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全国各地都举行了庄严隆重的纪念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午九时,中央电视台在辽宁抚顺9.18纪念广场、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云南昆明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三地进行现场直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2021年9月3日,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在云南昆明“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纪念活动。</p> <p class="ql-block">上午十时,中央电视台在云南昆明“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进行现场直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9.18到77卢沟桥事变,日军疯狂入侵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华儿女奋起反抗!</p> <p class="ql-block">中央电视台摄影师:徐小龙</p> <p class="ql-block">国难当头,爱国侨领陈嘉庚号召、组织海外华侨捐款捐物,支援祖国,支援抗战;爱国华侨青年挺身而出,共赴国难。</p> <p class="ql-block">南侨机工沿滇缅公路抢运抗日物资,保障“中国抗日输血管”的畅通,被誉为“粉碎日军封锁的急先锋”!</p> <p class="ql-block">中央电视台驻云南记者站主任记者王溪采访研究会会长林晓昌。</p><p class="ql-block">林会长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胜利,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合作,团结对敌,在世界各地爱国侨胞中,掀起波澜壮阔抗敌救国热潮的有力支援下取得的,值得海内外中华儿女世世代代永远铭记!</p> <p class="ql-block">南侨机工张智源之子、研究会名誉会长张云鹏担任纪念活动的主持人,他介绍:</p> <p class="ql-block">1989年7月7日,正值南侨机工回国抗战50周年,云南省人民政府“为了表彰南侨机工的光辉历史功绩,并激励来兹,特树丰碑,永志纪念”,在昆明西山森林公园建立"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纪念碑碑身高9米,碑座高3米,寓意“93”抗战胜利纪念日;碑座正面四个鎏金大字"赤子功勋”,是对在祖国抗战最危难时期,海外华侨慷慨解囊“捐资助战”、南侨机工共赴国难“运输救国”的充分肯定和褒奖!</p><p class="ql-block">每年7月7日,海内外健在南侨机工和家人都会到纪念碑前举行纪念活动:祭奠南侨机工战友,传承南侨机工精神!</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张云鹏赞誉:</p><p class="ql-block">南侨机工是一支特殊的抗日部队,</p> <p class="ql-block">他们都是来自南洋的爱国华侨青年,</p> <p class="ql-block">他们的领袖是杰出英明的嘉庚先生,</p> <p class="ql-block">他们的战场是崎岖险峻的滇缅公路,</p> <p class="ql-block">他们的掩体是满载军火的重型卡车,</p> <p class="ql-block">他们的武器是紧握在双手的方向盘,</p> <p class="ql-block">他们的任务是挂上前进档勇往直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5年,南侨机工林福来之子林晓昌斥巨资在云南德宏畹町,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每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研究会都会风雨无阻,准时在畹町南侨机工纪念碑举行纪念活动。</p><p class="ql-block">今年因为疫情,研究会组织老、中、青三代,共16人代表研究会全体成员,在昆明西山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举行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日纪念活动。</p> <p class="ql-block">82年前,南洋爱国华侨青年,离别亲人告别南洋,义无反顾共赴国难。</p><p class="ql-block">82年后,机工家人热心人士,一起传承红色基因,深情缅怀南侨机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青山埋忠骨,鲜花敬英烈!</p> <p class="ql-block">(中)南侨机工林福来之子、第11届、12届全国政协委员、研究会会长林晓昌。</p><p class="ql-block">(左)35年来,一直研究南侨机工历史,中共党员、著名学者、《赤子功勋,民族忠魂》丛书主编、研究会名誉会长林少川。</p><p class="ql-block">(右)倾心编辑《赤子功勋,民族忠魂》,中共党员、丛书主编、研究会名誉会长王稼祥。</p> <p class="ql-block">南侨机工第三代、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江雨辕,中共党员、秘书长陈一翔,代表研究会向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敬献花篮。</p> <p class="ql-block">研究会会长林晓昌整理花篮挽联,并三鞠躬。</p> <p class="ql-block">花篮挽联内容为</p><p class="ql-block">上联:传承红色基因,缅怀南侨机工</p><p class="ql-block">下联: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全体成员敬挽</p> <p class="ql-block">研究会成员全体肃立,向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南侨机工默哀!</p> <p class="ql-block">研究会会长林晓昌致辞:</p> <p class="ql-block">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今天我们在这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缅怀先烈壮举,宣传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和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战争的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38年底,日军完成封锁中国沿海城市和港口,切断中国的所有外援通道,扬宣:三个月可以逼降中国!</p> <p class="ql-block">1939年初,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发布《六号通告》,热情的爱国华侨青年踊跃报名……</p> <p class="ql-block">南洋爱国华侨青年,放弃海外优裕的工作、生活,离别亲人,义无反顾,共赴国难。</p> <p class="ql-block">邝金源(左)和发小离别前促膝长谈。</p> <p class="ql-block">马来亚麻坡富家子弟刘贝锦(左)和朋友在他的私家车旁。</p><p class="ql-block">刘贝锦带了15辆大卡车回国,后任华侨运输先锋大队大队长。</p> <p class="ql-block">白清泉回国前,在他的华佗药房和爱车前留影道别。</p><p class="ql-block">白清泉任第一批回国南侨机工——“80先锋”的领队。</p> <p class="ql-block">白清泉(前排中)和朋友离别前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张金炳(左)、张智源(右)叔侄两人一起共赴国难,离别前和挚友张孝镇(中)合影共勉。</p><p class="ql-block">张金炳回国后,任华侨运输先锋大队车务副官。</p><p class="ql-block">张智源回国后,任华侨运输先锋大队车务,后任第二中队队长。</p> <p class="ql-block">南侨总会《六号公告》发布仅仅十天,第一批80名南洋爱国青年就应征出发。</p><p class="ql-block">南侨总会选择了一个特殊的出发日:农历大年三十除夕,这是炎黄子孙家人团聚、吃年夜饭的日子。</p><p class="ql-block">1939年2月18日除夕,南侨机工“80先锋”登上了法国邮轮“安达拉文”号回国,他们不是回国团聚、不是回家吃年夜饭,而是奔赴抗日战场,报效祖国!</p> <p class="ql-block">南侨机工出发前都要宣誓:不把日本侵略者消灭,誓不回家!</p> <p class="ql-block">巾帼不让须眉。3200多名南侨机工也有为数不多的几位女性。</p><p class="ql-block">白雪娇为了隐瞒家人,改名施夏圭(私下归)报名参加南侨机工。她给父母留下一封家书,被报纸刊登,激励起广大爱国华侨青年踊跃报名回国参战。</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父母亲,别了,现在什么也不能阻挠我投笔从戎了……家是我所恋的,双亲弟妹是我爱的,但是破碎的祖国,更是我所怀念热爱的。所以虽然几次的犹疑、踌躇,到底我还是怀着悲伤的情绪,含着心酸的眼泪踏上了征程……</p> <p class="ql-block">性格刚烈的李月美女扮男装,成功的“混入”只招收男生的南侨机工司机队伍。</p><p class="ql-block">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幸翻车,被救助时暴露了她的女儿身。</p> <p class="ql-block">身着戎装的现代花木兰、“巾帼英雄”李月美。</p> <p class="ql-block">在南侨机工的队伍中,还有一批外籍国际主义战士。</p><p class="ql-block">这位是外籍南侨机工:印度锡克族达拉星,中文名字王亚能。</p> <p class="ql-block">南侨机工每次出车,不可避免必闯“道路艰险关”。</p> <p class="ql-block">遇到雨季时,还要勇闯“泞烂塌方关”。</p> <p class="ql-block">遭遇日机时,要冒死勇闯“日机轰炸关”。</p> <p class="ql-block">还要勇闯“疟疾病痛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南侨机工受伤、生病能得到及时救助,南侨总会筹专款在滇缅公路沿途设立诊疗所。</p> <p class="ql-block">在回国抗战三年多的热血岁月里,3200多名南侨机工,因车祸、疟疾、日机轰炸等,先后有1000多人为国捐躯,长眠在祖国西南边陲,异国他乡。</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抗战,就像这条公路崎岖艰难。但是,有四万万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奋斗,中国的抗战,将会到达胜利的顶峰!</p> <p class="ql-block">1945年1月20日,南侨机工配合中国驻印军,滇西远征军发起大反攻,首次将入侵日军从畹町桥赶出中国领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两军胜利大会师</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宣布:有请《赤子功勋 民族忠魂》丛书主编林少川、王稼祥把《丛书》敬置于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前。</p> <p class="ql-block">祖国危难时,你们为民族独立捐躯!</p><p class="ql-block">祖国强盛时,我们为民族忠魂立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一卷:南侨机工纪实录。</p> <p class="ql-block">第二卷:南侨机工图文录。</p> <p class="ql-block">主编林少川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四十寒暑弹指间,寻踪觅迹研史篇。</p><p class="ql-block">踏遍地角访天涯,南侨机工万古扬!</p><p class="ql-block">他向大家介绍:</p><p class="ql-block">由云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德宏民族出版社联合编撰《南侨机工文史资料丛书:赤子功勋 民族忠魂》(第一卷、第二卷),将于近日正式出版,并向海内外公开发行。</p> <p class="ql-block">研究会新人雷颜溪动情地朗诵,1944年,南侨机工、华侨特训班学员光祥,为殉职战友写的悼词:《在民族英雄的墓前》。</p> <p class="ql-block">采一些新鲜的花朵放在这里,</p><p class="ql-block">安慰这些可赞美的民族英雄的灵魂!</p><p class="ql-block">你们的噩耗传来,我们怎能不哀痛呢?</p><p class="ql-block">毫无疑义,</p><p class="ql-block">你们的牺牲,是国家民族的损失,</p><p class="ql-block">也可以说,是抗战建国的损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研究会成员全体肃立,向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三鞠躬。</p> <p class="ql-block">向南洋华侨抗日纪念碑敬献鲜花,瞻仰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祖国今天的繁荣富强来之不易!我们放声高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p> <p class="ql-block">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纵情歌唱《我和我的祖国》!</p> <p class="ql-block">研究会六位中共党员,在这里参加“不忘初心主题教育活动”。</p> <p class="ql-block">研究会代表在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寿财险云南省分公司机关第一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在这里举行。</p><p class="ql-block">林会长向到场的青年党员介绍:南侨机工是中国华侨史上最有组织,人数最多,规模最大,贡献最大,最悲壮的爱国华侨抗日英雄群体。</p> <p class="ql-block">研究会名誉会长张云鹏,向青年党员讲述:</p><p class="ql-block"> 万众筑血路,机工谱丹心,</p><p class="ql-block">“飞虎”击长空,远征壮歌行,</p><p class="ql-block">“驼峰”辟航线,铸就抗日功!</p> <p class="ql-block">参加主题教育活动的青年党员:</p><p class="ql-block">向赤子功勋,默哀致敬!</p> <p class="ql-block">向民族忠魂,敬献鲜花!</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一起努力:</p><p class="ql-block">宣传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的英雄事迹,</p><p class="ql-block">弘扬南侨机工爱国奉献的崇高精神!</p> <p class="ql-block">昆明市公安机关党员也到这里举行“不忘初心主题教育活动”。</p> <p class="ql-block">研究会会长林晓昌接受《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敏现场采访。</p> <p class="ql-block">在南侨机工抗日事迹陈列室,被江西、海南观众誉为“金牌讲解员”、南侨机工家人、研究会副会长李莉萍,为参观南侨机工展览的青年党员们,饱含热泪、深情地讲解……</p> <p class="ql-block">西山公园管理处南侨机工陈列室负责人李凌(左二)和研究会成员一起观看刚完成的展览,相互交流。</p> <p class="ql-block">陈列室负责人和研究会长会长等人在展画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9月3日,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云南昆明举行南侨机工抗日纪念碑祭奠活动》。</p> <p class="ql-block">9月3日,中国新闻网以《抗战胜利纪念日缅怀南侨机工“赤子功勋”》报道纪念活动。</p> <p class="ql-block">9月4日,《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以《传承红色基因!南侨机工抗日纪念祭奠活动在昆举行》进行报道。</p> <p class="ql-block">感谢各大媒体的持续关注!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我们,一同关注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史!</p><p class="ql-block">感谢西山森林公园管理处!谢谢你们一直为宣传南侨机工回国抗日英雄事迹给予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p><p class="ql-block">最后还要感谢忙于记录活动每个精彩、感人的瞬间,却没有留下一张自己照片的中央电视台摄像师徐小龙,研究会新生代杨丽红!辛苦了!衷心的感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永远的怀念》—献给全体南侨机工英雄,词、曲王岳。</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