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机降点

陈二棉

<h1><b style="font-size:22px;">  在老山前线活跃着一支由医护人员和直升机组人员组成空运救护队,他/她们肩负着及时、安全、迅速地将前线伤员运回后方进一步抢救治疗的任务。在1984年空运救护开始阶段,前线只开辟了几个简易机降点、几条航线,后来,随着战场态势的变化,只有这几个点、几条航线就不够了。如果不开辟新的航线和机降点,前沿的伤员就要靠人抬肩扛护送到机降点,既费时又费力。为了减少伤员们痛苦,争取抢救时间,机降点逐渐増加到了十几个,尽一切可能靠前飞,靠前落,哪里有战场,航线就开辟到哪里!哪里有伤员,飞机就降落到哪里!离得近点!再近点!最近的离阵地只有百把米。因直升机均在敌炮火射程之内,必须低空在山间飞行,随时有撞山的危险。重伤员需要紧急后送,经常冒着大雨和雷电飞行,危险随时降临。空运救护队全天候待命,只要前线一声令下,飞机立即出动将伤员运回后方。</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中越边界地形复杂,山高、沟深、林密,云多、雨多、雷电多,空运救护最大的危险在于,除了敌人炮火袭击,遇上雷电和云团,也会机毁人亡。为了挽救战友的生命,常常是低空飞行,绕开云团,有时几乎是擦着树梢飞行,就是担点风险也是值得的。有一次,伤员登机后刚起飞,敌人的一枚炮弹突然射了过来,落在了机降点不远的稻田里爆炸,多么悬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通常情况下,开辟新的航线,要经过试飞。但在战争条件下,常常来不及试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一次,王必应机组去麻栗坡县东面的一个点上接运伤员。这条航线,我们从来没飞过,场地情况也不清楚。飞到降落点上空一看,场地情况很复杂,它坐落在两面是山的山腰上,面积只有20米见方,外侧是悬崖,里侧是一条宽5米左右的公路,公路上有一个用三根电线杆支起的三脚架。王必应操纵着飞机,试探着一点一点向前移、向下落。飞机前轮和左后轮进入降落场上空后,右后轮还在悬崖上空,这时己经不能再进了,再进,旋翼就要打着三脚架,飞机悬在三四米高的空中进退两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领航员张秦一个箭步跑到后舱,打开侧舱门,跳了下去。紧接着,空中机械师也跳了下去,他们叫来几个老乡一起动手,把三脚架放倒,才使飞机降落了下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执行空运任务中,全体飞行人员和救护队员们就是这样,在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复杂地形里,在从来没有飞过的恶劣气候里,飞出了从来没有飞出的战术技术水平,把航线开辟到前沿阵地,开辟到伤员的脚下。</b></p> <h1><b style="font-size:22px;">  又有一次,俞运悟机组去一个临时机降点运三名伤员,机降点选在一个篮球场上,可中间停着一辆汽车,四周是树,无法降落,飞机在空中盘旋,心如火焚。唯一的希望在球场边的蚕豆地了,但也只有40米见方,呈斜坡状,周围是30米高的树木,飞机要从100米高空垂直降落。按照通常垂直降落不能高于10米,现在是100米,大于10倍,能不能安全落下去?能不能垂直拔起来?</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飞机在盘旋,机组人员在计算,成败在此一举了。俞运悟凭着过硬的技术,屏住呼吸,手把油门,眼晴死死盯住仪表,60米、30米、20米、10米,指针终于指向了零,俞机长才长出了一口气。降落场上一片欢呼,后舱门打开了,但飞机重心在向后移,不好!飞机在顺着斜坡向下滑动。在千钧一发之际,俞运悟机长手疾眼快,一下子又把飞机拉了起来,再次降下去。</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伤员抬上了飞机,飞机拔地而起,好!好!离地20米、50米、100米,成功了!成功了!人们激动得流下了眼泪。</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地面上,战士们使劲地向空中挥手,送行,致意!</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航空医疗后送,既便捷,又方便,可极大地缩短后送时间,使伤病员尽快得到良好的救治,大大地降低了战场上的伤亡率和伤残率,从而架起了一条南疆空中生命线,极大地鼓舞了前线官兵的士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陈二棉原创作品,感恩您的阅读!2021年9月26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