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马石山

半农

<p class="ql-block">秋风终于驱走了盛夏的暑气,天高气爽。疫情确实把人憋坏了。"出去玩一趟吧"一网友随口说了一句,一众网友齐声相应。最后大家决定去马石山玩一趟。</p><p class="ql-block"> 东尚山村</p><p class="ql-block">马石山距银滩七十多公里,我们三辆车十多个网友早上七点多就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穿过乳山市不久车子就进山了,中国的山有北雄南秀的特点,这里的山似乎介于两者之间,点点的雄奇间透出点点的秀美。大约八点半左右我们来到了诸往镇的东尚村。</p> <p class="ql-block">据说东尚村是一个有数百年之久的明朝的古村落,虽说这里没有一点明朝皇家建筑的宏伟气象,但是无论是你又在任何一条石条路上,还是站在高墙之下你似乎都可以感受到它的绵长历史。</p> <p class="ql-block">或许古时先贤曾在这棵树下品茶饮酒,抚琴赋诗。</p> <p class="ql-block">据说冯得英的《山菊花》是在这个院子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村子的宣传口号倒是很有特点</p> <p class="ql-block">在去下石硼村的途中留几张小照。</p> <p class="ql-block">路过一桃园,没有想到,山里的桃子居然也会长得这么好。桃子分两类,大的完美无瑕的五块一斤,有瑕疵的一块钱一斤,大家都跑去采摘。桃园的老乡真是实在,我一边摘,他一边寻觅最大最甜的桃子给我。"你们当地人真好,好客山东人!",我有些感慨。他似乎更加高兴,四处找了两个特别大的桃子硬是塞给了我。临走时,我和他说:"来!咱们照个相,今天就发一个帖子"。</p> <p class="ql-block"> 下石硼村</p><p class="ql-block">都说山有了水就有了灵气,水有了山就有了韵味。下石硼村是依山傍水而建的,真是漂亮,干净,似乎也泛着点灵气和韵味。</p> <p class="ql-block">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看得出来,旅游业的发展,已使下石硼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他们一方面利用革命老区这个资源优势,挖掘红色旅游资源,使其产品化,另一方面,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开发出"小三峡"游览景点。</p> <p class="ql-block">在去"小三峡"的路上遇一幽静的半山亭,我们在亭中野餐,</p> <p class="ql-block">吃的高兴,聊的开心,有网友唱了起来,跳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小三峡"风景还是不错的,青山绿水。只是名字感觉起的不好,明明就是一条山间小溪,非得要往三峡上贴,不仅不靠谱,还有拾人牙慧之嫌。不如起一个表现自身特点的,山野气味浓浓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马石山</p><p class="ql-block"> 马石山烈士陵园是抗日战争时期马石山惨案的发生地,也是马石山十勇士就义的地方,国防部长迟浩田为十勇士纪念馆题写的馆名。</p> <p class="ql-block">溜溜一天下来,虽说很累,也是很开心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