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台背后的故事

荷叶典典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每个月的周末和农历初一及十五,佛山祖庙万福台都在上演粤剧(除去受疫情影响的时间段),当清亮明媚、婉转悠扬的唱声从万福台飘出,欢快的粤剧锣鼓喧天,老戏迷们也跟着节拍哼唱起来;当武生由后台跃出,翻出一连串个筋斗,博得台下阵阵掌声……时光在这里凝住,仿如几十年前万福台下品茗赏曲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现今在万福台上表演的粤剧演员和乐队工作人员来自广州各曲艺社和佛山各区的粤剧团,私伙局。有年轻的粤剧演员,也有退休热爱粤剧的发烧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万福台演出的时间一般都是在上午9:00至11:00,下午13:30到15:30。</p><p class="ql-block">  下午的时间更紧张,13:30开始演出,化妆需要两三个小时,演员们没时间用餐,就带点干粮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  为了节省时间,她们通常都是一边吃饭一边化妆和做造型。</p> <p class="ql-block">  做好化妆和造型的演员则在台下的角落和搭档先对台词对动作对节奏。</p> <p class="ql-block">  另一边,剧组工作人员和男演员紧锣密鼓的布置戏台。</p> <p class="ql-block">  周末乐手的孩子不用上学,就跟着父亲来边玩边学,学粤剧从娃娃抓起。</p> <p class="ql-block">  后台的工作人员准备好的扩音设备。</p> <p class="ql-block">  剧组工作人员提前到后台为演员整理和熨烫服装。</p> <p class="ql-block">  在化妆间的演员们互相化妆,试服装,压腿,自拍,忙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后台化妆间有时演员太多化妆台挤不下,他们就坐在小矮凳子上,用手机当镜子化妆。</p> <p class="ql-block"> 万福台位于佛山祖庙,是目前广东省内现存最古老的戏台,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自清代中期以来,佛山作为粤剧之乡,粤剧戏班的第一台戏必先在万福台演出,以图吉利并检阅阵容,然后再到四乡巡演。过去,各行业一年一度贺师傅诞的演出、徒弟满师请戏演出、秋收之后的酬神等等演出,都会选在万福台,这使得万福台上笙歌不断,好戏连台,一年之中鲜有不上演歌舞之日,因此到这里看大戏成了佛山及周边乡民最重要的娱乐活动。</p><p class="ql-block"> 万福台虽然古老,但依旧鲜活。</p> <p class="ql-block">  演员们准备上台,候场中。</p> <p class="ql-block">  累了就趴在妆台休息一下。</p> 万福台成就了不少粤剧名伶的明星梦,也见证了大戏老倌的大红大紫。在这个舞台上,几代粤剧人都披挂上阵,“薛腔”创始人薛觉先、“小生王”白驹荣、红线女、马师曾、阮兆辉、罗品超、林小群等都留下了他们的风采和乐韵。<br> 台上的风采,都是台下汗水造就的。 <p class="ql-block">  开心的缷妆时刻。</p> 粤剧被誉为南国红豆,于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r> 它不但流行于广东、广西、港澳台地区,而且随着粤籍侨民散居各地,粤剧传播到了东南亚、美洲、大洋洲、欧洲。佛山是粤剧的发祥地,万福台对粤剧的发展起过重要的推动和引领的作用。如今世界各地粤剧团体都将万福台视为粤剧之源。万福台作为佛山文化的一个品牌和对外交流的平台,将佛山的粤剧文化带出国门,走向世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