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伴今年八十二岁。在人们的心目中,这已属高龄老人群体。一般老年人到这个年龄,步履蹒跚,手拄拐杖,坐在墙根下晒太阳,发呆,无所事事。身体状况好些的,已是颐养天年,很多事情要家人照顾了。<br> 可我老伴八十二岁,仍身体硬朗,精神抖擞,还是“体育运动全能”呢!现在每天早晨4点10分下楼跑步。跑江湾大桥、吉林大桥、临江门桥,三桥一圈10公里,配速1公里5分半钟。一圈跑完后,又去国防园小广场健身园地,做单双杠、爬天梯、俯卧撑、推腹肌轮、跳广场舞等。每天早晨活动3个小时,多年坚持如一日!有时在家练练推轮、平板支撑。他做平板支撑,一次能坚持6---7分钟。<br> 在松花江边跑步四十多年从未间断。他的跑友,更换一茬又一茬,但唯有他仍每天跑步不止。八十二岁的老人跑起来步态轻盈,飒爽英姿,深受大家赞赏,陌生朋友亦为之点赞。<br> 多年来,他在吉林市,跑江边;在北京儿子家,先后跑玉渊谭、北海、景山、颐和园;在老家,跑乡间小道,住到哪里就跑到哪里。大家都劝他说,年岁大了,不要跑了,散步或快走同样健身。可他总说,跑习惯了,不跑身体不舒服。前段时间一天早晨我俩一大早,去临江门桥旁边照相,照完又步行走到北山公园。要在原先拍照过的地方,再照几张照片。一进公园大门,就说要我到荷花池附近等他,他要上山跑一圈,不跑难受。说完撒腿就跑。25分钟回来了,山上山下跑了一圈,大汗淋漓,说舒服了。<br> 他生活规律,每天早睡早起。几十年来,每天早4点起床,4点10分下楼跑步。每晚7点钟看中央台新闻联播,天气预报,8点钟上床睡觉。<br> 每天跑步回来冷水擦身,早饭后休息。在沙发上懒散地躺着看电视,新闻、海峡两岸、自然传奇、动物世界、体育节目及各种戏曲等栏目。边看边睡,啥时候睡去,啥时候醒来,他自己也不知道。电视天天看,可看过后能记住的内容不多。但他注重那段时刻的视觉享受、心理满足。<br> 上午 他还会泡上一杯碧螺春,享受好时光。<br> 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什么要办的事情,就在家休息。有时去超市购物,也有时下午去龙潭山或北山爬山。<br> 多年坚持锻炼,练就一个好身体。几十年来很少生病,基本没因看病、打针去过医院,几乎从来不吃药。前几年单位组织体检,他还去检查身体,最近两年索性体检也不去了。一般中老年人都有腰、腿疼的毛病,可他全身哪儿也不疼。<br> 日常生活中,重一点的东西,如大米、面粉、食用油等,都是儿子们给买好送来。可他偏偏闲不住,一次去西红柿超市购物,看到喜欢的五得利面粉,买了一袋10公斤的,用手拎着走回家。他有个习惯,买了东西从不放在地上。10公斤面粉,两手轮换着一气拎到家。超市到我家距离近千米。<br> 还有一次,在欧亚超市购物,杂七杂八买了一大包。回来一进门就说,今天的东西这么重啊,背着压肩膀儿。放在量体重的磅秤上一秤,足足10公斤还多。欧亚超市距我家2千多米。<br> 最近一次他晨练回来,正巧本单元电梯维修。维修师傅说,10分8分就修好了。和他同回来的伙伴说,到院里转一圈儿吧,可他却不等,走楼梯台阶上21层楼。进门说,我走楼梯上来的,三拐两拐到家了。<br> 这些,对于八十二岁的老人来说,简直是奇迹!<br> 多年来,他对生活的态度是随遇而安,简单、快乐。对物质生活没什么要求,更谈不上欲望。饮食和衣着都较简朴。他的口味较窄,以前没有吃过的东西,不喜欢吃。喜欢大众饭菜,对高、精、尖的上品没什么兴致。<br> 这个年龄段的人,经历颇多,人生路上都会有各种创伤,但他宠辱不惊。他的每一天,像是在糖蜜罐里浸润过一样,甜甜蜜蜜,没有忧愁,没有烦恼,快快乐乐。他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自得其乐。正如老艺术家秦怡所言:“ 心宽体健走人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br> 下面通过影像,见证八十二岁老头儿的风采吧。<br> <br> 2021年9月16日 吉林北山 吉林松花江畔 江湾大桥 临江门桥上 秋韵老弟晨练偶遇拍照 临江门桥头健身园 国防园小广场健身园地 烧香老头老弟录制 临江门桥头健身园地 国防园小广场健身园地 烧香老头老弟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