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愁

胡胡

<p class="ql-block">这个中秋本来没准备回老家过,三天假期的最后一天老万说,还是要克服困难回去看看老父老母,于是我和老万轮流开车赶回老家,先回娘家看老娘,结果老娘被哥哥们接出去了过节了,大中午拍下娘家房子,感觉挺好看的,发给老胡家群,大侄子竟然问这是哪里😄,结果被大家要求发红包。</p><p class="ql-block"> 我的乡愁是娘家的老房子。</p> <p class="ql-block">晚上在小哥哥家吃饭,小嫂子做的菜真真的好吃,吃完挺着圆鼓鼓的肚子想去找地方看“烧窑仔”(我们乡下的土话,县城叫“烧塔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在农村过中秋,孩子们特别高兴,这个季节地里的花生、豆子、芝麻成熟了,聪明的父辈们利用这些原材料可以做很多吃食,到了晚上村里小朋友满村捡拾砖头瓦片,然后围着一个圈,一块一块往上搭成一个空心宝塔样子,然后到地里捡些豆杆放在里面烧,一些遗漏的豆子在火的烧烤下,哔哩哔哩炸出了,我和一些小朋友最喜欢在边上捡这些豆子吃,感觉特别特别香。</p><p class="ql-block">我的乡愁是乡下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p> <p class="ql-block">这是老乡在网上发的,现在的“窑仔”比原来的华丽多了,但远没有以前那种快乐。</p> <p class="ql-block">中秋的月亮亮灿灿的,慢慢地,慢慢地变成了白色,月光静静地洒在了地面上,整个世界都被罩上了一层银色的光,县城像被笼罩着薄薄的银纱。月亮穿过了云朵,将光辉洒在了马路上,马路就好像是用银子铺成似的,月光倒映在了水面上,晚上的风一吹,河面上就波光粼粼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沿着崇仁河一路走走停停,崇仁一河两岸灯光璀璨,与天上月光交相辉映。顿时觉得咱们家乡还是很美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的乡愁可能在这崇仁河里。</span></p> <p class="ql-block">崇仁的黄洲桥原来是一座古桥,后来有人觉得桥有点老,不能适应现代县城的发展需要,把老桥拆了重建,新建的老桥比原来的古桥更宽阔明亮,还有风雨廊桥,但是原来的古桥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就是说不尽的乡愁, 年轻的我们在这座老桥上有说不完的回忆与话题。真心的觉得可惜。</p><p class="ql-block">我的乡愁在记忆中黄洲桥上。</p> <p class="ql-block">没有看见“烧窑仔”,我们决定干脆回家陪父母看电视,天上明月高挂,照亮我的回家路,看着父母在大门口留着的灯,我突然明白老万一定要赶回家的初衷,这满满的乡愁啊,暖暖爱!</p><p class="ql-block">我的乡愁是父母的牵挂。</p> <p class="ql-block">看见朋友圈都在晒月亮图,我也出门拍了一张,近视眼的我在长大以后就没有看清楚过月亮,拍出来果然还是小时候的记忆,我告诉公公婆婆月亮上的没有看见嫦娥和吴刚,也没有看见桂花树,公公来上一句“吴刚吴刚,寅时酿酒,卯时点香”,难怪看不见了。</p> <p class="ql-block">看见这明媚的月亮,我忍不住附庸风雅,来了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由于不熟练还连连出差错😂,好在月亮不会告诉别人。</p> <p class="ql-block">陪父母看中秋晚会,一曲乡愁,勾起我无限的遐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