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梁启超的九个孩子都这么厉害? - 知乎

若许年

<h3>梁启超有9个子女,个个成才,其中还有3名院士。</h3></br>梁思顺,长女,诗词研究专家。<br></br>梁思成,长子,著名建筑学家,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其妻为林徽因。<br></br>梁思永,次子,著名考古学家,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br></br>梁思忠,三子,曾任国名党十九路军炮兵校官,因病早逝。<br></br>梁思庄,次女,著名图书馆学家。<br></br>梁思达,四子,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br></br>梁思懿,三女,从事社会活动。<br></br>梁思宁,四女,投奔新四军参加中国革命。<br></br>梁思礼,五子,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h3>带着对梁启超教育子女方法的好奇,我翻查了《梁启超年谱长编》《梁启超家书》《梁思成传》和各种杂七杂八的参考材料,总结出了好些为人父母、教育子女的道理。</h3></br><h3>其中<b>有4句话,特别想说给我的老公、孩子的爸爸听。</b></h3></br> <h3><b>第1句话:</b></h3></br><b>可以不关注小细节,但要把握大方向。</b><h3>梁启超有一个非常出色的妻子,名叫李蕙仙。</h3></br><h3>李蕙仙,出身书香门第,其父李朝仪是清道光年间进士,官至顺天府尹;其堂兄李端棻曾任从一品大臣、礼部尚书。</h3></br><h3>受家学熏陶,李蕙仙除了受过完整的古典教育,同时也深具维新思想。</h3></br><h3>因此,对外撰稿办报、对内扶养家庭,她都处理得极为妥当。</h3></br><h3>梁启超对她非常敬佩看重。</h3></br><h3>在家庭教育上,李蕙仙一手操办了家中幼儿的启蒙,包括自己的子女、梁启超年幼的弟弟妹妹,都是她在陪伴和监督日常课业。长大些选择学校什么的,也都是她在安排照顾。</h3></br><h3>梁启超说,这些事情,他自己是完全没过问管过的。</h3></br><h3>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只身逃亡日本,在极为混乱的局势下,李蕙仙独自在广东老家侍奉双亲,主持家政,照顾梁氏亲属,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日子。</h3></br><h3>袁世凯复辟,梁启超写出了气势汪洋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掀起声讨狂潮,同时也将自己处在危险的风暴中心。但李蕙仙掷地有声:“上自高堂,下逮儿女,我一身任之,君但为国死,无反顾也。”</h3></br> <h3>奔波的梁启超,确实难以关心到子女教育的各种小细节。</h3></br><h3>但在大方向的把握上,他始终保持主动,而且体现出了父亲特有的坚强有力、明智决断。</h3></br><h3>这种大方向,至少包括两方面,一是立业,一是成家。</h3></br>先说立业。<h3>从《梁启超家书》来看,梁启超对各个子女的重视程度,有不小分别。</h3></br><h3>但没有太大分别的是,他对子女立业问题的重视。</h3></br><h3>梁启超认为,立志是人生的大事。</h3></br><h3>在具体把握上,<b>他划出了“不做”和“要做”两条线。</b></h3></br><b>“不做”——不做官,不受无汗水之金钱。</b><h3><b>梁启超反对子女做官。</b></h3></br><h3>在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他从自身在段祺瑞政府的从政经历出发,讲述不主张子女做官的道理。</h3></br><h3>梁启超认为,做官容易损坏人格,习染懒惰和巧滑,不是能够安身立命的职业。</h3></br><h3>他自己在1917年以后,也再未从政做官。</h3></br><h3>梁家成年的9个子女,也都没有做官的,大多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h3></br><h3><b>梁启超也反对不劳而获。</b></h3></br><h3>为贴补家用,妻子李蕙仙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期货投机,梁启超在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谆谆劝说,表明我们家断不能受无汗水之金钱,希望长女也一同劝诫母亲。</h3></br><h3>梁启超自己也拿出实际行动,讲课讲学,办报写稿,以各种正途大幅开源,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宽慰妻子在经济上的焦虑,向子女以身示范。</h3></br><h3>在小青看来,不做官,不受无汗水之金钱这两点,在今天依然有借鉴意义。</h3></br><h3>顺便夹带点私货,尤其是不做官这点,小青非常认同。</h3></br><h3>梁启超所处的时代,政治局势晦暗不明,不做官是一种明智的选择。</h3></br><h3>但在这之外,还有更深一层意思。</h3></br><h3><b>做官,或可光鲜一时,但官之上还有官,做官没有可以放下的时候,任何时候都像个陀螺一般,鞭打周旋不断,头顶上还有三尺戒刀。</b></h3></br><h3>而这柄戒刀的价值衡量标准,不一定是正义。</h3></br><h3>什么是政治?</h3></br><h3>《政治学原理》教材上咋说来着?小青把教材上的话翻译一下——<b>政治就是利益分配</b>。</h3></br><h3>小青认为,做官这件事本身,于成全自己的人性,实是无益。</h3></br><h3>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小青也不赞成自己儿子长大后从政。</h3></br><h3>倘若从政,“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的态度,是浪漫一点的说法。</h3></br><h3>更通透的态度是金岳霖说的:</h3></br><h3><b>与其做官,不如开剃头店。与其在部里拍马,不如在水果摊子上唱歌。</b></h3></br><h3>说回梁启超。</h3></br><h3>明确了“不做”的,作为父亲,梁启超对子女“要做”的事,也界定了方向。</h3></br><b>“要做”——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要做有益社会的事。</b><h3>梁启超一生学术研究涉猎极广,思想不断变化改进,政治主张也不断随时代而变,但有一点是核心不变的,那就是爱国。</h3></br><h3><b>他主张尽性主义,</b>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将自己的天才尽量发挥,不必存一毫瞻顾,更不可带一分矫揉。”</h3></br><h3>如此,个人能够自立,“总要还我堂堂地做个人”。</h3></br><h3>同时,他也主张,一个人要用其所长,天下的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耕种其十亩田所取得的成就相同。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就是第一等人物,于社会亦有益。</h3></br><h3>这两点并不矛盾,而是互相促进的。</h3></br><h3>对一个孩子来说,能成长为在社会中站得住脚的人,从事着自己喜爱的事业,应当自豪。</h3></br><h3>对一个父亲来说,孩子成为这样的人,也当骄傲。</h3></br><h3><b>立业之重,值得父子两代人,一起付出心血。</b></h3></br> 再说成家。<h3>家庭不顺的痛苦,很多人有切肤体会,如果不愿轮回重演,那么在孩子身上,就要慎之又慎。</h3></br><h3><b>所谓扶上马,送一程。</b></h3></br><h3><b>成家,就是送一程的关键。</b></h3></br><h3>梁启超子女所生活的年代,包办婚姻尚未退出历史舞台,新的婚姻缔结方式,也还没有成为全社会的共识。</h3></br><h3>如鲁迅,如徐志摩头婚,这些同时期的人物,都还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h3></br><h3>相比之下,<b>梁启超是一个开明而进步的父亲,摸索出了自己的独家方式。</b></h3></br><h3>即,由梁启超推荐人选给子女,双方经过相处磨合,合适才结婚。</h3></br><h3>这种方式,梁启超曾极为得意。</h3></br><h3>用这种方式,他向长女梁思顺推荐了周希哲,向长子梁思成推荐了林徽因。</h3></br><h3>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种方式有效可行。</h3></br><h3>而且,梁启超不仅仅只是推荐人选这么简单。</h3></br><h3>因为,大部分人并没有天生就掌握经营恋爱、婚姻的技巧,在这些方面,梁启超作为父亲,也是用尽了心。</h3></br><h3>这就是下一句话想要说的内容了。</h3></br> <h3><b>第2句话:</b></h3></br><b>可以不表态,但要用心。</b><h3>在子女具备交流能力以后,梁启超在家庭教育中所承担的份量,大幅度加重。</h3></br><h3>甚至可以说,比起很多丧偶式育儿来说,梁启超在教育子女上简直操碎了心。</h3></br><h3>旅居日本期间,梁启超曾每天固定专门时间,给子女讲课。</h3></br><h3>他以深厚的学问功底,引导子女睁眼看世界,并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h3></br><h3>同时,他还注意多方面引导和发展孩子们的兴趣。</h3></br><h3>因此,到回国入读清华时,长子梁思成已成长为一个闪光少年——</h3></br> <h3><b>闪光少年梁思成,深受家学熏陶,学业出众。</b></h3></br><h3>梁启超在清华讲国学,就带着梁思成,随时言传身教。梁启超写满一黑板就呼唤:“思成,擦擦黑板!”他就跳上台去,把黑板擦干净。</h3></br><h3>★他画得一手潇洒的素描,钢笔绘画功底扎实,是校刊的美术编辑。</h3></br><h3>★他在全校运动会上得过跳高第一名,是学校有名的足球健将,单双杠和爬绳的技巧也是呱呱叫。</h3></br><h3>★他会钢琴、小提琴、小号和短笛演奏,在合唱团唱低音和中音,是学校管乐队队长。</h3></br><h3>★他是清华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在“五四”运动中是‘爱国十人团’和‘义勇军’中的中坚分子。</h3></br><h3><b>这样一个孩子,跟家庭培养的关系,一眼可知。</b></h3></br><h3>但这还不足以体现梁启超的用心。</h3></br><h3><b>梁启超的用心,体现在梁思成成长、成家、立业的每一个关键点。</b></h3></br><h3>1923年,梁思成清华毕业,打算与林徽因一起到美国学习建筑。</h3></br><h3>然而成行前,一场车祸打断了行程。</h3></br><h3>梁启超充分考虑儿子卧床养病的焦虑,恰到好处地给出时间安排建议,帮助儿子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h3></br>“吾欲汝在院两月中取《论语》《孟子》温习暗诵,务能略举其辞,尤于其中有益修身之文句……可益神志,且助文采也。更有余日读《荀子》,则益善。《荀子》颇有训诂难通者,宜读王先谦《荀子集解》。”<h3>小青把梁启超制定的计划整理了一下:</h3></br><h3><b>科目一</b>:《论语》。必修。学习方法是温习暗诵。学习原因是可益神志,且助文采。学习目标是能略举其辞。</h3></br><h3><b>科目二</b>:《孟子》。必修。学习方法、原因、目标同上。</h3></br><h3><b>科目三</b>:《荀子》。选修。有一定难度,推荐教材为王先谦《荀子集解》。</h3></br><h3>可以看出,梁启超在以自己研习国学的经验,为子女铺路。</h3></br><h3>梁思成到美国学习建筑学,曾一度困惑于所学是否有用的问题。</h3></br><h3>对待这个问题,梁启超的角度和视野比一般父亲广阔得多,他<b>鼓励儿子不营营役役于一时,而应当以历史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事业。</b></h3></br>“思成来信问有用无用之别,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试问唐开元、天宝间李白、杜甫和姚崇、宋璟比较,其贡献于国家者孰多?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h3>这样的见解,让梁思成很快安定下来,沉下心治学,从而练就了扎实的建筑学基本功。</h3></br><h3>在美国留学期间,梁思成注意到,欧洲各国对本国的古建筑都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都写有本国的建筑史。但作为东方古国的中国,却没有自己的建筑史,这让他感到悲哀。</h3></br><h3>这时,梁启超从国内历经周折获得一部陶本《营造法式》,跨越重洋寄了来,梁思成和林徽因如获至宝。</h3></br><h3>这部典籍,成为他们一生的学术宝藏。</h3></br> <h3><b>除了学习,梁启超也关注子女的生活。</b></h3></br><h3>★梁思成和林徽因少年脾性,偶尔吵嘴,梁启超不好太直白地插手,但又有些按捺不住自己的关心,于是迂回写信给长女梁思顺,求帮忙观察了解。</h3></br><h3>★林徽因父亲去世,梁启超立即写信劝慰,大道理小道理讲了个遍,从感情到生活都考虑到了。</h3></br><h3>★日常他给子女们写信,也考虑到林徽因父亲去世,或许见到梁思成姐弟兄妹们享受天伦会心酸,也要顺带劝解几句。</h3></br><h3>★妻子李蕙仙过世,弟弟梁启勋忙于家事,梁启超山长水远也要写信给子女,嘱咐他们写信慰问叔叔,好好亲近一番。</h3></br><h3>梁思成和林徽因蜜月旅行是考察欧洲建筑,梁启超对路线规划、特色项目、考察方法、路上注意事项、紧急联系人、研究成果出版等等,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h3></br>“你们最主要目的是游南欧,从南欧折回俄京搭火车也不太经济,想省钱也许要多花钱。<br></br><b>我替你们打算,</b>到英国后折往瑞典、挪威一行,因北欧极有特色,市政亦极严整有新意(新造之市,建筑上最有意思者为南美诸国,可惜力量不能供此游,次则北欧特可观),必须一往。由是入德国,除几个古都市外,莱茵河畔著名堡垒最好能参观一二。<br></br>回头折入瑞士,看些天然之美,再入意大利,多耽搁些日子,把文艺复兴时代的美,彻底研究了解。最后便回到法国,在马赛上船,(到西班牙也好,刘子楷在那里当公使,招待极方便,中世及近世初期的欧洲文化以西班牙为中心)中间最好能腾出时间和金钱到土耳其一行,看看回教的建筑和美术,附带着看看土耳其革命后的政治(替我)。<br></br>关于这一点,最好能调查得一两部极简明的书(英文的)回来讲给我听听。”<h3>“你脚踏到欧陆之后,我盼望你每日有详细日记,将所看的东西留个影像(凡得意的东西都留他一张照片),可以回来供系统研究的资料。<b>若日记能稍带文学的审美的性质回来,我替你校阅后,可以出版,也是公私两益之道</b>。”</h3></br><h3>梁思成回国就业的问题,梁启超更是琢磨了又琢磨。</h3></br><h3>当时国内时局动荡,给留学归来的年轻人带来困扰。这一点,在梁思成归国前,梁启超就先给他做好思想铺垫。</h3></br><h3>他写信给梁思成说,归国后可以“暂时随缘安分,徐待机会”,因为“若专为生计独立之一目的,勉强去就那不合适或不乐意的职业,以致或贬损人格,或引起精神上痛苦,倒不值得。”</h3></br>“纵令归国后一时未能得相当职业,也不必失望沮丧。失望沮丧,是我们生命上最可怖之敌,我们须终生不许他侵入。”<h3>充分为子女的情绪情感考虑之余,梁启超也积极利用自身资源为子女铺路。</h3></br>“上海有一位大藏画家庞莱臣,其家有唐(六朝)画十余轴,宋元画近千轴,明清名作不计其数。这位老先生六十多岁了,我想托人介绍你拜他门下,当他几个月的义务书记,若办得到,倒是你学问前途一个大机会。”<h3>但梁思成一心想做中国建筑史研究,对此反应平平。</h3></br><h3>于是梁启超又开始积极在清华学堂为梁思成谋教职,即便那时清华还没有设立建筑专业。</h3></br><h3>后来,当他得知国立东北大学准备筹建建筑系,深谋远虑的梁启超在权衡清华学堂与东北大学的利弊之后,果断替梁思成承接了东北大学的聘书,希望儿子远离清华园的“温柔乡”,到有苦吃但建筑事业也有大发展的东北大学任教。</h3></br><h3>梁思成夫妇归国后,还需要赡养林徽因母亲,梁启超也充分考虑到儿子的生活压力,建议儿子到东北大学后可组织公司,从小规模办起,徐图扩充。</h3></br><h3>后来,梁思成与留学时的同学合作,成立了“梁陈童蔡营造事务所”,承接了吉林大学和北方交通大学锦州分校校舍的设计工程,梁思成和林徽因还合作设计了一座名叫“肖何园”的公园,以及当地一些军阀官僚的宅第。</h3></br><h3><b>在梁思成成长过程中,梁启超一方面保持开明和尊重,与子女保持了良好的情感和沟通;另一方面又实在是用尽了心,经常为子女想在前,建议在前。</b></h3></br> <h3><b>第三句话:</b></h3></br><b>可以不陪玩,但要乐观。</b><h3>梁启超及其子女所处的时代,时局动荡,各种思潮涌动,内乱外忧不断。</h3></br><h3>而青年人处于青春期这一特别的心理阶段,走激进的道路一旦遇挫,就极容易流于失望悲观,愤世嫉俗。</h3></br><h3>梁启超在这一点上,就非常注意引导。</h3></br>“一个人什么病都可医,惟有悲观病不可医,悲观是腐蚀人心的最大毒菌。”<h3>他以曾国藩的“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训诫孩子们:</h3></br>“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作甚?着急他作甚?……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h3>言传身教,梁启超这样教育子女,他自己也秉持乐观的态度生活。</h3></br><h3><b>他自认是一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b>还开玩笑说,倘若用化学划分‘梁启超’这个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元素中‘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仅有个零了。</h3></br><h3>因此,他觉得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趣味,一年到头都不肯歇息。</h3></br><h3>人家问他忙什么,他理直气壮:忙的是我的趣味!</h3></br><h3>他认为,这才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h3></br><h3>对那些整日消磨时光的人,梁启超说,“我劝他不如早日投海。”</h3></br><h3>也是妙绝。</h3></br><h3>后来抗日战争时期,梁思成一家生活极其艰难,但梁思成林徽因依然乐观,坚持古建筑调查和学术研究之余,还给子女讲唐诗,典当衣物手表换食物,也常开玩笑说:把这只表“红烧”了吧!这件衣服可以“清炖”吗?</h3></br><h3>梁氏乐观精神的传承,可见一斑。</h3></br> <p class="ql-block"><b>第4句话:</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可以不有钱有势,但要安身立命。</b></p><p class="ql-block">梁启超自身,出生在一个极为普通的耕读家庭,<b>他凭借独特的天赋和时代际遇,实现了阶层突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后,他的子女们,大多阶层保持得还不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当今中产们的教育焦虑,不就是在于阶层保持,以及阶层突破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寄望孩子实现阶层突破,最差,也不要差过我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种美好而实际的愿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如果自身境界达不到,那么对阶层突破的期待,就好比农民想象皇帝用金锄头干活一样,似是而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b>最好的状态是,父母自身到达过、或者能望见的,可以拿来引导子女,为他们铺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如若不然,还是退后观望、给孩子自由的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大凡成材的孩子,总是在一定层面上拥有着广阔的自主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梁启超对子女的引导,是建立在他自身的高度之上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自身学识不凡,又见多了各类革新浪潮中的青年,因此有了自己的一套教育心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写给三儿子梁思忠的信中,他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不愧做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我又很相信我的孩子们,个个都会受我这种遗传和教训。”</p><p class="ql-block">我们绝大部分普通人,都很难达到梁启超的高度,但作为家长,有一点是共通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就是,我们以家长的身份爱孩子,但<b>在成为家长之前,我们首先自己要立得住,要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所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后,才不愧做孩子的模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青不赞成将自己的人生,捆绑在孩子身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一个父亲,一个男人来说,更是如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社会,给予了男人更广阔些的自由,但也带来更难以言说的压力和要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做男人,不能叽叽喳喳,咋咋呼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做男人,也很难家长里短,婆婆妈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作为父亲,这四句话确是实用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你可以不关注小细节,但要把握大方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你可以不表态,但要用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你可以不陪玩,但要乐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你可以不有钱有势,但要安身立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亲爱的,我希望你成为孩子眼中的好父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小青呢,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p> <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362958/answer/761788948"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www.zhihu.com,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