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在公交车行驶在杨浦大桥上拍摄的。这片主要由石库门、棚户、简屋组成的居民区。右侧灰色的五层楼是松潘路菜场,可能是这一带标志性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照片上这片住宅区大约在杨树浦路、松潘路、平凉路、临青路围成的范围内。横贯左右的是松潘路。这四张照片拍摄于2014年1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和我的许多同学在这里度过了中学年代。大部分同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陆续搬离了这片熟悉、拥挤、贫困、但充满快乐的穷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0年这片住宅终于拆迁了。但我们却忘不了留下我们无数有趣故事的土地。从2011年开始我陆续拍摄了这片土地,现整理出来作为永久的纪念。</span></p> <p class="ql-block">在杨树浦路上看五层楼高的松潘路菜场。凌爱宝就住在菜场的后面。(2012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年春节,凌晨在这里排队买年货。(201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松潘路西侧。(201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松潘路西侧,居秀芳似乎在这里居住过。(201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菜场旁的这幢红瓦、红砖外墙的小洋房原本是个街道医院,小时候在这里看过病。(201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松潘路周家牌路口。(2011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松潘路周家牌路口。(2011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家牌路松潘路口的“修仁坊”林志强好像就住在对面,文革结束,高考开放,他从煤矿“考研”成功,重回上海。(201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松潘路东侧。(2011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松潘路北望。(2011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松潘路南望。(2011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松潘路120弄明德里,当年“松潘路儿童晚班”就设在弄堂內。我初小从一下开始在这里就读,下午上课,天黑才能放学。(201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明德里是个石库门居民区。学校就设在弄堂底左转。(201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16年12月的一天,我特地走进了弄堂,学校的大门还在,但被封闭了。这就是松潘路儿童晚班的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松潘路西侧的“松茂里”。好像同学讲孔广孚老师的儿子曾居住在这里。(201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松潘路西侧。(201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松潘路西侧(201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松潘路西侧(201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松潘路和杭州路形成“丁”字形路,图为杭州路387弄,建于1928年。(201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杭州路呈东西向,西起杨树浦港西湖路。当年控江中学尚未开学,是何冰清到我家通知报到时间,并让我再通知施永诚,因此何冰清是我认识的第一个高中同学,施永诚是第二个。(201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丛名宏好像就住在这一带。(201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照片拍摄于2016年,杭州路上还有公共接水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杭州路349号,原圣心医院,建造于1931年。一幢教堂式建筑。(201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圣心医院现已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1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站在松潘路向东看杭州路。(201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杭州路东望。(201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杭州路。(201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周莲好像就住在这一带。(201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杭州路靠近松潘路处有个清洁管理站。(201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杭州路三星路口。(201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星路是条小路,从这里可通到平凉路。(201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的高小是在三星路北端,位于平凉路上的杨浦区第一中心小学就读的。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学。学校竟然有游泳池。那是我们开唱“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年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和丛名宏在这里是同班,此后我俩初中、高中一直是同班。这个小学后来变成了“平凉二中”,再后来拆了,可惜没留下校园的照片,很遗憾。在网上终于找到两张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平凉路进入三星路。这里原是乡间小道,四周是农田和鱼塘。自从建了沪东工人文化宫后,这里才慢慢变成了小路。这是我们高中放学的必经之路,每当经过“东宫”西餐厅,闻到隔墙飘过的面包香味时就有同学大声说“深呼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建设初级中学搬到三星路了,这里原是杭一小学,现在将对面的树人中学一起改成了建设初级中学的校园(2011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星路快到杭州路的一片是棚户区,照片拍摄于2011年,这里还保留着原来的空间格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走出三星路,斜对面就是我居住了43年的普爱坊。这是杭州路的后弄堂。(201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普爱坊在杭州路的后弄堂。普爱坊內大多数是石库门建筑,有卫生设备和厨房,这在当时是很不错的。(201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走进普爱坊大弄堂。(2011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条小弄堂右转左侧最后第二家就是我的老房子。(2011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92年我分配到新住房后,老房子交给了单位。新住户后来将我们原来的两间平房改建成四层楼房。(2011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17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的对门189号,原住着一个日本人。(2017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原来清水灰砖,标准的一开间带天井的石库门建筑都失去了原来的面貌。(2017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潘硕健原来就住在这间石库门的楼下,他后来生活在北京。(2011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里原是杭一小学的大门,我小学四年级就是在这里度过的。现在小学已变成建设初级中学,大门开在三星路了。(201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顺成里的后弄堂在杭州路上,弄堂口左手是一个“老虎灶”。小时候常在这里打开水,一分钱一热水瓶。(201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杭州路上的这间矮平房我记忆深刻。当年上初中时每天从这里经过。我就在屋檐下走,希望身高早点超过屋檐。照片拍摄于2012年,照片中的小女孩和我当年差不多大吧。这间矮平房居然一直保存到拆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杭州路(201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里是杭州路临青路口。(201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杭州路临青路口西南角。(201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杭州路临青路口西北角,照片右侧铁门处是原临青路小学。(201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杭州路临青路口东北角,这里原来是个烟纸店。(201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杭州路临青路口东南角,原是华丰绒线厂。(201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原华丰绒线厂。(201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临青路南望。范舰平似乎就住在附近。(201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临青路。(201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临青路周家牌路口。这家步青鞋帽店好像很有历史了。(201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临青路这排临街的石库门当年还是很气派的。(201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陆佩芳好像就住在这里。(201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临青路东侧的临青坊。(201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临青路杨树浦路口的临青绸布商店,当年岑纪昌就在这里工作。(201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杨树浦路“华忻坊”,居秀芳在这里居住21年,她家住了一栋石库门。(201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华忻坊建于1921年。由盛宣怀出资建造,作为华盛织布局职工住宅。华忻坊现已被列入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街坊推荐名单,听说要整体保护。(201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杨树浦路1963弄“依仁里”,陈忠发就住在这里。(201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杨树浦路1945号,飞跃中药店。(201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杨树浦路天真照相馆。1962年我当兵前与丁兆兰、骆旭明、谢维原、王东平、江林在此拍照留念。(202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药店和照相店中间是仁兴街。(201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杨树浦路街景。(201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杨树浦路街景。(201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杨树浦路西望。(201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杨树浦路街景。(201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杨树浦路1877弄“长发里”。(201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杨树浦路1851弄“怡德里”,岑纪昌就住在这里。(201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杨树浦路西望。(201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杨树浦路1825弄“润玉里”。(201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松潘菜场。(201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杨树浦路渭南路。江林就住在这排结构上好的两层楼房中。有一年春节我同谢维原去看望江林,还在他家吃了午饭。(201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仁兴街南通杨树浦路,北接周家牌路,虽称为街,实际上就是一条宽一点的弄堂。(201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里应该有一家米店,小时候常来买米。记得每次都背40斤。至今还记得大米16.8元100斤、籼米14.3元100斤(201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仁兴街。(201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家牌路“依仁里”,它直通杨树浦路。(201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家牌路159弄“顺成里”。(201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家牌路147弄,记得这里叫“同信工房”。邹君德好像就住在这里。(201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楼红色墙面(是木板的?)的石库门建筑就是同兴工房。(201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家牌路109弄“普爱坊”前弄堂,它直通杭州路。我们的物理老师李立谦就住在普爱坊8号。(201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幢红色三层建筑的地方原来是“楚城大戏院”,有一次我在网上偶然看到梅兰芳持有“楚城大戏院”的股票。小小的楚城大戏院还是股份制的。(201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家牌路松茂坊。(201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隆昌路238号。这是谢维原原来的家。门牌号与“梁山伯”谐音,就记住了。这是一幢日式洋房。他也是从四川山沟“考研”回到上海的。(201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记得高中时,我们俩一同去观看北京人艺的话剧“蔡文姬”,几十年后他对其中的导演演员:焦菊隐、朱琳、刁光覃、蓝天野等记忆犹新如数家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隆昌路362号上海隆昌公寓,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最早是公共租界巡捕房的一部分,由英国人设计建造。(201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整个公寓如同一座古罗马斗兽场似的圆形建筑。解放后隆昌公寓成了公安局职工宿舍。2004年上海隆昌公寓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孟宪中好像就住在这里。(201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杭州路快到宁武路的地方有座灰色的四层大楼,这就是当年我们就读的建设中学的教室大楼———青年大楼。这是建设中学留下的唯一的老建筑。建设中学现已改为财经大学附属中学了。(201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就是当年我们就读的建设大楼,原来是两层,后加高为三层。照片拍摄于1994年,是复旦大学的一位教授,也是建设的校友拍摄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劳动大楼,是老师的办公楼。现已拆除。五十年代上海著名的女声独唱演员徐德爱是我们的音乐老师,让一个歌唱家教一群屁孩子,真有点奢侈。(1994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劳动大楼。这个学校出国许多体育明星,大名鼎鼎的张宏根、李赫男是其中杰出的代表。(1994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