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

仙人球

<p class="ql-block"> 中国天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看了《辉煌中国》、《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热播,让国人看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p><p class="ql-block"> 我今天隆重介绍一下“中国天眼”。在贵州黔南苍翠的群山中,镶嵌着一只银色“巨眼”,它就是“中国天眼”,(简称FAST),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p><p class="ql-block"> 温馨提示,前去观看“中国天眼”时。为了保证优良的电波环境,“天眼”方圆五千米之内成为“静默区”不允许带手机等电子设备,允许带相机,为了不留遗憾用相机把世界上这一伟大工程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带照相机)</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有“两大天眼”一个是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一个是中国贵州平塘球面射电望远镜。遗憾的是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2020年12月1日已经坍塌。</p> <p class="ql-block">  被誉为“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先生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每年的元旦,在这里举办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使金色大厅的名字传遍世界。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口径是305米,而“中国天眼”的口径射电望远镜是500米,反射面总面积达到了25万平方米,发射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能看穿130多亿光年的区域,接近宇宙边缘。“中国天眼”是人类射电望远镜建造史上的奇迹,是人类工程史上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  以南仁东先生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开始“中国天眼”的探索,开启了“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征途。</p><p class="ql-block"> 到底能建口径多大的望远镜,取决于最终找到多大的洼地。适宜的洼地非常难找,因为它要同时符合四大条件。首先要足够大、足够圆,否则只是开挖和支护成本就会让这个项目无法实现;其次,要远离人口密集区域,这样才能保证优良的电波环境;再次,不能积水,不然设备寿命难以保证;最后,还要有优良的地质条件,否则无法建成大型、高精度的天文观测设备。</p><p class="ql-block"> 从1994年到2006年,南仁东带领团队,从8000多幅地图中选出300多个洼坑,再进一步将范围缩小至几十个。团队几乎走遍这些洼地,现场踏勘,风餐露宿。最终,将台址定在贵州平塘县克度镇的大窝凼洼地。</p><p class="ql-block"> 台址确定后,如何设计、如何实现、建成之后如何调试和使用,都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关键技术无先例可循、关键材料需从头研制。</p> <p class="ql-block">  “中国天眼”设计不同于世界上已有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这首先体现在“视网膜”和“瞳孔”的设计上。“视网膜”指反射面;“瞳孔”指馈源舱,即放置接收宇宙外信号装置系统的舱体。</p><p class="ql-block"> 作为世界首创,“中国天眼”的“视网膜”是主动反射面,可以改变形状,一会儿是球面,一会儿是抛物面。具体来说,这张庞大的可动的“视网膜”是一张由6670根钢索编制的索网,挂在一个由50根巨大钢柱支撑的直径500米的圈梁上;索网上铺有4450块、380多种反射面单元;索网下方是2225根下拉索,每一根下拉索都被固定在地面上的作动器上,通过操纵作动器,拉动下拉索来改变索网形状,从而对天文信号进行收集和观测。</p><p class="ql-block"> “中国天眼”的“瞳孔”即馈源舱,也是一个大胆的突破性设计。大多数传统射电望远镜的“瞳孔”位置是固定的,或仅可以微调。“中国天眼”则完全不同,采用的是全新的轻型索驱动控制系统,这让“中国天眼”的“瞳孔”可以自如改变角度和位置,更有效地收集、跟踪、监测更丰富的宇宙电磁波。</p><p class="ql-block"> 从体量来说,原世界第一大射电望远镜的馈源舱重1000多吨,“中国天眼”馈源舱重仅约30吨。体积小带来多方面的优势,比如可有效减少光路遮挡、减少干扰信号,从而让波束非常干净,更有利于天文观测。</p><p class="ql-block"> “中国天眼”在设计上的突破创新,为“从图纸到现实”的制造带来巨大挑战。而应对挑战的过程,也正是国产精准制造不断创造奇迹的过程。比如,要实现反射面(即索网)可改变形状这个世界首创设计,要求构成索网的钢索像弹簧一样有一定伸缩性,疲劳强度是现有标准的两倍多,国际上未有先例;还要求每根钢索的加工精度要达到1毫米,把传统标准提升了一个数量级。</p><p class="ql-block"> 两年来,科学家们持续全方位地改进索体工艺,一根钢索要进行200万次疲劳实验。经历了近百次的失败后,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个关键问题,实现了3项世界创举:超大跨度、超高精度、主动变位式的索网结构。</p><p class="ql-block"> 建设完成之后,“中国天眼”进入调试阶段。巨型望远镜调试涉及天文、测量、控制、电子学、机械、结构等众多学科,是强交叉学科的应用性研究,国际上传统大射电望远镜的调试周期很少低于4年。“中国天眼”开创了新模式,其调试工作也更具挑战性。</p><p class="ql-block"> 截至目前,已经实现跟踪、漂移、运动扫描、编织扫描等,提前完成功能性调试。在性能调试方面,“中国天眼”直径500米,却要实现毫米级的精度,难度相当大。当前,望远镜测量基准网的精度已提升至1毫米以内,其中,灵敏度水平是世界第二大望远镜的2.5倍,这是中国建造的望远镜第一次在灵敏度这个参数上占据制高点。另外,19波束已经完成安装,其意义也非常重大:可将望远镜视场扩大至原来的19倍,大幅提升望远镜的巡天效率。</p><p class="ql-block"> “中国天眼”团队敢想敢做,难度大、挑战大,其设计、建造的过程既是攻坚克难的过程,在整个制造、安装过程中还产生了许多国家级、省级工法。比如,在为“中国天眼”铺设“视网膜”过程中,4450块反射单元、6670根钢索、上万个关节轴承,都是工人们在几十米高空一块块、一根根、一个个拼装完成的,容错率为零。这些复杂工法将有助于未来大型复杂项目的精准建造。</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中国天眼”是一个现代工程奇迹,它凝结了20多个科研机构、上百名科研人员的心血,汇聚了几千名一线工人的汗水。建造条件艰苦,很多人在现场工作几天,身上就会起满红疙瘩。潮湿、阴冷的工棚没有空调或暖气,每个人的被子潮湿得快要挤出水来。常有人说,只有中国才能做成“天眼”,我想,做成“天眼”所依靠的,就是这种永不言弃、众志成城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2017年10月,“中国天眼”首批科学成果公诸于世。如今,基于“中国天眼”所发现的脉冲星数量已超过300颗,是同一时期国际上所有其它望远镜发现数量总和的3倍。为什么发现脉冲星至关重要?脉冲星是正在快速旋转的中子星,密度极高,每立方厘米重达上亿吨。它自身如灯塔一般散射光芒,时时刻刻地扫描着宇宙;它自转速度很快、自转周期精确,堪称宇宙中最精确的时钟。因此,把握脉冲星,有利于建立“宇宙导航系统”,有助于人类在未来实现星际旅行的梦想,推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认知。</p><p class="ql-block"> 一个个辉煌的成就造就了如今强大的中国,不得不赞一句,厉害了,我的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