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庙会节味浓

狐狸

听说火宫殿举行中秋庙会活动,不到上午10点,我就兴致勃勃地到了现场,观看这一传统活动的盛况。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经过黄兴路步行街时,感到游人不多,疫情影响可见。</b></h3><div><b><br></b></div><div>火宫殿庙会源于我国上古时代人类对火的崇拜,以敬火、拜火、用火、管火的祭祀礼仪而发展为融宗教、民俗、饮食、消防于一体的多元文化载体,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br>一、以视火为神灵,围绕崇拜火神进行以官府主祭、民间社团参加的祭祀活动而形成的宗教文化。<br>二、以唱大戏(湘剧)、玩杂耍、唱长沙弹词、评书(讲书)、看西洋镜、卖转糖、泥人、面人为主体而形成的民间民俗文化。<br>  三、由祭礼、赶庙会活动孕育的,以肩挑、摆摊叫卖风味小吃而形成的饮食文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有流传着近200年的臭豆腐等“八大小吃”传统工艺制作,仍在传承、发扬,成为湖湘风味小吃的源头。<br>  四、以不敬奉火神,火神对失火者实施“惩罚”(请戏班唱戏或祭拜)来警示人们安全用火,而后发展到用科学的态度创办(1862年)火宫殿救火会,倡导以防为主而形成的消防文化,使火宫殿成为长沙消防的摇篮。<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长沙火宫殿大门内外景</b></div><div><br></div><div>火宫殿庙会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它既是湖湘古老火文化历史的缩影,也是湖南民风民俗文化的亮点。火宫殿庙会作为湖湘火庙文化载体,延续着千百年来火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火与饮食文化的情缘。火宫殿庙会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对继承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现代文化物质生活服务、彰显长沙历史文化名城深厚文化底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阵营整齐的民乐队</b></h3><div><b><br></b></div><div>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长沙市天心区文化馆携手火宫殿,组织辖区文艺团队在坡子街火宫殿戏台开展“月圆中秋·情系天心”中秋系列庙会活动。<br>此次中秋庙会,正值新冠疫情复杂、经济急待复苏之际,如何既要控制疫情,又要恢复正常经济生活秩序,促进餐饮和文体旅游行业发展,是本次庙会主要目的之一。<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庙会上的游客、观众和摄影家</b></h3><div><b><br></b></div><div>在前往火宫殿途中,我发现原来摩肩接踵的黄兴路步行街比较空旷,时近中午了,往来游人却不多。进到坡子街口时,也有路旷人稀之状。但在火宫殿内的戏台下面,参加演出和前来观看庙会的游客已经很多了。台上,一支阵营整齐的民乐队正在紧张排练,台下,一些演员也在认真排练,让我对即将开始的演出充满了期待。<b><br></b></div> <p>11点半钟,在活泼轻快的《金蛇狂舞》乐曲中,火宫殿庙会的主打活动——文艺演出开始了,虽然今天的最高温度是37度,但全体观众依然兴致高昂地在露天剧场观看每一个节目,对演员们精彩的表演,大家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p><p>舞蹈《我的祖国》、女声独唱《送给你》、民乐合奏《天山之春》、戏曲舞蹈《狐仙九姐妹》《魅力长沙嗨起来》等十多个节日,精彩纷呈,高潮跌起。同时周边的摊贩也开始聚集,游客、食客不断叠加,现场气氛热烈,节日的味道越来越浓,一个充满活力的长沙展现在人们的眼前,震撼在人们的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