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郑庄小镇

朵朵

<p class="ql-block">再回郑庄小镇</p><p class="ql-block"> 文‖朵朵</p><p class="ql-block"> 中秋佳节即至,乘着秋风落叶,瓜果飘香的季节。趁周末时间,和家人一行去探望亲戚,顺便去看看久违的母校。</p><p class="ql-block"> 郑庄镇地处沟道平川,处于西部乡镇的首要位置。这里居住着复杂的人群,杂姓人士较多,没有悠久的文化底蕴。小镇过去有些复杂是有原因的。自从2015年撤乡并镇之后,郭旗乡已被撤去名号,目前已被统一规划为郑庄镇管辖范围。过去这个小镇不是很繁华,可对于这一方的人们来说尤为热闹。过年过节都去这里置办年货以及各种杂物。 小镇的各种商铺,足以满足这一方小镇人民的各种消费需求。</p><p class="ql-block"> 郑庄小镇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地下矿产能源较为丰富。有石油,天然气,矿源资源。这里的人们依附能源优势,有延长石油进驻小镇,给一部分人带来了很多就业机会。很多人期盼着有企业来到,占地,征迁,拿补偿金,依靠补偿发家致富。短暂的利益让每个人都会向往,期盼征迁补偿。长远看来土地才是农民的根本,看似补偿金很可观。对于老百姓来说,珍贵的土地资源再没有权限管理。有时候偶尔家里会有外地工人来我家小商店买东西,会调侃说我们这人可有钱了,石油资源丰富。也许这是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罢了。好与不好自有老百姓知晓。</p><p class="ql-block"> 相隔十年有余的郑庄中学,这里有很多的上学记忆。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涯从这里留下身影。恰逢中秋遇佳节,顺便回母校看看。感慨万千这里的变化。校门入口改变了方向,校园内由青砖变为塑胶草坪。旧时的排排窑洞已改建为座座高楼。唯有不变的是教学楼和餐饮楼依然坐落于原位。忆往昔,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激扬文字,已皆成过往云烟。曾记否三两好友每日下午,相约一起背诵英语课文,背诵语文古诗。曾记否担心数学老师时不时会被叫到黑板上解析方程式,恐惧,担心,害怕,复杂的心理斗争,已经再没机会拥有。曾记否语文老师课堂上插上一篇美文分享,听后让同学们意味深长。曾记否严厉的英语老师抽写单词拼写,严厉中彰显教育风采。初中的课堂里有老师们的谆谆教导,有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有幽默风趣的同学,有砥砺奋进,同甘共苦的学友陪伴,我们短暂的三年初中时光,终将成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一生很珍贵的学习时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正值秋日午后,阳光明媚,略有些饥饿感。于是步行至小镇的街道上,心心念念过去的那一份一块五角的手工凉皮,辗转已走到街头,看到有三五个阿姨正在摆摊售卖,那位阿姨看面相挺实在的人,看着满满当当的一碗面皮,顿时间唤起了我的味蕾。不完美的是,昔日的烤饼子,再看不到摊位在何处。偶尔看到小镇上有来往的学生背着书包,去异地求学。通往县城的班车按部就班的停靠在小镇桥头,司机按着急促的喇叭声,等待着学生们的一一到来。</p><p class="ql-block"> 再回郑庄小镇,更多的是感慨。留恋那所母校的一切。留恋小镇街道上各种各样的美食,忆往昔,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留在那里的青春年华。</p><p class="ql-block"> 晴空万里,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驱车返回小镇的路上,回想起和同学们骑自行车去上学路上的情景,回忆那个时光的美好,相约一起的学伴们已各在一方。</p><p class="ql-block"> 小镇还是那个小镇,小镇的一山一水还是曾经模样,而我们已不再是从前那个少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