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世甲科绣花楼,——访浯溪古村

李康宁

<p class="ql-block">2007年,浯溪村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2011年,浯溪村被评为“江西省生态文明村”。2012年,浯溪村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p> <p class="ql-block">浯溪村,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黎圩镇下辖行政村,距原县城28.5公里,全村96户365人,有王、于两个主姓,其中王姓约占三分之二,于姓约占三分之一。王姓始迁祖王志先,名子春,系王安石之弟王安国第四世孙,于宋庆元元年(1195)初,自上池瑶田徙居于此。因村前一港,流水潺潺,清澈见底;村后青山,青苍翠绿,故村名浯溪。1958年冬,东乡兴建幸福水库,将库内愉怡乡坂上村34户于姓居民移至该村,与王姓合居。浯溪村的明清古建筑群,展现出一幅布局精巧、古朴典雅,具有赣派建筑特色的古代农村风景画,体现了赣东农村民俗民情的古朴淳厚,不失为中华民族古代民居建筑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浯溪村坐落在抚州市东乡区南部。距县城28.5公里,距黎圩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座北朝南倚山而建。东西宽310米,浯溪村民60%姓王,始祖为王安石之弟王安国第四世孙志先公,于宋庆元年(公元1195年)自上池瑶田徙居于此,建村已有813年的历史。村内保存完好、集中连片的明清古建筑群,有贞孝牌坊一座、南北大门楼各一座、“奕世甲科” 牌楼一座、状元路一条长450米、麻条石巷道18条共685米长、古井三眼、石狮两尊、旗杆石两副、石拱桥一座、麻石墩桥一座及古樟树3棵。</p> <p class="ql-block">浯溪村傍山而建,东高西低,顺势而下,中间宽,两头窄,五排房屋规划严谨、错落有致、疏密相间、布局合理、公共设施完备,若从空中俯瞰,则整个村庄就是一个巨大的长棱形。黎圩至虎形山水泥公路傍村而过,交通方便。村民勤劳淳朴,文明守信,世代都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西瓜和养猪、牛、鱼等。</p> <p class="ql-block">“南垣萃秀”村南门亭:于明代天启年(公元1625年)间(乾隆癸丑年孟年冬月重建),距今有379年历史。门亭面墙通高5.1米,宽4.4米,正门有石拱门顶,门顶净高2.9米,净宽2.6米,门墙顶为一字形,墙顶下为一层塔形青砖,正门门楣上嵌有一块刻有飘逸的行楷“南坦萃秀”四个大字,并有小楷落款“乾隆癸丑年孟冬月重建”的麻石门牌。门亭为4梁桁,进深3.3米,宽4米,两旁设有麻石条麻凳。门亭右边有一守卫间。守卫间的窗户为“文”字形,用于望村口。门亭前有两副高1米,宽0.3米的旗杆石。门亭右侧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潺潺流过,给整个村庄增添了一种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村中18条巷道多是青石板铺就。王廷垣所建的官厅前是状元路,全长450米,南联南垣萃秀门楼,北接科甲里门楼,与条条巷道相连。科甲里右侧有两棵连根古樟,一大一小,枝繁叶茂,村民称之母子樟。</p> <p class="ql-block">科甲里门楼位于村子北部,越过公路不远处便是登科桥。</p> <p class="ql-block">沿着状元街前行约三百米,一座高大气派的门楼映入眼帘。大门两侧石柱前蹲踞着两只威武的石狮,中间横梁匾额上镂刻的“奕世甲科”四个字气势磅礴,下面雕有横排文字“永乐丁酉乡贡进士文林郎父王汝为&nbsp;赐进士巡按两直广西监察御史子王常”。门楼右上刻字“赐进士奉直大夫孙王显&nbsp;甲午举人文林郎孙王昌&nbsp;天启乙丑进士翰林院编修表孙王廷垣”;左上刻字“赐进士朝列大夫孙王统&nbsp;甲午举人承德郎孙王盛&nbsp;詹事府詹事晋社部左侍郎来孙王廷垣”。</p> <p class="ql-block">当地百姓说:这座“奕世甲科”门楼的建成还有“登科桥”的功劳在里面,如果王汝为等人不从“登科桥”上走过,就不能考中进士,那就不可能有这座门楼。</p> <p class="ql-block">王汝为家族那么多人能在科举中中榜,除了他们有一定的天分外,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都非常勤奋刻苦。</p> <p class="ql-block">圣旨——贞孝——旌表儒士王士柏未婚之妻李氏坊(牌坊):贞孝坊位于浯溪村南路口,距浯溪村120米处,座东朝西,建于清道光明期,距今156年的历史。据载:金溪对桥李氏姑娘许配给浯溪村“清朝儒士”王士柏,而王士柏未婚先殃。18岁的李氏扶棺嫁入,住进“斋月轩”,后人称之为“绣花楼”,独自守贞尽孝整整54春秋,从未下过楼房。直到72岁卒。道光皇帝为表其贞孝,特下旨建造此坊,以示旌表。此牌坊高7.1米,宽7.9米,四柱三间五层,以正间中心为轴线,两边对称排列,从整体上看吃呈金字塔式结构。正间由两根方0.4米,高4.6米的巨大石柱支撑而成,石柱两侧有高2米,宽0.5米,厚0.1米的波浪形石鼓片辅佐主柱。地面由5块平板麻石铺成,正间内空高3.2米,宽3米,浮雕分五层,第一层是“双龙戏珠”镂空雕刻;第二层是柳体双面、阴刻“旌表儒士王士柏未婚之事李氏坊”;第三层楼空雕有两个花瓶、两副人、动物风景图案,动物有麒麟、大象,风景有青松、翠竹等;第四层是笔力遒劲的颜体,双面阴刻“贞孝”二字,右侧刻有“道光二十有五年春月吉日”,左侧刻有“儒学教渝廖晋、儒学训导谢轮香、东乡县知县张炳、抚州府知府文海、布政使司布政使费问绶、提督全省学政孙端珍、江西巡抚部院吴文容、两江总督部堂耆英——题请”字样清晰可见。两旁各有一文臣武将立雕,上面是整齐排列的荷花纹;第五层正中间是“圣旨”,圣旨由两对龙凤护卫,龙凤图案的两侧是四环四棱的花窗,两边各有1只昂首“仙鹤”,上面是整齐排列的菊花饰边。两边两间由两根高3.3米,方0.4米的石柱与主柱互相支撑而成,支柱两侧也附有高1.6米,长0.5米,宽0.1米的波浪形石鼓片,地面由10根平石板铺成,侧间内空高2.2米,宽1.5米,浮雕分四层。第一层是梅、菊花、水仙、牡丹、人物场景镂空雕刻图案;第二层为棱形窗格;第三层为彩带花卉、人物场景图案;第四层为长方形窗格,两边各有一只昂首仙鹤图案。整个浮雕中有人物24个、房屋6间、舞龙4只、仙鹤4只、凤凰2只,麒麟2只,大象、花卉、树木等。在浮雕上面精美的防护设计呈金字塔式分布,这样一层层的将整个浮雕防护,而这些防护石雕成“马”头状,榫入麻石中,再盖上石块;在每块石板的两侧镶有花边石档板。整座牌坊镂空浮雕工艺精细,形态逼真,面积之大,立体效果之强,在江南地区少见。而且整座牌坊由149块大小麻石斗榫而成,巧夺天工,巍然屹立156年,文革时期“破四旧”曾用拖拉机推拉,而屹立不动,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江西省传统建筑“绣花楼”</p> <p class="ql-block">东乡县文物保护单位“绣花楼”</p> <p class="ql-block">绣花楼高高的院墙</p> <p class="ql-block">绣花楼的牌匾</p> <p class="ql-block">清道光年间发生在东乡黎圩镇浯溪村一个真实的、凄美的爱情故事,歌颂了女主人翁忠于爱情、知恩图报和诚实守信的品德。婚期临近之际,家住浯溪的王士柏殿试被皇上钦点为两广粮道按察使。因急顶缺位,王士柏被封官后即启道上任,不料途中感染伤寒,未及时就医,结果酿成大疾,客死他乡。大喜之日,女主人公李小月得知未婚丈夫王士柏去世的噩耗,18岁的她毅然素服出嫁到王士柏家中,后在“斋月轩”绣花楼中度过了54个春秋,直到72岁终老……</p> <p class="ql-block">绣花楼上客厅</p> <p class="ql-block">绣花楼的栏杆,凭栏远眺,山水渺茫,漫漫长夜,对月垂泪,天上月圆人难圆。</p> <p class="ql-block">豋上绣楼的木梯</p> <p class="ql-block">一对樟木箱是李小月的嫁妆</p> <p class="ql-block">绣花楼西侧的小花园:园内有一长3米,宽2米,高1米的花台,据传花台内有一巨型牡丹,花开如盆,芬芳异彩,李氏殁后,牡丹也随之枯萎。花园南墙有一小门,通向一小块空地间,为“儒林第”的“卫生间”,可异残毁严重,难观其貌。李婚姑娘未婚夫殁,还扶棺嫁入,并独守空房54载,一生从未下过绣花楼。这样令人可悲可叹的封建贞洁观,封建婚姻制,在当时皇帝却下圣旨旌表,以树贞孝之典范,足见封建婚姻的残酷,女性贞洁观的愚昧,也折射出一种特殊的“人伦”关系。</p> <p class="ql-block">园内种植着芭蕉树,</p> <p class="ql-block">浯溪村有座“登科桥”,相传只要走过“登科桥”,就能在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高中进士。</p> <p class="ql-block">浯溪,溪流无言!</p> <p class="ql-block">五孔梁桥</p> <p class="ql-block">经幢被树根裹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浯溪村的三孔登科桥是在村东,而在村西马路对面还有一座桥,是五孔平板梁桥,桥头有棵大樟树,树下有一带菩萨的经幢,经幢已被樟树根部包裹了。(倒底那座才是登科桥?五孔桥更气派,离村也很近)。</p> <p class="ql-block">树叶遮挡,只有两孔桥墩可见。</p> <p class="ql-block">五孔桥</p> <p class="ql-block">过整个村庄,再往北步行1.5公里左右,只见一座三孔石拱桥横卧于清澈的浯溪河上,它就是“登科桥”。桥孔映在水中,远远望去,宛如三轮明月。当地百姓相传:当年浯溪村的王汝为、王汝为的儿子王常、王汝为的孙子王显与王统、王汝为的重孙王廷垣等人赴京赶考时均从“登科桥”上走过,因为受到河神的帮助,所以后来都“登科中举”。王汝为家族除了四代考中五位进士外,还出了王昌、王盛两位举人。“登科桥”原名并非如此,但由于王汝为他们是因为经过此桥时受神助而登科,所以“登科桥”就慢慢被当地百姓叫开并流传下来。“登科桥上过,四代五进士”是浯溪村留给后人的千古佳话,村子中心那座“奕世甲科”门楼就是佐证。</p> <p class="ql-block">从牌坊门洞里进去,是条用麻石铺成的古道,弯弯曲曲。据说这条麻石路就是当地闻名遐迩的状元街。</p> <p class="ql-block">状元路通往“南垣翠秀”南门楼,麻石路形似轨道,轨道中间是状元才能走,其他人只能走两边。</p> <p class="ql-block">状元路由”科第甲”北门楼穿过。</p><p class="ql-block">&nbsp;“状元路”:江南学子、官员四敬慕明天启乙丑状元,礼部侍郎兼翰林院编修王延垣为学子的造诣和为官的清廉,自发损资近千银两在村内用麻石板修建了一条长450米,中宽0.9米,深8厘米,用条石竖立隔开,形如“铁道”,两侧各宽0.75米,贯通全村的“状元路”,中道供王延垣行走。路过官员至此,文官自行落轿,武官自行下马,从石槽两侧通过。“状元路”南连“南垣萃秀”门亭,北接“科甲里”门亭,当时设有专人看护,此类建筑在江南古建筑中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状元路穿过绣花楼</p> <p class="ql-block">状元楼两侧正在施工改造</p> <p class="ql-block">王廷垣官厅照壁 王廷垣官厅照壁 王廷垣官厅照壁 在大溪沟上最低调奢华的赣派建筑莫过于王廷垣官厅,其建于明代,南北两栋官厅相连并列,正对各有照壁,同建筑外墙等高,照壁基座采用石雕构造,照壁主体由45度角斜放的方形金砖贴砌而成,官厅内部是抬梁式砖木结构,梁柱粗硕,无不流露出奢华和大气,散发着令人着迷的明代气质,让人不禁遥想当年这里的繁华。 王廷垣官厅内部结构 王廷垣官厅天井 王廷垣官厅绝对可算作抚州明代官厅建筑典型珍稀的标本,明代建筑本来就少,官厅更是凤毛麟角,因此乃至江西、全国都是罕见难得。珍惜,珍惜,再珍惜,莫待无花空折枝。何为官厅?官厅是古代官员告老还乡之后在故乡建造的住宅。官厅的建筑风格简朴,遵从礼制。官厅在形制上,前厅平面呈特有的「 ”假五间”式布局。「 ”假五间”是指该官厅的门厅和后堂部分均为三间,正堂部分明间加柱和梁架,形成五间的现象。前厅是会客的场所,采用抬梁式木构架,与其他各厅的穿斗式木构架形成明显区别,体现了官厅建筑明显的的等级性特征;采用减柱造以扩大室内空间,是官厅建筑特殊的构造手法。</p> <p class="ql-block">王廷垣官厅:位于村中部,座东朝西,为明代天启乙丑状元,官至礼部侍郎兼翰林院编修任内务佐副侍部、宏光太子的老师——王廷垣所建,官厅由紧为相连的南北四栋房屋组成,南面为王廷垣书房,中间二栋为结构相同,面积相等的正厅,北端狭长建筑为厨房。整个建筑为村中现存最为宏伟的建筑之一。官厅大门朝南为八字形,紧邻东西向,贯穿全村的清泉巷,为砖石结构,门高2.86米,宽1.42米,现仅剩门框,“侍郎第”的匾额已不知去向。进大门为长达40米,南北向过道,贯通紧为相连的四栋房屋,每栋房屋有尺寸相同的中门相隔,又使每栋房屋自成一体,进大门第一间便是书房,书房面阔三间,宽7.9米,进深12.4米,书房门楣上“一经山房”四个麻石阴刻大字,遒劲有力,书房前后各有一天井,门窗均为雕花方格,室内光线充足。经过道向北是气派雄伟的二栋紧为相连,结构相同的正厅。每座正厅前面立有考察的照壁,照壁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底座,由五层或平放或竖立的雕花麻石砌成,高1.1米。第二层为主体,底座上有5个高2米向墙内井的方格,中间方格较宽,为2.5米,其余四格均为2米,方格内贴有边长为0.4米的方形青砖,每块方砖大小一致,光滑平整,方格内沟缝构成斜直线,间隙极小且均匀,不超过0.2CM。第三层是青砖斗砌的雨棚檐,用石粉纸筋粉就,绘有丹青山水画,依旧可见。正厅面阔三间,分返厅、中、上三堂,有两眼天井。厅门外有2米宽的门廊,门廊上厅门两侧立有一对石狮,现仅存座基,座基分两层,长0.6米,宽0.35米,高0.55米,进厅门是宽13米,进深4米的返厅,返厅两则各有2间厢房,中堂宽9.4米,进深7.5米,由于跨度长,采用穿斗式和招梁式的木架结构,两根主柱直径达0.7米,两边各有两间正间,中堂至上堂间用木壁相隔,中堂门槛高0.67米,上堂宽6.4米,进深5.2米,两边和有一正间、一偏房,上堂上方设有夹墙暗室,正厅内月枋、穿枋上均有较为清细的雕刻,或花草树木,或鸟虫鱼兽,显示着官厅的气派与华贵。</p> <p class="ql-block">官厅的大型照壁</p> <p class="ql-block">官厅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官厅的客厅</p> <p class="ql-block">官厅的上客厅</p> <p class="ql-block">官厅的柱础石</p> <p class="ql-block">官厅的院门,院内有四道门,三栋房屋</p> <p class="ql-block">应宿第</p> <p class="ql-block">芳谷公祠分祠堂和义学堂两个相邻的建筑,呈现“T”字型,祠堂上堂宽15.8米,下堂和义学堂宽均为14米,整个建筑共有一重院门,一重大门,三重偏门,四眼天井,右侧有一口古井。进院门是义学堂,深6米,宽12米,为木制二层结构,小楼房设有宽0.8米的木梯通至楼上,门、窗为横、直条木制长方格。&nbsp;&nbsp;义学堂前有宽7.3米,深3.4米的天井,天井正对祠堂大门。大门宽1.73米,高3.44米,门楣上楷书阴刻“芳谷公祠”四个大字,进大门是深为4.3米的返厅,返厅前有一长9.3米,深4.1米的天井,两边是通往中堂的过道。中堂较返厅高0.6米,由4个石台阶拾级而上,中堂深9.9米,宽12米,整个中堂和上堂的深是4.85米的通道,两边各立有六开圆方型图案的长方型木窗。通道两则有两个长2.7米,宽1.9米,深0.4米的下沉式天井,这在我省古建筑中较为罕见。这两眼下沉式天井引祠堂后龙山清泉入内,清流见底,四季长流,天井中山泉从未干涸。靠墙两边亦有通往上堂的过道,过道上均有长2.7米,宽1.4米的小看楼,过道和通道均有三级石台阶通至上堂。上堂宽9.4米。进深8.2米,两侧各有一个正间。上堂最上端有宽为2米的暗房,用于停放祖先牌位,祠堂中堂中部地面采用熟糯米饭、石灰、桐油、黄土捣匀夯实而成,划成小格,颜色暗红,地面平滑,质地坚硬,历经数百年未有破损,令人叹为观止,祠堂其他地面均为板石铺成。&nbsp;&nbsp;&nbsp;&nbsp;</p> <p class="ql-block">以上为芳谷公祠正在修缮之中</p> <p class="ql-block">儒林第门匾</p><p class="ql-block">“儒林第”:位于村中左侧,座东朝西,这座明嘉靖辛丑年间,太学生加指布政习理问职衔,敕封儒林郎的王诰建造的府第庄园占地面积926平方米,建有主人起居,读书赏花,会客交谈之所,还设有小姐夫人的绣花楼,散心赏花之处及仆人佣房等各类建筑共9幢。“儒林第”大门牌楼,依主宅和花园墙体而建,青砖灰瓦建筑,条石门框。牌楼通高6米,宽3米,门内净高3米,净宽1.6米,门楣上嵌有一块青石匾额,刻有“儒林第”三个端庄楷体大字。拾三级入门内,右边是一座高大的风火墙,风火墙高6米,宽14米,墙底由两层麻石砌成,其余为青砖砌就,墙顶上顺放一排灰瓦用于压脊,形成猪特的瓦脊状,风火墙下设一排麻石条凳,供游人休憩。风火墙南北两侧各有一小门与“儒林第”花园相通,门顶有雨檐棚,风火墙对面是一幢面阔三间,势若城堡的高大古宅。古宅为条石门框,门内净高2.6米,宽1.6米。这幢占地面积220平方米的正厅建筑二重半进,内有一个大过堂,二个大厅堂,6间正房,4间厢房,2眼天井,2条鹿巷,每个大厅前后都有高大的中门。房内厅堂中间都铺有坚实的“四合土”,冬暖夏凉,过堂、鹿巷铺有麻石板块。天井上空四周飞檐构架为曲线弧形,厅堂内柱穿枋雕有动物图案,上下穿枋空档白石灰粉就,绘有丹青山水画,厢房门穿雕有花卉图案。所有木刻浮雕刀路细腻、线条流畅,形态逼真。穿风火墙的南北大门,来到“儒林弟”的花园。花园分为前后两园,前园临“状元路”而建,有门直通,前园宽13.7米,长14米,右侧有一排厢房,厢房高6米,宽3.6米,长12米,为佣人住房。园内有青松翠竹,假山水池,惜今已荒芜,残存无几。前园北面一圆形门与后园相通,后园长14米,宽13米,南侧有两座高1米,宽0.3米,长3米的花台。“儒林弟”的南边是“斋月轩”(现称绣花楼),“绣花楼”正门牌楼墙体通高4.5米,倚墙而建,门内净高2米,净宽1.2米,门楣上嵌有一块刻有“斋月轩”三人飘逸行楷字体的青石门牌。门内左侧为一杂物间,对面为木瓦构造,高6米,长10米,深8米的两层“绣花楼”,“绣花楼”下层正中为一厅堂,后有一返厅,左右两边各有一长厢房,后有一小门与“儒林弟”的正花园相通。“绣花楼”的右侧有宽0.8米,斜长3.6米的木制楼梯通向上层,楼梯踏步为13级,左上侧有一斜木扶手,顺着楼梯而上,经过两间厢房的夹道,进入“清朝儒士”——王士柏未婚之妻李氏,整整生活了54个春秋,而从未下过的“绣花楼”。“绣花楼”房中间为一长6米,宽4米的厅堂,两侧有4个小厢房。厅堂地面为木板钉制而成,历经400余年,走在上面,仍有很坚实的感觉。厅堂前一1米高的木制雕花护兰,护栏雕刻工整、精美。凭栏远眺,远见青山绿野,近观池塘垂柳。厅堂后是1米高的方格护栏,通风性极佳。今人怎么也无法领悟李氏在此独守54载的感受。&nbsp;</p> <p class="ql-block">麻条石巷道(1)</p> <p class="ql-block">麻条石巷道(2)</p> <p class="ql-block">麻条石巷道(3)</p> <p class="ql-block">麻条石巷道(4)</p> <p class="ql-block">麻条石巷道(5)</p> <p class="ql-block">麻条石巷道(6)</p> <p class="ql-block">麻条石巷道(7)</p> <p class="ql-block">麻条石巷道之一,半边道半边沟,山上清流进入沟中,洗衣洗菜就在家门口。</p> <p class="ql-block">麻条石巷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麻条石巷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麻条石巷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麻条石巷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麻条石巷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麻条石巷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麻条石巷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麻条石巷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麻条石巷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麻条石巷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麻条石巷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麻条石巷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麻条石巷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麻条石巷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宅院之侧巷</p> <p class="ql-block">麻条石巷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池塘</p> <p class="ql-block">古井</p> <p class="ql-block">“五世恩荣”:位于村中为清代村里富商所建。每幢建筑面积均在200-300平方米之间,村里大多数古宅墙体统高6.8米,外面看不到屋顶,屋顶由井圈式青砖墙体所遮掩,两侧风火墙为马头式。房屋顶面是硬山式和半坡式的组合,因此屋面瓦沟数量由边缘向中心逐渐收缩,交汇处产生合沟,把整个屋面上的雨水引入天井。这种向屋内排水的屋顶结构,是中国传统意识在建筑上的反映,有“四水归聚,财水不外流”之说。在瓦盖顶、屋脊上顺放一排灰瓦用于压脊,形成独特的瓦脊状。墙面采用青砖倒、抿、丁砌法,使墙体形成一个个的“斗”状,“斗”内灌土。砌砖灰缝精细而工整,以白石灰为粘合,墙面形成规则排列有序的纹理图案。墙转角处以长条麻石贴砌,以防碰坏。墙体下面1至2米高左右,用麻石板块错位砌成,以防墙体青砖风化腐烂。房屋、宅院门多依墙而设,院内地面均以麻石板块铺垫。房屋大门大多有门楣石匾和雨檐棚。正墙面门楣高处两侧各设有一个小窗,小窗由青石镂空雕成花纹嵌入墙体,镂空部位作为窗洞,为房内通风透光之用,每幢房屋多为面阔三间,进深有一重进,一重半进,二重进,二重半进,三重进,每重进以高大中门相隔成厅堂,屋内分前堂、过堂、中堂、后堂,两侧是厢房,厢房为二楼,前后过堂多设堂楼。房屋辟有正门(大门)、后门和巷门,多重进的房屋则多设鹿巷,巷设在堂厅前的两侧。每幢房屋的布局模式是,大门中心到后墙的中心为轴线,两侧房屋、巷道等成对称排列。古屋内的天井是一个精华的部位,天井的大小、样式,天井上面的木架结构、飞檐倒板、装饰以及天井两边的花门、花窗和天井底部陈设等都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p> <p class="ql-block">村庄座北朝南倚后龙山而建,村内59栋明清建筑全部聚在一起,巷道由石块小路连接,其中明代建筑31栋,清代建筑28栋,既有祠堂,也有官厅,还有民宅。建筑遗存是浯溪村的主要历史特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