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所有的旧物珍贵的不是它本身,而是附在它上面那回忆的魂魄。——辛夷坞《山月不知心底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时光在穿梭中匆匆,不知不觉间悄然划过。道旁桂花的阵阵飘香,枝头上摇曳的累累硕果,市场上招摇过市的肥美大闸蟹,超市里闪亮登场的各式月饼……节日的氛围越来越浓,似乎不经意间提醒着人们中秋佳节到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中秋,一个延续千年的古老佳节。</p><p class="ql-block"> 在文人墨客眼中,它是一个缤纷绚烂附有诸多遐想的节日。青花台,浊酒杯,明月映疏桐。邀友开宴,品酒赏花……过的是一种情趣,玩的是浪漫,是氛围。</p><p class="ql-block"> 对芸芸众生的百姓来说,它就是一个单纯像征着团圆的传统节日。是天涯海角的思念,是不远万里的聚首,是旅途的奔波劳累,是离别时的依依不舍,是平凡生活中的一个小点缀,一剂调味品。</p><p class="ql-block"> 中秋节恰逢秋收,是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候。割谷子,掐高粱,掰玉米,打豆子。山坡地头,庭院场地,屋里屋外,到处都是匆匆劳作的身影,永不停歇的步履。</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不管怎样忙碌劳累,日子怎样艰难困苦,母亲却从来没有忽略过,没有怠慢过, 总是忙中偷闲 ,苦中作乐,努力营造节日的氛围,不辜负一家人对节日的热烈期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贫穷的岁月, 准备一桌丰盛的午餐,或许就是对节日的最大尊重。红烧肉,豆角炖粉条,炒鸡蛋,拌黄瓜,白菜炒豆片,现在看来这些极普通的家常便饭,但在当时却是珍馐美馔。</p><p class="ql-block"> 最诱人的就是母亲精心烧制的平时根本吃不到的香喷喷的红烧肉。大锅烹制,柴火慢炖。出锅那一刻,立刻香飘满屋。满满一大碗,放在桌子上格外显眼。红润油亮,脍炙入口,极大地满足了家人长久以来贫穷干枯的味蕾,让人欲罢不能。红烧肉在舌尖融化的那一刻,瞬间幸福感爆棚。</p><p class="ql-block"> 此时家人团坐在一起,一边细细品味着美味佳肴,一边畅谈着秋收的喜悦 ,多日来劳作的疲惫在温馨的节日氛围中一扫而光。</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顿极具诱惑的节日家宴,承载了太久热烈的期盼,太多美好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月饼,中国独有的美食,中秋节特有的标签。</p><p class="ql-block"> 晚上,当月亮慢慢地从云层里钻出,一点点撕掉它羞涩的面纱,高高地悬挂在柳梢头时,不经意间母亲已经悄悄地拿出了平时难得一见的月饼,招呼一家人聚在一起后,饱含慈爱地分给每人一块。</p><p class="ql-block"> 月饼油纸包装,古朴典雅;纯手工制作,货真价实;款式单一,五仁馅料。所有的一切都深深地带着那个时代岁月的印戳,彰显着那个时代独有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终于等到了期盼已久的月饼,赶紧肆无忌惮地咬上一口。饼皮酥脆掉渣,馅料香甜可口,浓浓的香味儿顿时在嘴里弥漫开来,真的是让人无法形容的美味,吃完后仍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仰望着窗外如玉如盘的明月,品咂着象征着团圆的月饼,一家人聚在一起,畅谈着琐碎家常。说笑间,尽是一副祥和的氛围。在柔和的灯光映衬下,每个人脸上都泛着幸福的光辉。</p><p class="ql-block"> 这是秋日里一个美好温馨的夜晚。普普通通,简简单单,但却节日仪式感满满,总是让人刻骨铭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成家后独立过日子,每当节日来临前,父亲保准会打来电话,多少年来熟悉不变的话语,家里肉已经炖好了,菜也买了,什么时候有空回来吧,等着你们。</p><p class="ql-block"> 一个电话,几句朴实的家常,没有过多的言语,没有特意的表露,但却暖意融融,惦记和牵挂无限。电话挂断那一刻,顿时泪眼婆娑,泪水尽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多少年过去了,那些定格在记忆中的美好画面依然是那样的鲜活,时不时地跳跃出来,一次又一次地温暖着我们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舌尖上像打了烙印一样难以忘怀的熟悉家常味道,亲人陪伴亲人聚首在一起的温馨,亲情包裹亲情浸泡的幸福,永恒时光里永远也回不去的诸多美好。 </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的我们日子简单清贫却最是开心快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岁月无声 四季更迭。时间如白驹过隙,在无数个日出日落中,我们不再年轻。不知不觉中已然站在了四十岁的尾巴,中年的路口。</p><p class="ql-block"> 近些年来,随着年龄的增大,对节日的心境越来越难以形容。</p><p class="ql-block"> 或许是时过境迁, 条件好了,物质丰富了,红烧肉月饼的极度诱惑一去不复返。有时竟出奇的心静如水,没有半点涟漪,甚至燃不起过节的点滴欲望。</p><p class="ql-block"> 或许过节时需要牵挂的太多。惦记着八十多岁的老爸,牵挂高速路拥挤女儿能否准时到达,盘算着过节时需要采买的东西,思量着送给老人的节礼…… 林林总总,杂七杂八,心情有时会莫名地焦虑。</p><p class="ql-block"> 或许节日里如流水般的花钱,一次又一次去超市商场购物,长时间奔波在走亲访友的路途,身心疲惫不堪,有时感觉过节好像成为了一种负担。</p><p class="ql-block"> 其实想想这些好像也都不是什么困难的事,重要的是……</p><p class="ql-block"> 母亲离开后,年迈的父亲心有余而力不足,“家人围坐,灯火可亲”的节日温馨场景渐行渐远。每每想起曾经的过往,免不了涌起一股淡淡的失落伤感。</p><p class="ql-block"> 老公原生家庭对待节日的敷衍,缺失的节日仪式感,枯燥无味的节日氛围,真的难以让人欢心雀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永恒的节日从来都没变过,但过节的心境却越来越难以言表,感受更是云泥之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汪曾祺曾在《冬天》里这样描写:晚饭后,家人闲坐在一起。小桌上点着煤油灯,大人说着神仙鬼怪的故事,或道听途说的乡村趣闻轶事。多年后,父母的温情,兄弟姐妹间的逗趣,印在心灵深处,成为冬日里最温暖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或许这就是历经岁月沧桑,尝尽人间酸甜苦辣,在时光流转中步入中年的我们所期待的心目中理想的节日氛围。</p><p class="ql-block"> 我们多数人都是凡夫俗子,不期许荣华富贵,不向往山珍海味。只愿人间烟火,岁月光景里有亲情相伴,共享家常味道,共同畅谈生活的点滴,微笑向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中秋节。下了两天雨后,天终于放晴,有点燥热,难得一家人全聚在了一起,过了一个团圆佳节,累并快乐着。</p><p class="ql-block"> ———2021年中秋感悟</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