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明祥书画工作室2021书法篆刻作品线上展

墨语嘉州

<h1> <b>前言</b></h1>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br> 在这收获的季节,举办毛明祥书画工作室师生书法篆刻作品展,意在交流、促进、提高。<br> 毛明祥先生“常读历史、弘扬传统、冷静思考、通达创新”的传道授业思想,让弟子们默守循序渐进规律,坚持独善其身、厚积薄发。<br> 一直以来,毛明祥书画工作室众艺术家们,秉持“植根传统、守正纳新”的理念,怀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潜心笔耕刀凿,默默挥毫调丹。<br>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本次展览的八十余幅书法篆刻作品,或楷隶、或行草,一点一划、一撇一捺,笔走龙蛇行云流水,尽显书者深邃情怀。行间茂密左右映带,似草原上急蹄奔驰的骏马;大小错落疏密有致,似夜空中闪烁明灭的星辰;空旷疏朗上下呼应,似江河里穿梭翻腾的鱼群。丰富多姿,气韵神灵。<br> 一幅幅或大气磅礴直抒胸臆、或舒缓细腻娓娓道来、或隽秀飘逸轻灵洒脱的书法篆刻作品,表达了艺术家们对现实生活的热爱,讴歌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幅幅或朴素典雅、或时尚清新的书法篆刻作品,灵动而富于知性的变化,不拘一格,书随心境,无不呈现音乐的律动、诗歌的境界。于意于神,可品可赏。<br>  挥毫泼墨、畅抒胸臆,笔随时代、墨见精神。<br>  风景这边独好!<div> 兰永平 <br> 2021年9月 <br></div> <h1><b>毛明祥老师作品</b></h1> 宋 韩维《城西书事》 清 王国维《论人生三境界》 清代 吴青 题无锡惠山至徳祠联 绿水藏春日 青山淡晚烟 怡然 元 赵孟頫 论书画 赵金光为毛明祥墨缘心语画展撰联 赵金光为毛明祥墨缘心语画展撰联 作画构图所思 <h1><b>张继华作品</b></h1> 春秋 论语 学而篇 礼之用 对联 诗思道心 古对联句 清 赵熙《自峨眉归望乌尤》 毛泽东词《 沁园春 雪》 <h1><b>黄方文作品</b></h1> 唯德为宝 与古为徒 汉碑气厚 对联 奇书传石室 新永和草堂 诗书常温故 岁月在知新 <h1><b>周登明作品</b></h1> 道德经 刘禹锡 陋室铭 毛泽东 沁园春 雪 唐 张继 《感怀 调与时人背》 唐 刘禹锡 《秋词》 <h1><b>李益舟作品</b></h1> 千字文 宋 苏轼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对联 <h1><b>胡茂生作品</b></h1> 东晋 陶渊明《饮酒》 笃行致远 品茗抚琴 宋 苏轼 《行香子 述怀》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h1><b>兰永平作品</b></h1> 唐 李端 《题崔端公园林》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敬业乐群集句 宋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唐 贾岛 《登江亭晚望》 <h1><b>张建刚作品</b></h1> 万径人踪 千山鸟飞 开卷有益 唐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明 冯梦龙 《警世通言》 <h1><b>余永生作品</b></h1> 唐诗三首 唐 王维 《山中》 对联 看水浒读红楼 凌云 清 孙承泽 庚子销夏记 <h1><b>谢毅作品</b></h1> 心旷神怡 多景楼诗册 唐 韦应物 《秋夜寄邱员外》 境由心造 宋 苏轼 《阳关曲 中秋月》 <h1><b>罗远强作品</b></h1> 陶博吾题画诗《鱖鱼图》 西周 散氏盘铭文 东晋 王羲之 《兰亭序》 远强制印(一) 远强制印(二) 远强制印(三) <h1><b>马福存作品</b></h1> 颜 《勤礼碑》 耕云种月 茶道禅心 《兰亭序》集录 宋 朱熹 《劝学诗 偶成》 <h1><b>何明媚作品</b></h1> 习近平诗 汉 诸葛亮 《诫子书》 宋 苏轼 《海棠》 唐 王湾 《次北固山下》 宋 岳飞 《满江红》 <h1><b>梁文祥作品</b></h1> 唐 王勃 《滕王阁序》 对联 《疏影横斜》句 秋似美人 唐 李白 《将进酒》 唐 李白 《峨眉山月歌》 <h1><b>赵海忠作品</b></h1> 赵孟頫 《吴兴赋》(一) 赵孟頫 《吴兴赋》(二) 赵孟頫 《吴兴赋》(三) <h1><b>徐光辉作品</b></h1> 唐 白居易诗 卧云听泉 宋 苏轼 《蝶恋花 春景》 东汉 曹操 《短歌行》(六尺全开) 春秋 庄子 《秋水》 <h1><b> 不仅是朵小小的浪花</b></h1><div> 毛明祥书画工作室2021书法篆刻作品线上展观后<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p><p class="ql-block"> 毛明祥书画工作室是以毛明祥的弟子、学生组成,以书画研习、创作、传承为要旨的艺术群体。他们有志于书画立家,秉承“守正纳新”的路子,自觉地走在一起,为弘扬民族文化作贡献。</p><p class="ql-block"> “不积小流何以成江海”,《毛明祥书画工作室2021书法篆刻作品线上展》在网络上展出了。展览规模虽然不大,但正是这些专业于书法篆刻艺术创作的群体,汇聚成宏大的、健康的书法浩翰,砥砺前行,彰显伟大的古国文化。</p><p class="ql-block"> 现在社会上出现的“传统”、“丑书”、“江湖”、“书法杂耍”现象,引发热议。反倒使书法的传统地位在认知中得到提升。工作室书法篆刻家们认为:“书法篆刻艺术植根传统,变古求新,既博大精深又体现时代审美,既有地域特色的个性追求又有大环境的榫合交融”,“纳古法于新意之中,又生新法于古意之外”。工作室用展览形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抨击背离书法之道,贱踏书法艺术的江湖杂耍。</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2021书法篆刻线上展是否引起足够的关注?我要说的是,他们用实力证明,是一支积极的创作力量,在“守正纳新”的路上,面对社会,审视书坛,思考着、探索着、践行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要求成员们书画皆修,既会画画,又要书法。反之,会书法的人要学会画画。于是他们埋头专研,认真实践。线上展出的每一件书法篆刻作品(共八十一件作品)阶段性地展示了工作室书法篆刻水平,细观细品作品,有的平和简洁,古风熠熠;有的风骨清逸,天然无饰;有的笔沉墨酣,润中见韵;有的枯湿自然,布白丰腴;有的开张雄势,纳古求新;有的不激不厉,风规自远;有的传承有致,书写灵性。书家们的作品多点切入,多元取象,厚积薄发,多彩缤纷。</p><p class="ql-block"> 在书法篆刻的研学掌握上他们走着这样的路:从先贤们名碑名帖入手,楷字起步,重视楷书的学习。对于楷书,苏轼是这样说的:“书法备于正书,溢于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尤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楷书讲究法度,八法备而笔法健,法度溢于笔法。黄宾虹先生曰:“书之道,不外笔法、墨法、章法三者,其中能得笔法者已是名家。墨法从笔中来,无笔墨虽有章法,皆庸工也。”两位先贤都强调楷书的重要性。自从楷书立道,千百年来人们学习书法就从楷字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在形临阶段,不怕临像名家名帖。只有经过细致入微的临摹,才能捕捉到先贤们用笔用墨精彩的细微处。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现在,我们已经无法见到先贤大师们写字调墨的过程,只有从留下的字迹中去探寻、去感悟、去体会,“学会与古人对话”。</p><p class="ql-block"> 到了意临阶段,就必须强调书者的主动性。在临习的过程中多问问自己,先贤们为什么要这样写?怎样做到这样写?让自己很快上手,主动把握学习过程,完美自我。</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一个重要问题,已有创作能力的人,如何对待名碑名帖的再临习?临帖不仅仅是初学阶段的事,有了“童子功”以后无需再临帖啦?而工作室的书家们的做法是:临碑帖是常态,不同阶段对名碑名帖的认识和取向有所不同。这些知识点的串连、递进正是积累经验的最好方法。它将伴随书法篆刻创作坚持下去,更能深层次地感悟先贤们的一管在手,自由挥洒、出神入化的把控的能力,最终达到个性张扬,开宗立派,留芳百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p><p class="ql-block"> 书画艺术的欣赏,首先是对形式的认知,吸引欣赏者的眼球。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它完善的艺术形式总是在意境的包融中与笔法、墨法、章法的艺术表现相榫合而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的整体。形式于作品不是小技,它有着丰富的审美内容,必须下功夫去研究。形式结构的得来,书家还必须具备综合的艺术素养和文化气度。</p><p class="ql-block"> 书法的书体有栺行草隶篆,因此呈现的面貌各有不同,其章法形式又各不相同,特别是行草书的作品,变化丰富。可以说有一幅作品就有一幅形式章法。作品幅式的正文、结体、排列、款识、印章等的大架构,点画之间的粗细、方圆、枯湿、浓淡、顾盼、牵连、开合、转接等技法都是书家要面对的,须熟练掌握的。还要提及的是:作品必须符合共同的审美标准,大家要认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书法篆刻家一路走来,他们有着专业素养和坚持不懈的努力。</p><p class="ql-block"> 这里推荐几位给大家,共同分享他们在书法篆刻创作上的经验。</p><p class="ql-block"><b>张继华</b>,一九九八年从部队转业到工商银行。后进工作室拜在老师门下,步入书法正道,钟情于《阴符经》、《荐季直表》,重点临习《荐季直表》。探源溯迹,就其所以。在此基础上,铺开涉猎面,加大临习量,精研《圣教序》、《兰亭序》、《石门颂》诸帖。一本《书谱》,一本《草书百韵诀》可以背临,试问,有多少人能够做得到继华在书法品位上的追求,功夫下足,叹为观止。现在已经是工商银行总行特聘研究员,入选特殊人才库,凡有重大活动都要请他去参加。</p><p class="ql-block"><b>黄方文</b>,从小喜爱书法,初学《勤礼碑》,坚持数年不间断,服役进部队也未放弃。对书法碑帖的研学范围扩至《张黑女墓志》、《张猛龙碑》。转业后进工作室,着力于《张迁碑》、《杨淮表记》和《石门颂》。在摹习诸体的同时加强理论学习,深究其理,知其所以。其中对书法史的学习,明白历代书家及其精典,对笔墨形式的表现、内涵、书法观念的掌握,这叫知古。石涛曰:“笔墨当随时代”。虽然说绘画,但对书法同样有指导意义。方文把笔于今人,观摹优秀作品,查看他们对古人书法学习借鉴及表现过程,启发自己,此为知今。余下,要明白自己学习目标,注重传统正脉,在临习名人名帖中沉下来,深挖细研,对所习碑帖及源流过程进行解析,做到事半功倍,这是知己。知古、知今、知己,使之泰然。</p><p class="ql-block"><b>胡茂生</b>,小时候受家学影响,喜欢上毛笔字。柳体入门,从不间断。1998年参加中国书协培训班,系统地学习柳、顔、褚体。又习《好大王碑》、《张猛龙碑》,篆书《石鼓文》,草书《十七帖》。三年学习,技艺大进。习作入选“第六、七届学员汇报展”,并获优秀学员证书。进工作室后,又在老师的指导下,书画兼修。茂生善书又善画。早年学到的素描、水彩画给自己增加了造型能力,还会设计、构成、国画,多元的才能提高了艺术素养,是个较全面的人才。遵循苏轼“厚积薄发”之道,随着年龄增大,把专业范围集中在书法和中国画上,已期有更大的突破和收获。</p><p class="ql-block"><b>兰永平</b>,自幼习书,从唐楷入门,在十数年的创作实践中,潜心研学,多所独得。又进“二王”之门,夯实基础,逐迹溯源,兼学行草隶篆、魏碑诸体。克尽浮华,深究其理,现在永平的书法创作已信步行草书的自由王国,笔随心至,取象不惑。</p><p class="ql-block"><b> 李建</b>,眉山人,笔名李益舟。幼儿时喜爱上了书画。书法从欧楷入门,爱不释手,常年用功,勤奋实践。工作后,使用钢笔,硬笔字和毛笔字兼而习之。硬笔书法作品曾参加市展,获一等奖。进工作室后再研习王铎、米芾及“二王”书法,尤喜汉简,从中取法。益舟有悟性,为了提升书法水平,又学画养字,逐步将老师所创“垫水铺毫法”掌握。益舟说:“自己悟性不足,勤力不够,在书学路上愿做一个上下求索的行僧。”</p><p class="ql-block"><b>余永生</b>,自小喜好书法。痴迷欧字,爱其遒劲笔健,险绝刻厉,赏心悦目。欧字入门,爱不释手,临池不缀。把个欧字学得像模像样,乃至于觉得楷内无他体。随着对书法的感情和审美范围的追求,再补充帖学,走入“二王”,草学怀素,书法进入自由天地,但仍坚持传统,追求秀美的个性取向。2010年以后,开始画山水画,以期丰富书法水平。多年来书法作品曾参加全国及省市展览,获奖及被收藏。</p><p class="ql-block"><b>周登明</b>,他是工作室中年长的一位,对书画艺术依旧满腔热帎。人们常说:“修得庙来鬼都老啰”?他不信这一套。他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登明有一个优点,听得进话,从不自以为是。在兼任书画教学班老师工作期间,对老师的指点认真听,再思考再调整传授给学生。下课了他还埋头书案,把未写好的字重复练习。真可谓“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教学班结束了,自己的楷书、行书、草书也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b>谢毅</b>,初学柳字,驻笔欧楷,悉心专研,数年下来已奠定楷字基础。又在欧楷和“二王”的训练中逐步积累临创经验,特别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再从“二王”《圣教序》、《兰亭序》、《十七帖》、《中秋帖》,文征明《赤壁赋》,智永《草字千字文》中取法。确定以后主攻方向后,充实米芾《蜀素帖》、《多景楼诗帖》的营养。现在习画,以画养字,不断地丰富自己。</p><p class="ql-block"><b>罗远强</b>,原本务农,曾获农学硕士,初习柳字,临习多年,在熟练的基础上充实“二王”笔法,积学识,厚形质,不余遗力。其后,把精力集中在篆刻上。当然,远强知道,印章不大,涉及面宽、学问深,有所收获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尽管这样,他还是一头扎了进去,从临摹开始,临完汉印三百方,探源就理,博览深研,勤实践、善思考,一步一步朝前走。下面选录几则远强的治印笔记与大家分享:“印者,信也,始于三代而盛于秦汉。但到现在为止,考古发掘中还没有发现过可以肯定是春秋时代的玺印,进入战国时代,印章开始大量使用”。“本工作室书法篆刻方向,始终坚持印宗秦汉。弟子在摹印时以识篆为先务,对甲骨文字、金文、六国文字、说文解字都有涉猎。有弟子反复临摹散氏盘、铭文,以期能在古玺上有所建树。”“汉印古拙朴茂,平实浑厚,浸淫汉印可打下坚实基础。工作室研究篆隶者众,尤其汉隶,已有功力大增之人(黄方文等)。”“文人印始于米芾,但印学家把篆与刻两个过程由自己一手解决,不假于人,源于青田石的使用,王冕是第一人,文彭是第二人。”“工作室倡导的印从书出,印章和书法都要好,才能良性发展。</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成员中,如张建刚、马福存、何明眉、赵海忠、梁文祥、徐光辉等人习书都是坚守正道,楷字入门,旁及多家,深研细缀,有的既书又善画,还专设计、西画、教学多门类拓宽自己,丰富学养。有的有文学功底又能书法。还有的在商企上称“总”,在书法方面出类拔萃。有的在书法上已有造诣又在棋类上运筹帷幄。</p><p class="ql-block"> 毛明祥书画工作室2005年建立以后,书画作品已展览多届,单项的书法篆刻作品采用网络线上展览,还是第一次。展览,也是自审、自修,养技、养心,交流、提高的最好形式。以后工作室还将继续下去。行笔到止,诚请各位方家、道友不吝赐教。书法尚精,功在善修,让我们共同为古老的书法篆刻艺术不断注入青春的朝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毛明祥</p><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24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