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没有美酒佳肴,只有那天上的一轮如银盘般的圆月,在这个中秋节的夜晚,我就这么一个人靜靜的站在铜仁老农校的球场上,仰望着月亮,沐浴着月亮的清辉,享受着这份难得美景。</b></p><p class="ql-block"><b> 望着天上的月亮,我想了在微信中曾看过的一篇短文,文中说在过中秋节时,少年时想的是月饼;青年时想的是月中的嫦娥;中年时想的却是月中的玉兔,是红烧还是清炖。在这古稀之年的我,上述什么都没想,却想起了九百多年宋代文学家苏轼老先生。</b></p><p class="ql-block"><b> 在宋代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里,苏老先生高兴的喝了整晚的酒,直至第二天早上大醉,同时因思念弟弟苏辙而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中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古难全”三字,无可奈何地写出了天道和命运的不可违,但我还是想说,“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自然规律不可违,而“人有悲欢离合”虽难免命运使然,但有些不幸却是短暂的,甚至是可避免的,即使是自然规律中的“月阴”“月缺”过后来到的是“月晴”“月圆”,那么“人悲”为什么就不能转变为“人欢”,“人离”(死亡之外)为什么就不能变为“人合”呢?因此,要常怀感恩之心,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但希望之心也不可无,要期待着美好日刻的到来。</b></p><p class="ql-block"><b>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老先生希望世上所有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时光。借苏老先生吉言,在此我希望我的所有亲人和所在意的人,在这美好的时光里,平安健康,快乐幸福!</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1.9.25完稿于贵州铜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