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科普常识鸟类篇、(146)流 苏 鹬

陈夏富

<p class="ql-block"><b>流苏鹬(学名:Philomachus pugnax)全长280~290毫米。体型较大。两性异形。雄性成鸟(繁殖期):面部有裸区,呈黄色、橘红色或红色,并有细疣斑和褶皱。头两侧耳状簇羽如扇伸展至枕侧,在颈侧和胸部有十分夸张的流苏状饰羽。个体间的饰羽颜色变化很大,有栗褐色、栗红色、灰白色、白色、浅黄色、黑色泛紫色光泽等。上体的羽色通常与饰羽的颜色相吻合,密布杂斑。飞羽黑褐色,翼上覆羽多灰褐色,有灰白色羽缘。大覆羽的端部白色,形成一条翼线。腰黑褐色。尾羽灰色。尾上覆羽中央为褐色,两侧白色,且特长,形成明显的两条白色椭圆形长条几乎伸抵尾端。腹部白色,但在下胸和两胁有暗色斑纹。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雌性成鸟(繁殖期):如同普通的鹬类。个体小于雄性,面部无裸区,头和颈无饰羽;上体黑褐色,羽缘黄色或白色;颈和胸多黑褐色斑,腹部白色,两胁有褐斑。</b></p> <p class="ql-block"><b>流苏鹬繁殖期栖息于冻原和平原草地上的湖泊与河流岸边,以及附近的沼泽和湿草地上。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草地、稻田、耕地、河流、湖泊、河口、水塘、沼泽、以及海岸水塘岸边和附近沼泽与湿地上。很少到海边湖涧地带活动。喜集群,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和栖息。有时与其他涉禽混合成较大的群。它们涉入水中啄取食物时,整个嘴深入水里,甚至把头也浸在水里。在东非盐水湖地区,常常游泳。主要捕食软体动物、昆虫、甲壳类等,也食水草、杂草籽、水稻和浆果。常边走边啄食。</b></p> <p class="ql-block"><b>我国冬季八月份开始从东北 华北,华东,华南各省份有迁徙经过 到越冬地,春季从华南,华东,华北,东北沿海省份进入繁殖地。</b></p><p class="ql-block"><b>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