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金秋时节三天自驾游宝应阜宁建湖。</p><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18号,第一天上午出发途中路过高邮界首古镇。</p> <p class="ql-block">高邮界首古镇位于江苏省高邮市界首镇老镇区,始建于公元957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现有世界遗产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文物点多达20余处,拥有省级文保单位华中雪枫大学旧址、界首老街、界首护国寺、界首驿、高邮界首馆、界首运河大码头、明清南北大街、大清邮局、界首历史陈列馆、乡村师范、太平街等众多名胜古迹。</p> <p class="ql-block">界首古镇世界遗产,运河大码头遗址公园位于界首古镇镇区西首,紧依运河,原为货运码头、轮渡码头和煤碳码头结合体。为保护运河文化遗产,打造沿河休闲公园,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从2017年12月起,界首镇组织施工方着手进行地面平整、新购土方回填、地面铺装、钢结构廊房以及假山、绿化、亮化等项目建设,首期建成了遗址公园广场区、遗址保护及展示区、建筑内部的展示功能区等3个版块,下一步将打造生态湿地公园区和游船码头区。</p><p class="ql-block">界首运河大码头作为京杭大运河淮扬运河主线世界遗产点的组成部分,见证了古镇的发展和变迁,承载了运河的民俗风情,继承着古镇开放和创新的文明密码。据《高邮州志》记载,从公元1684年到1707年的24年内,康熙总共南巡来过高邮6次,目的是调查研究淮河下游水患及其解决办法,其中第三次在1699年,曾“驻跸界首”。此外,界首运河大码头也是水路到界首驿的必经之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界首护国寺位于高邮市界首镇石桥街东侧,清代为高邮八大名寺之一,现为市文物保护单位。护国寺的门匾“护国寺”三字为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p> <p class="ql-block">界首驿位于江苏省高邮市界首镇的京杭大运河东堤,为水陆两用驿。在高邮盂城驿和宝应安平驿之间还有一座界首驿,而界首驿最早开设于至元十四年(1277年),比盂城驿早开设98年,界首镇正在修缮这一古驿站遗存的局部,将再现“驿马追风”的历史风貌。界首驿存在了600多年,在古代文人官员吟唱界首驿的上百首诗词中,题壁诗无疑是传承的载体之一。明洪武六年(1373年),高邮州知州李某在原驿址、今北门大街20号和竹厂街4-6号交会处扩建界首驿。明洪武七年(1374年),界首驿设递运所,递运所位于界首镇官河之西,设递运所大使一人,攒典一人。首任递运所大使张山建正厅3间,左右房共12间,为所署,另建递运大使宅一所,房10间。</p><p class="ql-block">没有找到这个景点,问当地人都不知道。</p> <p class="ql-block">华中雪枫大学旧址,位于江苏省高邮市界首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华中雪枫大学成立于1946年4月,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一所军事化高等学校,设军事、政治、经济、新闻等系科,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兼任校长。2011年12月30日,授予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p><p class="ql-block">华中雪枫大学”是以彭雪枫烈土的名字命名的大学,彭雪枫任新四军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1944年9月,他在河南夏邑八里庄战斗中不幸牺牲。为纪念彭雪枫将军,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更名为雪枫军政大学。</p> <p class="ql-block">界首大清邮局见证中国邮驿历史</p><p class="ql-block">界首的邮电事业发展较早。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即在界首北泥甸庄巡电房内发电通邮。界首大清邮局始设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地址在镇内南大街;绪二十七年(1901)设为二等邮局;二十九年(1903)正式立为界首邮寄代办分局;邮局开办电报、平信、包裹等业务。它上承千年界首驿之余脉,下启界首近、现代邮政之先河。</p><p class="ql-block">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大清邮政为中华邮政,设立界首邮务局,仍为二等邮局。1913年初,界首驿被裁撤,其公文信件往来职能统统划归邮局,期间还开办了汇兑业务。</p><p class="ql-block">界首邮局是当时扬州沿大运河北上的主要邮站之一,邮局坐西朝东,前后两进共6间房屋,前厅是邮局营业门厅,内设有国内邮寄信函、包裹业务,寄出的信函加盖大清邮政印章;后厅为邮政仓库及邮差住所。占地面积151.81平方米,现存房屋6间。该建筑布局基本保持原貌,门脸砖雕及房内木质雕刻清晰可见。</p><p class="ql-block">作为界首不可移动文物,大清邮局见证了中国邮驿制度的演变历程,是运河文化、邮驿文化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界首古镇当地特色美食界首茶干,茶干越嚼越觉得口齿留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买了一些大包装和小包装的茶干,界首陈西楼茶干特别耐咬,嚼劲十足非常好吃。</p> <p class="ql-block">创建于1924年的界首乡村师范,为我国的革命和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规划打造乡师旧址,聚焦闪光的教育史和革命史,对发扬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有着深远意义。</p><p class="ql-block">黄质夫,原名同义,以字“质夫”行世。1896年出生于江苏仪征县十二圩镇。24岁时他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称国立东南大学)农业专修科农艺系。在校期间,黄质夫结识了陶行知、陈鹤琴这样一群与他一样有志于教育救国的良师益友,对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深以为然,立志要办乡村教育以救穷,培育大批“既有知识又能实干的乡村教师”,以唤醒后知之民众。1924年,黄质夫毕业后,即到苏北高邮市界首镇创办界首乡村师范学校,这是全国最早兴办的五所乡村师范学校之一,从此黄质夫开始了献身乡村师范教育事业的生涯。</p> <p class="ql-block">乡村师范遗址</p> <p class="ql-block">中饭在界首人推荐的离界首古镇十公里,就在大运河边上的宝应氾水胡家长鱼面,二十五元口味极佳。</p> <p class="ql-block">一碗面一小碗长鱼絲汤</p> <p class="ql-block">饭后开车返回南水北调水利风景区。</p><p class="ql-block">宝应站是南水北调工程源头,东线工程一期首批开工项目,是东线工程第一座开工建设的泵站,是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工程。南水北调宝应站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氾水镇境内,其主要作用是与江都站共同组成第一级抽水站,以满足南水北调规划确定的东线一期工程抽江水500m3/s北送的要求,并可结合抽排里下河地区涝水。景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现为省级水利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到了景区门口竟然说不对外开放,无处可以说理,只能远远拍个照片。接着开车去宝应。</p> <p class="ql-block">宝应历史悠久,建城历史已经有2100多年。曾为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属地。秦朝建立县治,称东阳县,隶属东海郡。汉朝时候,一地三县,是东阳、平安、射阳三县的地域,前后归属临淮、广陵郡管辖。东晋后期,隶属山阳郡山阳县,后因战乱所致,割置其南部称安宜县,用以安置侨迁之民。</p><p class="ql-block">其次,唐上元三年,名为真如的僧人在其境发现“定国之宝”并敬献上朝,肃宗皇帝以为祥瑞,后取佛教术语“胜宝应真”之义,由安宜县改名为宝应县,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下午一点多到了宝应先去纵棹园景点,位于安宜镇安宜东路1号清代康熙年间翰林院侍读学士乔莱所建,占地20余亩。嘉庆元年,其孙捐园基“景贤堂”,建画川书院。道光五年扩修,1983年修缮。此园集北方名胜的典雅和南方园林的清秀于一身,翠竹隐阁,林亭倒映,杨柳婆娑,青荷飘香。泰山殿石狮系明代万历年间之物,雄狮坐视前方,雌狮怀抱幼狮。狮座有铭刻,保存较好。此对石狮原置泰山殿门前,1968年秋移于纵棹园门前。</p><p class="ql-block">宝应纵棹园位于宝应县城中心叶挺路和安宜路的交汇处,占地68亩,三面环水,典雅清秀,别具一格,清潘耒《纵棹园记》曰:“水之潴者因以为陂,流者因以为渠,平者为潭,曲者为涧,激而奔者为泉,淳而演迤者为塘、为沼”纵者即泛也;棹者即舟楫也,是文人墨客临波泛舟、修身养性的最佳去处。</p><p class="ql-block">没想到公园车位已满,于是我们开车去周恩来少年读书处景区。</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少年读书处 位于安宜镇水巷口3号。原为周恩来过继母亲陈氏父亲陈沅住宅,清代建筑风格,分为东西两个宅院,共18间房屋,占地61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平方米。东宅院按原样陈列,西宅院辟为展厅。1907年,9岁的周恩来随嗣母陈氏来宝应,住在这里三个多月,并与表哥陈式周同窗共读,受其进步思想影响,结下深厚友情。周恩来少年读书处于1996年大修,恢复原貌,1997年被命名为扬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正式对外开放。2002年被省政府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是扬州地区唯一的一处总理纪念地。</p> <p class="ql-block">参观后的感想觉得宝应不简单,围着周总理小时候住了三个月的地方做了这么大一篇文章,非常令人感慨。</p> <p class="ql-block">朱氏三进士宅 位于安宜镇朱家巷40号。此处为清代朱士彦、朱士达、朱士廉三进士住宅。朱士彦是清嘉庆七年进士,扬州“十秀才”之一,以探花授编修,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工部尚书。朱士彦胞弟朱士达为嘉庆二十二年进士,朱士廉为道光十三年进士,乡里称兄弟“三进士”。科举时代,兄弟三人都考取进士,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皇帝感其不易而赐匾额曰:“赐三进士第”(竖书)。</p> <p class="ql-block"> 参观后感到宝应朱氏确实人才辈出,不知道有没有受到朱熹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学宫 位于安宜镇小新桥25号始建于南宋,主要建筑有迎秀门、状元桥、泮池、棂星门、戟门、大成殿、明伦堂、磊英堂、文昌祠、尊经阁、鼎甲坊等,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现存大成殿、明伦堂等,其它建筑仅存遗迹。大成殿于1992年重新修缮,此殿单檐歇山,面阔5间,进深9檩,殿前两株古银杏历400年沧桑,依然枝叶苍翠。宝应学宫的总体建筑格局保留了我国古代学宫的基本特征,单体建筑却独具特色,富有浓郁的地方特征,沿革清晰,具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研究建筑史和江淮地区儒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p> <p class="ql-block">大门和宝应一个小学大门合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今天周一不开门</p> <p class="ql-block">蒲松龄供职旧址 县政府大院内,原文教局旧址,西侧门前有一口古井,县令孙蕙和幕宾蒲松龄都曾饮用井中之水,旧称之“蒲公井”。这个景点也没开放,据说还没有搞好。</p> <p class="ql-block">宁国寺及蝴蝶厅 位于安宜镇叶挺路115号。宁国寺始建于唐代,明代万历年间重建,有殿堂五进,房屋数百间,后进有千佛楼,每根梁柱都有木雕佛像,数以千计,姿态各异,现存一殿,系清末重建,歇山顶,四周有回廊。蝴蝶厅位于唐始建的宁国寺旧址后进,为清末所建,单檐歇山顶,面阔3间,进深9檀,脊檩高8米,四周有四廊,现用作宿舍。</p><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寿光佛教盛行,寺院众多,宁国寺就是是其中久负盛名的一座。古宁国寺位于寿光城东关,北魏承明年间由一座驿站改扩建而成。规模宏伟,坐北面南,山门耸立,大殿巍峨,廊庑壮丽,殿内佛像全系木雕涂彩,精湛玲珑,栩栩如生。院内植有古槐,东北部是塔林,有北方“普陀道场”之称,唐时改名为宁国寺。“宁国”有万国咸宁之意,取名宁国寺,有平安、安定之愿望。民国《寿光县志》载:宁国寺在县城正东关外,有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八棱石碑。明景泰二年重修,清康熙时及乾隆三十六年、同治十年皆重修。在前明已推为邑之第一丛林。后日久湮灭。</p> <p class="ql-block">宁国寺十大宝物只能看到小叶紫檀五百罗汉</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10月19号上午开车去阜宁喻口古镇游览。</p> <p class="ql-block">阜宁县,属江苏省盐城市所辖县之一,背倚苏北平原,面临苏中水网,南与建湖县、北与滨海县接壤,东与射阳县毗邻,西与淮安市涟水县隔废黄河相望,西南与淮安市楚州区交界。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阜宁县户籍人口为1103404人。</p><p class="ql-block">阜宁是历史悠久的县份。古称黄浦,宋称庙湾,清雍正九年(1731年)置县,自古崇文重教、尊道厚德,是知名的“淮剧之乡”“杂技之乡”“散文之乡”“长寿之乡”,素有“江淮乐地”之称。</p><p class="ql-block">阜宁是著名的红色土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移驻阜宁18个月之久,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p><p class="ql-block">阜宁著名景点金沙湖、桃花源、马家荡、庙湾八景、铁军广场、白天鹅公园等。</p><p class="ql-block">阜宁特产:大糕、硕集卜页、板胡卜页等</p><p class="ql-block">阜宁民俗特色:牛歌、打春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喻口古镇,始建于唐僖宗年间(公元881年),被称为江淮第一古村。巢城遗址、镇街石、老戏台见证着厚重的人文风俗;御码头、圣旨石、节孝坊昭示着历史上皇家对村民的垂青;大相国寺和少林寺共同复建中的西来佛寺传扬着佛教文化、中医文化和武术文化;燕子街、迎燕桥、待燕楼户户有燕子窝、处处有燕子鸣,呈现了喻口良好生态人文。</p><p class="ql-block">喻口古镇位于阜宁县城西南,唐朝时期,是淮东的重镇,是古代的漕运要道。喻口处于射阳河和大海的入海口处,所以隋唐以前便称淤口。现在的喻口是由于后来俞姓在此摆渡演变而成。明代的兴化名士李长科所写的《南浦秋葭》就是吟诵的喻口向庙湾的芦苇秋景。《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在喻口曾吟诵《从朦胧到喻口有感》的律诗。</p><p class="ql-block">关于“喻口”地名的称谓曾有几种说法:一说,是因为此地是由泥沙淤积而成,又在入海口,称之为“淤口”;另一说是此处是有史以来重要的漕运关口,每年由大量的船只,进坞检修,称“坞口”;还有一说,境内的射阳河有一渡口,由“喻”姓人家摆渡,故称 “喻口”。</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喻口古镇旁边正在重建的一个西来佛寺。</p> <p class="ql-block">喻口古镇游览结束开车去庙湾古城</p> <p class="ql-block">庙湾古城位于江苏阜宁射阳河入海口,负海依湖,冈脉蟠结,形势雄壮。明朝后期,倭寇经常来犯,烧杀抢淫,掠夺民财,无恶不作。庙湾首当其冲,百姓深受其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庙湾古城为防倭寇入侵骚扰,保证地方安宁,明万历23年,漕抚李戴始依原任巡抚唐顺之旧画基址,发动民众,跨运盐河修筑城池。城周长725丈5尺,东西径220丈,南北径110丈,高1丈6尺,址厚1尺。设5个城门,东门叫观海门,大南门叫迎薰门,小南门叫靖淮门,北门叫拱辰门。各门都有城楼,城上有5个敌台,雉堞1865垛。整个城池呈扁圆型,东西宽,南北窄,总面积约0.465平方公里。城内有县署、捕厅署、守备署、游击署、盐仓、学署、书院考舍、天帝庙、城隍庙、观音阁、送子庵、小谷场、中市楼等机构和建筑。运盐河是护城河。它引射阳湖水北行,经通济桥(即今三官殿桥),一支穿南水关入城,绕学宫、会文渠,由城隍庙左出北水关,又由北水关分支流西行至戴家汪。南水关一支向东环城北转,与北水关之水合流于西水关外。通济桥、真武庙(今兴国寺)、文昌宫、观音庙、天齐庙、吕祖殿等尽在城外。城池建成后,官府派兵设防,加强了望,发现敌情,及时报警,做好防范御敌准备,对保护地方安定起了一定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到庙湾古城已经快十二点所以先在古城南门朱记兴隆饭店吃中饭。</p> <p class="ql-block">扁豆红烧肉,久违的扁豆味道</p> <p class="ql-block">最出彩的菜是这个看起来黑乎乎的菜,竟然是菠菜干,从来没有吃过,口味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茶馓蒸鸡蛋又是一道没吃过的菜,回去可以尝试一下。</p> <p class="ql-block">古城北面可以上去眺望四方风景</p> <p class="ql-block">兴国寺塔</p> <p class="ql-block">号称是阜宁外滩呢</p> <p class="ql-block">阜宁兴国寺,原名真武庙,始建于北宋景德年间。相传浇铸真武大帝铜像时,有一乞丐捐一枚铜钱,受匠人嘲笑,并将铜钱扔进阴沟,铜像铸成后,身上有一铜钱大小的圆孔难以修补上,匠人皆以为奇,顿悟乞丐乃为神,于是到阴沟里找回铜钱,补上恰好合缝。兴国寺香火极旺。</p> <p class="ql-block">阜宁大糕是地方特色食品,以其“白如雪、薄如纸、软如棉、甜如蜜”闻名于世,一直是历代阜宁人的骄傲。走进阜宁大糕文化展馆,游客们可以品尝到各种款式、不同口味的大糕,还亲身体验大糕的传统制作工艺流程。</p><p class="ql-block">我们专门去当地人推荐的殷记大糕连锁店买了阜宁大糕实际上就是南京人的云片糕。</p> <p class="ql-block">过去吃的云片糕都是长条型大包装,现在改良有小包装,里面就只有五六小片很方便。</p> <p class="ql-block">阜宁大糕小包装很漂亮方便,打开五片就像一本书翻页模样,萌萌哒!</p> <p class="ql-block">十里风光带位于阜宁县阜城街道东北郊,2015年11月开工兴建,占地面积3万亩。射阳河、通榆河、张家河纵横穿过,西临204国道,南依阜宁迎宾大道,北与滨海县接壤,从北边泳正门到南边家和门总长11公里;是阜城街道近年来打造的一个集人文、历史、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元化、立体化的景区。</p><p class="ql-block"> 十里风光带,十里不同天。十里风光带现规划建设为“十景一线一湿地,六桥两门两棵树。”</p><p class="ql-block"> “十景”为鸳鸯水车、月色荷塘、童趣园、轨道火车、三乡馆、状元塔、明珠湖、渔乐圈国际垂钓中心、射河鱼罾等。</p><p class="ql-block"> “一线”:射阳河果林线。</p><p class="ql-block"> “一湿地”:射阳河、张家河。</p><p class="ql-block"> “六桥”:春桥、夏桥、秋桥、冬桥、大雁桥、燕子桥。</p><p class="ql-block"> “两棵树”:林果树、本土树。</p> <p class="ql-block">在十里风光带中“鸳鸯水车”是最抢眼的,不管你从东南西北哪条线路进入十里风光带,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两部鸳鸯水车。相传在宋代庙湾古城东北角有两个大户人家,都以农为生。一家在北边,地势较高,专门长玉米、高梁等旱谷,一家在南边,地势低洼,专门长水稻、菱角、芡实等水生作物。一到播种季节即会产生矛盾,一家要水,一家要旱,经常为水、旱产生分歧,吵吵闹闹,打打骂骂,经常闹到庙湾县衙。县官老爷十分头疼,年年出面调解,也是无果而终。隔了一段时间县官老爷发现一家有个儿子、长得眉清目秀;另一家有个闺女,长得如花似玉,男女都到了谈婚论嫁之日,即想撮合两家连姻成亲,以解水、旱的矛盾,并亲自为媒,不想一拍即合。在成亲之前,县官老爷发动庙湾几个有识之士定做了两架水车,作为贺礼,并提笔书名为“鸳鸯水车”,这一和亲的故事也随着时代的更迭流传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离开殷记大糕连锁店开车去阜宁十里风光带,结果上面这些景点都没看到,实际上就是一个孩子们的游乐场。</p> <p class="ql-block">离开十里风光带去盘龙古寺景点,位于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合利社区,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盘龙寺原名“盘龙庵”,现为国家级3A景区。</p><p class="ql-block">寺名由来</p><p class="ql-block">合利社区原名蛤蜊港,濒临黄海。传说这里常起海啸,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一盛夏之夜,又见风起云涌,暴雨如注,惊涛拍岸,海啸肆虐,顿时渔民哭喊震天,哀号动地。一时天降祥龙,恶斗海魔,一番乌云滚滚,电闪雷鸣之后,海魔败遁。祥龙受伤后盘居于蛤蜊港口一株大榆树下,歇息至天蒙蒙亮,随风向东南而去。此后,这里风平浪静,生民安乐,商贾云集,成为射阳河入海处著名渔港。时人为答谢祥龙,便在祥龙盘歇之处建盘龙寺,供山海渔民、烧盐穷民、来往商贾、地方百姓烧香拜佛,以求平安如意。那株大榆树则被百姓称为“盘龙树”。</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不开正门从旁门,弥勒佛变成这个模样,天王殿供应香等物品。</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前还有一尊弥勒佛</p> <p class="ql-block">盘龙古寺最厉害的是这个亚洲最高的汉白玉舍利塔</p> <p class="ql-block">模仿转经轮的转运亭</p> <p class="ql-block">盘龙古寺的镇寺之宝,一亿多年的金钱石,确实漂亮。</p> <p class="ql-block">这位中年知客从一开始说是在开会让我们小声点,后来主动过来和我们交流,合影,帮我们五人拍照。</p> <p class="ql-block">五路财神庙里合影</p> <p class="ql-block">离开盘龙古寺开车去建湖宾馆到达已经四点半左右了。</p> <p class="ql-block">晚餐就在建湖宾馆旁边的这个网上第一名的店吃饭</p> <p class="ql-block">藕夹</p> <p class="ql-block">盐城特色蛋饺什锦</p> <p class="ql-block">油焖蚕豆</p> <p class="ql-block">还有小鱼锅贴六个菜仅仅160元</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10月20号上午开车去乔冠华故居</p> <p class="ql-block">乔冠华故居,位于建湖县庆丰镇东乔村,地处盐淮公路路边。该村西傍东塘河,地处204国道和盐淮公路之间,水陆交通称便。乔冠华的故居为村中一座大院,青砖小瓦,龙脊花墙,风格古朴,典雅大方。是依托乔冠华在中国及国际外交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一浓厚的人文资源而开发的旅游景点。1984年,庆丰镇政府对其进行修缮,并由当时盐城市市委书记曹兴福同志为故居题字。1997年,庆丰镇政府派专人赴京运回乔冠华同志生前用过的办公桌、衣橱、沙发等用物及文稿,布置陈列于室内,供人参观。乔冠华故居主屋坐北朝南,明三(间)暗四(间),东厨西厢,为清代所建。乔冠华就在这里度过了人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院子门额上方镌刻着“乔冠华故居”五个遒劲有力的大字。</p> <p class="ql-block">乔冠华生平浮雕</p> <p class="ql-block">乔冠华女儿著作雕像</p> <p class="ql-block">中间是纪念馆齐馆长,当地会计正在党员活动被我们电话喊过来开门的。</p> <p class="ql-block">故居大门进去又有一个小院子</p> <p class="ql-block">小院子里正房</p> <p class="ql-block">乔冠华家的客厅</p> <p class="ql-block">会客室</p> <p class="ql-block">卧室</p> <p class="ql-block">乔冠华生平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1913年3月28日,乔冠华出生于江苏的一个富庶的家庭,天生聪颖,早年潜心读书,受到良好的教育。16岁时,他如愿考入了清华大学的哲学系,是这个系年龄最小的一个学生。留学日本后,眼见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恶行,国土沦丧。身为一个爱国人士,乔冠华当机立断放弃了做一名大哲学家的梦想,决心投入到了抗日战争中。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学习生活,回到祖国,投身于抗日革命事业。文人不拘小节,狂放不羁,乔冠华虽有外放的性格特点,但对待敌人的斗争,他执笔鞭笞,犀利尖锐,令阅者拍手称快。连毛主席都称赞他的文章抵得上两辆坦克师。</p> <p class="ql-block">乔冠华当年最著名的一本书</p> <p class="ql-block">“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可用它来称赞外交官纵横阖捭的形象,作为我国联合国外交事务的一员名将,乔冠华就是这样的人,凭借其外交才华在全国范围和世界范围都享誉美名。</p> <p class="ql-block">1971年11月的时候,一张以“乔的大笑”为主题的照片被刊登在了世界各国的报刊的头版头条之上。而照片中所呈现出来的人物,则正是我国外交部的原部长乔冠华。当时他之所以会笑得那么开心,是因为中国终于冲破西方各国的重重阻挠,成功重返联合国,他难掩这来之不易的喜悦之情,长年以来压抑的情绪一扫而光。</p> <p class="ql-block">这张乔冠华仰头大笑的照片获得当年国际摄影大奖,成为乔冠华标志性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1970年3月,结发妻子龚澎因急性脑部出血在医院逝世,失去另一半的乔冠华痛哭失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迅速憔悴下去。龚澎是我国出色的新闻外交人物,也是我国外交部第一任新闻司司长,拥有流利谈吐和广阔胸襟的她,被周恩来多次高度评价。</p><p class="ql-block">这对连主席都赠言说是:“天生丽质双飞燕,千里姻缘革命牵”的夫妇,从此阴阳相隔,各自走向了没有尽头的错失之路。</p> <p class="ql-block">建湖对外交家乔冠华这个外交英才给予非常高的待遇,建湖主要中心大道就叫乔冠华大道。</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乔冠华故居开车去建湖另外一个民族英雄,宋朝最后一位丞相陆秀夫纪念馆。陆秀夫(1238~1279),字君实,楚州盐城(今江苏建湖建阳镇)人。20岁(南宁宝佑四年)与文天祥同登进士榜。祥兴元年(1278)为左丞相,次年2月,元军大举南犯,君实辅弼幼主驻军崖山抗元,不幸战败,驱妻、子入海后,即怀揣玉玺,负幼帝壮烈投海,终年42岁。</p> <p class="ql-block">在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陆秀夫是唯一抱幼主壮烈蹈海、以死殉国的爱国丞相,其崇高的人格影响巨大,其浩然正气长留天地之间,永为我中华民族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陆秀夫纪念馆,坐落在陆秀夫故里建湖县建阳镇景忠巷。全馆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远远望去,气派宏伟,古朴典雅。这是建湖人身边的景点,也是盐城市的重要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大门是双狮守卫的石坊,上方镌刻着著名书法家武中奇题写的“陆秀夫纪念馆”六个大字,石柱上镶嵌着“建湖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建湖县青少年教育基地”两块铜牌。</p> <p class="ql-block">忠烈堂。这座仿古式高脊建筑,青砖小瓦,峰火山墙,盘梁圆柱,门窗格扇,古色古香,使人联想起陆秀夫清白无瑕的品质和高风亮节。正厅供奉近三米高的陆秀夫坐像。坐像端庄严肃,栩栩如生,那目光里仿佛折射出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令参观者肃然起敬。东厢房墙壁上张贴着介绍陆秀夫生平事迹的图片和文字,展橱里有全套《陆氏家谱》、《陆忠烈公全书》、《陆忠烈公世系考》、《陆忠烈公年谱》、《陆丞相史事梳述》和《崖山志》、《南澳县志》、《仙游县志》、《盐城县志》、《南宋痛史》、《南澳岛传奇》等各种版本的历史资料,其中有些是海内孤本。为凸显深厚的故里文化底蕴,专橱内还展示了一组两汉时期的本土文物。西厢房陈列有盐城、澄海、崖山、南澳、深圳等地陆秀夫纪念建筑的彩照,布置了《陆秀夫赴二王南下路线图》和当年《崖山图像》。游客们说得好:来此一游,等于浏览了全国所有的陆丞相纪念地。</p><p class="ql-block">可惜今天中午休息没有能够进去参观,只能看看外面。</p> <p class="ql-block">宋陆忠烈公读书处陆秀夫生于建湖县建阳镇,3岁随父迁居今丹徒县,15岁时回到故乡盐城县乡试。陆秀夫父亲特意选建褞神殿北边一个幽静的地方,供陆秀夫在此求读。明万历年间,乡人为了把陆秀夫少年的苦读精神传于后世,特意在他当年读书处立了一块石碑,碑名为:“宋陆忠烈公读书处”。</p> <p class="ql-block">景忠书院内环境优雅,绿意盎然。主要建筑有明代勒石的“宋陆忠烈公读书处”碑亭,已被列为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碑亭西北,有陆秀夫青少年时期读书的石雕像。</p> <p class="ql-block">陆氏读书精舍内,陈列有陆秀夫的遗著、手迹(影印件)等文物,有些文物乃第一次公开面世。</p> <p class="ql-block">读书精舍南侧为碑廊,陈列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全国各个省、市、区和台、港、澳名家赞颂陆秀夫的题词石刻近百块。</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邓小平</p> <p class="ql-block">董必武,叶飞</p> <p class="ql-block">张爱萍,郭沫若</p> <p class="ql-block">忠烈堂东大院是酺神殿,陆秀夫乡试前曾在此借烛光夜读。酺神殿是古建阳“五庙”中唯一复建的庙宇,如今香火不减当年,每天都有不少游人在这里探寻陆公的遗踪。</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在这里碰到一位法号宏宽的西林寺住持,向我们介绍了很多各方面的知识。<span style="font-size:18px;">仅仅是这个殿的名字就是学问,据说是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发明的字。</span></p> <p class="ql-block">读音是浦神殿,就是神仙们喝酒吃饭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陆秀夫纪念馆,在附近这个饭店吃过中饭上高速返回南京。</p> <p class="ql-block">雪菜炒面皮</p> <p class="ql-block">乌子茶馓</p> <p class="ql-block">小鱼锅贴</p> <p class="ql-block">还有十几个红烧建湖肉圆,只能吃不了,兜着走。</p> <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关系,下面景点都没有去,留待下次吧!</p> <p class="ql-block">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是一座芳香馥郁的文化之城,是中国淮剧之乡、淮剧的发源地,淮剧2008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建湖也是中国杂技之乡,是南派杂技的发源地,建湖杂技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艺术成就响彻海内外。淮剧杂技正成为建湖独树一帜的靓丽名片。</p> <p class="ql-block">九龙口是里下河地区著名景点,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九龙口旅游度假区,因九条河流汇聚一个小岛而得名:九龙口。</p><p class="ql-block">开放时间全年 08:00-17:30</p><p class="ql-block">景点级别AAAA级</p><p class="ql-block">概述陶林村成子河(今宝沙河)北有一圆形土墩,四面环水,有九条河口交汇于此,呈“九龙戏珠”之势,名曰“九龙口”,土墩则称为“九龙墩”。另一处位于宝应、建湖、淮安、阜宁四县(市)交汇处,由林上河、钱沟河、安丰河、新舍河、蚬河、溪河、黄河、涧河、城河等9条自然河道汇合于龙珠岛,形成九龙抢珠的复合水系,滩荡水面达10万亩。其中,林上河、钱沟河、安丰河、新舍河等4条河道均为宝应水系。水泗“九龙口”之妙,妙在有岛,名曰“龙珠岛”。</p> <p class="ql-block">九龙口淮剧小镇是以九龙口沙庄村为基础,融入芦荡、脸谱、书法等风貌,向众人展现出一个精美精致、生态古朴的淮剧特色小镇。</p><p class="ql-block">风景秀丽的九龙口风景区内,淮剧小镇是其核心板块。这里距离建湖县城约15公里,交通便捷。淮剧小镇是承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剧”的艺术空间。在这里,抬眼望去,广袤的湖面、成片的芦苇诗情画意;游走其中,神奇的传说、经典的淮剧扣人心弦,“诗和远方”如影随形,触手可及。</p><p class="ql-block">淮剧小镇地处盐城、淮安、扬州三市交界处,是江苏东部沿海典型的潟湖型湖荡湿地,也是射阳湖湿地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湿地生态系统典型独特,九龙口被誉为天然的“聚宝盆”“金银滩”,也是苏北里下河地区一颗璀璨的“水乡明珠”。</p> <p class="ql-block">建湖杂技有20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杂技的三大发源地之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过去讨生活的玩把戏艺人,如今成了群众喜爱的杂技演员。”今年85岁的高家班第10代杂技传人高培福感慨,他经历了庆丰镇五个民间杂技团合并成建湖县杂技团,见证了建湖县杂技团到盐城市杂技团,再到江苏省杂技团的升格。</p> <p class="ql-block">江苏省杂技团前身是盐城市杂技团,驻扎在享有“杂技之乡”美誉的建湖县,2015年6月升格为“江苏省杂技团”。</p> <p class="ql-block">建湖是中国杂技之乡,是中国杂技艺术发祥地之一。“建湖杂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已历经两千多年。1954年党和政府将“十八团”(今庆丰镇)流散的八个民间杂技艺术团体合并组成“建湖县杂技团”,1959年体制上升更名为“盐城地区杂技团”,地改市后又更名为“盐城市杂技团”,1997年增挂“江苏杂技培训中心”牌子,2015年6月升格为“江苏省杂技团”。建团半个多世纪以来,江苏省杂技团传承和创新节目200多个。在省、华东地区、国家和国际杂技大赛中获得奖项50多个。多次为国家、省、市、县对外文化交流和经贸活动充当文化使者,先后赴亚欧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交流。2008年,“建湖杂技”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省杂技团是保护传承“建湖杂技”的唯一载体。近年来,培养传承人才80多名,创新精品节目40多个,先后5次登鼎省赛冠军,在国家级赛事中多次获金菊奖和文华奖,在国际大赛中先后获第十三届法国国际马戏节比赛铜奖和第六届莫斯科国际马戏节比赛铜奖,两次登上央视《我要上春晚》的舞台。2013年7月,省杂技团精心编演的音乐杂技剧《猴·西游记》赴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连续商演27场,打破林肯中心自创办以来的多项记录,大力提升了建湖在国际社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6年,省杂技团创排了国内首部诗词歌赋杂技剧场《小桥 流水 人家》,融入诗词歌赋的文学性、讲述故事塑造人物的戏剧性、舞美各元素及音乐舞蹈的综合性,赋予单纯技巧的杂技以性格、情感、风韵、意义以致灵魂和生命力,创造了一种可看可听可感可惊、处处引人入胜又时时令人惊叹的新型杂技舞台表演样式。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江苏省杂技团(盐城市杂技团、江苏杂技培训中心)获得“建湖杂技”项目保护单位资格。</p> <p class="ql-block">延寿寺,位于建湖县颜单镇。清乾隆十七年(1752)建,名延寿庵,属曹洞宗,历代时兴时废。改革开放后,由地方居士觉贤(法名)主持修建。寺院建筑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主次分明,排列有序,并呈宫殿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建湖县建阳镇是南宋宰相、抗元英雄陆秀夫的诞生地。1279年2月,元军攻破崖山,他不甘被敌国所俘,先驱妻儿入海,后背幼帝从容投海,谱写了一曲抗敌御侮、爱国忘家、舍身为国的爱国主义悲壮乐章。因此受到人民世世代代深切怀念和忠心敬仰。明万历47年,钦赐陆秀夫为“忠烈公”。清咸丰8年,奉旨各地孔庙皆配祀陆秀夫。明清时,其故里建阳就有忠烈堂、景忠堂、景忠坊、陆秀夫读书处、景忠书院、南戏楼等纪念性建筑。2002年9月成立盐城陆秀夫研究会,同时以明万历年间一块“宋陆忠烈公读书处”石碑为依托,在原忠烈堂的遗址上兴建了陆秀夫纪念馆。</p><p class="ql-block">陆秀夫(1238~1279),字君实,楚州盐城(今江苏建湖建阳镇)人。20岁(南宁宝佑四年)与文天祥同登进士榜。祥兴元年(1278)为左丞相,次年2月,元军大举南犯,君实辅弼幼主驻军崖山抗元,不幸战败,驱妻、子入海后,即怀揣玉玺,负幼帝壮烈投海,终年42岁。</p> <p class="ql-block"> 泰山寺在建阳镇新阳村戛粮河西,有一个方圆约50余亩的小岛,岛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寺院,名叫“泰山寺”。泰山寺亦叫东岳庙。据《新阳村泰山寺年考》记载:该庙“唐时鸿基初奠,一世祖为永相公老和尚”。昔日该寺显赫一时,誉称“苏北第一大寺”。这座大寺座北朝南,当初有瓦房360多间,天井28个,设有10个大殿。全寺分为左,中,右三大部分,中间部分三座大门一字排开,正中大门横额上嵌有“泰山禅寺”四个金字。进入东门便是三元宫,内供雷公、闪帝、风婆、雨师等100多座神像。</p><p class="ql-block">穿过天井便是岳王殿,岳王像端坐殿中,岳子侍立一侧,奸臣秦桧夫妻跪于像前。天井中间兀立两只丈余高的大香炉,昼夜香火不熄,烟云缭绕。岳王殿后的大殿里,有东岳大帝等200多尊神像。最后一间大殿中,供有2.1丈多高的大佛一尊。中、西大门内是文昌宫,内供孔子及其3000弟子、72贤人塑像。</p><p class="ql-block">明朝万历年间,该寺达于鼎盛时期。此时全寺有僧徒300余人,全年香客不断,尤其农历三月初三至四月初八的香火节期间,第天接待四方香客逾万人。那时这里水路交通极为便利,周围大河小沟里,都是客船。甚至江南的大批善男信女也络绎前来敬香,更有云南、贵州一带的达官贵人,慕名前来朝拜。从该寺出去的和尚,到外地当方丈、法师的很多,遍布海内各方。抗日战争时期,毁于战火,现陆续重建。</p><p class="ql-block">一九九零年,经建湖县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址重建泰山寺,陆续建起了观音大殿、诵经堂、地藏王殿、斋堂、僧舍,寺四周砌了围墙,尊尊佛像陆续从外地请到寺内。后来缅甸国又送来三座玉佛,其中一座卧佛有两吨多重,现正筹建玉佛楼。西阳村还有六个下院,分布大江南北,共有僧徒300余人。其规模之大,辐射之广,江北仅此一家,故被誉为“江北第一寺”。</p> <p class="ql-block">盐城望夫台在射阳湖东岸,今盐城建湖县建阳镇新阳村戛粮河西,系明英宗女儿隆庆公主为遥祭已故的夫君游泰所建。台高三丈六尺,上建飞檐琉瓦享堂,内供驸马都尉游泰灵位。享堂侧畔,还有一座殿堂,为隆庆公主住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