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奋楫起航-集优化发展之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送教下乡活动(初中化学)

蝶恋花

<p class="ql-block">  彩云追月,桂花飘香。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为落实集优化发展要求,促进城乡教育发展,长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初中教研部和农安县进修学校初中教研室,于9月16日(周四)在农安县召开送教下乡主题研讨活动。化学学科的活动地点选定在农安县第一中学。</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在农安县化学教研员纪秀艳老师的主持下开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p><p class="ql-block">长春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孔瑞主任</p><p class="ql-block">长春市初中教研部化学教研员刘来泉老师</p><p class="ql-block">长春吉大力旺实验学校栾思远老师、王磊老师</p><p class="ql-block">进修学校毕业学校长</p><p class="ql-block">化学教研员纪秀艳老师</p><p class="ql-block">农安一中业务校长李光耀校长</p><p class="ql-block">农安县全体化学教师</p> 力旺实验学校两位老师讲课 <p class="ql-block">  栾思远老师的《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次自主、探究。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思考和探究,教师重点在引导学生明确实验原理、选择实验装置、确定操作步骤,形成制备物质的一般思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调控,很好地启发学生发现新的问题。栾老师的课分为四条主线,情境线,活动线,知识线,素养线。引课中,老师通过播放失去氧气世界会如何的视频,从而与学生讨论氧气如何获得,从组成的角度分析共同点, 氧气用途,制氧的物质要含有氧元素等问题,吸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宏观辨析的学科核心素养。授课中,与同学讨论工业制氧考虑的因素以及具体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实验室制法,野外生活视频,明确实验室制氧原理应考虑的因素,提问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配合较好,学生参与度高。对于装置的选择,由一名同学到台前进行挑选,并于同学们一起讨论形成正确的操作步骤,由两名同学分别组装向上排空法和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装置。实验前教师指导充分,实验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课堂严谨规范。讲解细致,有充分的思维调动。实验过程设计精妙。教态具有亲和力,语言幽默有吸引力,文学底蕴深厚。PPT制作精美,幻灯片利用合理,随机应变能力强。学生动手实验,充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p> <p class="ql-block">  王磊老师的《制取氧气》第二课时。以“情境教学、科学探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设置步步深入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为主线,并且结合生活生产实际,构成一个完整体系。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做到每一个问题都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问有效的问题。通过探究实验的步骤建构模型,利用模型解决问题通过有效的提问结合之前学过的知识对“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进行探究。从而让学生了解催化剂以及催化作用。本节课通过观察演示实验、设计实验、对比、总结归纳、阅读、巩固提高。在观察对比中,开阔学生的思维,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在总结归纳中,提高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认真听课的领导,老师,孩子们</p> 两位老师说课 <p class="ql-block">  说课环节完整,思路清晰,讲解细致。教学步骤的展开中体现了个人思路的独到、视野开阔的特色。流程规范,有很好的个人设想并提出了可行性教理。对说课框架结构的把握较为合理,思路清楚,叙述流畅,有恰当的例证。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说课环节把握较为准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说课环节把握较为准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明确突出,教学内容的把握恰当。</p> 刘来泉老师指导 <p class="ql-block">  刘老师说,培养学生素养的过程中,要强调思维方法的培养。一节课好不好,是创新,创新,在创新。教师应由原来的重知识,重结论改为重思维、重方法,重素养。在教学中,应由情境引出,对一节课进行整体化设计,在教学中体现学生活动,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刘老师还对两位老师的授课,说课进行合理点评,字字珠玑。</p> 孔瑞主任指导 <p class="ql-block">  孔主任说,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目标与学生目标一致,基于大课程标准,设计学年,学期,单元,课时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学科大概念,对教材内容要进行必要整合。对于教学活动设计,要围绕本节教学目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考教学中教师是“导”还是“灌”,学生是“思”还是“记”的问题。对于教学效果达成度,要将生活问题学科化,解决问题时要将学科问题生活化。最后孔主任对两位教师进行点评,鞭辟入里。</p> 毕业学校长总结 <p class="ql-block">  毕校长说由衷感谢,由衷欣喜,这次长春市来农安送教,重思维,重素养。相信一定会像化学学科课题一样,是一次“氧气的释放”,相信所有的化学老师都是“过氧化氢”,都富有氧元素,通过今天深度的教研活动作为催化剂,有思想的教研活动为引领,老师们一定会加速自己的“氧气的制取与释放”,给化学课堂带来更多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  会后,在化学组组长韩立忠老师的支持下,化学组教师们分别讲到自己对于本节课的看法,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等,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p> <p class="ql-block">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名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课堂教学才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尽可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p><p class="ql-block"> “谓有金石姿,良工心磨砺”。教研室专家的调研指导,体现了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大调研、精指导”的工作精神,教师与教研员面对面的交流、探讨,进一步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拓宽了教学思路,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农安县的教育教学水平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我校初中部一定会以本次教学指导活动为契机,深耕细研,助推我校未来教学工作的发展,为社会、家长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p>

学生

教学

老师

教师

氧气

农安县

探究

实验

化学

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