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p> <p class="ql-block"> 为落实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互补,增进城乡教师的相互学习,2021年9月24日,玉门市第一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在张燕名师的带领下,一行10人先后来到黄闸湾学校、柳河学校进行“送教下乡”活动,以“鼓励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主题进行示范课展示研讨。</p> 提前部署 <p class="ql-block"> 活动开展前,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张燕主任精心策划,周密安排,要求上送教课教师精心备课、反复磨课。在张主任的带领下,在备课组组长的组织下,两位教师都精心准备,充分利用多媒体,精益求精,努力打造出优质课堂,充分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为了做到资源共享,惠及更多教师,黄闸湾学校、柳河学校、团结学校、六墩学校学校、昌马学校的老师均参与本次教学研讨活动。</p>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本次送教活动,由玉门市第一小学的何晓玲老师、李建慧老师带来两节观摩示范课。</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由玉门市第一小学的何晓玲老师的《卫星运行时间》。</p> <p class="ql-block"> 何老师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引出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并提出“绕21圈需要多长时间”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学生很快列出了算式114×21=。在精确计算前,何老师安排了估一估环节,组织学生估算并交流方法。接着,和学生一起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切实体现了本次活动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由玉门市第一小学的李建慧老师执教的《有多少块糖》。李老师以学生喜欢的“粘泡泡糖”游戏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通过数糖块活动,先把一堆杂乱的糖果数出来,从而引出可以1个1个地数,几个几个地数,再把糖果摆成方阵的形状,引导学生按行数和按列数。<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学生学习乘法积累经验,为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 细心的李老师还为学生准备了小圆片等学具,课件制作精美,课前为自己班级的学生录制“我摆你写”视频,让自己班级的同学充当小老师,拉近了城乡学生间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 看!我们听课的教师多认真,我们时而抬头聆听,时而低头深思,圈圈点点,写写画画,记录的全是智慧。</p> <p class="ql-block"> 黄闸湾学校的其他老师们也没有闲下来,也在旁边教室看着何老师的同步直播课,这种好学的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习。</p> 评课议课 <p class="ql-block"> 听课是学习的过程,评课是听课的延续与升华,在讨论和交流中产生智慧的碰撞和理念的升华。课后依次由六墩学校、团结学校、昌马学校、黄闸湾学校、柳河学校的教师代表对两节课进行了评价,并提出宝贵意见。</p> 活动总结 <p class="ql-block"> 承担本次活动主持场地的黄闸湾学校柴校长、柳河学校万校长、六墩学校郭校长对本次研讨活动进行了指导点评。</p> <p class="ql-block"> 最后,张燕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讲话。张主任指出,本次活动以“鼓励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引领,通过教师课例研讨,打造优质化课堂。</p> <p class="ql-block"> 爱心无止尽,送课显真情;漫漫帮扶路,涓涓手足情。张燕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推助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加强了各校数学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实现了教师间的教学互助、共同成长。相信通过我们的携手努力,一定会迎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丰收的秋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