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文庙•教育

虎踞龙盘

<p class="ql-block"><b>  大哉孔子半部论语治天下</b></p><p class="ql-block"><b> 至圣先师儒家学说泽后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春秋末期鲁国人,今山东省曲阜市。</p><p class="ql-block">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是被公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p><p class="ql-block"> 儒家学说成为两千多年我国古文化的正统,半部论语便可治天下,可见对世人影响极大,孔子被尊为圣人。</p> <p class="ql-block">  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p><p class="ql-block"> 仁:爱人,仁者爱人。</p><p class="ql-block"><b>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b></p><p class="ql-block"> 在我国的历史上,孔子第一个提出了人之先天具有的纯真本性是相近的,差异甚大主要是因为后天的教育,所以他主张每个人都要受教育,每个人必须要受教育。</p><p class="ql-block"><b> 子曰:“有教无类”。</b></p><p class="ql-block"> 就因为爱人,在我国历史上,孔子第一个创办学校,广招学子,尤其重要的是所有学子都不分贫富贵贱,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他追求教育公平,不管贵族、百姓,皆受到相同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孔子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传,更重身教,他是古代教师的光辉典范。</p> <p class="ql-block">  以“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孔子编定六经作为通用教材,向广大学子传授六艺,实施“文行忠信”四教,针对学子特长,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学以致用,不断启迪学子心灵,增长学子智慧。</p><p class="ql-block"> 成人子弟是天下至德,孔子,人之贵人,天下之贵人。</p><p class="ql-block"> 孔子的教育学说,为我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p><p class="ql-block"> 用现代话说,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人民教育家。</p> <p class="ql-block">  “爱人者人恒爱之”。</p><p class="ql-block"> 孔子去世后,广大老百姓为了纪念孔子,孔子庙、元朝以后称文庙,在全国各地纷纷建立。</p><p class="ql-block"> 后来文庙又增设学宫(学校),庙、学统一,为儒生上学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文庙的建立,一批批儒学精英应运而生,文庙也成为各地悼念孔子与学习儒文化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打开左权县旧城图,文庙就在西街西南处。文庙东是学宫(学校),学正宅(校领导处),训导宅(教导处)。文庙北是考院、贡院,两院为学子的考场,明经取士,为国求贤。文庙、学宫、考院等,综合为辽阳、辽州时期的最高学府和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吾邑,其地风淳俗厚,其民忧深思远,士农工商,好书知礼,其尊孔子而崇祀之也较他邑诚而切也‘’。</p> <p class="ql-block">  曾经规模盛大的文庙,相传始创于晋,随着时代的变迁,只留下大成殿了。所留大成殿,重建于元朝大德元年1297年,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全殿共用大木柱44根,其中廊柱24根,檐柱16根,金柱4根。整个大殿建筑用料和工艺都十分讲究,做工精细,气势恢宏。明、清期间,虽有几次修缮,均未伤及主体,使其元代古建筑得以传示后人。</p> <p class="ql-block">  后面廊柱。</p> <p class="ql-block">  东面廊柱。</p> <p class="ql-block">  西面廊柱。</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内,高大的通柱三梁起驾,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左权文庙大成殿,是省境内唯一保存完整的元代文庙古建筑,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2003年至2006年,由县文物局主办,省文物技术研究中心承建,复原重建了部分配套建筑。</p> <p class="ql-block">  棂星门。棂星门是现在进入文庙的第一道门。棂星,传说是天上的文曲星,象征孔子可与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文星相比,也比喻尊孔就如尊天。</p> <p class="ql-block">  泮池。进了棂星门就是泮池。泮池是半月形水池,它是古代学校必有的水池,池上有石桥,称为泮桥,学子过桥拜孔子,称为“入泮”。</p> <p class="ql-block">  泮桥。</p> <p class="ql-block">  前院国学馆。</p> <p class="ql-block">  前院文化阁。</p> <p class="ql-block">  大成门。过了泮桥就是大成门,大成门因大成殿而得名。大成门又名仪门,意谓入此门者须衣冠整洁,仪表端庄。</p> <p class="ql-block">  过了大成门,就进入主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主院东配殿。</p> <p class="ql-block">  主院西配殿。</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大成,出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称赞孔子才德兼备,学识渊博,正如奏乐,以钟发声,以磬收乐,集众音之大成,赞誉孔子思想集古圣贤之大成。</p><p class="ql-block"> 所以文庙主殿称大成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即文庙的庙,殿内正中供奉着孔子塑像。</p><p class="ql-block"> 孔子塑像前的楹联是:</p><p class="ql-block"><b> 气备四时 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b></p><p class="ql-block"><b> 教垂万世 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b></p><p class="ql-block"><b> 横批:生民未有</b></p><p class="ql-block"><b> </b>上联赞孔子道德与天地相合,光辉与日月相同,进退与四时一样有序。</p><p class="ql-block"> 下联誉孔子乃万世师表,继往开来,教育界的圣人让人永远怀念。</p><p class="ql-block"> 横批生民未有,出自孟子:“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p><p class="ql-block"> 意为:自有生民以来,还没有像孔子一样至高无上的圣贤。</p> <p class="ql-block">  走在辽州古街,会自然联想到辽州时期在学宫埋头苦读的莘莘学子,他们曾踏上泮桥,走过大成门,入大成殿跪拜了师祖孔子,而后登上考院或贡院考场。</p><p class="ql-block"> “吾邑学子人才济济,不负寒窗苦读,发榜之日,榜上有名者,吾邑人甚多矣”。</p><p class="ql-block"> 由此又回望五六十年代的高考,我县学生总是冲刺在全区乃全省的前列,曾连续两年取得全省高考排名第二和全省高考排名第一的优 异成绩。</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学而优则仕”。</b></p><p class="ql-block"> 学而优,必须教育优。</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最基础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 “教垂万世……”</b></p><p class="ql-block"> 孔子已远去两千多年,而他的教育和教育学说,依然有着永恒的价值和日久弥新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夫文庙之设,复能尊师重道,崇儒向贤,而继文脉不绝,兴教于无穷哉”。</p><p class="ql-block"> 惟愿 复修一座文庙,能可振兴一方教育,则吾邑之大幸,吾邑庶民之大幸也!</p><p class="ql-block"> 祝愿一年比一年多的吾邑学子走进大学,成为硕士,成为博士,士者国之重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9月28日,将是孔子的诞辰日,特用“感动历史”对孔子的颁奖词,来纪念孔子,也来感谢有功于吾邑教育事业的所有仁人志士。</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感动历史”颁奖词——孔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顿时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一道道深深的印痕,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p> <p class="ql-block">  宋修民 2021.9.2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