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新疆自治区博物馆(下)

沙漠红柳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图ll沙漠红柳</b></p> <p class="ql-block">新疆的历史去哪了解?去哪儿见证?我想博物馆是最好的地方,当我走进新疆博物馆,我感觉那里有着无穷无尽的历史知识营养,总是让我汲取不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路132号,博物馆于1959年正式成立,2005年新馆建成。建筑面积17288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二层,主体高18.5米,该馆科研工作以馆藏文物为重点。</p> <p class="ql-block"><b>回新疆探亲已2月有余,前期疫情反弹,新疆防控严谨,导致各大旅行社闭门谢客。虽然近日里各大旅行社陆陆续续开始迎客,但客源稀少,多数旅游景点考虑成本核算,甚至出现不接待散客拼团旅游观光等现象,旅游市场还没有完全复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上星期天,预约参观了新疆乌鲁木齐自治区博物馆,因带着90岁高龄的妈妈一起去看展馆,考虑时间不能太长,在展馆游览了3小时,便打道回府。昨日网上预约成功,今天继续去博物馆游览。带你走进《共有的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馆。与你分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丰碑里程史。</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ryxlg1t" target="_blank">游走新疆自治区博物馆(上)</a></p> <p class="ql-block"><b>1954年10月,经总参谋部批准,新疆军区生产管理部与第二十二兵团部合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领导机构。在新疆屯垦的生产部队集体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辖十个农业建设师、一个工程建筑师另二个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文化大革命”开始后,1975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及各师建制撤销,所属企事业单位全部移交地方管理,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垦总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81年12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1954年至1978年,陶峙岳、丁盛、张竭诚先后任司令员,王恩茂(兼)、张仲瀚、裴周玉先后任政治委员。</b></p> <p class="ql-block"><b>五十年代初,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祖国各地的八万余名英雄女儿,来到了万古荒原,戈壁荒原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用她们的柔韧坚强,用她们的青春热血,书写出一个个壮美的新乐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b></p><p class="ql-block"><b>“谁言大漠不荒凉,地窝门,没门窗。一日三餐,玉米间高粱。一阵号声天未晓,寻火种,去烧荒。</b></p><p class="ql-block"><b>最难夜夜梦家乡,想爹娘,泪汪汪。遥向天山默默祝安康。既是此身许塞外,宜红柳,似白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诗中有对恶劣环境的描述,有对亲人们深深的思念,但更多的是乐观!最后一句表达的就是,既然此身许给塞外了,那就要像红柳般柔韧,似白杨那样挺拔向上,勇敢坚强。这首诗正是第一代戈壁母亲的真实写照,是一代女性的青春之歌。</b></p> <p class="ql-block"><b>八千湘女上天山</b></p><p class="ql-block"><b>据说“上天山”的不止八千湘女。回到历史环境中去考虑历史问题,这话很老套,但也最管用。因为传播总会不自觉地省去历史的细枝末节,甚至反过来,只传递历史的细枝末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感兴趣的话,可以去阅读卢一萍的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50年代初,彭德怀视察新疆时,曾对官兵们说,“我们的屯垦事业要后继有人,你们都打光棍了,谁来继承我们的事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王震向毛泽东请示,组织内地女青年来新疆工作。毛和王都是湖南人,自然先想到动员湘妹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据资料统计,1951-1952年,大约8000多湘女进疆;后王震又从华东招了2000多部队女护士、从山东征了3000名女兵;1954年,又从山东征了7000名女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这些女兵来到新疆后,也真正加入到建设队伍里,骑兵团、学校、文工团、拖拉机厂、医院等等,她们为新疆的开垦和文化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b></p> <p class="ql-block"><b>军垦第一犁</b></p> <p class="ql-block"><b>塔里木沙漠腹地</b></p> <p class="ql-block"><b>1954年驻乌鲁木齐光明路的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机关</b></p> <p class="ql-block"><b>如今的兵团机关办公楼</b></p> <p class="ql-block"><b>上海十万知青赴新疆</b></p><p class="ql-block"><b>爸爸1962年调干进新疆,1970年10岁的我随妈妈调干来新疆生活10年,80年代我回到南方生活至今。所以说</b><b style="font-size: 18px;">我对上海知青有着一种即是熟悉,又是一种己有的特殊情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新疆生产产建设兵团自1963年7月—1966年7月,三年内共动员10万余名上海知青来到新疆,当10万上海知识青年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满怀豪情踏上参加新疆建设的革命征程后,随着火车的一路西行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却是大漠的荒凉和贫瘠,真正体会到“西城玉门关,两眼泪不干”的深切含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这些来自黄浦江边上的年轻人,从没见过那么广大的荒地和田野,他们手握坎土曼,眼前望不到头的土地实在是让人发愁。上海青年开始在广阔天地磨炼自己,改造地球,人人力争上游。从来没有握过锄头把子的上海青年,手上逐渐生出了老茧,也把坎土曼使唤得得心应手了。在当时的纪录片《军垦战歌》里,也正是这样表达的:“拿住,年轻人,这是改造大自然的武器,当然也就是革命的武器。”</b></p> <p class="ql-block"><b>知青们用过的坎土曼(类似铁锹,一种挖土工具)</b></p> <p class="ql-block"><b>知青们学会了用大镰刀割麦子</b></p> <p class="ql-block"><b>知青们用过的小镰刀</b></p> <p class="ql-block"><b>知青们用过的铁锤</b></p> <p class="ql-block"><b>知青们曾经点的油灯</b></p> <p class="ql-block"><b>知青们戴过的风镜</b></p> <p class="ql-block"><b>第一批的上海知青基本上年龄都偏大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家庭、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当时新疆是戈壁大漠,荒凉贫瘠,住地窝子(地窖),吃粗粮有可能还吃不饱,盐当菜,再后有了芦苇靶箍起来用泥巴里外糊起来的窑洞房子,再再后来有了土坯房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那些从大上海来的第一批知青们特别是那些女知青,多数都是资本家,小业主,国民党军阀,官僚家的大小姐。军事化的严格管理,无计时的辛苦劳作,垦荒造田,开垦盐碱地,治理盐碱滩,承受着天天长达十几小时的农业劳动,以及生活条件的局限性对于上海知青们是何等的艰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虽然在当时的知青们,朝气蓬勃的精神就像一股强大的新鲜血液,汇入到兵团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促进了新疆兵团的文化发展的社会进步,但这些知青们的思想观,劳动观,生活观慢慢地发生了改变,激情燃烧了,一腔热血被融化,有的知青选择逃跑,要知道能顺利逃跑的概率几乎为零,茫茫戈壁,交通的闭塞,就是回到上海也马上被潜送回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70年我母亲调往新疆,那时的新疆条件已经好转了很多,兵团有了机关、工厂、学校、医院,农、副产品连年丰收,深加工、各行各业广招人才,上海知青大有作为,他们扬眉吐气,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时光飞逝,80年代上海知青们又陆陆续续的回城了,当初的豪言壮语: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献身边疆只是一种理念了,只是当初的一种态度而已。为了以后的生活,日子,梦想,子女,等等的问题,又是一腔热血,而此时的他们都是中年人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近几年,退了休的我对新疆那片我曾经生活了十年之久的地方总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感,回去的次数比较多,一番是探望父母,一番是我对那片土地的厚爱。上海知青的故事零零碎碎的又回到我的视线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前年回新疆时,在卧铺车厢里偶遇一对上海老知青,他们是回了上海又回到新疆伊宁安家落户的,回上海是参加儿子婚礼的,我们聊了很多的问题,知青回城等等,很多知青回上海后的就业,住房,亲戚的歧视等种种原因,精神上的压力,梦想破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人到中年,才能感觉生命深处,有一些历久弥真的东西,缓缓清醒。人到中年以后,天命逝近,钱不能带走,房子不能带走,孩子不能带走,唯一能带走的是这些曾经,走过的生命,走过的脚印,还有就是回忆的往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所以他们选择了又回到新疆安家,现在新疆的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曾经走过的青春年华,已完全适因了这里的生活,这里的一切一切,只是故事尽了,故事外的人依旧,生命就是这样,如花飘零,飘到哪儿那儿就是你的家,正气若春风长存,每一个往昔都有年轮默默印刻,每一个过客都有回忆自留在心,世间总会有什么留下来,即使万物来去匆匆,正如春风不减,即便,花已落。</b></p> <p class="ql-block"><b>195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一制糖厂生产的白砂糖</b></p> <p class="ql-block"><b>196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一纺织厂17支棉纺诞生</b></p> <p class="ql-block"><b>1961年54支棉纺</b></p> <p class="ql-block"><b>1010打包布</b></p> <p class="ql-block"><b>知青们曾经穿的布袜</b></p> <p class="ql-block"><b>知青们曾经穿的毛线袜</b></p> <p class="ql-block"><b>知青曾经用的行军水壶</b></p> <p class="ql-block"><b>今日的塔里木盆地</b></p> <p class="ql-block"><b>上海知青,他们有才华,有思想,雄心壮志,只争朝夕。张扬的青春如同在阳光中要超越生命,他们把大都市的时尚、韵味带到我们的生活中,使我们知道了麦乳精、的确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最主要的是他们有着聪慧的睿智,洞察势态的本领,好似能在岁月里通透一切,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艰苦的生活,恶劣的环境,知青们有哭,有累,有笑,有理想,单纯而简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年四季里,冬季圈起铺盖举着红旗(共青团突击队、青年突击队、铁姑娘突击队)坐上马车,拖拉机,一路高歌浩浩荡荡的野外垦荒造田,进芦苇荡打苇子,生活状况是清晨醒来眉毛,眼睫毛一层霜,袜子在脚上冻的硬邦邦,饭菜是半生不熟。到了开春,挖排渠,修农渠,夏季给农作物灌溉,施肥管理,最忙的要数丰收的季节,也是抢收的时期,虽说有机械化,但还需要有人工的辅助作业,就是这样的年年月月,日日夜夜的老作不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声声息息,时光远去,生命老去。我生命中第一支难忘的歌,是听上海知青们唱的电影上甘岭主题曲《我们的祖国》在当时是禁黄歌曲,我最喜欢听她们唱“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在那个只能唱《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及“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年代里,常能听到知青们在月色妖娆的夜晚痴情的亨唱,优美而伤感,直到数年后我看了电影《上甘岭》后,才知道这其中的蕴意,这也许是他们思念远方的亲人,是忧伤的一种释怀,是峥嵘岁月里的一种睿智,是坚强和力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时过境迁,如今的上海老知青都以步如花甲之年,大部分上海知青已按政策回到上海养老,当他们掩面叹息的时候,当他们再一次踏上这片撒满青春洋溢的地方,当他们再一次踏上曾经的荒草地,沼泽地,戈壁沙漠,青春以散场,时光已逝,那将是一段人生的经历,是一段沧桑,那一段岁月是否能让他们微笑从容呢?是否能不去怨,不去恨呢?</b></p> <p class="ql-block"><b>我一直深信,每个生命都是一朵花,都有其独特的人生使命,生命如歌,亦如花,轰轰烈烈的经历了,经历后的坦然无憾,沧桑后的淡然无悔,往事如烟,笑看人生,以最美的姿势挺立丰富自己,那就是收获到了最美的人生。</b></p> <p class="ql-block"><b>新疆,举世闻名的歌舞之乡</b></p> <p class="ql-block"><b>新疆美食,舌尖上的交流</b></p> <p class="ql-block"><b>在博物馆的大厅里,偶遇不少的学生参观博物馆,新疆的历史去哪了解?去哪儿见证?我想博物馆是最好的地方。</b></p>