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洋场一朝梦 百年风情永世传 <p class="ql-block">来到了上海,以前很多的景点都去过,这次重游上海主要是了解上海浓厚的文化底蕴,对上海的历史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这次旅行地点有外滩万国建筑群、宋庆龄故居、巴金故居、马勒别墅、武康大楼、思南公馆、一大会址、思南里、上海新天地……。城市道路沿途基本上都是年代感十足的老建筑,宅里宅外都是故事,这里有最原汁原味的上海文化气息。以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探索这座城市背后的故事,每次旅行最能打动我的即不是繁华都市,也不是故作姿态的人工景观,而一定是这个城市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外滩因为老上海闻名于世,曾是上海十里洋场的风景。19世纪的上海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在此相遇,为远东这座繁华的港口城市带来了活力与机遇。使之煥发出高度的国际化风尙,由英国人打造的这条著名的滨江外滩建筑群,在上海公共租界内纵贯蜿蜒两公里。雄伟庄严的大理石,花岗岩及混凝土构造的万国建筑风格,赋予其“东方华尔街”之美誉。外滩从此成为上海的商业贸易腹地象征着财富稳定与成就。在这里外滩的西洋建筑与浦东的摩天大楼交相辉映。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文化底蕴。众多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优秀建筑,。是积淀着这座城市的精神、品格、与时代风貌的立体画卷。一处处独具美感的建筑空间,一栋栋嵌入人民生活的文化地标,背后所展现是上海乃至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进步史与创新史。有着绿色的铜顶的高大建筑就是和平饭店,它伫立在繁华的浦江之畔已近百年,它记录着岁月光影的沧桑和镌刻,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今天与未来。</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1929年和平饭店刚建成时外滩的风景。荣耀、传奇、奢华的这个座落在黄浦江畔的和平饭店,其浓墨重彩的辉煌历史让远东其他所有洒店都黯然失色。今天的人们穿越时空,尽享着它在外滩的雄姿及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和平饭店坐落在上海外滩的南京东路20号分为南北两楼。红色的是南楼叫汇中饭店,北楼叫做沙逊大厦。南楼最早建于1854年即咸丰4年的3层英式建筑名为中央饭店是当时上海最豪华的旅馆,1865年香港汇丰银行在该楼内设立分行。1903年英商会汇中洋行买下了中央饭店产权后将中央饭店改名为汇中饭店并于1906年在原址上推倒重建,翻建成现在高30米的6层建筑,是仿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均衡式公寓建筑。外表对称庄重。该楼最大的特点是里面彩红色砖做腰线白墙砖做贴面,远远望去既庄重典雅又别具风格。</p><p class="ql-block">北楼的大楼外墙釆用花岗岩石块砌成,上海第一幢现代派建筑。装饰艺术派经典之作,粗线条立面简洁明朗。由铜制旋转厅门而入,大堂地面用乳白色意大利进口大理石铺成顶端的古铜镂花吊灯豪华典雅,建筑的经典远东第一楼的美誉实至名归。饭店落成后名噪上海以豪华著称。时过90多年建筑风格仍保持了当年的面貌,使下榻于此的宾客仿佛置身于时间隧道在现代与传统,新潮与复古的融合交错浮想万千,和平饭店曾经接待过许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等中外来宾及名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自汇中饭店开业以来接待了众多历史名流,也见证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1911年孙中山去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途经上海出席全市各界在汇中厅举行的欢迎大会提出了那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著名口号。1927年蒋介石与宋美龄在汇中厅举行订婚典礼。鲁迅曾在这里会见英国马兰爵士。</p> <p class="ql-block">这是汇中饭店正门,在南京东路23号 。也就是对着沙逊大厦的侧门。靠外滩的19号门属于边门。这里面装有中国最早的两部电梯和卫生设施,还有最早的屋顶花园。</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沙逊大厦始建于1926年1929年建成,由当时的公和洋行设计建造。原名华懋饭店也就是后来的和平饭店建成后就成为上海的传奇地标,当时造价耗银248万两。华懋这里是中国的意思,外国人有时候也称呼中国为契丹。属芝加哥学派哥特式建筑风格,楼高77米共十二层,位于上海的南京东路与外滩的交叉口,由犾太商人维克多·沙逊构思并创建了名为华懋饭店的酒店,这里曾经是他经营的沙逊洋行房产之一。维克多·沙逊爵士,这个人最早是靠从印度贩卖鸦片到中国起家,对他来说一生有很多成就,但是最为重要的还属这间饭店,从1924年椄受家族企业到1931年正式搬迁到上海创立了企业的根基,那时候沙逊家族是上海知名的犾太人家族,各种生意都做的非常出色,涉猎极其广泛。他在当年的上海滩是一位令人瞩目的资产家和金融大亨,热衷于赌马和奢侈高端的社交生活他一手将华懋饭店打造成当时上流社交派对和奢华晚宴舞会的流光溢彩之地。大厦原五至七层为华懋饭店的最豪华旅馆,设有中国式、英国式、美国式、法国式、德国式、意大利式、西班牙式、印度式、日本式九国不同风格的豪华套房而闻名,当年的和平饭店简直就是一个联合国办公室:那里有维也纳来的咖啡,纽约来的黑色丝袜,巴黎来的香水,彼得堡来的白公主,德国来的相机,瑞士来的手表、葡萄牙来的雪利酒,全部来陪衬一个欧洲人在上海发迹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和平饭店的夜晚在外滩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这个饭店是哥特式建筑,是中国转向装饰艺术派风格的建筑的开始,大楼平面呈A字形前部13层后部9层地下1层。上海是与世界完全接轨的,国际上最时髦的风格也在上海的摩登时代开始流行。当年沙逊大厦底层是商店,在这里卖出了我国第一块劳力士手表,另一部分是接待管理室和会客厅,二至三层是沙逊洋行和荷兰洋行,四至九层为华懋饭店。只有这九国特色套房仍为独有的特色之一。</p> <p class="ql-block">和平饭店19米高的绿色铜制金字塔屋顶,远远望去好像是一名身披铜甲的将军戴了一顶绿色的帽子。是由当时芝加哥学派哥特式设计风格的建筑师PalmereTUmen设计。以一个海拔77米的绿色铜护套屋顶为最大特色。辨认它成为外滩的特色地标,传说维克多·沙逊曾在埃及生活过喜爱那里的金字塔就把金字塔的造型带到了上海的建筑中。</p><p class="ql-block">看来还是那句话:有钱就是任性。</p> <p class="ql-block">和平饭店屋顶上的灵缇犬徽章装饰是沙逊家族的族徽。据说沙逊很喜欢灵缇犬。并且在饭店里面也绘制了许多灵缇犬的图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住进和平饭店是一种情怀。更看重它的是对上海对外滩历史的传承意义,这样的气度和胸怀实在是让人敬佩。国内大概很难找到可以和它比肩的酒店,因为技术层面的奢华可以照搬,历史的沉淀却无法复制。</p> <p class="ql-block">住过一次和平饭店以后你会觉得现代的奢华都不过是过眼烟云。穿过厚重的銅制旋转门,对这家传奇酒店的幻想立刻转变成现实。</p><p class="ql-block">住进和平饭店除了价格贵外,其他的什么都好。</p> <p class="ql-block">经过旋转门进入大厅。一进入让人立刻感到20世纪30年代鼎盛时期的风范。一切是那么的奢华那么的梦幻。</p> <p class="ql-block">大厅两侧是酒店的服务台为旅客办理入住手续。</p><p class="ql-block">如果大家不差钱,建议一定要来和平饭店住一下,体验一下奢华的感觉,这个感觉其他地方是体验不到的,非常值得。</p> <p class="ql-block">这个楼层指示牌告诉旅客自己要到达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服务人员为旅客打开奢华的通道门,进入大厅。这时才体会到什么叫顾客就是上帝。</p> <p class="ql-block">一楼大厅中心采用了八角亭的超高挑设计,著名的穹顶中间的镜子被指向八个不同的方向的玻璃包围寓意着五湖四海的宾客都会聚于此原先的玻璃是半透明白色的,现在改为温暖的黄色,八角形彩色玻璃天顶上自然光恢弘洒落。绿色铜套屋顶透过的光线可以随着时间变化刚开始是金黄色,滿大厅金碧辉煌。等太阳升起的时候穹顶又变成粉黄色犹如一块美玉晶莹剔透。这时你会感觉到被温暖高雅的光晕所笼罩的感觉。落地墙以银质浮雕刻画上海百年变迁。地面上乳白色的大理石还是1929年建造时从意大利进口来的。可见保养的多么好。</p> <p class="ql-block">美玉似的穹顶美伦美幻。</p> <p class="ql-block">八角穹顶上的灵缇犬的装饰是沙逊家族的族徽,显示着沙逊家族的辉煌时代。</p> <p class="ql-block">这只在大厅中央的雕塑和平鸽是用水晶艺术玻璃制成,是玻璃艺术家施森彬2019年为和平饭店90年店庆时创作的,并捐赠给了和平饭店。</p> <p class="ql-block">和平大厅里摆个posture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奢华的大厅,饭店里面参观是免费的如果住在里面,讲解员的讲解是免费的。不住里面可以在网上预约,讲解员的收费是150元可以看5个景点,特别要看二楼的小博物馆。整个酒店里的装饰性花纹雕刻再次提醒人们对这座酒店的传奇往事。</p> <p class="ql-block">这四幅银雕画反映出了30年代和平饭店建成时外滩的真实景象,只有一幅上面没有画上和平饭店。很珍贵。</p> <p class="ql-block">走进和平饭店,走进这个走廊犹如走进了穿越回20世纪30年代老上海的时空隧道。</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大厅走向东大门,走进这个走廊彷佛走进一个时光隧道。两边都是很多珍贵的电影剧照以及各国领导人及名流的照片。如果是电影的影迷,可以看到许多知名的国际获奖电影,曾经在和平饭店拍摄过。和平饭店独具海派风韵,令无数导演为之着迷,自上个世纪至今近50部电影在和平饭店取景拍摄。从《马路天使》到《太阳帝国》《阮玲玉》从巜小时代》到《听风者》,许多部脍制人口的上海故事在这里发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和平饭店绝对是个拍照打卡的圣地,满满的三十年代的复古风格,从房间到公共区域都可以说是拍照的好地方,大厅、走廊、楼梯、旋转门随手一拍就是复古时尙大片。在这里强烈推荐女士门穿着旗袍在这里拍摄,绝对能刷爆朋友圈。</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和平饭店的东大门也是正门。面对黄浦江,但是从建成90多年间打开的次数不会超过10次。据说建筑饭店时请中国的风水先生看过,说是地处黄浦江的天下笫一湾,像一个聚宝盆底,世界上的财富都流向和平饭店,如果把门打开了财富就像门外的江水一样付之东流。</p> <p class="ql-block">这里东大门登上二楼的楼梯,也叫卓别林楼梯在1936年卓别林在这里接受了釆访并且照了这张照片。有很多电影都在这里取景比如《听风者》……。现在是很多参观者必到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从东大门处走向和平大厅。饭店的精华处之一。是个绝对不容错过的地方,就是电影《听风者》《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的同款拍摄地点,这里复古的镂空吊灯,华丽的浮雕穹顶,典雅的地毯,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奢华,喜欢拍照的千万别错过。</p> <p class="ql-block">在这“时光隧道”里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这个古铜镂花吊灯豪华典雅,还是1929年吊在这里的,地道的法国货。</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古铜吊灯酒店里还有很多。</p> <p class="ql-block">酒店里的健身房和游泳池</p> <p class="ql-block">在和平饭店这样的一家古董级酒店中,有一个众多五星级酒店里都不容易有的历史博物馆,楼梯就仿佛一个时空隧道,一下穿越回到30年代的老上海,和平饭店内的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家以饭店形式建立的博物馆,展出很多镌刻着华懋饭店字样的用品,每一件都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积淀,可以说这是一家古董级别的酒店。里面展出了这座传奇酒店在时光穿梭中往复飘荡的风景和座城市在风云激荡中,缄默却不息的记忆。这里展出那个年代饭店里用过的高档用品别的地方已经很难再看到了。和平饭店独具的海派风韵让旅行者为之向往,而隐藏在其中的博物馆仍旧讲述着来自老上海的经典故事。</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这只小熊已经在这里90多年了,它见证了和平饭店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这只银制的南瓜冷盘是货真价实的高品质的老古董。</p> <p class="ql-block">从这只古董畄声机用的老式铝制唱片最能体现出豪华饭店的极品意识,这在30年代只有和平饭店独此一家。</p> <p class="ql-block">淋郎满目的展柜</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银餐具都是当年的用品,地道的英国货。</p> <p class="ql-block">这些瓷器都是饭店招待外宾用的。华贵大气,真没想到它的产地是在我国的南京。</p> <p class="ql-block">这些银餐具都是饭店当时的用品来自英国。钥匙是当年饭店房门用的,下面带齿的小牌是房门卡,房门卡放在包里面时接触到上面的齿时会提醒人们你还没有退房。</p> <p class="ql-block">这台古董级的英文打字机也只有在博物馆里见到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住在和平饭店时用过的睡衣。另外一件真丝睡衣被他带走了。看来这美国总统也够赖的。从另一方面看到外国人对中国丝绸的喜爱。中国丝绸古代就闻名世界。</p> <p class="ql-block">这些吊灯还是1929年法国进口的原装货</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楼茉莉大厅的铸铜门非常漂亮。典雅奢华。</p> <p class="ql-block">这个茉莉酒廊提供中西各式茶点,早上被用作自助早餐厅。下午被用作大堂吧。里面经营的是经典的英式下午茶,耳边聆听优雅的钢琴曲精致的点缀,享受甜品在舌尖融化的感觉,伴随外滩游轮的汽笛声彷佛穿越到了老上海的年代,而味蕾还可以享受老上海地道的美食,感受味蕾上的海派旅行。</p> <p class="ql-block">欧洲风格铸铜灯美观典雅,90多年了依然风采依旧。</p> <p class="ql-block">大厅</p> <p class="ql-block">西式的美味佳肴</p> <p class="ql-block">大堂吧</p> <p class="ql-block">西餐虽不可口,但是钱花过了。什么都不讲了——开吃。</p><p class="ql-block">说来见笑,在国外旅行时第一次要吃西餐时还有点小小的激动,心想这次要吃正宗的西餐了,但是入口后实在是难以下咽。后来是一看见中餐馆两眼就放光。</p> <p class="ql-block">下午茶时的大堂吧</p> <p class="ql-block">这架斯坦威钢琴由沙逊爵士在1927年订购1929年和平饭店开业时远渡重洋来到上海,在当时8楼舞厅为各界人士伴奏。弹过这架钢琴的人有:美国音乐家科尔·波特,电影大师卓别林,英国剧作家诺埃尔·考沃徳,以及德裔美国女演员玛丽莲•梦露,迪特里茜等。如今仍能演奏。</p> <p class="ql-block">英式下午茶,双人份是840元。</p> <p class="ql-block">下午茶时人们在茉莉大厅随着音乐节奏翩翩起舞。</p> <p class="ql-block">爵士酒吧为哥特式风格,1996年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世界十大酒吧之一。</p><p class="ql-block">这酒吧是典型的英国乡村式酒吧以老年爵士乐队的演出而闻名。和平老年爵士乐队里的这6位乐手年龄都在70岁以上,并且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一直成为和平饭店的保畄节目。</p> <p class="ql-block">老年爵士乐队30年代时用过的乐器,现在成了文物。</p> <p class="ql-block">这些图片展示了乐队演出时的盛况。其中一部由德国人拍摄的题为《上海老爵士》的记录片,记录了和平老年爵士乐队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爵士吧很受许多名人及政府要人的喜爱。比如美国总统克林顿甚至上台和乐队同台演出。入场最低消费每人次300元。入住的客人则需要消费任意一份饮料。</p> <p class="ql-block">爵士吧台</p> <p class="ql-block">酒吧内浓郁的家具颜色,黑白格相间的典型爵士元素,涂鸦墙、暗色丝绒布料,拼贴式地板,无不带你徜徉在爵士的味道中。</p> <p class="ql-block">演奏的音乐是30年代的经典歌曲:夜来香</p> <p class="ql-block">这些老艺术家们是真正见证上海这座城市兴衰沉浮的人。烛光摇曳音符飘扬,将老上海的梦演绎到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随着舞曲翩翩起舞。</p> <p class="ql-block">演唱的都是三十年代的经典歌曲。</p> <p class="ql-block">和平饭店的传奇房型九国特色江景豪华套房是不可错过的打卡点,预定之后酒店会随机分配,有一种开盲盒的激动。九国套房位于酒店5一7层,每间套房的面积都是178平方米。分别是中国、法国、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印度、西班牙、日本。这九间闻名遐迩的套房体现了30年代沙逊爵士的海纳百川的国际视野,沙逊的畅想和理念就是要把不同国家的风情尽数纳入和平饭店,每间房间都凸显了异国风情,各国不同的文化。正是这位风光无限的绅士在1929年缔造了声明显赫的上海"华懋饭店",每一间九国套房都如同跨越时空,呈现了另外一个时代的风情,一种充满魅力品味,不凡的高贵。从庄严肃穆的橡木墙面装饰和木质窗台可以窥见30年代的风华。依靠在窗台上,凝望黄浦江,耹听过往船只的鸣笛和外滩海关大楼的时鸣钟声遐想无限。</p><p class="ql-block">在后来的改造中,印度、英国、中国和美国套房直接沿袭了原有的风格,而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和德国套房则在原有的概念基础上进行了重新设计。</p> <p class="ql-block">光阴流转,陈设依旧精致典雅</p> <p class="ql-block">法国套房</p><p class="ql-block">典型的巴洛克风格的房间,木质地板配深色豪华地毯,白色为主调配以镶金家具和器物,透露出浓厚的法式风情奢华高端。</p><p class="ql-block">1972年旅法华裔画家赵无极先生入住法国套房。</p> <p class="ql-block">法国套房中精美的摆件</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套房</p><p class="ql-block">客厅里欧式的装饰。碎花的窗帘西班牙风情的沙发复古与时尚元素的完美结合,在这儿真有一种成为西班牙牙名流的错觉。上个世纪才有的摆件和桌椅让你彷佛走进异国风情之中。臥室里纯手工雕刻的家具以及豪华的设计面料,无一不透露着欧洲贵族的气质。</p> <p class="ql-block">德国套房</p><p class="ql-block">1932年美国歌星玛琳·黛徳丽在拍电影巜上海快车》时入住德国套房。</p> <p class="ql-block">印度套房</p><p class="ql-block">是九国套房中的主题套房,一进套房就有清真寺的感觉,到处都是印度特色的装饰,外侧是会客厅带着浓郁的波斯风情。作为主题套房酒店将细节做到了极致,艺术品的摆放之多让人眼花燎乱,就连客卫里的洗手池都有着强烈的印度烙印,此时让人忘记了自己身在上海,也模糊了时间的概念,客厅里装饰有篱芭花纹的铁栅栏,据说是按照印度的风格特制的。进门之后需要双手合拢以表示礼貌,天花板上的灯饰犹如绿宝石一般光芒夺目,彷佛早就预告了今天凡尔赛的流行。</p><p class="ql-block">1936年卓别林和夫人入住在印度套房。母亲住在西班牙套房。</p> <p class="ql-block">美国套房</p><p class="ql-block">1960年美国进步作家巜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入住美国套房。</p> <p class="ql-block">日本套房</p><p class="ql-block">是非常典型的和式风格,整体是米色基调,会客厅有富士山图案的浮绘的装饰。木制家具、麻质布纹灯饰有一种日本特有的禅式意境,铸铁的茶具和榻榻米铺就的餐厅兼茶室营造出宁静的氛围,原木的和式移门后是格调优雅的臥室。传统日本花纹的坐垫和地毯是点睛之笔。</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套房</p><p class="ql-block">显得更加深沉一些,淡黄色的房间基调。内配备的是黑胡桃木家具,丝绒靠枕,暗金色窗帘,镶金门框浮雕包边。很有意大利的贵族气质。</p> <p class="ql-block">英国套房</p><p class="ql-block">1960年英国蒙哥马利元帅入住英国套房。</p> <p class="ql-block">中国套房</p><p class="ql-block">满满的中国风,大家都很熟悉了,要想更深的感受就去北京故宫。</p><p class="ql-block">1994年美国世界拳王阿里携夫人入住中国套房。</p> <p class="ql-block">沙逊套房</p><p class="ql-block">体现了三十年代沙逊爵士的海纳百川的国际视野。位于10楼的沙逊总统套房曾经是沙逊本人的私人寓所,宽敞奢华的空间拥有无可匹敌的江景。俯瞰外滩的万国建筑群,领略上海的旧貌与新颜。遥想当年沙逊在这套房里眺望外滩,将这里的风景焕发的活力和魅力,称作他的"缪斯"。</p><p class="ql-block">维克多·沙逊1881年~1961年。死于心藏病享年79岁。1959年与照顾他的护士伊卡林·巴恩斯結婚。那时他77岁两年后病逝。没有子女。</p> <p class="ql-block">进入沙逊总统套房</p><p class="ql-block">这里入住的价格是每晚90000元。这可不是一般工薪阶层能住得起的。</p> <p class="ql-block">沙逊套房房内</p><p class="ql-block">步入套房便见到两幅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的沙逊夫妇油画像。这是沙逊夫人的侄子在2011年的时候,赠送给和平饭店以资纪念。套房近200平方米的总面积。客厅、臥室、书房、吊顶等等。依旧保持着原来的格局。只是沙逊挚爱的盥洗室己扩建,可惜当年从印度运来的能照出人影的黑色大理石巳更换了白底黑纹的摩登大理石。原本套房内的随从房则改成标准大床房的格局。这个房间是和平饭店唯一一个带阳台的客房。望下去就是华懋阁的露台。</p> <p class="ql-block">华懋阁在饭店的9楼。</p><p class="ql-block">其前身是1933年设立的"扒房"。是沙逊爵士和世界各地富绅们享受美味的地方。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是上海顶级餐饮场所,国际政要、名人、名流都会聚于此。绝对是上海滩数一数二的社交名所。现改为欧陆西餐厅。主理欧洲菜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厅</p> <p class="ql-block">华懋阁的下午茶。</p> <p class="ql-block">华懋阁上这个承包了外滩美景的广阔露台是获得过金像奖的老电影《不夜城》,就在这里取过景。</p> <p class="ql-block">这个小阳台是和平饭店唯一的阳台。视野更开阔。</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华懋阁露台上拍摄到的远方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可以看到有名的浦东三件套即:上海中心大厦高度632米被称为打蛋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度492米被称为开瓶器。金茂大厦420米被称为注射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