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学阶段是一个学生学习传统经典、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也是一个学生养成良好、正确的思维习惯和性格品质的最重要的阶段。如何在学生的小学阶段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做一个优秀的家长呢?如何通过传统文化与国学经典内容的学习,提升和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呢?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到底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呢?为帮助广大家长解决这些问题,兰化一校五年级全体学生家长及老师于2021年9月11日(周六) 9:00-10:30参加了北京大学亲子阅读教育专家组举办了主题为“ 传承经典文化-打造书香家庭”在线直播报告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乃至民族文化的复兴具有前瞻性意义。近些年教育课改,“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统一使用,无一不强调传统文化回归及应用能力突破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阶段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此次讲座的主要内容有:</p><p class="ql-block"> 1、面对孩子完全被动学习,家长如何正确引导?</p><p class="ql-block"> 2、如何让孩子从逼迫式阅读转换为自主阅读和亲子共读?</p><p class="ql-block"> 3、为什么不同的孩子学习有差异,家长如何帮助完成家校共育?</p><p class="ql-block"> 4、如何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在小学阶段如何做到大量阅读?</p> <p class="ql-block"> 专家讲座中对目前小学阶段孩子的语文学习现状进行了分析。她认为目前大多数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存在困难,都是因为汉字识字量少、阅读理解能力差、作文得分低、文言文读不懂。针对以上问题,应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解决:首先,用汉字打捞语文的根基,运用多种方式学习汉字,如激发学生的识字认字兴趣,如寻根溯源学汉字;其次,经典阅读培养语文的灵魂,不爱阅读的孩子是潜在差生,每天至少保证半个小时的课外阅读不断积累语文传统文化知识;第三是通过文言名篇的背诵培养写作水平,把握诗情诗境,提高鉴赏能力。让优秀传统文化回归本位。</p> <p class="ql-block"> 对于家长,专家也给出了建议:首先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子女的责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担,哪一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同时,父亲和母亲要为对方承担教育责任创造条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应单方独揽“大权”;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和谐互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全方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其次,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有利于增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第三,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使人终身受益.有一些小事靠毅力也能坚持.但是需要克服痛苦,如有良好习惯,那就十分轻松.小学生情感不稳定,可塑性较强.因此就要抓住时机,从小开始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而养成教育要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意、情、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讲座,此次培训活动,主题鲜明,深入浅出,对进一步科学引导家长正确把握教育时机、掌握教育技巧、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也让家长明白了想要培养优秀孩子,必须先做合格家长的道理。家长和同学们也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对语文学习的影响,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根,要发挥家庭的摇篮作用,通过阅读经典、了解中华文字起源等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同时,此次活动也拉近了学校与家长间的距离,融洽了教师与家长们的关系,对学校和孩子们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我们相信,在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一定会在自信、成功、快乐中得到发展,学校的明天也会越来越美好!</p> <p class="ql-block">文字:陈旭</p><p class="ql-block">图片:五年级全体语文老师</p><p class="ql-block">审核:刘永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