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老木匠和他的小板凳

知秋

<p class="ql-block">  每天晚上八点半我都要去散步,从五院路口往南围着机床二厂宿舍转一大圈,大约得五公里。</p><p class="ql-block"> 路过南辛庄路口时有一位六十来岁的老木匠师傅正在出售他的产品。与其说是产品,倒不如说是杰作了。因为那都是些木工中的精品。他开着私家车来,放后备箱里,总共有十几件物品。</p> <p class="ql-block">  最大的一件就是躺椅了,要价一百块钱,还真不贵。夏天,阳台煮茶,躺在上面,摇着蒲扇,听着歌,缓缓入梦,逍遥自在,悠闲自得,其乐无穷。</p> <p class="ql-block">  抹角小方凳二十公分见方,白橡木的,打磨的非常光滑漂亮,要价三十块钱。家里尤其有小朋友的,更是让孩子爱不释手。不仅坐着舒服,而且很墩壮,凳腿下面都是用的厚橡胶垫,拖动时不会对楼下有啥噪音影响。</p> <p class="ql-block">  造型优美的方凳要价四十块钱,美观大方,所有这些方凳都是茆榫结构的。茆榫连接那可是我国的独创。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新石器期间,我们的先人已使用榫卯,茆榫结构相比汉字发源更早。茆榫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茆。 中国的木建筑构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垫板、桁檩、斗拱、椽子、望板等基本构件。过去小至木凳,大到古典木质结构亭台楼阁、木塔都不缺茆榫配合,甚至一根铁钉都见不到。茆榫是古代匠人智慧的结晶,茆榫结构都环环相扣,严丝合缝,许多古木质结构即使编号拆卸,到头来再建都不能复原,实在是太可惜了!</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工匠更要继承和发扬光大茆榫文化,不能让它失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