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中秋节

点亮希望

<p class="ql-block">  那年的中秋节,中午吃过午饭,母亲吩咐父亲去集镇上买月饼。幼小单纯的我,心里想着月饼的美味,一下午去了大门口好几次,盼着父亲早点回来,心里还后悔没有跟着父亲一起去,好早点享受美味的月饼和其它好吃的。等啊等,天都快黑了,父亲仍然没有回来,我就问母亲,“父亲为啥还不回来呀”?母亲告诉我 “你父亲一会儿就回来了”。过了很久,父亲终于回家了,但手里没有月饼,我很伤心失望,简直就快要哭了。看着父母的脸色,他们也很难过,我就不敢再嚷着吃月饼了。</p><p class="ql-block"> 没办法,母亲从陶质容器里取了半升白面,加了点红糖、白糖和一些麻油,和在一起,做成了饼子形状,在大锅里倒了少许麻油,添柴点火,给我们自制了几个月饼。她迅速地把干南瓜柄用刀刻成梅花形状,把贴对联剩下的红纸,在酒盅里用水浸泡,南瓜柄制成的印章蘸上红色的水,盖在了自制的月饼上。尽管是自制的,全家也是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吃,生怕一口气把它吃完。至于父亲为什么没有给我们买下月饼,五十年过去了,我也不知道原因;自制的月饼母亲尝过了没有,我也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  十几年过去了,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每年的中秋节,父亲都会去集镇上给我们买二三斤月饼,品种却只有五仁月饼和郭杜林月饼。但比起儿童时期,已经好多了,全家也不用分着吃月饼了。后来,人们中秋节开始走亲访友了,一开始,给亲戚送一斤月饼,慢慢变成二斤、三斤,直至五斤。</p> <p class="ql-block">  父母亲那时还健在,我也没有出嫁,假期的中秋节,中午我们包饺子,馅一般是猪肉大葱。晚上,月亮升起来了,我和母亲在院子里放一张桌子,上面放一面镜子,盘子里摆放各式月饼,有传统的郭杜林月饼、五仁月饼、豆沙月饼和最受欢迎的混糖月饼;还有各式水果,苹果代表平平安安,葡萄代表多子多福,桃子代表健康长寿等。摆放好后,点燃香烛,空气中弥漫着月饼、水果和熏香的气味,非常温馨甜蜜。安顿好了,我们回屋边看电视边品尝月饼和水果,也不忘抬头赏月……</p><p class="ql-block"> 等到月亮落下去了,香也燃完了,我们把桌子收拾完毕,赏月的食品,收秋时带到地里当干粮。</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出嫁了,家乡的风俗,媳妇在婆家过中秋节。我的父母也一天天老去,不知道我在婆家享受媳妇的待遇,和公婆一家阖家团圆,包饺子、吃月饼、赏月亮、看电视,我的老父老母,他们在做什么?和谁在一起?还有心情“望月”吗?纵然有比在娘家更高级别的待遇,中秋节的月饼品种更多,水果品种也更全,黑白电视成了彩电,节目也更丰富多彩了。但心里仍然想着母亲做的月饼,想着和父母亲“望月”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如今,人们走亲访友大都是名牌月饼,一盒家乡的“神池月饼”、省城的“双合成月饼”或者北京的“稻香村月饼”,另外还要加一箱水果或牛奶,和过去比,简直是天上地下,不可同日而语!</p><p class="ql-block"> 感谢共产党的领导,感谢社会主义制度,感恩这个国富民强的好时代!愿我们伟大的祖国越来越强大,祝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