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助手培训”日志(3)

松哥

<p class="ql-block">  “顶天立地”“学术精神”这看上去就很高大上的词语,出自林君芬老师分享的讲座标题,也瞬间吸引了我的注意。</p> <p class="ql-block">  林老师对教育理念的认识让我钦佩,她强调要“顶天立地为人师”,“人师”非“术师”,是要培养“人”而非“知识容器”的,而且不能培养“空心人”(没有家国情怀的人才)。所以,她提醒大家,只有“根正”才能“向上生长”,而生长快慢则因人而异。所以,真正的教育智慧,是要洞察每个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这番解释让我对新课标和高考评价体系里的“立德树人”有了更深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学术精神成良师”,这是林老师对助手学员们的期待。她指出,好老师对孩子的影响主要在人格魅力和思维能力;好老师做学术,要多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即搞清背后逻辑。这与李源田教授的观点一样。林老师由于长期在机关工作,对国家政策非常熟悉,所以她的站位相当高。</p><p class="ql-block"> 林老师的讲座还分享了她工作室的“四度教育”理念,以及为配合培养“合格公民—专业人才—国家英才”而开发的“筑基课程—拓基课程—强基课程”,的确让我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三位优秀助手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做工作室助手的经验和体会。</p> <p class="ql-block">  陈卫东老师详细地介绍了他多年做助手积累下的经验:首先,他提出工作室助手要有“三感五心”——“三感”指理念认同感、团队归属感、工作责任感,“五心”指细心、虚心、恒心、同心、平常心。然后他详细地介绍了在工作室开展的九项活动中,助手要做的工作,并结合自己地经验教训提出了贴心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 邓光缘老师通过自己做助手以来的成长,强调工作室助手是助手不是助理,不能仅仅停留在琐碎工作上,而是首先要对工作室主持人有认同感(价值认同、理想认同、目标认同)然后在主持人的引领下有创新地开展工作,真正成为主持人的助力(思想助力、行动助力、成果助力)。</p> <p class="ql-block">  最后出场的叶世锋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介绍了自己是如何走上专业研究道路的。他特别强调了助手也要以“课”为主体,上公开课是最能锻炼人的;他还通过工作室出专著的体验,告诉助手学员们,要在“成果物化中提升专业素养”。</p> <p class="ql-block">  三天的集中学习转眼就要结束了,时间虽短,但收获还是挺大的,开阔了视野,学到许多东西。但要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对“工作室助手”这个角色有了更深的认识。回去要慢慢消化,尽快转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