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个失踪的县名 作者:林春荣

百年青璜凤朝阳

<h3><strong>小秘密:点上方“莆田作家” ↑,可免费订阅哦</strong></h3></br><h3><strong>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Q1MjMyOA==&amp;mid=2649102971&amp;idx=1&amp;sn=cc47c3d5d0c2aa340aa7c8d5076c869c&amp;chksm=87c5093cb0b2802a36f409708d37c7fd9a24bf6125c6d8d37d3ab2475f9644997607a3b3c7b2&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b>2016《莆田作家》“后海渔村”杯文学奖征文启事</b></a></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对于兴化这个地名,大多数人知道那是莆田市的前身:兴化府。但对于比兴化府更早一点的兴化县,很多人都没有什么印象,或者说不知道它的由来和缘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为什么要用兴化这个县名来命名一个县的开始?甚至一个军的开始?为什么要在如此遥远的山区建立县城、军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没有人能准确回答现代人的提问。我查遍许多资料或文章,都没有一份是以让人相信的说明。倒是游洋镇的地理位置会让人承认在这里设置县治的合理性,在它的管辖版图上更清楚地看出它的不同凡响……</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2px;">寻找一个失踪的县名</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文丨林春荣 图丨 晓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文发表于《莆田作家》,微信号:ptzj2014</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对于兴化这个地名,大多数人知道那是莆田市的前身:兴化府。但对于比兴化府更早一点的兴化县,很多人都没有什么印象,或者说不知道它的由来和缘故。</p><p class="ql-block"> 翻开史志,一些文字让我们看到兴化这一词的前世后身。</p><p class="ql-block"> 南朝陈光大二年(公元568年),析南安群东部地置莆田县。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划莆田县西部设清源县。(公元742年,改名仙游县)。</p><p class="ql-block"> 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庭下诏,划仙游县游洋镇(今游洋、石苍、象溪一带)、莆田县百丈镇、永福县(今永泰县)陈山头及福唐县(今福清市)漈头,百丈岭、下庐岭一带山区设兴安县。县治设在游洋(古邑),并在此建太平军领之。不久,分别改称兴化县、兴化军。</p><p class="ql-block"> 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宋朝庭将原属泉州的莆田县、仙游县划隶兴化军。同年,划仙游县来苏里(今钟山镇)入兴化县。兴化县全县行政区划为四乡二十八里。</p> <p class="ql-block">  从此,莆田县、仙游县、兴化县、兴化军这些地名的来源去脉一清二楚,这一军三县的行政区划长时间固定在历史的长轴上,与此相联系的一些人物、事件在兴化大地上演绎着数不尽的喜剧和悲剧。莆田、仙游、兴化三位一体、血脉相连、语言相通(莆仙方言)、性格相融、山水相依。在同一地区行政政府的领导下,共同开始辉煌的科举文化,和说不完的喜怒哀乐。</p><p class="ql-block"> 作为在兴化县的县治、兴化军的军治,在山脉之中的游洋镇,无疑是解开兴化县所有历史问题的文化钥匙。那座山青水秀的古镇,有着无穷的风景和无限的寂寞,还有更多的谜底永远沉寂在这高远的山镇。为什么要用兴化这个县名来命名一个县的开始?甚至一个军的开始?为什么要在如此遥远的山区建立县城、军城?</p><p class="ql-block"> 没有人能准确回答现代人的提问,尽管全国三千多个县名都有它们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或地理、自然上的起源。但我查遍许多资料或文章,都没有一份是以让人相信的说明,让我们想像兴化这一词的渊源。倒是游洋镇的地理位置会让人承认在这里设置县治的合理性,在它的管辖版图上更清楚地看出它的不同凡响。东接莆田县、福清县,西连仙游的凤山,南靠仙游的榜头、莆田的华亭,北邻永泰县。位置适中,扼莆田县、仙游县、永泰县的交通咽喉,确实是一个县级行政机构理想的选址。</p><p class="ql-block"> 兴化县、兴化军的出现,改写了这块土地上诸多地理上的命名,平原叫兴化平原,海湾叫兴化湾,土地庙叫兴化府城隍庙。也许地名可以改变,兴化府之后,叫莆田地区,莆田市。但地理上的兴化平原、兴化湾却根植在一代又一代生活在地理之上的莆仙人、那块凸凹不平的记忆上。</p> <p class="ql-block">  十年前的一个秋天,当我第一次走进游洋古邑,那起伏的山脉,连绵的森林,宁静的民居,闲散的鸟儿,缓缓移动的白云。多么安静的画面!就像附近苍老的水井,默默无声地坚守着自己孤独的位置,任一二片落叶随意飘落在深深的水面上,偶尔晃动的人影也没有搅动井水丝毫的变化,整座小镇安静的如一块梯田、一堵墙,或那条流水清清的小溪。</p> <p class="ql-block">  其实,我已被这种奇怪的安静所征服,此刻的心情不由自主地想起隐居的山林、恬静的黄昏,矮矮的草屋,目光下的竹影、孤灯,线装的旧书籍,甚至是门外的鸡鸣犬吠。原初想寻找一些文物古迹的念头,以证实那座遥远旧县城的存在,随之被一缕缕温暖的山风吹走。剩下的一点时间,是有些声音在惋惜,在惊叹,被一场暴雨山洪冲走的宋代古桥梁——惠政桥。而那些旧县衙、街道、祠堂、墟市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只有一个空荡荡的山区集镇,无言地沉默在天之下、山之上。</p><p class="ql-block"> 安静的山区小县城,安静的兴化县记忆,终于在一页安静的时间上流动。</p><p class="ql-block"> 元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兴化县治由游洋迁往广业里湘溪(今新县镇)古县人称县治原址游洋为旧县(古邑)。</p><p class="ql-block"> 被三百三十四年的时间停顿在一个角落的兴化县,也没有给游洋留下多少难忘的记忆。县治从游洋搬迁至湘溪,历史上没有多少笔墨来说明理由、分析原因。时间居然用如此安静的方式,来决定一个县治的选择,真是让人感到突然,也有些茫然无措。若从交通条件来说,县治设在游洋,应会方便一些,湘溪紧靠东南,与钟山、石苍等地确实太遥远了。</p><p class="ql-block"> 县治的迁徙并没有改变兴化县的命运。由于灾患频繁,人口外出日愈增加,兴化县人口不足万人。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明政府下令裁减兴化县。此时距设置湘溪县治也有一百三十五年。兴化县在兴化府上存在时间共有四百六十九年。兴化县从此在兴化府的政治、文化、经济上彻底消失,距今也有五百六十二年了。</p> <p class="ql-block">  兴化县的消失,使兴化府的管辖范围小了,只剩下莆田县和仙游县。这种管理格局长期保持下来,直到今天莆田市仍辖仙游县和莆田县原来的地盘,其间虽有些变化,但大致如此。因而,也就没有多少人记住其中还有一个兴化县,一个比现在莆田市更大范围的兴化府。</p><p class="ql-block"> 五百多年的岁月,兴化大地上时有战火纷飞、暴风骤雨、地震海啸,关于兴化县的县志荡然无存,只在兴化府志、莆田县志、仙游县志重读到有关兴化县的坎坷往事,那些曾存在在兴化县的地名应该早已被世人淡忘。少得可怜的那些事,只被记在大事记上,详细的内容已无从查证。</p> <p class="ql-block">  翻开那点有限的材料,我却异常敬畏关于兴化县的那些人那些事,因为这几个在历史上有些亮点的人物,他们的所作所为,他们的所思所想,都为后人提供难得的人生坐标。尽管这几个人已远离了我们太长的时间,而翻开一些资料,沿着文字上所留下的生命痕迹,和他们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这些人的面孔都如此清晰。</p> <p class="ql-block">  薛奕,字正显。兴化县清源里人。宋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出生。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入京应武试。经过贡院文考,移场武考,后神宗皇帝亲自殿试,录为第一。这是中国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位武状元。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九月,作为凤翔府正将随大将高永能同西夏激战,不幸阵亡。时年三十岁。</p><p class="ql-block"> 史料上点滴的笔墨,已然让我们认识一个战死疆场的英雄。英雄虽没有留下什么杰出的事迹,已足以让我们敬仰。</p><p class="ql-block"> 郑侨,字惠叔,号回溪,兴化县福兴里人。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生。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郑侨殿试第一,是那科的文状元。郑侨的仕途生涯,从镇南军节度判官开始,历任地方和中央部门领导职位,前后达三十年。但无论在任何一个岗位上,他那种莆仙人率真敢言、不畏权贵、耿直果敢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好在他遇到一个开明的君主,在许多重要的领导岗位上,平安且有建树。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郑侨拜参知政事,即宰相一职,走上作为人臣的权力最高峰。</p><p class="ql-block"> 郑侨生命与事业的成就不可复制。三年一科状元,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桂冠,不是每一个人靠才华和努力所能实现,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没有千载难逢的机遇,是无法走上这个进士科举的顶峰。从隋朝开始的古代科举制度,至清光绪年间结束。一千四百多年时间,其间还有因王朝的更替、战争而停止,在十万进士榜上,也只有五百零九人举子有幸金榜夺魁。</p><p class="ql-block"> 在兴化县四百七十五年的史书里,还有一个人比郑侨、薛奕这对文武状元更令人怀念。他的姓名叫郑樵。</p><p class="ql-block"> 郑樵,字渔仲,人称夹漈先生。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出生,卒于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终年五十八岁。郑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平民的身份,穷尽一生的才华和生命,完成了一部通史巨著《通志》。这部贯穿着科学精神的《通志》,是郑樵首创的。隐含其间的科学意义直至今天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消失于五百多年前的兴化县,有几多不能遗忘的记忆,依旧在时间的河床上闪亮。</p> <p class="ql-block">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曾多次走进曾经被叫作湘溪的新县镇。现在的新县镇依旧寂静、沉默,没有多少引人注目的文物或风景,和游洋镇没有多大的差别,关于县城的一些痕迹已经消亡在岁月的风雨中。只是那条秋芦溪的支流——湘溪,依旧丰满、清澈地在我的目光里流动。而那间耸立在夹漈山上的草堂,旧了又新、新了又旧,如今又安然地守着青山流水,守着日月变幻。或许有一些人翻阅过厚厚的《通志》,心中默念那个伟大的史学家,会选择一点时间,去看一看寂寞的夹漈草堂,去感受一下草堂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十二月,莆田名人,时任丞相的陈俊卿拜访夹漈草堂,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诗歌《题夹漈草堂》。</p><p class="ql-block"> 流水三间屋,公曾半席分。</p><p class="ql-block"> 帝尝招此老,天未丧斯文。</p><p class="ql-block"> 人去留青竹,山空只白云。</p><p class="ql-block"> 升堂时想像,金石恍犹间。</p><p class="ql-block"> 这一点文字算是对一个遗忘已久的县名进行文字的追踪,也是对那座遥远而又亲切的县城必要的怀念。因为这个丢失已久的县名,和莆仙两县,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息息相关。</p> <p class="ql-block">-END-</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b>林春荣,男,1967年4月出生,福建莆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莆田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诗刊》、《福建日报》等上百家刊物发表数千首(篇)诗歌散文作品,多首作品入选有关文集,有部分作品作为小学、中学语文教材。已出版诗集《无痕的月光》、《中国故乡》、《中国季节》、《春天的旋律》、《永远的妈祖》、《中国以生命的名义》、《诗意中国》。二十三次获省级以上的文学奖或诗歌奖。现供职于莆田市荔城区委宣传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延伸阅读</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Q1MjMyOA==&amp;mid=2649103540&amp;idx=1&amp;sn=89dbee889ecadc03adb8d988138e7dd7&amp;chksm=87c50ff3b0b286e5bfc193ec9e6ec005739749d1a4d5cf4722dfaf14ad88b25f4cd894e69d8a&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独家丨仙游,竟然藏着这样一座与众不同的文庙!</a></p><p class="ql-block"><b>本期责编:</b>踏浪丨<b>排版:</b>慕白</p> <h3><strong>↓↓↓</strong>这里不<strong></strong>喧哗,只为给你一片宁静。感谢你的点赞、分享!</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ozFxj8EnN0LSsr0ZupOjJ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