崖面的各种大小窟龛和摩崖造像通过纵横交错、上下多达14层的栈道相连,其间又点缀多座崖阁,远眺极为壮观,令人叹为观止,堪称古代人类建筑艺术的杰出范例。</p> <p class="ql-block">提前买了雨披,我庆幸自己的先见之明。攀登在一架架钢铁的阶梯上,此时烟云袅袅,细雨绵绵,向上望去,藤蔓一样缠绕在峭壁上的空中栈道,宛如是通往仙境的天梯。</p> <p class="ql-block">(自拍一张雨中爬栈道以纪念)</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大大小小上千尊泥塑佛像,高的有近二十米,小的仅十几厘米)</p> <p class="ql-block">唐代诗人杜甫云:“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一个“屋”字在提醒你,这个开凿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唐等朝代不断凿修的“东方雕塑馆”,其实是就是一个个屋,一个大家园。杜甫百年之后的五代、宋、明、清时期,直至今日,人们对这个家园的呵护从未停息。如今,它被请进了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佛是谁?具象去看,佛是崖洞中大大小小的人像;而抽象的说,一千多年绵延不断,这些佛,又是麦积山所有的烟雨。而人又是谁?是你?是我?是这些来来往往的游人?此时,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去问佛。</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因巧夺天工的石窟艺术,被列入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中国四大石窟甘肃占二,如果说同为甘肃的敦煌石窟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石窟则是一座大雕塑馆。</p> <p class="ql-block">慢慢走,细细看,眼前的泥塑,有的是突出墙面的高浮塑,有的是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有的,则是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还有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不少极富生活情趣。</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的水成岩(即沉积岩),山势陡然、独峰耸立,最初有许多天然岩洞,不少泥塑就直接在洞窟中创作,现存的洞窟还有194个。由于麦积山山体为第三纪沙砾岩,石质结构松散,不易精雕细镂,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称于世,雕塑家刘开渠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第13窟摩崖泥塑一佛二菩萨,凿于隋,重修于宋。佛高15.7米,菩萨高13米,为麦积山最大的造像。</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面容和蔼可亲,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随着时代的推移,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行于麦积山石窟,栈道景观是最引人注目的一道景观之一。当我冒着蒙蒙细雨穿行在绝壁栈道,虽然有些是为参观游人所搭建的铁制栈道,但仍旧有一部分原始的栈道遗迹让人震撼。这些栈道在绝壁上凌空穿云,来往反复,听说当初最高位置竟然有十二层之多,所以民间对麦积山栈道有“十二龛驾”或“十二鸾驾”之誉。</p> <p class="ql-block">在顶层第4窟前廊东西两端,各塑有一金刚力士,为北宋圆塑作品,其造型坚实有力,技法既写实又夸张,肌肉变化起伏,尤其是对面部及胸腹肌肉的塑作十分完美,堪称宋代雕塑中的上乘之作。</p> <p class="ql-block">整个麦积山石窟中的书法不多。这个木匾“是无等等”,其位置在第4窟第4龛,外有斗口形花边外框,字及边饰为木板镂空,康熙十四年(1675)王了望书。内容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意即佛道超绝,无与等者。</p> <p class="ql-block">第133窟第9龛内的弟子像,被称为“小沙弥”,光头,面型圆润,弯眉细目,表情和悦可亲,为麦积山最有魅力的造像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第174窟正壁的佛像,也是麦积山北朝造像中唯一的螺髻型佛像。弯眉高鼻,细眼下视,面带笑容,五官秀美。</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中的壁画也很丰富和精彩。这是第127窟窟顶的飞天壁画,菩萨戴高冠,颈有配饰,天衣飞扬,足下是大莲花。整个身姿呈虚空飘扬之态,有着极强的动感。</p> <p class="ql-block">在第4窟第3龛,有一组弹阮咸飞天,面型圆润,肌肤细腻,手指轻柔,动感强烈。双足从身后壁画的衣裙中露出,具有一种奇特的艺术效果。这种泥塑称为薄肉塑。</p> <p class="ql-block">细雨绵绵,思绪片片。</p><p class="ql-block">烟雨之烟,乃人间烟火;烟雨之雨,乃天上来水。天水,作为中国最早的创世神、“三皇”之首伏羲故里,这里的所有传说都是如此的悠久和神奇,一画开天、结绳记事、织网捕鱼、匡正嫁娶……在秦州的烟雨里,顽强的老秦人奠基伟业并在秦始皇时代一统天下。“天水,国之姓望也”,鼎盛一时的大宋王朝因此被誉为“天水一朝”,而在这片土地演绎而成的《八卦图》《璇玑图》,至今无人能完全揭开它神秘的面纱。</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的佛教文化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存在,而是和其它地区的佛教文化以及其它文化现象存在有着密切的交流关系,这些交流反映在麦积山石窟的佛教文化中,如洞窟形制、雕塑、壁画等,等等这些都是麦积山石窟通过丝绸之路进行文化交流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沿着游人栈道,我一层层拾级而上,再从东到西,逐层参观,最后从石窟西侧一层层往下走,临到底层,抬头望去,远山近树,烟雨飘渺,如水墨画一般,我忍不住直接手握着手机,拍了十秒钟的延时,画面中,远山为底,近处一缕缕白色的云雾顺着风向,朝西北方飘去。</p><p class="ql-block">一面乃一烟,一纱乃一雨。这是人间的烟雨,也是烟雨的人间......</p><p class="ql-block">再见,麦积山。</p> <p class="ql-block">因雨,游览中没有讲解员,也没有租讲解器。回家后立马在当当网上邮购了《麦积山》画册和《讲解麦积山》等书,对博大精深的麦积山艺术慢慢咀嚼消化,在峨眉山秋天的雨夜里,又是一番味道。</p> <p class="ql-block">2021.9.24日到天水</p><p class="ql-block">9.25日游麦积山石窟</p><p class="ql-block">9.26去兰州</p><p class="ql-block">文/图/老丁(手机拍摄)</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雅尼《河西走廊之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记:2021年秋游麦积山,遇雨,虽购雨披,但因细雨很密,裤子淋湿,鞋也进水,冒雨拍摄发抖音,文后有本地人留言:你的运气真好,这正是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欣然。</p><p class="ql-block">(个别图片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最后,再欣赏一下晴天里的麦积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