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石屋

忘忧草

<p class="ql-block">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白露过后,天气渐凉。中午上班路上突然下起了小雨,走着走着竟越下越大,遂就近躲进路边一木棚子里暂避。</p><p class="ql-block"> 九月的雨,已经沾染了秋的寒意,让穿短袖的我颇有些凉意,听着雨滴拍打着木棚的嘀嗒声,望着漫天烟雨,微茫一片,不禁让我想起了小时侯经常避雨歇脚的地方——家乡的石屋。</p>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在一个僻静的小山村里,三面环山,一面通往外地,是出村之路,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我的整个童年都生活在那里。</p><p class="ql-block"> 家乡很穷,日子艰苦,勉强温饱,这与其秀美的风光很不谐调,以至于闲睱时每家每户都要想办法挣钱,或挣工分,补贴家用。</p><p class="ql-block"> 那时还没有液化气,天燃气,做饭都是清一色柴火灶,每当炊烟袅袅升起,整个村庄都弥漫着米饭的醇香,只是这米饭的香气是靠柴火烧出来的,砍柴则自然成了每个家户人家的日常。当年的我们上山砍的柴,大都留着做饭烧灶用,余下的用于卖钱,另外家乡盛产药材,诸如桔梗,茵陈,柴胡之类,还有野果类如野山葡萄,杨桃等,有外地人收购用于酿酒,在适时的季节我们都会去不遗余力获取它们,背回来后经过简单处理便可卖钱,用于改善拮据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进山主要有两条路,当然是指离家很远的深山了。一条经过正沟,那里有十几户人家,是我们村的一部分,沿正沟顺河而上,经过三条弯进山,一条经过叫化子沟,通过叫化子沟水库进山,去得最多的地方便是经过三条弯进山。</p> <p class="ql-block">  而石屋便在经过三条弯进山的必经之路上。</p><p class="ql-block"> 三条弯下面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崖下是河,是家乡河的上游,河两边山势延绵,一路护送着小河东去,顺河直上,再过三四里地,便能远远的看到河中央矗立着一块巨石,那便是石屋了。</p><p class="ql-block"> 石屋,顾名思义,就是石头垒成的屋子,所不同的是家乡的石屋乃一块巨石矗立在河床之上天然而成,听老一辈的人说,自他们记事时便在那里,究竟什么时候形成的已无从考证。黑黑的巨石左下面象开了门一般,人半躬着身体便可自由进出,里面大小石头错落有致,别有洞天,溪水清澈,绕石奔流,把石屋内清洗的洁净明亮,内可容纳七八人,是我们歇脚、避雨的绝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  若只是砍柴,到了石屋,便离目的地不远了,就在河的两边山上,灌木丛生,漂亮的柴火随处可见。我们会在石屋里作短暂停歇,养精蓄锐,好一鼓作气爬山砍柴,待砍好了柴火,便再回石屋小憩。</p><p class="ql-block"> 若是上山采药,打杨桃,摘野葡萄,则还要走好几里山路,回来之时,多已疲惫不堪,我们会呆在石屋里捧溪水解渴除乏,吃点还没吃完的干粮,嬉笑打闹,渐渐消散了远行的疲惫。由于路途遥远,通常天不亮就出发,带上几个馍馍或炒点青菜米饭揉作一团作为干粮,回来之时,石屋便天然的成了我们歇脚的地方。倘遇下雨,则紧赶慢赶赶到石屋避雨。</p><p class="ql-block"> 在农村的那些年里,不知进出了多少次石屋,它既象中转站,又象庇护所,为我们遮风挡雨,歇脚、嬉戏,提供了无可替代的保障。</p> <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转眼四十多年过去,石屋应该还在那里静静地矗立在河床之上吧,听着溪水潺潺,看着云卷云舒,无偿的为进山的人们提供休憩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不同的是,家乡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据说早已用上了液化气,已经没有砍柴的必要了,而采药人也寥寥,自然也不是为了生计了。</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