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沐川竹海到雷波马湖,江如潮涌

点石成金

<p> 早晨出来,从沐川竹海往雷波马湖行驶。一路沿盘山公路摇晃前行,抬眼望窗外,青山陡立,直插云霄。我有点惊奇,这里的山这么高且植被这么好,而我当初呆在川西高原时并不觉得四周的山有多高。这个视觉中出现的感觉被我解释到:所谓身在此山中,是因为本身所处地域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海拔高度,四周山势就不那么显露出突兀高耸。而这里的人只能是身在此山旁,看着里面的山峰高峭、山势高远。这些年,见多了山,对山已经没有多少感觉了,不过今天对眼前的满山苍翠、峰峦重叠却有一种别样的感觉。</p><p><br></p><p> 车沿一条河流往上游行驶,河面不宽,河水不急,但直觉告述我这一定不是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流。上网一查,它竟然就是金沙江。我一下子有点郁闷,因为自己觉得对四川的几条主要江河的走向和流经地域是知晓的。哪知还是不够熟知。既已经在金沙江旁,那就在宜宾以上,而且进入大凉山余脉了。</p><p><br></p><p> 先走着一段平路,两岸青山、身旁江水伴行。不一会儿,车开始爬山。也不知经过了多少道大小拐弯,金沙江被甩在了身下。随车登山、山巅远眺、峡谷江河、湍急不息......这都是我熟悉的经历。沿途在眼帘中出现的这一切,已经不是风景,更像是脑子里定格的图片。它不是流动似地展现,而是固定似地翻篇。它的每一页都植入我人生旅途的最深处,我再也不能把它们一并混合存入系统的文件中了。</p><p><br></p><p> 悠悠山道,七拐八弯,似云中漫步,又像山间跳跃。不时头晕目眩,胸口堵闷。大脑却不安本分,信马由缰,敞开远放。放出去很远,神思悠然,畅快淋漓,待收回来时惆怅与感慨混杂于胸。</p><p><br></p><p> 这峡谷中的一抹江水,它不知流了多少年?它的确从远古流来,它流到了今天,流到世人的眼前,但它不会流进经过它身边的每个人的心间。人们可驻足观望,可拍照留影,他们是把眼前作为一个景物留在视觉里,可是对于我,它们早已经不是景物,它们是一段时空中的精神意念,它们镶嵌在了我心里。</p><p><br></p><p> 驶进大凉山,走入雷波地界,我知道江对面是云南永善,此地离溪洛渡很近了。搞水电的没有不知道溪洛渡的,知道两河口的现在还不多。只有我知道,脚下这条金沙江有多少水来自雅砻江,来自横断山脉的冰峰雪岭。</p><p><br></p><p> 到马湖,这个高原湖泊在迎接我。饭后去了湖边,湖面不大,像一颗明珠安置在群山怀抱中。湖水清澈,在云天下粼粼发光。这里是彝人居住地,据说是孟获故里,也是当年诸葛亮的南征之地。坐在湖边,《三国演义》中的“七擒孟获”故事在脑海里一个个涌出来。它们是故事演义还是历史事件?这一块当年的蛮荒之地真有力量和眼界举起反旗?果真,回到住屋后翻阅床头柜上的一本书,读到县文化馆长对孟获的评价,他说孟获是被《三国演义》严重丑化的历史人物,孟获是当地人心中文武双全、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掩卷沉思:真有历史真相吗?今天读到的过去,未来读到的今天,这里面有不少除了丑化,更有美化。</p><p><br></p><p> 入夜,马湖边上燃起了火把,彝族阿妹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歌中有听得懂的汉语,也有听不懂的彝语,大概都是男女情歌一类。不过,在颂歌盛行的今天,我情愿听阿哥阿妹相恋的情歌。</p><p><br></p><p> 今夜的马湖天上没有月亮,没有星星。湖边,我在黑夜下独步漫游......</p><p><br></p><p> ......</p><p><br></p><p> 2021.9.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