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记忆代代传 ——走进米脂县杨家沟革命纪念馆

jing

<p class="ql-block">  2021年8月15日,爸爸带领我们全家赴米脂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之行。春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大家的心情一路舒畅。上午10点,我们终于来到了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城十里铺东北方约20公里处的杨家沟革命纪念馆。一下车,就看见了杨家沟纪念馆门口庄严显眼的“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八个大字,然后映入眼帘的是杨家沟是极具陕北特色的窑洞建筑。</p> <p class="ql-block">  进入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后我们跟着导游由下向上进行了参观。首先来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旧址和任弼时、张闻天旧居,完美呈现出陕北四合院“明五暗四六厢窑”的特色。十二月会议旧址中还完整保存着当时会议的桌椅。向上走便来到新院,也就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旧居。这座宅院兼具当时的中欧特色。整体轮廓呈欧洲风格,里面仍是窑洞特色。有完整保存的他们工作、休息的地方。院外是一座后人建筑的白色毛主席塑像,庄严深情。跟着导游我们进入防空洞,外面天气有点热,但这里面却是极其凉快,有很多台阶,当我们走上去的时候都已经气喘吁吁,不禁对当时的红军战士产生敬佩,他们曾有多少次从这跑上跑下啊!防空洞中出来又是一个四合院,这是四野高干会及东渡黄河动员大会旧址,大院外是一座宏伟建筑也是唯一的劳动人民翻身纪念碑。据导游说这里是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领导人曾在米脂县杨家沟居住过4个月,召开了著名的“十二月会议”,是红军转战陕北走向全国胜利的标志点和出发点,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展览馆,一件件珍贵罕见的实物,一幅幅穿越历史的图片,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令我们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杨家沟是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时期居住时间最长、从事革命活动最多的地方。1947年11月22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代号为“亚洲部”的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来到杨家沟,亲自领导并指挥了西北战场和全国的解放战争,召开了著名的“十二月会议”,领导开展了全国土地改革运动。杨家沟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取得光辉胜利的标志点,是离开陕北走向全国胜利的出发点。</p> <p class="ql-block">  杨家沟革命纪念馆,1969年2月由县文化馆负责筹建,1972年临时开放,占地面积1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现属纪念馆管理的占地总面积为2.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0.21万平方米。杨家沟革命纪念馆突出1947年11月22日—1948年3月21日,毛主席转战陕北期间在米脂县杨家沟居住的革命旧址和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旧址,两大部分。2009年5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开始对游客免费开放。如今,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已成为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党性修养、爱国主义等专题教育的重要基地,全国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摩肩接踵。</p><p class="ql-block">面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杨家沟革命纪念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追赶超越”等主题教育的开展,拓展教育功能,积极服务好每一批来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的党员队伍,编辑印制革命传统教育读本,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真正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思想政治教育高地。</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红色教育之行,我受益匪浅。我们当代青少年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无法切身感受当时的情景,但作为有志青年,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无论身处何方,从事何职,只要用先辈之志激励自我,在自我否定中进步,心怀感恩,真诚对待生命,不抱怨,不懈怠,即使平凡一生,但也绝不平庸!以自己最大的努力与最大能力,永远无怨无悔跟党走,听党的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