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黄河仙子的故事<br><br> 淼淼黄河,绵延万里。临汾市大宁县的马斗关就依偎在她的怀抱一一一大河东岸。这里上接永和县乾坤湾,下连吉县壶口,峻山丽水,气象万千,几千年来流传着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水土之恋”的感人故事。<br></h3> <h3><br> “黄河仙子”是一位心地善良,聪明伶俐的黄河姑娘。生的花容月貌、绰约多姿,而且品德高尚,法力无边。相传,她是女娲氏的亲生女儿,王母娘娘的养女,黄河唯一的女神,水的化身,被老百姓尊称为“黄河之主”。<br></h3> <h3> “黄山”是一位憨厚老实,血气方刚的黄河青年。生的虎背熊腰,力大无穷,而且与人为善,赤胆忠心。相传,他是大地的儿子,山岳之长,土的化身。<br></h3> <h3> 老百姓口口相传,上古时候洪水泡天,生灵灭绝。女娲奉玉帝之命抟土造人,但造人的过程很不顺利,一筹莫展。<br> 万般无奈之际,玉皇大帝派黄河仙子下凡帮助女娲造人。黄河仙子和女娲以及主动前来帮助她们的大地之子黄山,在大宁昕水河畔的芝麻滩五斗蛇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造人成功。接着他们战天斗地,共同扫除天灾人祸,一起启民济世,为人类生存和进步做了许多许多的好事,铸成大功。<br></h3> <h3> 在这个过程中,黄河仙子与相貌英俊,淳朴善良的黄山逐渐产生了感情。在一次保护人类的战斗中,黄河仙子的宝物“晶丝帕”被黑鸟蛇偷走,黄山为夺回宝贝中了蛇毒,不省人事。黄河仙子心急如焚,为救黄山匆忙上天乞求太上老君赐药救命,不料王母娘娘怪罪二人犯了天条,竟命雷公电母击杀黄山。黄河仙子舍身勇救黄山,自己却被雷电烧得面目全非。王母娘娘闻讯大怒,下令将二人贬到凡间,黄山在东岸大宁,黄河仙子在西岸延长,一条大河隔断情缘。<br></h3> <h3> 二人在人间,历经苦难,重续水土情缘。王母娘娘派天兵天将将黄山捉回,劈头盖脸就教训一通,威逼黄山与仙子分离。黄山义正辞严,不卑不亢,表明水土永远相恋的决心。王母娘娘恼羞成怒,命令大力士把黄山捻成土面,抛入黄河。黄山的躯体融入河水,大河逐渐由清变浑,怒涛浊浪整日咆哮,雷霆之声直冲九霄。王母娘娘坐卧不宁,又悔又怕,急派风神婆婆督促黄河仙子归天,黄河仙子惊闻噩耗悲愤欲绝,她万难割舍黄山和新生的人类,抗命不住天宫,毅然坐化马斗关,苦守黄河,终日陪伴黄山,护佑黎民。<br> 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是黄河仙子的羽化之日,届时,马斗关人山人海,朝者如织,人们感恩这位创世造人的伟大母亲,用中国人最原始的方式,跪拜黄河之主,传承她的不朽文化。</h3> <h3> 元人关吏孙贵崇仰黄河仙子之大功大德,命工载塑法身成像,供仙子于半山石峇,并求郝季隆撰书为记,恭刊翠琰。四方百姓不远千里,常来拜谒,求子乞福,无不满意而归。<br> 今人重修献厅,再塑金身,增设踏道,题新联于新建门柱曰:<br><br>慧眼有神观四海无所不知不辩<br>法力无边佑万民有求必应必灵<br> <br>万里长河有主在此启民创世留佳话<br>三山五岳无所不及惩恶扬善济九州<br><br><br> 有诗为赞:九曲有仙居马斗,化身水土静厮守。造人济世功长留,巍耸丰碑在众口。 </h3> <h3> 赞仙子<br>仙子飘溢着素装,黄河岸滟远飘香。<br>尖芽刚冒蜻蜓戏,菡萏开成彩蝶狂。<br>昼接骄阳添秀气,夜承玉露映蟾光。<br>风催万朵点头笑,雨洗千珠伞面忙。<br><br> 王生元配诗</h3> <h3><br> 图片来自网络<br><br><br><br><br> 欢迎批评指导 欢迎转发宣传</h3> <h3>作者简介:<br> 张九锁,山西省大宁县人,退休干部,现任大宁县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