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18、22日,市教育局教研室一行教研专家莅临信宜市华侨中学进行高考备考教学教研指导。18、22日上午,各科教研员进班视导教学,22日下午分两场召开视导反馈会,第一场反馈会由教研员和学校备考领导小组(校长、高三抓级领导、级长、备课组长)反馈调研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第二场由教研员集中高三集备组全体教师结合高考评价体系进行评课,反馈学科调研情况,提出备考指导意见。</p>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高三抓级领导丘福光副校长介绍我校备考计划。</p><p class="ql-block">一、营造高考气氛。</p><p class="ql-block">二、制定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高考备考计划。</p><p class="ql-block">三、加强班级与团队管理。</p><p class="ql-block">四、增强高三学生的日常管理,培育学生的心理调适和应考能力。</p><p class="ql-block">五、高三备考中面临的困难,需要的帮忙和指导。</p> <p class="ql-block"> 接着教研室智囊团调研视导后纷纷出谋划策,助力我校高考备考。</p><p class="ql-block"> 教研员充分肯定我校这一阶段的备考工作,总结如下:</p><p class="ql-block"> 1.集备组计划科学细致,心中有考纲,复习有体系,教学模式符合一轮复习的环节。</p><p class="ql-block"> 2.集备组凝聚力强,积极上进,教师认真备课,依纲靠本,整合教材,依据学情定教情,目标明确,把握考点,讲细讲实。</p><p class="ql-block"> 3.课堂教学采取先练后讲,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重视分析、总结。语文科教学环节合理有梯度。数学科用好复习蓝本,补充必要题量,以基础题+真题的形式训练。英语科设计教学简案,善于整合资料。物理科注重整体的教学设计,以练习带动复习,选题贴切,以中等为主,夯实基础。化学科注重内容结构化,利用大概念,构建价类二维图。生物科研究有深度,依学情调整复习内容,由易到难,讲练结合。政治科教学针对性强,教师重视分析总结。历史科必备知识落实到位,讲练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能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地理科练得有梯度,板图与讲评结合,针对性强。</p> <p class="ql-block"> 教研室张博主任对各科教研员提出的努力方向作了精准概括:</p><p class="ql-block">一、关于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兴趣的问题,是否可以思考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p><p class="ql-block">二、关于课程标准的解读、学科内容的评价体系、选题点拨的方法、重难点的突破、课堂的容量、学情的分析等等问题,务必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落实解决。</p><p class="ql-block">三、关于进度问题,应结合学情,因材选题,在茂一模之前完成一轮复习。</p><p class="ql-block"> 此外,张主任还为我校的高考备考指明方向。</p><p class="ql-block">一、精准规划备考目标</p><p class="ql-block">二、打造侨中特色高考</p><p class="ql-block">三、研讨基于学情的教学</p> <p class="ql-block"> 最后,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黄彦荣同志结合教育局教研专家的指导精神,对我校高三级高考备考作出以下要求:</p><p class="ql-block">一、熟悉新高考,研究高考评价体系。</p><p class="ql-block">二、研究学情,找准切入点。立足本科,强基础,抓规范。</p><p class="ql-block">三、强一轮,不炒冷饭。讲到就要做到,大面积抓基础,大刀砍难题,按学生能达到的立足点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p><p class="ql-block">四、临界生的跟踪辅导应常抓不懈。</p><p class="ql-block">五、注重教学模式。新学生、新学情,要有新思维新模式,不管什么模式,适合学生的、学到的、做到的就是最好的模式。</p><p class="ql-block">六、强目标,树信心</p><p class="ql-block">七、强管理,多合作</p><p class="ql-block">八、强考试,重分析</p> <p class="ql-block"> “勤研以善教,指导以致远”相信华侨中学的教学教研工作,在市教育局教研室的指导下,在全体侨中人的努力下,一定会有新的突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签 发:黄彦荣</p><p class="ql-block">审 核:丘福光</p><p class="ql-block">编 辑:龙曼云</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