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孔庙孔府—-2021-9-20

老zhang

<p class="ql-block"> 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位于曲阜城中央。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为孔子嫡长孙的衙署。汉高祖刘邦以太牢之礼祭孔子墓并封孔子九世孙世为奉祀君,代表国家祭祀孔子。后历代不断加封,至宋代封为衍圣公。明洪武十年建立独立的衍圣公府。现有楼、厅、堂480余间,前为官衙,后为内宅。府内存有著名的孔档案和大量文物。孔府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p> <p class="ql-block">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p> <p class="ql-block">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礼”。</p><p class="ql-block">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p><p class="ql-block">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p> <p class="ql-block">金声玉振坊</p><p class="ql-block">“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磬(玉振)告终。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因此,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p><p class="ql-block">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古人认为它“主得士之庆”。古代祭天,先要祭祀灵星。孔庙设门名灵星,是说尊孔如同尊天。</p> <p class="ql-block">弘道门,是明洪武十年时孔庙的大门,清雍正七年据《论语》“人能弘道”钦定命名,以赞颂孔子阐发了尧舜禹汤和文武周公之道。</p> <p class="ql-block">孔庙里的侧柏,红牌一级保护,树龄500年以上。</p> <p class="ql-block">蓝牌二级保护,树龄200-500年之间。</p> <p class="ql-block">绿牌三级保护,树龄100-200年之间。</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p><p class="ql-block">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高24.8米,阔45.78米,深24.89米,重檐九脊,黄瓦飞甍,周绕回廊,和故宫太和殿、岱庙宋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p> <p class="ql-block">大成门</p><p class="ql-block">十三碑亭北,有五门并列居中的一座名大成门,是孔庙第七道大门。“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p> <p class="ql-block">孔子手植桧</p> <p class="ql-block">先师手植桧位于曲阜孔庙内,这是孔老夫子当年亲手所种的一棵树,孔子最初种的这棵树,树干在晋代就枯死了。但是,这棵树的根部却生命力旺盛,不久又长出了新枝。从晋代到清代,这棵树的树干又几经荣枯。目前大家看到的先师手植桧实际是清朝雍正十年开始从根部长出的新枝。据说,正是因为这棵树几经荣枯,生命力极强,所以很多人把它看做儒家思想和孔氏家族命运兴衰的象征,意义更加非同寻常。</p> <p class="ql-block">“杏坛”二字,这就是相传孔子讲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孔府</p><p class="ql-block">孔府占地240亩,共有厅、堂、楼、房463间。九进庭院,三路布局:东路即东学,建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及花厅等;孔府的主体部分在中路,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六间等,最后为花园。</p> <p class="ql-block">重光门</p><p class="ql-block">门楣因悬明世宗亲颁“恩赐重光”匾额,故称“重光门”。门的四根圆柱下有石鼓夹抱,上面承托着彩绘的屋顶,前后各缀有四个倒垂的木雕贴金花蕾,故又称“垂花门”。重光门平时是不开的,每逢孔府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和举行重大祭孔礼仪时,才会打开。</p> <p class="ql-block">五柏抱槐</p><p class="ql-block">大约四百年前,这棵柏树受到了雷击,柏树裂成五瓣之后并没有枯死,而是继续茁壮成长。人们还给它取了一个雅号叫“五君子柏”。</p><p class="ql-block">后来有一颗槐树的种子偶然落在了五君子柏的基部,并且生根发芽,慢慢长成了大树。于是成为“五柏抱槐”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