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那些事那些人

家声

<p class="ql-block"> 约了中午11点配套老同事碰面,提前出门,路过小区9号楼,咦蛮热闹呀,噢上午是我居住的东旺小区加装电梯的首台电梯竣工启运仪式,居民区刘晓慧书记满脸喜悦,是啊,加装电梯项目可少不了居委会上下协调反复调解,做通各项工作,不容易啊,这可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啊。在刘书记的引荐下,普陀区传媒中心的易雯记者对我进行了一次简短采访:“感谢长征镇政府的支持,加梯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方便了居民上上下下,提升了广大居民对现代都市生活的满意度,对增进邻里和谐、创建文明社区创建美好家园起到促进作用,相信东旺小区加梯零的突破后,会有越来越多有条件的居民楼装上电梯的”。</p><p class="ql-block"> 我还有约呢,跳上827公交车,换乘地铁10号线到了淮海路上的环贸中心301稻香餐厅,抬表看正好11点。此时环贸大楼内人流潮涌,自动扶梯上下人流不息秩序井然,稻香餐厅里早已坐无虚席,细瞧周边,可都是退休人员,哈当今餐饮业的GTP拉升都是退休大军贡献的啊!跨入预订的包房,顾明华、李明、马远东、陈惠琴和朱剑慧先到了,中浩、于玲瑛和锐荣也来了,毛晓平也首次参加了这次配套聚会。</p><p class="ql-block"> 席间,老同事们各自有说不完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1977年是沪上76届中学应届毕业生分配工作年,当年还是“四个面向”的分配方法,我家弟兄仨,老大是上海工矿技校,老二我只能去农村。班主任姚惠琴老师说我“侬市郊国营农场崇明奉贤都不够格,连大丰农场也没份,只能去市郊县插队务农争工分”。无奈,一向与世无争的我索性去学校报名,“上山下乡干革命,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吧!很快我被学校第一批光荣批准赴青浦县白鹤公社插队落户了。</p><p class="ql-block"> 1979年按国家政策我顶替母亲,返回了上海,进厂成了一名工人。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经历了许多变故,尽管知青农村时间仅两年,但那是人生成长中最重要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1984年,适逢改革开放初期,内企“关停并转”好端端的21毛纺厂四百多名员工中的70余名员工分流进上海第九羊毛衫厂(座落在当年上海最有名的江阴路花鸟市场附近的江阴路172号)。</p><p class="ql-block"> 顺便说一个趣事:那是十年后的事了,说说我的一位入党介绍人,我的一个很好的工作合作伙伴,现在也是我很铁的兄长唐家鼐先生,就正巧住在那里,他原先是上海第五针织厂经营科科长,就是国内知名的“飞马”内衣品牌厂家。1994年,我俩一起调入团市委直属的上海青旅集团(上海中国青年旅行社,通常简称“CYTS”),当年华亭路上76号的新旅业公司,公司董事长是集团一把手马建勋先生(后来任上海市环保局党委书记)兼任的;公司一把手是集团副总学军兼任的,我是常务副总。97年学军调任市青年文化中心党委书记兼主任后,我接任公司总经理一职。唐兄是公司副总,唐总工作上尽心尽责,亲力亲为,事无巨细,为公司连年完成集团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立下汉马功劳,功不可没啊。</p><p class="ql-block"> 话回说到,九衫厂门口对面就是牯岭路地段医院,后来全拆了,让位于成都路南北高架建设了,整座厂搬到了长宁区昭化路上了,我被分配到了成品车间,几个月后,我练就了折叠羊毛衫熨烫羊毛衫的好手艺。当年的徐厂长慧眼识珠,从厂内众多青年工人中,调我进厂部工作同时兼顾厂工会宣传,厂区黑板报全交给了我(我父亲和大哥都写的一手好字,笔者的字写的也还不错啊)。</p><p class="ql-block"> 江阴路搬至昭化路,厂里有许多事需理顺,我又回到了成品车间。一天,厂劳资科科长裴竞电话叫我去办公室,裴科对我说“市纺织局有个内部招聘,需要考试的,你想去吗”,我当场填写了表格。后来我参加了纺织局的这场考试,记得参加考试的有300多人,考试项目只有二项:英语和珠算,考后等道知。记忆中84年的八月份吧,我被局里录取了!事后很久我才得知,三百多名考生,仅仅是需录取6~8名,考试成绩只取前三名,其余都是组织内定的,我当时正好考了第三名。</p><p class="ql-block"> 我来到了延安东路249号报到,这家延安路上五开间气派不凡的公司就是“上海纺织品装饰配套公司”,前身是“上海市纺织局新产品试销门市部”(业内俗称“局门”),公司直属市纺织局计划处管辖,当年的市纺织局计划处处长張震奎先生是公司的分管领导(后来才晓得与我一起工作的同事朱剑慧的公公就是“阿奎”处长呀);公司后来划归市纺织局经营公司(原先的市纺织局经营部),当年配套公司的顶头上级就是汪真(局经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可以算是上海纺织系统中知名的“女强人”了吧),配套公司成员中有大部分人都是从“上海纺织品展销服务部”(设在上海展览中心专供外宾购买)转入,还有就是这次考入人员,远东兄(英语专业毕业)、圈圈(当年的计划经济,门市部卖市场紧俏的圈圈绒线,都是排长队争购,发票名来不及开就画个圈圈,故锐荣得别号叫“圈圈”了)和我就是当年考试入围成员…</p><p class="ql-block"> 记得当年的我们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上班时一起工作,下班后一起上夜校,没课时一起去跳舞,一起去喝咖啡或看电影,那些年西康路上的“静安体育馆”(没比赛时就是一个顶级的大舞厅,木地板盖帽级的)、铜仁路上的“上海咖啡厅”(八十年代有许多老外来这里的,便于我们操练口语吧)和“新华电影院”还有南京路黄陂北路上的“海燕西餐馆”等地方,可常常有我们的身影哦;那年我们下班后都赶去复兴路上的“前进外语进修学院”上夜课,整整五年多,不管烈日炎炎还是寒冬腊月,风雨无阻,从不缺课,从不迟到早退,记得那年沪上热播电视剧《上海滩》,偌大城市的大街小巷,几乎是万人空巷,尽管非常想看大结局,但我们还是一起来到课堂上课了。当年的福梅大姐起了带头作用,她勤奋好学,学外语劲头特强,如今的福梅大姐已定居美国了,成为有三个孩子的姥姥了。</p><p class="ql-block"> 2002年10月16日,“举贤不避亲”,经小叔龙伟(时任市化运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力推,又经市装储总公司总经理酒店董事长董黎晃先生举荐,我加入了清水湾大酒店的初建工作,就任酒店总经理办公室主任一职(此岗任职也是8年,后转质检部),酒店需要的所有证照及诸多相关协调事宜都是我经手操办的,酒店次年后的市旅委的星级评定和市质量协会的ISO9001质量认证获得,都取得了成功。</p><p class="ql-block"> 直至2013年9月16日,我来到了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社区工作,成了一名服务基层服务百姓服务居民的“小巷总理”(社区工作7年)。居民区书记这可是我一生工作历程中的最后一份工作了吧,这也是我人生经历中,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一份工作啊。去年底,工作了整整43年的我呀,光荣退休了!</p><p class="ql-block"> 处在国家改革发展阵痛期中的我们这代人,就笔者而言,每次转岗都是一次疼痛的选择(当然也有喜悦),我要感谢我的妻子和女儿的理解支持;感谢我那已过世的父母和岳父母对我的厚爱理解和支持;我还要感谢那些曾经帮助我的同学、亲人、朋友,同事和领导;感谢那些年的那些事和那些人。</p><p class="ql-block"> 想念往日的生活、工作和同事,那时年少的我,或许应该更明白些更智慧些更包容些更勤奋些更努力些,也许会有更好的回忆……那些老同事有的已不在了,有的久违了,以前的领导和并肩战斗的同事都还很好吧,祝福大家健康快乐、平安幸福哦!</p><p class="ql-block"> 人生本就是一趟单程旅途,过往的不会再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1年9月18日,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九一八事变”,永远不能忘记日冦侵占东北的那段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9.21是今年的中秋佳节,配套的老同事们祝大家节日快乐啊!也给所有看到美文的朋友说声“中秋节好”!</span></p> <p class="ql-block">圈圈的提琴行(汾阳路30号近音乐学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出来的路上,遇见的小区加装电梯启运仪式,这可是东旺小区加梯项目“零的突破”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福梅姐与我的合照(84年85年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配套公司门市部的同事们(久违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94年的CYTS组织结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94年~02年的集团下属实体企业;根据上级部署要求,为发展旅游主业,集团实体企业逐步转出或重组或售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那是八十年代初,21毛纺厂当年的青年突击队员们,年轻的同事们(都已失联了四十多年,仅有的联系人是在长宁区政府工作的李靖华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1毛纺厂的哥们,右起:吴东斋(厂团支部书记)、李靖华和笔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