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常去紧邻的龙泉煤矿玩耍,跟在些大孩们的后边乱窜。一次,在一趟灰砖红瓦的平房后边,通过敞开两扇玻璃窗的窗口向里张望,见一扎着小辫的大姐姐,头上带着一东西,两只耳朵被掩盖着,坐在一把椅子上,面朝一长方形的机器,双手不断地把下边的电线插头,朝布满机器的圆孔插进拔出,嘴里不停的“喂、嗯……”。那时,才知道这是矿上的电话总机。这总机电话,链接着工人挖煤很深的井下,链接着矿上各个部门,链接着淄博矿务局矿山救护队等单位,一有井下发生情况或是急需物资,一个电话,马上就到。那时小,感到很新奇。也自那时起,便知道了电话。村庄外的电线杆上,几十条线路布满的密密麻麻,且像蜘蛛网,这是条专用电话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刚上学的课本上和大人的言谈中,未来我们的生活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有人说,那是做梦。1957年10月15日,龙泉煤矿正式建成移交生产,我们邻村的龙泉镇圈子村随之也沾上了光。有次随大人到矿上北边的地里“上坡”,天下起了大雨,社员们便蜂蛹着到矿上一连队的办公室避雨。突然,办公室桌上的电话响起了铃声,办公室这阵没矿上人,一社员便摸起了话筒:“喂,办公室无人,我们是来避雨的”,只听电话那边“奥”了一声,就没了声音。此时,我感到很疑惑。细细看这电话,黑色的,方方的,上边放着话筒,一边有个小“辘轳”把,要打电话,得先摇辘轳把。这是第一次近距离观看电话机。还有一次,我们到矿上的大渣子堆捡炭,听说矿上俱乐部放电影,又想早知道演啥电影,学着别人,大着胆子摇起了辘轳把,只听到总机员热情的问话,“想知道矿上今晚放啥电影”?于是,总机员便把电话接到了矿上工会,人家马上就告诉了。当时我感到很兴奋,因为不仅知道了啥电影,更激动的是第一次打电话。</p><p class="ql-block">(作者保存的山东淄川陶瓷厂建国初期刚安装电话总机使用时的图片,电话号码为淄川19号)</p> <p class="ql-block"> 使人难以忘怀的一件事,我父亲患有矽肺和肺心病,长年在家养病。一次感冒,憋得喘不上气来,又是夜间,我们便用小推车推着父亲到矿上的医务室,医生检查后,说得上医院。正好遇上了在矿上干工的邻居,常叫二爷的刘元太长辈,他二话没说,便用医务室的电话,拨通了矿上运输队值班的电话,不多时,司机开来一辆汽车,迅速把我父亲送到了淄博矿务局医院,及时救治。这事,我经常对家人说起,也永远不会忘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90年代初,我家也安上了电话,圈子村村庄规划,也住上了二层独院楼房,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当年过春节,电话拜年,不知打了多少电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手机微信的更加便利了,但电话在我心中是永久的,特别是龙泉煤矿的电话,永远在我的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龙泉煤矿远眺·60年代(图片:刘华)</p> <p class="ql-block">龙泉煤矿的专用铁路线</p> <p class="ql-block">龙泉煤矿现在的大渣堆</p> <p class="ql-block">龙泉煤矿现为广通化工</p> <p class="ql-block">龙泉煤矿全国劳动模范张克友</p> <p class="ql-block">龙泉煤矿比邻的圈子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